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4163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掘进工作面设计说明Word格式.docx

倾角

性质

落差(m)

对掘进的影响程度

FH6

125

215

60

0-36

影响正常掘进

机巷停点处

290

200

0~5.0

影响较小

风巷25点向里17m

149

239

40

3.0

风巷27向里12.5m

88

178

70

影响正常施工

里切1向里5m

94

184

80

1.9

里切1向里24m

67

157

0.8

里切3向前4m

180

270

1.5

、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Ⅱ315、Ⅱ316、Ⅱ317工作面回采情况以及Ⅱ318-1工作面机、风、切和回采期间揭露的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该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充水水源有3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和Ⅱ318一分层老塘水。

根据采掘资料和附近钻孔资料分析,该面3煤层直接顶为深灰色泥岩,厚0.4~8.0m,局部夹有砂质泥岩或砂岩,老顶为中粗粒砂岩,厚3.0~15.3m,里段受FH6断层影响,预计砂岩裂隙发育,含水丰富,Ⅱ315、Ⅱ316等工作面回采时,其顶板砂岩裂隙水最大达20m3/左右。

目前该面老顶砂岩裂隙水部分已被疏放,预计仍有一定量的裂隙水。

另外Ⅱ318一分层切眼附近预计有一处积水区,面积1400㎡,积水量400m3。

掘进施工至附近时要超前探放。

6、其它地质条件

瓦斯:

瓦斯涌出量0.5(m3/min)

煤尘:

具爆炸性。

煤的自燃:

不易自燃,自燃等级为三类。

地温:

19.50c。

⑸地压:

较大。

走向长

(m)

(游标值)

倾斜长

(常值)

斜面积

(m2)

煤厚

容重

(t/m3)

工业

储量

(t)

回采率

(%)

可采

1

415

51875

2.0

1.4

145250

90

130725

 

7、工作面储量:

(见下表)

第二节巷道施工工艺的选择

1、施工工艺的选择:

依据煤层赋存条件、现有管理、装备水平及工人的熟练程度,采用炮掘施工工艺。

(1)、装载运输:

采用一台p-15B耙装机装煤(矸)、1t矿车运输,斜巷采用JD—11.4KW绞车提升,运输矿用工字钢棚支架采用专用叉车。

(2)、临时轨道铺设:

①、规格型号:

使用≮15kg/m的轨道,枕木规格长×

宽×

=1200mm×

150mm×

120mm。

②、质量要求:

轨道按中、腰线铺设平、直。

轨距600mm(允许误差+5mm~-10mm)、轨道接头的间隙≯10mm、内错差、高低差≯5mm,轨道枕木间距≯1000mm,连接件齐全坚固有效、转弯、变坡接茬符合规定,同一型号钢轨必须集中使用,无杂拌道、轨枕无浮离、空吊板现象,轨道铺设要与巷道坡度方向一致,轨道中心线与巷道中心线偏差≯100mm。

第三节巷道布置

1、巷道设计主要依据:

工作面地质资料;

《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技术政策及集团公司有关规定。

2、巷道布置:

巷道名称

坐标

方位

说明

X

Y

Z

α

Ⅱ318-2切眼

692.5

339.0

-299.132

85°

00′00″

Ⅱ318-2机巷

713.182

915.514

-244.75

357°

30′00″

Ⅱ318-2风巷

577.942

932.120

-248.190

48′00″

第四节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设计

按工作面回采期间机巷设备最大外形尺寸:

机巷选用SJP800/2×

40S型胶带输送机,机头部分最大外形尺寸宽2000mm、高1500mm,中间部分宽1200mm、高950mm;

风巷回采期间采用矿车、叉车进料、单体等。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为保证巷道在最终变形后能满足通风、行人、运输等安全生产需要,机头段选用净宽×

净高=3.5m×

2.5m梯形断面,棚腿扎角11.3°

,机巷选用规格为2.4m(腿)×

2.6m(梁)×

2.4m(腿)的梯形断面;

风巷选用规格为2.4m(腿)×

2.4m(梁)×

2.4m(腿)的梯形断面

二、巷道支护设计

1、临时支护

(1)支护形式及规格:

采用金属前探梁进行超前过顶、超前背帮用背帮钢板,金属前探梁为长度≮4m的15kg/m轨道制作,背帮钢板规格为长×

厚=1200mm×

7mm。

(2)质量要求:

机巷使用3根金属前探梁作为超前临时支护,风巷使用2根金属前探梁作为超前临时支护,每根固定点不少于3处,前探梁要等距离布置,前探梁的每两个固定点之间至少间隔一棚,前探梁距帮一般500mm~600mm为宜,两端固定点处的前探梁要余出≮100mm,前探梁端距迎头煤(岩)壁≯200mm,前探梁与固定卡、固定卡与棚梁、前探梁与棚梁之间必须用木楔打上劲,倾斜巷道前探梁必须使用防滑钩。

2、永久支护、①、支护形式:

梯形架棚支护。

②、支护材料:

矿用11号工字钢;

背板:

长800mm,直径不小于50mm的硬质塘柴,小头直径小于50mm,大于30mm的必须两根捆绑并用;

笆片:

长×

宽=2.0m×

0.8m竹笆;

木楔:

硬质木料加工而成。

支护规格:

风巷、打点峒室、水窝:

2.4m×

2.4m,棚距为600mm;

切眼:

2.6m×

3.6m×

2.6m,棚距为600mm;

机巷:

2.6m×

2.4m,棚距为600mm;

机巷转载机头峒室:

2.8m×

机巷皮带机头峒室:

3.4m×

2.8m。

(4)质量要求:

⑤、质量要求:

a、净宽:

风巷2.5m、切眼3.7m,机巷2.7m,中线至任何一帮间距允许误差:

-30-+50mm。

b、净高:

机巷、风巷2.0m、切眼2.2m,允许误差:

-30-+50mm。

c、架棚应垂直于顶底板,平巷前倾后仰不超过±

斜巷向上山倾斜,每6-8°

必须迎山1°

,允许误差+1°

,禁止退山。

d、棚梁应保持水平,淋肩不大于50mm,支架梁扭距(梁端)不允许超过100mm,棚距允许误差:

-100-+100mm,棚梁接口离合、错位小于5mm,立柱斜度允许误差:

-2-+2°

e、2.4m腿帮腰2块笆片、9根背板,2.6m腿帮腰2块笆片、10根背板,2.8m腿帮腰2块笆片、11根背板。

2.4米梁顶过3块笆片、10根背板,2.6米梁顶过3块笆片、11根背板,2.8米梁顶过3块笆片、12根背板,3.4m梁顶过4块笆片、14根背板,3.6m梁顶过4块笆片、15根背板。

背板直径不小于50mm,背板间距为边-边200mm,布置要均匀整齐。

f、腰帮过顶要做到梁到梁窝、柱到柱肩,下至底板面,横平竖直。

斜巷背板倾斜与巷道倾斜一致。

木楔、背板、撑木、拉杆布置要符合质量要求,刹紧背牢,严禁等劲棚出现。

自迎头向后连续20棚使用铁棚撑,当铁棚撑前移后,及时在肩窝处补上永久性木棚撑(用直径不小于50mm硬质塘材截成)。

g、禁止出现超欠挖现象,如有空顶旷帮,必须填实打上劲。

3、支护断面图:

如下

风巷设计断面图

机巷设计断面图

转载机头峒室设计断面图

皮带机头峒室设计断面图

切眼设计断面图

第五节主要设备选型与配备

施工地点

设备名称

型号

使用量

备用量

单位

合计

备注

Ⅱ318-2

局部通风机

FD-1NO5/22

2

耙装机

P-15B

绞车

JD-11.4Kw

7

8

综保

ZZ8L-2.5/4G

4

煤电钻

MS-1.2

3

风锤

YT-23型

潜水泵

2BA-6

第六节生产系统说明

系统名称

机巷、切眼线路

通防系统

进风

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318-2机联巷→Ⅱ318-2机巷→迎头

回风

Ⅱ318-2机巷迎头→Ⅱ318-2机联巷→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1皮带上山→中央风井。

监测监控

Ⅱ1东变电所→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318-2机联巷→Ⅱ318-2机巷→迎头。

防尘供水

矿内供水池→老副井下口→I井底车场→I东大巷→I小三采区车场→II1皮带上山→II1东辅助皮带→Ⅱ318-2机联巷→Ⅱ318-2机切

动力供应系统

供电

压风

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318-2机联巷→Ⅱ318-2机巷→迎头。

运输系统

出煤

迎头→Ⅱ318-2机巷→Ⅱ318-2机联巷→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翻罐垄→强力皮带→地面。

排矸

迎头→Ⅱ318-2机巷→Ⅱ318-2机联巷→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Ⅱ正石门→新副井→地面。

运料

地面→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1东车场→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318-2机联巷→Ⅱ318-2机巷→迎头。

其它系统

排水

迎头→Ⅱ318-2机巷→Ⅱ318-2机联巷→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Ⅱ正石门→新副井→地面

通讯

地面→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1东车场→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318-2机联巷→Ⅱ318-2机巷迎头。

风巷线路

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1东车场→Ⅱ318-2风联巷→Ⅱ318-2风巷迎头。

Ⅱ318-2风巷迎头→Ⅱ318-2风联巷→Ⅱ1探巷→中央风井→地面

Ⅱ1东变电所→Ⅱ318-2风联巷→Ⅱ318-2风巷→迎头。

矿内供水池→老副井下口→I井底车场→I东大巷→I小三采区车场→II1皮带上山→II1东车场→Ⅱ318-2风联巷→Ⅱ318-2风巷

迎头→Ⅱ318-2风巷→Ⅱ318-2风联巷→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翻罐垄→强力皮带→地面。

迎头→Ⅱ318-2风巷→Ⅱ318-2风联巷→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Ⅱ正石门→新副井→地面。

地面→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1东车场→Ⅱ318-2风联巷→Ⅱ318-2风巷迎头。

迎头→Ⅱ318-2风巷→Ⅱ318-2风联巷→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Ⅱ平石门→新副井→地面

地面→新副井→Ⅱ正石门→Ⅱ东大巷→Ⅱ1东车场→Ⅱ318-2风联巷→Ⅱ318-2风巷→迎头。

第七节:

避灾线路

1、水灾:

机巷、切眼:

迎头→Ⅱ318-2机联巷→Ⅱ1东翼集中皮带→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Ⅱ井底车场→新付井→地面。

风巷:

迎头→Ⅱ318-2风联巷→Ⅱ行人上山→Ⅰ东大巷→Ⅰ井底车场→老付井→地面。

2、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灾害:

迎头→Ⅱ318-2风联巷→Ⅱ1东车场→→Ⅱ东大巷→Ⅱ井底车场→新付井→地面。

第八节施工组织

该面总工程量为955m。

安排两个掘进队施工,3队:

Ⅱ318-2风巷;

4队:

Ⅱ318-2机巷及切眼,预计2008年12月底施工结束。

附:

1、工作面设计平(剖)面图(1:

1000)

2、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3、“一通三防”设计

4、掘进供电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