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4201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YAMAHAYS12操作使用培训资料文档格式.docx

YY

点击点击完成

※PCB厚度设定与TABLE上升的高度无关;

但为了保持程式与其他机型的一致性,请按实际厚度录入.

※PCB的固定方式是采用PCBclamp及Edgeclamp配合的方式进行定位的.程式中的定位方式

只要选择成Edgeclamp即可

2.BOARD参数设置

(1):

BOARD

BoardSize(X):

指要生产的PCB在X方向上的尺寸.

BoardSize(Y):

指要生产的PCB在Y方向上的尺寸.

BoardSizeHeight:

指要生产的PCB的厚度.

BoardComment:

对当前程序的说明性语句,对机器运行不产生影响,如“ForIBMMainBoard”等.

Prod.BoardCounter:

产量计数器,每生产一块PCBA该数据就会自动累加1(如果是拼板则以整块产品计算).

Prod.BoardCounterMAX:

以整块PCBA计算的计划产量,机器产量达到该值后会出现报警提示产量完成,设为0则表示无穷大.

Prod.BlockCounter:

以小拼板计算的产品产量.

Prod.BlockCounterMAX:

以小拼板计算的计划产量,机器产量达到该值后会出现报警提示产量完成,设为0

则表示无穷大.

UnloaderCounter:

机器轨道出口处的产量计数器,此处每有一块PCBA送出则自动加1.

UnloaderCounterMax:

允许从机器轨道出口流出的产品数量.

BoardFixDevice:

设定用于固定PCB的装置,一般选EDGECLAMP方式.

TransHeight:

设定PCB生产完毕后P/UTable下降一定的高度,以便PCBA被松开送出机器.

ConveyorTimer:

轨道上感应PCB的Sensors信号延时,当PCB上有孔或较大缝隙影响到正常感应时,可

适当设定该参数以便消除影响.

Alignment:

设定机器贴装材料时是否使用相机识别的功能.

VacuumCheck:

设定机器运行时是否通过真空检测来判断材料是否被正确吸取.

RetrySequence:

设定当材料被抛弃后机器补贴的方式.有AUTO/BLOCK/GROUP三种.

PrecedePick:

设定是否使用预先吸取材料的功能.

ConveyorMotorSpeed:

设定轨道传送的速度.

ConveyorYspeed:

有FAST、MIDDLE、VERYSLOW选项,表示TABLE移动的速度.

Skipretry:

设置因元件吸附错误、元件识别错误、元件用完等原因不能使用元件时是否贴装其他可以贴装的元件。

(2)MOUNT

PatternName:

表示该元件在产品上的名称如“R5、C10、IC201”等

Skip:

某个元件“Skip”栏的“口”内打上“X”表示该元件被跳过,不会贴装.

X、Y、R:

分别表示该元件在PCB上贴装位置的X、Y坐标和贴装角度.

P.No.:

表示该材料在“PARTS”Data内的位置行号,后面继续讲述.

PartName:

该材料的编码即通常所说的“料号”.

Head:

规定该元件贴装时所用的贴装头序号(机器上远离MovingCamera的那个头为Head1)

Bad:

用于机器自动跳过坏板的“BadMark”序号,整板程序时可以区分同名元件属于那一块板.

Fid:

用于设定POINTFID.、LOCALFID.等.详见“Fiducial”一节讲述.

单击可以选择“Execute”(正常贴装)或“Skip”(此时机器为过板模式,几“PassMode)

该键按下后可以用鼠标直接在“Skip”一栏的方框里打“X”以便跳过某一元件,否则不能进行以上操作,以防止误操作导致元件漏空.

RowEdit:

可以进行数据的“插入、删除、复制、粘贴、以及剪切”等操作.

Insert:

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空行,原有内容自动下移,OwPaste:

将复制的内容贴到光标所在处,新的内容直接覆盖原来的内容。

InsPaste:

将复制的内容贴到光标所在处,原来的内容自动下移,不会被覆盖。

Cut(Del):

删除剪切当前行被删除,下面的内容直接上移,剪掉的内容还可以贴到其它位置。

Cut(Crl):

清空剪切当前行内容被删除,但保留空行,剪掉的内容还可以贴到其它位置.

Replace:

可以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替换操作.“ABCReplace”只对满足条件的第一行执行操作。

“AllReplace”对满足条件的所有行执行操作.

Renumber:

可对贴装数据按照不同的条件进行排序。

单击“TEACH”画面如下,可以通过Camera来直接提取元件的贴装坐标.

StepMode:

点亮后用图中的箭头键移动相机时可以平稳匀速移动.

“0.010”:

该框显示的数据为单步移动的幅度,可用下面的三角箭头选择0.010mm、0.1mm、以及1mm等.

Speed(%):

可以调整移动的速度,可以用下面的三角箭头选择不同的速度.

Light:

可选择不同的灯光照明,以达到视野清晰的效果.

Setting:

可以选择是否通过识别Mark来补偿PCB位置偏移,同时也可选择对拼板的某一小块操作.

Trace:

用于追踪当前坐标,TracePrevious、TraceNext,用于追踪上一行或下一行坐标.Auto与TracePrevious、TraceNext配合使用,可自动向前、向后追踪坐标。

SetPoint:

当元件尺寸超出Camera视野时,可以通过多点的方式找到元件中心.

ClearPoint:

清除多点示教中已添加的坐标。

Teach:

可以将当前坐标直接计入程序.

Adjust按钮用于调试目前材料的各项识别参数,请参见”PARTS”一节讲述,这里不再赘述.

(3)OFFSET

CheckBox:

该键按下后可以用鼠标直接在“Skip”一栏的方框里打“X”以便跳过某一拼板,否则不能进

行以上操作,以防止误操作.

*:

上图“*”处的一行“BoardOrigin”表示PCB坐标原点位置,可以点击“Teach”按钮再直接通过镜

头提取得到.一般定义在第一块拼板上的某一特征点,以方便接下来的操作.

·

图中从表格的第二行起(即编号为1、2、3….等所示的各行),每一行代表该PCB的一块拼板,而且

每一行的X、Y、R分别表示该拼板的相对坐标.

可以输入各拼板的名称(如“Block1、Block2….)对机器运行不产生影响,只是用于区分

拼板的序号.

可用来拼块坐标的拾取。

(4)FIDUCIAL

几种常用Fid.概念:

BoardFid:

定义用于补偿整块PCB贴装坐标的一组Mark点;

BlockFid.:

定义用于补偿某一拼板贴装坐标的一组Mark;

LocalFid.:

用于补偿某一组元件贴装坐标的一组Mark;

PointFid.:

用于补偿某一个元件贴装坐标的一组Mark.

Edit:

点击该按钮可以选择是否使用以上所述各种Fiducial.

*上图中表格里的X、Y、值分别表示定义的各个的坐标.

Mark1、Mark2:

该列数字表示前面X、Y坐标定义的Fiducial在“Mark”参数中对应的行号,两个Mark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Mark2的数字如果为“0”则表示与Mark1相同(如“Mark1为1,Mark2

为0”等同于“Makr1为1,Mark2为1”)但是Mark1的数字不能为0.

(5)BADMARK

几种常用BadMark概念:

BoardBadMark:

定义用于判断整块PCB是否贴装的BadMark;

BlockBadMark:

定义用于判断某一拼板是否贴装元件的BadMark(一般设定);

在整板程序中用于判断某一个元件是否贴装的BadMark

点击该按钮可以选择是否使用以上所述各种BadMark.

Mark:

该列数字表示前面X、Y坐标定义的BadMark在“Mark”参数中对应的行号.

3.PARTS参数设置]

(1)BASIC

AlignmentGroup:

机器将材料粗分为“Chip、Ball、IC、Special….”等若干大的组别,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其归属的组别.

AlignmentType:

机器在将材料粗分为上述几个组别后,对于每一组别的元件又根据不同的外形细分为若干个小的类别,同样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其归属的类别.

RequiredNozzle:

用于吸取和贴装选择该材料的吸嘴类型.

Package:

定义该材料的包装类型,Tape表示带装料,Tray表示托盘包装材料,Stick表示管装材料.

FeederType:

设定适合安装该材料的Feeder类型,根据具体的宽度和Pitch值选定.

TapeType:

元件供给形式为tape时设置。

ReelDiameterSize:

指定料带盘的直径。

DumpWay:

选择不良材料被抛掉时的抛弃位置,DumpPos.表示散料盒,Station表示抛弃IC用的皮带是抛料带,SP.DumpBack

RetryTime:

表示当某一材料不良抛掉时允许连续抛料的次数,NoRetry表示不允许自动重复抛料,只要有

一个材料不良机器就报警.

(2)PICK

FeederSetNo.:

设定该材料安装到机器上的站位

PositionDefinition:

设定材料吸取位置,Autoexec表示自动默认位置,Teaching表示从机器机械原点开始计算的绝对坐标位置,Relative表示从设定的站位开始计算的相对坐标.

X、Y:

当上一参数设为Teaching或者Relative时该X、Y才有效,表示具体的吸料位置.

PickAngle:

设定吸嘴吸取材料时旋转的角度,当材料长轴方向与吸嘴长轴方向不同时,适当设定该参数将有利于材料吸取.

PickHeight:

设定吸嘴吸取材料时的高度补偿,正值表示向下压,负值表示向上提高.

PickTimersec:

指吸附元件时,从感知真空压开始到吸嘴停留在下降段的时间(秒)。

芯片元件等小型元件,一般都设置为0.

Pickspeed:

指吸附元件时,贴装头的下降轴(Z轴)的速度。

XYSpeed:

机器Head沿XY方向移动的速度,分为10个级别.

PickStart:

有Normal和Bottom两个选项.“Normal”表示Head在下降到材料表面以前提前开始产生真空

“Bottom”表示Head下降到材料表面以后机器才开始产生真空吸取材料,“Bottom”有助于减少某些材料

吸取时侧翻的现象.通常设为“Normal”.

PickAction:

吸取动作模式可设定为“Normal”、“QFP”、“FINE”、“Details”等.几种模式的区别如下.

Normal:

是普通模式,相同条件下该模式的运行速度最快,具体动作顺序为:

“识别PCB上的Mark——

吸取材料——识别材料——旋转贴装角度(——识别PointFid.或者LocalFid.)——贴装”.

QFP:

该模式比较“Normal”模式速度明显较慢,这种模式下贴装材料时Head不会直接下降到贴装高度

而是Head下降后材料还会离PCB有一定的距离(一般设为4mm),然后再由Z轴马达动作向下贴装,这

样贴装会较“Normal”模式的精度更高,另外“QFP”模式下机器Head不是一次性直接移动到要贴装

坐标再向下贴装,而是先高速移动到贴装坐标附近后减速移动到贴装位置,然后再贴装.动作顺序与上

述Normal”模式相同.

Fine:

此贴装模式下机器试用“SingleCamera”识别材料,当机器没有配置“SingleCamera”时不能选用

该设定.动作顺序为:

“识别PCB上的Mark——吸取材料——旋转贴装角度(——识别PointFid.或

者LocalFid.)——识别材料——贴装”即所有贴装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识别并贴装,从而减少了识

别以后产生的误差,保证了贴装精度,该模式在所有动作模式中精度最高,速度最慢.

Details:

即为细化模式,机器可以将Head吸取动作细分为“Head下降、Head提升”等小的阶段,而且每

个阶段的动作方式可以分别设定.在这种模式下接下来的“PickTango”、“PickDown”以及“PickUp”

等参数才有效,常用于材料太小吸取不良较多时.

PickTango:

有“Normal”、“INTOL”“TangoR”“TangoXYR”几个选项,X、Y、R等轴的停止方式.

正常方式没有明显Tango动作.

INTOL:

公差等待模式,机器通过调整Z轴与X、Y、等轴的动作顺序达到精确贴装的目的,常用于贴装

较小型的元件.

TangoR:

选择此种模式当R轴需要旋转某一规定的角度时,R轴马达不是一次型旋转到位,而是先快速

旋转到接近目标值后,再减速旋转到目标值.

TangoXYR:

此时R轴和XY轴均不会一次性运动到目标位置,而是先快速旋转到接近目标值后,再减速

运动到目标值.

PickDown:

规定吸取材料时Head下降的动作,可以选择“Air”、“FastAir+Servo”、“SlowAir+Servo”等

不同的模式.

PickUp:

规定吸取材料时Head上升的动作,可以选择“Air”、“FastAir+Servo”、“SlowAir+Servo”等

NozzleTouchPointOffset:

设置元件最上面到吸嘴前端接触位置的距离。

(3)MOUNT

MountHeight:

贴装材料时Head高度的补偿值,正数表示默认贴装高度开始向下压低的高度,负数表示从默认贴装高度开始向上提高的高度.

MountTimer:

材料贴装到PCB上后吸嘴抬起前的延时.适当设定延时有利于材料贴装的稳定性.

MountSpeed:

吸嘴贴装材料的速读,共有10%~100%10个不同的速度等级.

XYSPEED、Pick&MountVacuumCheck:

其意义和上述Pick参数中讲述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MountVacuum:

机器贴装材料时当真空减小到设定的值后,才认为材料已经贴好,然后吸嘴才从材料表面抬起

MountAction、MountTango、MountDown、MountUP:

这一组参数与前述Pick参数中相对应的参数意义

相似,只是这里规定的是贴装时的各种动作模式,可以参照学习.

(4)VISION

AlignmentModuleBack:

背光识别模式,即透射识别模式,该识别模式需要另外安装专用配件才有效,通常情况

下不能使用.

AlignmentModuleFore:

前光识别模式,即照相机通过反射模式识别材料,机器通常使用该模式工作.

ForeScanCamera:

一般扫描相机的选择框为选中状态,如果删除选中记号,则使用扫描相机以外的相机进行识别。

LightMain:

相机识别材料时打开或关闭主光光源.

LightCoax:

相机识别材料时打开或关闭同轴光光源.

LightSide:

相机识别材料时打开或关闭侧光光源.

LightingLevel:

照相机灯光的强度,有8个强度等级.

AutoThreshold:

是否通过自动方式设定Comp.Threshold值,当选择了“Use”则不能手动更改上述参数,只能

通过机器自动设定,进行最优化调整时机器可以自动设定该参数.选择“NotUse”则可以手动更改.

Comp.Threshold:

计算机语言通过灰阶值来描述一个黑白像素的色度,0代表最黑,255代表最白.机器识别元

件时,对于某一个像素如果灰阶小于该值就以黑色处理计算,反之大于该设定值则判断为白色,这样将亮度不同的地方用二进制的方法描述出来如下左图.

Comp.Tolerance:

机器识别元件时允许的误差范围.

SearchArea:

机器识别元件时的搜索范围.

DatumAngle:

通常情况下机器对方向的规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更改这个参数可以改变机器对方向

的规定,如设为180度,则变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Comp.Intensity:

规定元件的最小亮度,如设为30,当某个元件识别时平均亮度小于30则机器会以不良材料

处理将其抛掉,适当设定该参数会一定程度上避免产品“漏件”.

MultiMACS:

机器用来进一步补偿BallScrew加工误差的装置,分别安装在机器Head的左右两边

(5)SHARP

AlignmentGroup、AlignmentType:

详见前述“Basic”一节讲述.

BodySizeX、Y、Z:

分别设定元件的长宽厚等参数.

RulerOffset:

机器识别元件时的标尺线的位置,该值越大则测定位置越靠近元件内侧,如左下图“D”所示.

RulerWidth:

机器识别元件时的标尺线的宽度,如图“E”所示.

LeaderNumber:

元件单侧的管脚数量.

LeaderPitch:

元件相邻两管脚之间的间距.

LeaderWidth:

元件的管脚宽度.

ReflectOffset:

设置从引脚的前端到内侧的哪个位置为检测引脚的检出线。

一般使用初始值。

(6)OPTION

AlternativeParts:

设定某两站材料为互补材料,当一站缺料时机器会自动使用其互补材料.

PartsGroupNo:

当元件由于高度不同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贴装时可以通过这个参数将材料分成若干组,机器会从组号小的元件到组号大的元件按顺序贴装,如果低组的元件缺料,机器不会继续贴装,会一直等用尽的材料补充好并贴装完成后在贴装大组号的元件.其中0表示没有分组.

UseFeederOptimize:

设为Yes则表示优化程序时允许该材料移动料站优化,即让机器自动分配站位,设为NO则不允许该材料移动料站优化,优化后站位不变(详见下述程序优化一节).

PickPosCorrection:

需自动校正吸附位置时设置。

]

(7)SideView

SideViewCamera:

设置侧面视觉相机的识别方法。

从下拉菜单中选择。

[没有]:

不使用侧面视觉相机功能。

[有简易]:

用简易方式执行侧面视觉相机的识别。

将[形状]选项卡画面的[C:

外形尺寸元件厚度]设置的数值为基准值,以+/-50%以内的元件厚度误差为[识别公差]。

对元件进行识别。

[有详细]:

用详细方式执行侧面视觉相机的识别。

在[C:

外形尺寸厚度公差]中设定任意值。

已[形状]选项卡画面的[C:

外形尺寸元件厚度]设置的数值为基准,[C:

外形尺寸厚度公差]中设定值为[识别公差]识别元件。

BringBackCheck:

设置是否进行带回元件的检查。

[NOTUSE]:

不执行由侧面视觉相机进行的带回元件的检查。

[USE]:

贴装或丢弃元件后,由侧面视觉相机执行带回元件的检查。

PartThickness:

只有将[SideViewCamera]设置为[有详细]时才可以设置。

4.MARK参数设置

MarkType:

定义该Mark是用于调整贴装坐标的Fiducial,还是用于判断坏板的BadMark.

Database:

表示该Mark在机器Database中的位置(机器出前已经编辑好了部分常用的Mark存放在一个库存

里即“Database”)如下图.

LibraryName:

该参数没有意义,不能设定.

(2)SHARP

ShapeType:

设定该Mark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选择

MarkOutSize:

设定该Mark的外形尺寸

.

(3)VISION

SurfaceType:

设定该Mark的表面类型,有Nonreflect(不反光)和reflect(反光)两种选择.

AlgorithmType:

设定运算方式.

MarkThreshold:

计算机语言通过灰阶值来描述一个黑白像素的色度,0代表最黑,255代表最白.机器识别Mark

时,对于某一个像素如果灰阶小于该值就以黑色处理计算,反之大于该设定值则判断为白色,这样将亮度不同

的地方用二进制的方法描述出来.

Tolerance:

表示识别该Mark时允许的误差.

SearchAreaX、Y:

设定机器识别Mark时在X、Y方向上的搜索范围,超过此范围机器则不进行识别.

OuterLight、InnerLight、CoaxialLight、IROuterLight、IR

InnerLight:

识别Mark时Camera前端用于照亮Mark的灯光分为“外圈灯光、内圈灯光、同轴光、IR内圈光、

IR外圈光”等机中灯光,其中每一种灯光可以分别选择不同的亮度.

CutOuterNoise、CutInnerNoise:

识别Mark时可以通过这两个参数设定来过滤掉Mark内部和外部影响正常识别的干扰噪点.

Sequence:

有Quick、Normal、Fine三种模式,分别表示不同的运算精度.

(4)MARKADJUST

点击

进入基准点调整界面

MonitorMode:

识别标记显示模式。

ConveyIn/ConveyOut:

轨道传输。

MoveHead:

移动头部以识别标记。

MarkLight:

设置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