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524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高考真题生物含解析文档格式.doc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

通常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所以D项错误。

3.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合成的A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酶体内的酶由内质网形成的小泡(囊泡)运入

D.内质网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物质运输相关知识

叶绿体光反应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合成糖类,故A错误;

氢离子等无机盐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穿过原生质层,故B错误;

溶酶体是从高尔基体中分离出来的,不需要内质网形成小泡运入,故C错误;

质网形成的小泡可以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形成小泡到达细胞膜与之相融合,故D正确。

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

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解析】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题干中说由一个基因编码,所以DNA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转录,故A错误;

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二硫键,氢键等被破坏)而肽鍵并没有断裂,故B错误;

蛋白质的功能与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有关系,故C错误;

合成后的多肽需经一定的加工,修饰或互相聚合才有活性,通常是要去掉部分肽链,形成胰岛素时也需要经过蛋白酶的作用,故D正确。

5.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

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

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物质的运输。

一次性过量饮水,细胞外液浓度低于细胞内液,细胞吸水,造成细胞肿胀,注射高浓度盐水,细胞外液的浓度升高,使细胞体积恢复正常,故A正确,故C、D错误;

体内水液过多,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促进排尿,故B错误;

二、非选择题

29. (18分)实验一:

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说明血清中的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___天。

实验二:

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细胞,而不是活化T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

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细胞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答案】

(1)对照

(2)相同抗体无明显变化抑制细胞内

(3)细菌X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内容。

(1)考查实验对照性原则,A组注射的是细菌X,B组注射的是生理盐水,两组之间形成对照。

(2)由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且与Ⅰ组比较可知血清中的抗体是不能有效地抑制脾脏内细菌繁殖。

图2可知Ⅰ组小鼠在注射T细胞的4天中,脾脏中活细菌的数量基本没有变化,说明该组T细胞是可以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

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细胞内,因为Ⅱ组注射血清(即抗体)并不能够抑制细菌的数量,所以该细胞生活在细胞内。

(3)通过实验操作可知,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细菌X;

观察图2,感染一天后注射T细胞或血清,反过来,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前一天。

(4)由图3可知,纵坐标为免疫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横坐标为加入的细胞数,加入活化巨噬细胞时,杀伤力强,加入活化T细胞与未活化巨噬细胞的杀伤力基本相同且比较低。

所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活化巨噬细胞。

(5)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活化的T细胞可以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所以在选择实验材料时一要有培养过活化T细胞的培养液,其中可能含有活化巨噬细胞的物质,二要有没有被活化过的巨细胞,三要有细菌X,以证明巨噬细胞能否被活化。

故应选择a、d、f。

(6)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可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

30. (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色。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

白眼=1:

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答案】

(1)隐aaBb、aaBB

(2)白A、B在同一条2号染色体上

(3)父本次级精母携带有a、b基因的精子

(4)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定律相关内容。

(1)由题意可知是a、b隐性基因,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所以正常眼的基因型是A_B_,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是aaB_,褐色眼的基因型是A_bb。

所以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2)题意知果蝇的朱眼(a)和褐色眼(b)存在于2号染色体上,而A、B是其同源染色体,所以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如果二者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测交的结果是褐色眼:

暗红眼:

朱砂眼:

白眼=1:

1:

1。

(3)正交的结果会产生如题所示的现象,而反交不会出现,说明正交时,父本不能产生带有a、b的精子,所以原因可能是父本的一部分次级精母细胞不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带有a、b的精子。

(4)切片可以用显微镜观察,统计次精母细胞与精细胞的比例,并比较k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

31. (16分)T-DNA可能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

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

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株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T-DNA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T1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因为后者产生的________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T1代播种在含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T2代)。

(3)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

为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该突变体与植株进行杂交,再自交代后统计性状分离比。

(5)若上述T-DNA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

(6)根据T-DNA的已知序列,利用PCR技术可以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

其过程是:

提取植株的DNA,用限制酶处理后,再用将获得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如右图),以此为模板,从图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断中选取作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片断将用于获取该基因的全序列信息。

【答案】

(1)顶芽生长素

(2)(一定浓度的)除草剂

(3)(一定浓度的)盐

(4)野生型1

(5)降低

(6)突变体DNA连接酶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

(1)顶芽的存在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的生长会导致顶端优势,致使植物只进行营养生长,开成的花蕾少,所以去除顶芽可以形成更多的花蕾。

(2)由题意可知,实验的目的是选择出抗除草剂的植株,所以将T1代播种在含有除草剂的培养基上以选出上述性状的植株。

(3)同理,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T2代播种在含一定浓度的盐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假设突变体抗盐性性状有单基因突变引起,将纯和的突变体(能够稳定遗传的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再自交一代,观察子二代性状分离比,如果两种性状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则认为假设成立,即突变体抗盐性性状有单基因突变引起。

(5)突变体基因功能缺失,抗盐性却增强,说明野生型的基因有降低抗盐性的功能。

(6)欲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需要提取突变体植株的DNA,用限制酶、DNA连接酶处理得到DNA环;

DNA内环和外环的合成方向相反,要获得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序列,需要选择B、C作为引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