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653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习题(附答案)文档格式.doc

  B.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不反应,再加硝酸钠或硫酸铁后,铜粉溶解

  C.葡萄糖和福尔马林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都产生红色沉淀

  D.将SO2通入氯化钡溶液至饱和,再加入足量硝酸或苛性钠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

  4.在化学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其操作或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8.84g食盐

  B.用250mL的容量瓶配制所需的220mL、0.1mol/L的NaOH溶液

  C.用量筒量取12.12mL的盐酸

  D.用0.12mol/L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盐酸21.40mL

  5.将淀粉溶液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相当一段时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试剂

A

B

C

D

碘水

显蓝色

无明显现象

新制Cu(OH)2(加热)

无红色沉淀

红色沉淀

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

  6.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

Cl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C.先加过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D.先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7.有以下四组物质:

  ①FeCl2、Al(NO3)3、MgSO4、NH4NO3四种溶液

  ②

  ③MnO2、FeS、CuO、C四种黑色固体

  ④NaCl、AlCl3、Ba(OH)2、HCl四种溶液。

其中只用一种试剂(允许加热)就能将组内物质区别开的是()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8.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l、HBr、SO2中的若干种,将其通入氯水中,得无色透明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向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有CO2和SO2    B.可能有HBr、CO2

  C.肯定没有HBr、H2S、HCl D.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9.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KI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波尔多液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C.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D.溴水盛放在带胶塞的棕色瓶中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制备装置、收集装置均相同,且都可用浓H2SO4干燥的是()

  A.SO2和H2S B.CH4和NH3

  C.CO2和H2 D.CH4和O2

  11.都能用4mol/LNaOH溶液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A.HCl和CO2 B.NH3和CH4

  C.SO2和CO D.NO和HBr

  12.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用食盐、MnO2和浓H2SO4共热制Cl2

  B.将白P放在敞口试管内加热,冷却得红P

  C.足量Cl2通入FeCl2溶液后,将溶液蒸干得到FeCl3

  D.将Cu丝伸入热的硫蒸气中得到CuS

  13.下列有关实验所选用的试剂能达到目的是()

  A.证明NaHCO3溶液中混有苏打用澄清石灰水

  B.证明SO2中混有CO2用澄清石灰水

  C.证明AgNO3溶液中混有Al(NO3)3用氨水

  D.除掉C2H6中的C2H4用酸性KMnO4溶液

  14.为了除去酸性AlCl3溶液中的Cu2+,下列实验步骤顺序和试剂都正确的是()

  ①通CO2 ②加盐酸 ③加过量NaOH溶液 ④加AlCl3溶液 ⑤过滤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A.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硫化铝三种白色粉末

  B.甲醇、乙醇和苯三种液体

  C.甲苯、乙醇、CCl4三种液体

  D.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16.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下列溶液一一鉴别开来的是()

  A.NaOH、NaHCO3、NaHSO4、AlCl3

  B.NOH、NH4NO3、HC、KNO3

  C.NaSO4、Ca(NO3)2、BaCl2、Na2CO3

  D.CuSO4、KMnO4、FeCl3、溴水

  17.有以下七种饱和溶液

(1)Ba(NO3)2

(2)Ca(OH)2(3)Na2SiO3(4)CaCl2(5)Na2CO3(6)NaAlO2(7)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③⑤⑥⑦ D.③⑥

  18.把稀HCl不断滴加入Fe(NO3)2溶液中的现象是()

  A.绿色变浅  B.绿色变深

  C.绿色变棕黄 D.浅黄色加深

  19.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依次通入足量NaHCO3溶液和灼热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Cu,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没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B.一定有N2,HCl和CO

  C.一定有N2,CO和HCl至少有1种

  D.一定有N2和CO,没有HCl

  二、填空题

  20.下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

请选择适宜装置的序号填于空白处。

  

  

(1)既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________;

  

(2)能用作干燥CO2气流的装置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检验Cl2性质的连续实验中,用于除去C2中的HCl杂质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

  (4)合成氨实验中,可用于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的装置是___________;

  (5)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的是______________;

  (6)接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间,用于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稳目的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所示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几种尾气吸收装置(装置中的液体为水,固体为碱石灰)。

从实验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用于吸收HCl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选填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

若用于吸收NH3,在上述已选用的装置中不宜采用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22.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右图装置I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3-5分钟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_________试剂洗涤。

洗涤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最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检验产物已纯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4)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气体从导管口逸出,提出必须先除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红棕色气体会干扰反应产物的验证,请说明干扰的原因并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是:

苯、液溴;

浓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23.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

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

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

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___________。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数相平

  b.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管液面相平

  2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A逐滴加入B中。

   

  

(1)若A为浓硫酸,B为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片状单质,其在常温下难与水反应;

C为品红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褪色,则B是_______,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B为Na2CO3,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小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则酸A的酸性比_______强,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3)若B是生石灰,实验中观察到C溶液中先形成沉淀,而后沉淀溶解,当溶液恰好澄清时,关闭E,然后往烧杯中加入沸水,静置片刻,观察到试管壁上出现光亮银镜。

则A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与葡萄糖的混合液。

仪器D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5.现有药品W克(W<1)锌片,稀H2SO4无水硫酸铜、氧化铜和水,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粗略测定锌原子量。

(假设环境为标准状况)

  

(1)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怎样加放试剂以保证不漏出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实验所测的数据,写出计算锌的原子量的数学式。

  答案:

(解析见下周)

  一、1.(B、D) 2.(C) 3.(B、C) 4.(D) 5.(C) 6.(C) 7.(D) 8.(D)

    9.(B、D) 10.(C、D) 11.(A) 12.(A) 13.(C) 14.(B) 15.(B) 

    16.(A、D) 17.(C) 18.(C) 19.(C)

  二、20.

(1)A、B

(2)A、E、F(3)A(4)G(5)C、E(6)D

  21.吸收HCl用:

adehikl

  吸收NH3不宜采用:

hi,因为h中盛有碱石灰与NH3不反应;

NH3比空气轻,在导管口处向空气中扩散,所以不用i。

  22.

(1);

Ag++Br-=AgBr↓

  

(2)导气,冷凝回流(3)、Br2,稀NaOH溶液,蒸馏水。

分液漏斗。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液,加入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不浑浊说明产品已洗净。

(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和白粉加入的量不适当,会使液溴挥发。

挥发的液溴溶于水,生成HBr,与AgNO3反应生成AgBr沉淀,因而无法确定HBr是否与Br2取代反应的产物。

Br2+H2O=HBr+HBrOHBr+AgNO3=AgBr↓+HNO3(5)a是安全瓶,防止倒吸,b中度剂是苯或四氯化碳。

装置Ⅱ的优点①控制反应进行②防止倒吸③排除液溴的干扰④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23.

(1)5、3、4、6、7(或7、6)2、1、8

    

(2)盐酸大理石(3)除去CO2,除去HCl气体(4)a、c

  24.

(1)B是Mg,溶液又变红色

(2)H2CO3,溶液又变澄清(3)A是浓氨水或浓铵盐,C是AgNO3,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25.

(1)④③⑥

(2)G接F E接J

  (3)先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能没过锌片),将试管倾斜,小心地将锌片贴在试管壁上,塞好胶塞,连好装置,再将试管直立,使锌与稀H2SO4反应。

  (4)设收集H2VmL(标准状况),Zn的原子量为x

  H2SO4+Zn=ZnSO4+H2↑

     x   22.4L

     W   V×

10-3L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