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666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整理(回归课本)Word格式.doc

在该实验中,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等量的H2,消耗的铝的质量比为:

______,消耗的HCl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__,转移的电子比为:

______。

例6.在P55实验3-5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

该反应___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

思考:

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某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经探究确定,该漂白性物质为H2O2,请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7.P56科学探究。

在该探究实验中,共有____种方法能够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其中第一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第五种方法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其他的方法鉴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8.P57实验3-6,焰色反应实验,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或用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P58实验3-7中,制备Al(OH)3,用________和________(药品)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0.P58,实验3-8,为了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所得的Al(OH)3分别加入盐酸和NaOH,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P60,在实验3-9中,FeSO4和NaOH溶液混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反应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想生成的Fe(OH)2较长时间不被氧化,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或怎样改进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2.P61,实验3-10及科学探究。

Fe3+: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FeCl3溶液,若:

①滴加几滴KSCN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加少量苯酚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滴加少量淀粉KI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以上三种方法中,能作为其特征反应(即其他物质没有这种现象)的是:

_________,

第三种方法,利用了Fe3+的_______,如果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粒子,该方法不能用。

Fe2+: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FeCl2溶液,若往该溶液中滴加:

①几滴KSCN溶液,现象:

_________,再滴加__________,现象:

②NaOH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几滴KMnO4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几滴K3[Fe(CN)6]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FeCl2溶液中含有FeCl3溶液,在上面四种方法实验中,现象不相同的是:

________(编号),如果FeCl2溶液中含有FeI2溶液或SO32-离子,第____(编号)种方法不能用于鉴别Fe2+

P76实验4-1: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加酚酞,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振荡,发现溶液红色逐渐变浅,并有________________(现象),请叙述有关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写出对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77实验4-2:

滤纸条浸水和硅酸钠饱和溶液后放酒精灯上燃烧。

问题1:

硅酸钠水溶液具有什么作用?

练习:

(1)工业上,硅是在电炉中用炭粉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的。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生产所得到的硅不纯,称为“粗硅”。

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元件中使用的硅是及其纯净,几乎没有任何缺陷的单晶硅。

①工业上,硅的提纯方法是在高温下让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易挥发的四氯化硅,将其蒸馏后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从而得到较纯的硅。

请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将细砂粉(SiO2)与镁粉混合加热,也可制得粗硅。

这种粗硅往往含有过量得镁,氧化镁和硅化镁(Mg2Si),这些杂质可用盐酸除去(提示:

Mg2Si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之一是SiH4).请写出此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画出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图(包括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等),标明各装置内的试剂以及写出反应方程式

P83实验4-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

对应方程式。

P84实验4-4:

氯水的漂白作用(氯水含有的粒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新制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是哪种物质?

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

设计实验证明氯水的漂白作用是由Cl2体现还是HClO体现,并画出实验装置图。

在新制氯水中,滴加两滴石蕊试液,现象是什么,体现了哪些性质?

P85实验4-6:

氯离子的检验实验(稀盐酸、氯化钠、碳酸钠、自来水、蒸馏水)

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氯碱工业:

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_____,在溶液中生成_____。

写出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90实验4-7:

将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

简述用pH试纸检测试管中的溶液的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H试纸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在上述溶液中滴入品红溶液,有何现象,为什么?

加热时又何现象,说明什么?

P92科学探究:

将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试管倒放在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有0.6mol的电子转移,则生成标况下_______L的NO。

如何尽可能多地使上述试管中的二氧化氮被水吸收?

这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问题3:

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的NO是如何产生的?

说明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99氨的实验室制法:

请画出制备和收集干燥NH3的装置图(三种原理)

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作用是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____做干燥剂,能用无水氯化钙作干燥剂吗?

为什么?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相互靠近而不接触,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了氨气的__________性,写出此实验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浓盐酸,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____来完成实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

氨的催化氧化:

如右图,将红热的铂丝伸入锥形瓶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铂丝的作用是:

________。

问题6:

NH4+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101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出现的现象有:

现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4-9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选择可伸缩的铜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将铜丝卷成螺旋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证明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认CuSO4的颜色,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同时存在SO32-和SO42-,如何证明溶液中存在SO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同时存在CO32-和HCO3-,如何证明HCO3-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同时存在CO32-和SO32-,如何分别证明两种离子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二

P5科学探究

问题判断:

比较同周期金属的活动性可以利用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做对比实验一般要做到的原则有:

P8实验1-1

卤素单质性质的比较:

氧化性:

颜色:

与氢气反应:

氢化物稳定性:

P15科学探究

1.为什么用镁条和铝片做实验前,要先用砂纸打磨?

问题:

将未经打磨的铝条放入6mol/L的盐酸中,不能马上看到气泡生成。

原因?

(用方程式表示)

2.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

P34实验2-2

1.快速搅拌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物,产生的气体可以用检验,该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___热反应,由此可见,____反应在常温下也能发生反应。

实验2-3

20mL2mol/L的NaOH溶液分别与20mL2mol/L的盐酸、20mL1mol/L的硫酸反应,溶液温度变化相同。

()

P40实验2-4

1.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表面会出现气泡。

写出电极反应:

P48实验2-5

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分别滴入1-2滴1mol/LFeCl3溶液。

1:

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放入盛有40℃左右的热水的烧杯中进行现象对比的前提是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为什么?

2:

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该反应进行得快慢?

3:

待放入热水烧杯中的试管出现大量气泡时,为什么要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放出的气体?

P48实验2-6

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为什么其中一支试管中不加其他试剂?

P61科学探究

为什么要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收集甲烷和氯气?

如何检验该反应产物?

P67科学探究

如何检验石蜡油分解产生气体的性质?

乙烯的性质:

:

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方法:

P69实验3-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苯,再加入溴水,振荡。

现象?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苯,再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现象?

以上两个实验说明,在苯的结构中,

P73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判断1:

用镊子取钠块,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置于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大的一块钠,钠的切面无明显变化()

判断2:

检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的操作方法是:

验纯后将气体点燃,在火焰上罩上用澄清石灰水润洗过的小烧杯,石灰水不变混浊,证明可燃气体不含C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是H2。

()

金属钠分别与乙醇和水反应,其现象有何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P74实验3-3

把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变红后就立即把它插入约2ml60%的乙醇溶液中,反复操作几次后,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实验方程式原理

P75科学探究

证明乙酸是弱酸的方法:

(参考创新设计P131)

1

2

3

4

P75实验3-4乙酸的酯化反应

向试管内加入化学试剂的顺序:

乙醇浓硫酸乙酸,注意不能先加浓硫酸,防止液体飞溅。

注意事项:

(1)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浓H2SO4的作用是和

(2)导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目的是;

(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三点)

(4)酯的分离:

酯在试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