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69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案集(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3、应激性实例:

根的向地性(重力),茎的背地性(光);

与适应性的关系:

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注:

(1)应激性:

生物对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反射:

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可见,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3)适应性:

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动物对各种刺激发生的反应(包括反射)的应激性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生理功能也是一种适应。

生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特征,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才产生的。

这是与应激性不同的。

应激性、反射属于生物的适应性,但并不是所有的适应具应激性(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

因为:

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

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4)遗传性:

是指亲代性状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能力。

要求生物体有一定的生长、发育条件,并对生活条件做一定反应的特征。

因此,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应激性、反射和适应性最终是由遗传决定的。

5、遗传和变异:

遗传:

保持物种的稳定;

变异:

使物种不断变化。

6、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形态、结构、习性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应激性

适应环境

影响环境

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生殖

遗传和变异

小结:

三、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9世纪以前:

积累知识阶段;

(一)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世纪前叶:

寻找生命内在联系,概括事实资料;

↓19世纪中叶:

阐述事实资料(细胞学说、物种起源)。

19世纪中后期:

用实验手段和理化知识分析;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

↓生命活动过程和生命活动规律。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

20世纪以来,研究蛋白质、核酸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四、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概述:

生物科学+工程技术

1、微观方面:

生物工程医药:

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成农业:

抗病毒植物、转基因鲤鱼、两系法杂交水稻、抗虫棉;

果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

石油草、超级菌。

生态学: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宏观方面:

前景(作用):

对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料匮乏、能源短缺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成就:

生态农业。

五、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六、作业:

七、后记:

“关于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1、病毒:

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增殖、遗传和变异、细胞内寄生、对抗菌不敏感,而对于干扰素敏感等特征的微生物。

病毒个体微小,可通过细菌不能通过的滤器,一般在光学显微镜能看到,常见的病毒有牛痘苗病毒、传染性浓泡皮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偶数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非典”病毒等。

病毒的基本化学组分是核酸和蛋白质,而且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病毒通过核酸复制的方法来增殖,不进行二均分裂。

病毒体内无核糖体,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

正在细胞外的病毒颗粒处于静止状态,基本上是无生命的物体相似。

病毒在生物进化中处于何种地位,目前还没有最后的结论:

有人认为病毒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类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从这类生物进化而来的;

有人认为病毒可能是长期营寄生生活的原核生物退化而成的。

2、类病毒:

最近几年,人们还发现一种比病毒更简单的生命形式,叫做类病毒。

它的大小相当于病毒的1/80,没有蛋白质外壳,仅是一单链核糖核酸分子。

病毒、类病毒都属于专性寄生的生物,都没有细胞结构,都不能独立生活。

它们虽无细胞结构,但与其它生物一样具有严整的结构。

3、朊病毒: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朊病毒研究做出卓越贡献的美国学者普鲁辛纳。

朊病毒只有蛋白质,没有核酸。

例如疯牛病的病原体。

第课,课题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识记生物体的主要元素的种类及其重要作用;

2、识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及其重要作用;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导入)在绪论部分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体有6个基本特征。

其中,第一个特征就是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对于地球上已知的大约200万种生物来说,无论它们个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何,它们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这些共同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大体相同的。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二)实验证明:

C、H、O、N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另外,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其实,生物体除了常见的9种元素之外,还有Si、Cl、Al、Fe、Na、Zn……据统计,在生物体的细胞内至少可以找到62种元素,其中常见的约有29种,其中重要的有24种。

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的有20多种。

(三)种类:

20多种。

因为生物体内各种元素含量差别较大,所以,可以按照元素含量的多少把它们分为两类:

1、大量元素:

指含量占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H、O、N、P、S、Ca、Mg等。

2、微量元素:

通常指生物生活所必需,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如:

Fe、Zn、Cu、B、Mo等。

注:

大量元素是从含量上看,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Mg等;

主要元素是从对生物体的作用上看,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没有C就没有生命;

C、H、O、N、P、S六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总重量的97%,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物是由这六种元素组成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1、组成原生质的成分。

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生物体的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是由上述6种元素组成的,如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

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

2、组成多种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如蛋白质、核酸、脂肪、糖类等都是由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3、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主要是微量元素)

例如,微量元素B能促使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

在缺乏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如C、H、N3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

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四、总结: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

2、根据化学元素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3、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都有一定作用。

4、非生物界与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

五、作业:

六、后记:

1、N元素:

是蛋白质、核酸、ATP及其它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核酸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ATP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所以N元素素有“生命元素”之称。

2、P元素:

是核酸、磷酸、ATP等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缺P会影响核酸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的分裂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缺P会影响到细胞膜及其它生物膜的结构,从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的进行。

缺P还会影响ATP的合成,从而影响到细胞和生物体的能量代谢。

3、S元素:

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大多数都含有S,S是组成蛋白质的一种重要元素,对于维持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Fe元素: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在高等动物体内,缺Fe不能合成血红蛋白,而出现缺Fe性贫血,严重时危及生命。

Fe在生物体内有两种存在状态:

Fe2+和Fe3+。

Fe是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的辅基,参与生物体的氧化还原反应。

5、Mg元素:

在绿色植物体内,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没有Mg就不能合成叶绿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具体表现在叶片出现“黄化”现象。

生物第一轮复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部分课堂作业

1、血液运输氧的化合物含有的元素主要是()

A.C、H、O、N、FeB.C、H、O、Ca、Fe

C.C、O、B、Ca、FeD.C、H、N、Ca、Cu

2、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和生活在海洋中的鲨鱼,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是()

A、完全相同B、完全不同C、大体相同D、无法确定

3、下列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多B、碳原子含有四个价电子

C、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给合D、许多含碳有机物能连结成链或环

4、下列关于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的含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A、C>H>O>N>P>SB、H>O>C>P>N>S

C、O>H>C>N>P>SD、O>C>H>N>P>S

5、据测定苹果中Zn的含量为0.19毫克/100克,但苹果缺锌时,往往患“小叶病”,这个事实说明。

6、试根据你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元素中含C、H、O三种元素,请写出实验原理及过程。

7、有一种蜗牛,唾液里含有浓度为4%的H2SO4,蜗牛把唾液涂在软体动物的贝壳上钻孔,再把舌伸进孔内食之。

蜗牛的唾液内含有H2SO4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蜗牛与软体动物之间的关系为,软体动物的贝壳被蜗牛的唾液软化而被蜗牛捕食的现象说明了。

8、科学家对鸡和鸭两种动物体内的某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

(每100克中的毫克数)

元素

生物

Cu

Fe

Zn

P

Se

9mg

1.4mg

1.09mg

156mg

11.75ug

6mg

2.2mg

1.33mg

122mg

12.5ng

此表可以说明:

9、某植物学家在验证某一元素是否是某种植物的必需元素时做了如下实验:

(1)取甲、乙两个植株,分别放在A、B两种培养液中培养。

A培养液元素齐全,B培养液只缺少欲验证的元素,其他配方与A培养液相同。

观察甲、乙两植株的生长情况

(2)然后在B培养液中添加该元素,并进一步观察乙植株的生长情况。

结果分析:

如果乙植株生长不正常,表现出一种专一的病症,补充该元素后,该症状消失,则说明该元素为;

否则就是。

第课,课题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第课时,课型复习。

1、掌握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元素组成;

2、掌握这些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

1、组成生物体的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的元素组成;

2、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导入)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叫做原生质。

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

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水:

80%~90%

无机物

无机盐:

1%~1.5%

糖类

核酸

有机物蛋白质:

7~10%

脂类:

1%~2%

二、水:

1、结合水:

(1)定义:

细胞中一部分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不能自由流动,而得名。

(2)功能: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大约占细胞全部水的4.5%。

2、自由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

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

自由水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细胞内物质的有运输作用。

三、无机盐:

1、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状态: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很少。

绝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

细胞中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Na+、K+、Ca2+、Mg2+、Fe2+、Fe3+等;

阴离子有Cl-、SO2-、PO43-、HCO3-等。

细胞中无机盐含量虽少,但是有多方面的作用。

2、无机盐的功能:

(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CaCO3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

许多种无机盐的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实例:

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抽搐。

Ca2+对于血液的凝固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Ca2+,血液接不能凝固。

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在一定的比例,这对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是生物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HCO—-对于维持血液正常的PH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含Zn的酶最多,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Zn有关。

Co是维持维生素B12的必要成分,参与核酸的合成过程。

再如:

①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呆小症。

②缺钙——抽搐、软骨病③缺铁——缺铁性贫血

讨论:

临床上,抽血是如何防止血液凝固的?

明确:

抽血时加抗凝剂,常用的抗凝剂是经过消毒的柠檬酸钠或草酸钠。

柠檬酸钠或草酸钠与血液中的Ca2+发生反应生成柠檬酸钙或草酸钙都不溶于水,就除去了血液中的Ca2+。

Ca2+是许多与血液凝固有关的酶的活化中心,没有Ca2+,与血液凝固有关的酶就没有催化能力,血液中的的纤维蛋白原就不能转变成纤维蛋白质,血液也就不会凝固。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体内平衡是细胞能有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有关体内平衡的内容很复杂,情况多变。

其中三个主要的方面与无机盐含量的稳定密切相关。

①渗透压的平衡:

细胞内外的无机盐的含量是维持原生质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

PH值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组成物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

例如,各种蛋白质对于PH值的改变异常的敏感,人体血浆PH值降低0.5个单位,立即发生酸中毒。

无机离子如HPO42—/H2PO4—,和H2CO3/HCO3—等组成重要的缓冲体系来调节并维持PH平衡。

③离子平衡:

动物细胞内外的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细胞膜外的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

Na+、K+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此外,在细胞膜外Na+多、Ca2+少时,神经细胞会失去稳定性,对于外来刺激会过于敏感等等。

四、糖类:

1、组成元素:

糖类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的,有人称碳(C)水(H2O)化合物,它是生物界中含量较多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2、分类和存在:

类别

概念

主要糖类举例

单糖

是指不能水解的糖

五碳糖(戊糖)

核糖(C5H10O5):

是RNA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4):

DNA成分

六碳糖(己糖)

葡萄糖:

(C6H12O6):

主要的能源物质。

常见的还有果糖和半乳糖。

二糖

是指水解能生成二分子单糖的糖

蔗糖:

(C12H22O11)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最多。

麦芽糖:

(C12H22O11)在发芽的谷粒中含量较多。

乳糖:

(C12H22O11)在动物的细胞中,如乳汁中含量较多。

多糖

指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淀粉:

[(C6H10O5)n]植物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

纤维素:

[(C6H10O5)n]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糖元:

[(C6H10O5)n]存在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分别称为肝糖元和肌糖元。

1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能释放17.15千焦的能量。

思考:

发芽的蚕豆炒熟后,吃起来带有甜味,米饭、馒头在嘴里多咀嚼一会,也有甜味,为什么?

在蚕豆的子叶中主要贮存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淀粉开始被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再被转运到胚,供胚萌发时利用-------

3、功能:

(1)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成分。

五碳糖是核酸的主要成分;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类也是细胞膜的成分,在细胞膜上的糖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2)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能源物质。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和糖元经过酶的催化作用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给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需要。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70%是由糖类提供的。

“所有的糖都是甜的”对不对?

五、脂类:

(一)组成元素:

主要C、H、O;

有的脂类物质还含有N和P,如卵磷脂。

(二)种类:

脂肪、类脂、固醇等。

1、脂肪:

(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38.91千焦)

(1)作用:

①主要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②贮能,维持体温,减少内部器官之间磨擦,和缓冲外界压力等。

(2)存在:

存在于种子、果实细胞和动物的脂肪细胞中;

2、类脂(磷脂):

其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结构的成分。

另外动物的脑、卵中,大豆种子中,磷脂含量也较多。

3、固醇:

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1)胆固醇:

在人体有一个正常含量,过高会导致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作用:

是对于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2)性激素:

有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

作用:

对于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性征的激发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3)维生素D:

人的皮肤的表皮中有7—去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