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714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29.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7页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7页
亲,该文档总共1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1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说课稿Word文档格式.do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整个实验过程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收集数据、建构模型、模型的检验或修正。

本实验在一节课完成很困难,我将微生物的基本操作融入到解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个问题中。

所以在整个实验安排上有关于微生物的操作。

我谈一谈实验的整体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善修正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酵母活化。

在预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干酵母活化的时间不够。

解决方法:

在摇床上培养30℃、150转/分、48小时,让酵母菌繁殖起来。

第二课时

培养基的配制、灭菌

在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每次配制的马铃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差异。

不利于教师进行预实验,摸索接种量和培养时间。

解决方案:

将马铃薯培养基换成合成培养基。

课后实验操作:

培养基灭菌,倒平板。

第三课时

稀释涂布法和划线法的讲解、操作。

目的是得到单菌落,纯化菌种。

第四课时

挑取单菌落进行菌种扩大培养。

单菌落扩大培养得到的菌种,个体之间差异比较小,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

第五课时

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

向8瓶成分、体积相同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菌种。

培养不同的时间。

接种时间,早7:

00

8瓶的培养时间分别是11:

00(4h)、15:

00(8h)、17:

00(10h)、19:

00(12h)、21:

00(14h)、23:

00(16h)、第二天的7:

00(24h)、15:

00(32h)。

此步骤的目的:

防止每次取样对培养液体积的影响。

使每瓶菌液中酵母菌数量保持最小的误差。

在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是:

接种量的多少和8瓶培养液的培养时间,关系到实验结果能否形成一条很好的“S”形状的曲线。

大量预实验。

即进行接种量的梯度实验,接种量分别设置25μL、50μL、100μL、200μL。

同时进行时间梯度的摸索,根据酵母菌大约每1.5~2小时繁殖一代,选择2小时培养间隔,每个接种梯度设置2h、4h、6h、8h、10h、12h、14h、16h、18h、20h、22h、24h、26h、28h、30h、32h、34h、36h、38h、40h、42h、44h、46h、48h。

(二)本节课的教学

1.承上启下,引入新课

本节课利用照片和流程图。

2.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5人。

1~8组分别统计4h、8h、10h、12h、14h、16h、24h、32h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

3.处理数据,建构模型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输入,将数据转换成曲线,建构模型。

(三)下一课时,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检验和修正。

五、实验教学的体会

1.通过实验方案的改进,将实验结果在一节课呈现给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亲身经历尝试建构数学模型的完整过程。

体验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对学生来说,实验的过程和结果都很重要。

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实验,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处理得当。

本节课有待完善的地方:

如果每一个学生能对所有培养时间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每个人都绘制一条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对于数学模型的理解会更深刻。

《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说课稿

上海市第八中学乐黎辉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大家好!

我是上海市第八中学的乐黎辉。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实验——“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我将从选课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选课背景

1.教材分析: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学科的有关要求,模块一《分子与细胞》第一部分《细胞的分子组成》内容的学习,需要完成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该实验内容在《上海市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主题二“生命的基础”的内容。

教材中安排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和《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依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的原理,检测食物中糖类、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

掌握这些鉴定方法,可以鉴定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学生通过对多种生物组织中主要营养成分鉴定结果的比较,发现构成不同生物组织的有机化合物在种类上有差异的;

还会发现颜色反应的深浅程度不同而产生“含量有差异”的推测。

然而要验证推测,第一课时的定性实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于定量检测实验——《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关于“合理营养的必要性”,不仅仅从食物的营养成分种类上要考虑,含量同样也是重要因素。

因此,定量检测对于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如何发现劣质奶粉,从而避免“大头娃娃”的悲剧)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标准》的要求: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提出旨在依托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城市的教育环境下,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因此,《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包括:

提高生命科学素养,关注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

强化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

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四个方面。

显然,课程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摆在了首位;

并体现了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不仅仅是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上海市近年来在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教育实力。

在理科实验教学方面,很多学校都设有DIS数字化实验室,并配备了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能满足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需要。

因此,在中学开展以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必要手段的定量实验,条件已趋成熟。

本实验虽为选做实验,但是在高中生命科学实验中首次引入生化实验中的定量测试,这是实验从验证走向探究的需要。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大大提高实验的效率;

并且借助数码互动的平台,便于教师的指导和充分交流。

3.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我校高二年级学生。

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的实验,该实验使学生能认识到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成分种类上的差异。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同一种物质在鉴定中存在着颜色深浅的明显差异,学生据此推测所检测材料中被鉴定物质的含量不同。

作为学习基础较好的高中学生,渴望在获得定性结论的基础上,学习应用更加先进的实验器材、技术进行相关物质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

由于物理学科在高一就开展了部分DIS实验,学生对DIS实验有所了解。

在生命科学实验中引入DIS实验,对于生化实验的DIS实验软件需要了解、熟悉。

在实验技术方面,在上一节实验课中,就让学生练习使用微量移液器量取溶液及试剂。

由于在生化实验中的定量实验分析是第一次涉及,在实验方法、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上述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初步学会制作标准曲线以及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并了解其原理。

(难点)

2.经历色度传感器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实验,体验物质定量检测的价值,进一步认同合理营养的必要性。

(重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做法:

1.进行充分预实验,制定最佳实验方案,确保实验取得理想结果,达到预期目的。

由于本实验是采取间接推测的方法完成溶液中蛋白质浓度的检测,必须获得被检测物质(蛋白质)的浓度与色度之间正比关系(线性关系)的数学模型,才能应用此数学模型完成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检测。

因此,能否高效率地获得反映线性关系的标准曲线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色度的检测依靠色度传感器,其灵敏程度也非常关键。

需要依据所使用的色度传感器的最佳检测范围,选择最佳的标准蛋白质溶液浓度范围及浓度梯度。

双缩脲反应的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测量的色度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能否得以反映。

蛋白质含量与双缩脲试剂用量之间需要有合理的比例,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获得理想的实验方案,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比较好地完成这个实验,我做了大量的预备实验,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这套实验方案。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色度传感器——标准曲线”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步骤,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学生对整个操作过程了然于胸,能避免因操作的盲目性而可能带来的失误,提高实验效率。

本实验依据的是双缩脲实验的原理和玻尔定律。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初步学会制作标准曲线以及定量测定蛋白质的方法,保证学生较充分的动手实验时间和分析讨论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实验方法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确定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完成。

这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如何高效率地突破难点呢?

我的做法是:

使实验原理的学习深入浅出,避免出现超出课程标准的概念或名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概括完成实验方法原理的学习理解。

这样处理,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学生不但学会了数据处理的方法,而且直观获得数学模型,一举两得。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并尝试设计实验步骤,真正做到对实验方法原理的理解。

3.准确估计各环节需要的时间,确定合理的课堂结构;

对可能影响实验操作效率的因素有充分的预判,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比如,部分学生可能在实验技术方面,使用微量移液器配制系列浓度梯标准溶液不熟练。

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同学之间可以及时提醒、相互探讨,尽量避免出现失误;

②教师不断巡视,及时给予操作上的友情提示,使实验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如下:

复习鉴定方法

课题引入

理解实验原理方法

实验操作

结果分析

小结

具体说明如下:

1.复习: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的延伸性实验,有机物的鉴定方法是基础,因而必须检测学生第一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夯实基础。

2.课题引入:

课题的产生源自学生在上一节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要验证推测,必须借助于定量实验。

有机物成分的定量检测有无现实意义呢?

通过呈现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的“大头娃娃”事件这一材料,使学生意识到本节课学习的定量实验技术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3.建构实验方法原理:

步骤:

①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知道“色度”与“浓度”直接相关。

②应用“间接推测”的方法测量溶液中蛋白质浓度。

可直接测量的指标是“色度”,如果能明确“色度”、“浓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则可以间接推测出“浓度”。

这种定量检测的方法是“间接推测”。

用这种方法来获取数据应用很广泛。

在中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已经做过的细胞的显微测量就是应用此法。

那么,“色度”如何测量?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得知呢?

③介绍测量“色度”的仪器,获得“色度”——“浓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通过简单介绍有色溶液的光学现象,得知“色度”可通过“吸光率”反映。

选择吸收最多的单色光为透射光,通过特定的仪器——分光光度计或色度传感器即可完成“色度”的测量。

如何确定“色度值”和“浓度值”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析:

已知浓度的溶液有其对应的色度值。

以“浓度值”为自变量,以“色度值”为因变量作图,可获得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图。

呈现一组数据,并作图,学生发现:

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正比。

④学生对实验方法进行概括,学习设计实验步骤。

既锻炼了实验设计的能力和表述能力,又能对整个操作过程了然于胸。

如何检测样品的蛋白质浓度?

学生知道利用获得的数学模型,可以顺利解决这个问题——测得样品溶液的色度值,与标准曲线对照,可获得其蛋白质浓度值。

接着,鼓励学生设计整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要求说明为尽可能减少误差,操作上应注意哪些细节?

例如:

精确取样——使用微量移液器,检测色度时应保证各试管的反应时间一致等等。

这个环节,是后续实验操作的铺垫。

色度传感器的比色皿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仪器,为保证课堂效率,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不应过多介绍分光光度计或色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但应该说明色度传感器和比色皿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②通过演示让学生熟悉软件的主要操作流程,以保证能顺利开展实验。

③提供给学生的纸质实验方案上再给予必要的操作提示(如:

软件的操作流程、比色皿的取用等),供学生参考。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突破了教学难点(实验方法):

色度传感器——标准曲线法测定溶液中蛋白质。

4.实验操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现说明如下:

现象1:

学生使用色度传感器,将比色皿放入后,盖子没有完全合上。

后果:

会导致采集的数据有很大的误差。

对策:

教师及时指出,并示意如已读取数据,则删除,重新读取。

现象2:

学生在按照步骤1进行实验时,配制标准溶液和加入双缩脲试剂没有按照试管号顺序进行。

双缩脲反应时间不一致,可能引起误差。

虽然在前面一个环节已经提示过,由于操作不熟练学生会产生这个问题。

教师示意学生暂停,然后启发学生是否要考虑加溶液的顺序问题?

请学生做一下记录,接着做,分析实验结果。

本次实验可保存实验数据留作资料。

结果发现,虽然理论上会产生误差,但是实验效果还是较理想的。

现象3:

样品溶液等标准曲线制作完成后才进行取样→加双缩脲试剂→读取吸光度。

样品溶液的双缩脲反应时间与标准蛋白质溶液不一致;

而且不与标准蛋白质溶液一起加双缩脲试剂,则需要重新换移液器吸头,调量程,降低了实验效率。

这种情况的出现比较有代表性。

因此请大家一起思考,样品溶液是否要等标准曲线制作完成后再取样,加双缩脲试剂?

如何在做到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提高实验效率?

现象4:

学生在读取不同浓度的标准蛋白质溶液吸光度后,忘记修改“浓度值”,导致绘图时,几个点的X值都是零。

无法得到标准曲线。

让学生自己分析,为什么这几个点会全部是X=0?

重新读取数据,需删除前面数据,再读取。

在读取数据制作标准曲线阶段,利用互动平台监控各组进程,并将制作好的标准曲线及时展示出来。

这时,请学生集中观察,比较各组的标准曲线上各点的离散程度(线性关系是否理想),斜率与截距是否相似。

结果显示,线性关系很理想,各组实验结果趋近。

5.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是探究性实验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本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蛋清样品有鸡蛋(草鸡蛋、洋鸡蛋)、鸭蛋、鹌鹑蛋。

学生通过数据交流,可以比较不同禽蛋的蛋清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获得结论,从而影响学生的营养价值观,体现了应用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

对本节课学到的定量检测方法,思考在材料的选择上应符合什么要求?

从而了解到定量检测物质含量的方法还有很多,还有其他的仪器可以用来解决问题。

进一步思考:

蛋白质的定量检测有哪些应用?

感受技术进步在科学研究和生活生产等诸多领域的发展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6.小结:

学生讨论教材上的两个问题——实验依据什么原理?

为什么要制作标准曲线?

对实验得失成败进行总结,或提出自己的疑问。

兴趣拓展:

在本课的最后,教师演示维生素C能使DCPIP溶液褪色的实验,请感兴趣的学生课后尝试设计果蔬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

四、教学反思

1.教学特色:

①实现有机物的检测从定性实验发展到定量实验,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满足个性化与发展性学习需要。

本节课的突出特点是能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在探究生命物质基础方面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

②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技术的价值;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进步的重要性。

③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大大提高实验效率,效果好,交互充分,并可保存实验过程的宝贵资料。

2.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本实验是否必须采取小组合作方式?

如何科学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本实验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是考虑到资源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这种方式,虽然有优势,但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可能影响到教育的公平性。

其实,本实验个人完全能独立承担。

而个人独立完成实验,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但是,如果由个人或者两人一组来完成实验,必然存在实验组之间程度不均,而教师的指导很难得到满足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能科学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这是我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将来如果条件许可,我还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学习的需要,努力去实现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刘芳

各位专家、老师:

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高中生物必修三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在了解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规律。

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教材中“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部分,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鉴于高中生思维开阔、善于表达、乐于探究,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为此对教材内容和方式进行了重新整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即,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为依据,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归纳,力求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

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说明制约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

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

3.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实验步骤的理解,体会科学的严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

通过成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与评价能力;

通过模型建构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课标要求,我将“通过探究实验数据分析建构数学模型”和“对种群数量变化的解释”作为本部分的重点和难点。

并运用探究实验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利用教材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种群数量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决定种群个体数目变动的关系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种群密度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变化中蕴藏着什么规律呢?

能不能用真实的数据去描述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解释?

如果可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实验呢?

理由是什么?

层层推进提问,既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导了学生思维。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到可以用繁殖速度快的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从而引出兴趣小组的探究实验,进入实验展示环节。

(二)实验展示

本环节由兴趣小组同学用PPT课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实验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

首先是前期准备,本实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体现在灭菌、接种和计数上。

而课本中并没有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学生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实验器具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了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整个过程既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通过配置培养液(照片),到分装(照片)、灭菌(照片)、接种(视频)、培养(照片)、计数(照片)等过程,增强了合作意识。

小组代表介绍后,我顺势提出:

大家对整个实验过程有没有疑问?

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数据可靠吗?

以此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然后由小组代表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三)分析数据、构建模型

本环节以表格的形式将实验小组的相关数据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同时提出问题:

根据数据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种变化趋势更直观地展现出来?

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分析,绘制了多种图形。

通过展示、分析、质疑,最后达成共识,得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标准坐标曲线”。

(四)思维延展

本环节以“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否一定会出现类似酵母菌数量变化的规律?

是否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然后出示大肠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个)

1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知识迁移得出:

大肠杆菌每20分钟分裂1次,并尝试用数学表达式和曲线图描述大肠杆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五)解析模型、深化内涵

可见,种群数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不同。

就其增长规律来看,可分为“S”型曲线和“J”型曲线。

那么,这两种曲线出现的条件是什么?

整个变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带着疑问,仔细观察图形,并尝试着作出解释,将结果填写在学案上。

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聚合式思维和概括能力的目的。

(六)知识整合

分析后,我又紧接着进行了追问:

这两种曲线是不是完全独立的?

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

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

最后,学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