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814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化学溶液离子水解与电离中三大守恒知识点例题习题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

c(Na+)+c(H+)=2c(CO32-)+c(HCO3-)+c(OH-)

书写电荷守恒式必须①准确的判断溶液中离子的种类;

②弄清离子浓度和电荷浓度的关系。

2、物料守恒:

就电解质溶液而言,物料守恒是指电解质发生变化(反应或电离)前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电解质变化后溶液中所有含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物质的量之和。

实质上,物料守恒属于原子个数守恒和质量守恒。

某元素各种不同存在形态的微粒,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如0.1mol/LNH4Cl溶液中:

c(NH4+)+c(NH3·

H2O)=0.1mol/L

如0.1mol/LNa2CO3溶液中:

c(CO32-)+c(HCO3-)+c(H2CO3)=0.1mol/L

在Na2S溶液中存在着S2―的水解、HS―的电离和水解、水的电离,粒子间有如下关系

c(S2―)+c(HS―)+c(H2S)==1/2c(Na+)(Na+,S2―守恒)

C(HS―)+2c(S2―)+c(H)==c(OH―)(H、O原子守恒)

在NaHS溶液中存在着HS―的水解和电离及水的电离。

HS―+H2OH2S+OH―  HS―H++S2― H2OH++OH― 

从物料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

c(HS―)+C(S2―)+c(H2S)==0.5c(Na+);

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分析,有如下等式:

c(HS―)+2(S2―)+c(OH―)==c(Na+)+c(H+);

将以上两式相加,有:

c(S2―)+c(OH―)==c(H2S)+c(H+)得出的式子被称为质子守恒

3、质子守恒:

无论溶液中结合氢离子还是失去氢离子,但氢原子总数始终为定值,也就是说结合的氢离子的量和失去氢离子的量相等。

电解质电离、水解过程中,水电离出的H+与OH-总数一定是相等的。

如:

NH4Cl溶液——c(H+)=c(OH-)+c(NH3·

H2O)

现将此类题的解题方法作如下总结。

二、典型题――溶质单一型1、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判断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紧抓弱酸的电离平衡:

0.1mol/L的H2S溶液中所存在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H2S溶液中有下列平衡:

H2SH++HS―;

HS―H++S2―。

已知多元弱酸的电离以第一步为主,第二步电离较第一步弱得多,但两步电离都产生H+,因此答案应为:

c(H+)>

c(HS―)>

c(S2―)>

c(OH―)

弱酸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关系是:

C(显性离子)>

C(一级电离离子)>

C(二级电离离子)>

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同样的思考方式可以解决弱碱溶液的问题

2、弱碱溶液

[点击试题]室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c(OH-)>c(H+)B.c(NH3·

H2O)+c(NH4+)=0.1mol/L

C.c(NH4+)>c(NH3·

H2O)>c(OH-)>c(H+)D.c(OH-)=c(NH4+)+c(H+)

C、由NH3•H2O⇌NH4++OH-,电离的程度很弱,则c(NH3•H2O)>c(NH4+),故C不正确;

A、因氨水溶液显碱性,则c(OH-)>c(H+),故A正确;

B、0.1mol/L的氨水溶液,由氮元素守恒可知,所以含氮元素微粒的浓度之和为0.1mol/L,即c(NH3•H2O)+c(NH4+)+c(NH3)=0.1mol/L,故B正确;

D、因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即c(OH-)=c(NH4+)+c(H+),故D正确;

故选C.

下面我们以弱酸强碱盐为例,介绍一下能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解题方法

3、能发生水解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弱酸强碱型

解此类题型的关键是抓住盐溶液中水解的离子

在CH3COONa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c(Na+)>

c(CH3COO―)>

c(OH―)>

c(H+)

B、c(CH3COO―)>

c(Na+)>

C、c(Na+)>

D、c(Na+)>

在CH3COONa溶液中:

CH3COONaNa++CH3COO―,CH3COO―+H2OCH3COOH+OH―;

而使c(CH3COO―)降低且溶液呈现碱性,则c(Na+)>

c(CH3COO―),c(OH―)>

c(H+),又因一般盐的水解程度较小,则c(CH3COO―)>

c(OH―),因此A选项正确。

一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一般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

C(水解离子)>

C(显性离子)>

C(水电离出的另外一种离子)

[点击试题]在Na2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

在Na2CO3溶液中,Na2CO3==2Na++CO32―,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CO32―水解使溶液呈现碱性,则C(OH―)>

C(H+),由于CO32―少部分水解,则C(CO32―)>

C(HCO3―),HCO3―又发生第二步水解,则C(OH―)>

C(HCO3―),第二步水解较第一步水解弱得多,则C(HCO3―)与C(OH―)相关不大,但C(H+)比C(OH―)小得多,因此C(HCO3―)>

C(H+)。

此题的答案为:

C(H+)<

C(HCO3―)<

C(OH―)<

C(CO32―)<

C(Na+)

二元弱酸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一般关系是:

C(不水解离子)>

C(二级水解离子)>

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随堂练习]在Na2S溶液中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c(Na+)=2c(HS-)+2c(S2-)+c(H2S)B.c(Na+)+c(H+)=c(OH-)+c(HS-)+2c(S2-)

C.c(Na+)>c(S2-)>c(OH-)>c(HS-)D.c(OH-)=c(HS-)+c(H+)+c(H2S)

故A错误,选A

[点击试题]判断0.1mol/L的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因NaHCO3==Na++HCO3―,HCO3―+H2OH2CO3+OH―,HCO3―H++CO32―。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溶液呈碱性,且C(OH―)>

C(CO32―)。

由于少部分水解和电离,则C(Na+)>

C(HCO3―)>

C(OH―)>

C(H+)>

二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一般关系是:

C(水解离子)>

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C(电离得到的酸根离子)

[随堂练习]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D)

A.c(K+)+c(H+)=c(HC2O4-)+c(OH-)+c(C2O42-)B.c(HC2O4-)+c(C2O42-)=0.1mol/L

C.c(C2O42-)>c(H2C2O4)D.c(K+)=c(H2C2O4)+c(HC2O4-)+c(C2O42-)

下面再让我们利用上述规律来解决一下强酸弱碱盐的问题: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

C.c(NH4+)=c(Cl-)>c(H+)=c(OH-)D.c(Cl-)=c(NH4+)>c(H+)>c(OH-)

由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Cl-与N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根据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可知,

[Cl-]>[NH4+],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则[H+]>[OH-],然后分析选项即可选A.

三、典型题----两种电解质溶液相混合型的离子浓度的判断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两溶液混合后生成的盐的水解情况以及混合时弱电解质有无剩余,若有剩余,则应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

下面以一元酸、一元碱和一元酸的盐为例进行分析。

1、强酸与弱碱混合:

pH=13的NH3·

H2O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PH==1的HCl,C(H+)==0.1mol/L,PH=13的NH3·

H2O,C(OH―)==0.1mol/L,则NH3·

H2O的浓度远大于0.1mol/L,因此,两溶液混合时生成NH4Cl为强酸弱碱盐,氨水过量,且C(NH3·

H2O)>

C(NH4Cl),则溶液的酸碱性应由氨水决定。

即NH3·

H2O的电离大于NH4+的水解,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H4+)>

C(Cl―)>

C(H+)。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弱碱,解题方法与此题相同。

2、强碱与弱酸混合:

pH=X的NaOH溶液与PH=Y的CH3COOH溶液,已知X+Y=14,且Y<

3。

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C(Na+)>

C(CH3COO―)>

C(H+)BC(CH3COO―)>

C(Na+)>

C(H+)>

C(OH―)

CDC(CH3COO―)>

C(H+)DC(Na+)>

C(OH―)

同上,PH==X的NaOH溶液中,C(OH―)==10-(14-X)mol/L,PH==Y的CH3COOH溶液中,C(H+)==10-Ymol/L,因为X+Y==14,NaOH溶液中C(OH―)等于CH3COOH溶液中C(H+)。

因此C(CH3COOH)远大于10-Ymol/L,CH3COOH过量,因此选项B正确。

上述两题的特点是PH1+PH2==14,且等体积混合。

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的特点是

C(弱电解质的离子)>

C(强电解质的离子)>

C(水电离出的另一离子)

3、强碱弱酸盐与强酸混合和强酸弱碱盐与强碱混合:

0.2mol/L的CH3COOK与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下列粒子的物质的量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Cl―)==C(H+)>

C(CH3COOH)BC(CH3COO―)==C(Cl―)>

C(CH3COOH)>

C(H+)

CC(CH3COO―)>

C(CH3COOH)DC(CH3COO―)>

两溶液混合后CH3COOK+HClKCl+CH3COOH,又知CH3COOK过量,反应后溶液中CH3COOK、CH3COOH和KCl物质的量相等。

由于CH3COOH的电离和CH3COO―的水解程度均很小,且CH3COOH的电离占主导地位,因此,C(CH3COO―)>

C(OH―)。

又知C(Cl―)==0.05mol/L,C(CH3COOH)<

0.05mol/L。

因此,选项中D是正确的。

4、酸碱中和型 

(1)恰好中和型:

在10ml0.1mol·

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Ac-)>c(H+)>c(OH-) 

B.c(Na+)>c(Ac-)>c(OH-)>c(H+)

C.c(Na+)=c(Ac-)+c(HAC) 

D.c(Na+)+c(H+)=c(Ac-)+c(OH-)

由于混合的NaOH与HAc物质的量都为1×

10-3mol,两者恰好反应生成NaAc,等同于单一溶质,故与题型①方法相同。

由于少量Ac-发生水解:

Ac-+H2OHAc+OH-。

故有c(Na+)>c(Ac-)>c(OH-)>c(H+),根据物料守恒C正确,根据电荷守恒D正确,A错误。

故该题选项为A。

(2)pH等于7型:

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

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本题绝不能理解为恰好反应,因完全反应生成甲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而现在Ph=7,故酸略为过量。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

c(Na+)+c(H+)=c(HCOO-)+c(OH-) 

因pH=7,故c(H+)=c(OH-),所以有c(Na+)=c(HCOO-),答案为C。

(3)反应过量型[点击试题]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CH3COO—)+c(OH—)

C.pH<7,且c(CH3COO—)>c(H+)>c(Na+)>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分析:

A、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pH>

7,说明溶液可以是醋酸钾溶液,或者是氢氧化钾和醋酸钾的混合物,据此确定离子浓度的大小;

B、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管溶液显示什么性,溶液中均存在电荷守恒;

C、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pH<

7,说明醋酸剩余;

D、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pH=7,溶液显示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来回答.

解答:

A.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pH>

7,说明溶液可以是氢氧化钾和醋酸钾的混合物,则c(Na+)>

c(OH−)>

c(CH3COO−)>

c(H+),还可以是醋酸钾溶液,c(Na+)>

c(H+),故A错误;

B.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c(H+)=c(CH3COO−)+c(OH−),故B正确;

C.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pH<

7,说明醋酸剩余,所得溶液是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钾的混合物,醋酸的电离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或是醋酸浓度大于醋酸钾浓度,即c(CH3COO−)>

c(H+)>

c(Na+)>

c(OH−)存在,故C正确;

D.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pH=7,溶液显示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所以c(CH3COO−)=c(Na+),此时一定存在:

c(CH3COO−)=c(Na+)>

c(H+)=c(OH−),故D正确。

故选A.

[随堂练习]1、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CO3-)略大于c(CO32-)B.c(HCO3-)等于c(CO32-)

C.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D.c(HCO3-)略小于c(CO32-)

n(CO2)=2.24L/22.4L/mol=0.1mol,n(NaOH)=0.15L×

1moL/L=0.15mol,二者发生的反应为:

2CO2+3OH-=CO32-+HCO3-+H2O,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以此解答该题.

2、向0.1mol·

L-1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是( 

Na+、CO32- 

Na+、HCO3- 

HCO3-、CO32- 

Na+、OH-

四、守恒问题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溶液呈中性(即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及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守恒两大特点。

若题中所给选项为阴阳离子的浓度关系,则应考虑电荷守恒,若所给选项等式关系中包含了弱电解质的分子浓度在内,则应考虑物料守恒。

表示0.1mol/LNaHCO3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C(Na+)>

C(CO32―)>

B、C(Na+)+C(H+)==C(HCO3―)+C(CO32―)+C(OH―)

C、C(Na+)+C(H+)==C(HCO3―)+2C(CO32―)+C(OH―)

D、C(Na+)==C(HCO3―)+C(CO32―)+C(H2CO3)

A、NaHCO3溶液因为水解大于电离而呈碱性,因此C(OH―)>

B、应考虑电荷守恒,C(CO32―)前应乘以2;

C、电荷守恒符合题意;

D、含弱电解质分子应考虑物料守恒,在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NaHCO3==Na++HCO3―;

HCO3―H++CO32―;

HCO3―+H2OH2CO3+OH―则C(Na+)==C(HCO3―)+C(CO32―)+C(H2CO3)符合题意。

故选CD

1、两种物质混合不反应:

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B.C(CH3COOH)+C(CH3COO-)=0.2mol/L

   C.C(CH3COOH)>C(CH3COO-)D.C(CH3COO-)+C(OH-)=0.2mol/L

选B

2、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

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c(Na+)>c(Ac-)>c(H+)>c(OH-)B.c(Na+)>c(Ac-)>c(OH-)>c(H+)

C.c(Na+)=c(Ac-)+c(HAC)D.c(Na+)+c(H+)=c(Ac-)+c(OH-)

3、两种物质反应,其中一种有剩余:

(1)酸与碱反应型

关注所给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浓度还是pH。

在审题时,要关注所给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量浓度”还是“pH”,否则会很容易判断错误。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抓住两溶液混合后剩余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和生成盐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把0.02mol·

L-1HAc溶液与0.0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Ac-)>c(Na+)B、c(HAc)>c(Ac-)

C、2c(H+)=c(Ac-)-c(HAc)D、c(HAc)+c(Ac-)=0.01mol·

L-1

AD

(2)盐与碱(酸)反应型

[讲]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抓住两溶液混合后生成的弱酸或弱碱的电离程度和剩余盐的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将0.1mol·

L-1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

L-1盐酸10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C.c(CH3COO-)=c(Cl-)>c(H+)>c(CH3COOH)

D.c(Na+)+c(H+)=c(CH3COO-)+c(Cl-)+c(OH-)

分析

B

4、不同物质同种离子浓度比较型: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 

C.NH3COONH4 

D.NH4HCO3

NH4+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NH4++H2ONH3·

H2O+H+ 

B中NH4HSO4电离出大量H+,使平衡向左移动,故B中c(NH4+)大于A中的c(NH4+),C项的CH3COO-和D项的HCO3-水解均呈碱性,使平衡向右移动,故C、D中c(NH4+)小于A中c(NH4+),正确答案为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