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822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烷的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CH4+2O2

点燃

2H2O+CO2

三、主要材料与试剂

铁架台、酒精灯、托盘天平、研钵、水槽、药匙、玻璃棒、火柴、集气瓶、毛玻璃片、大试管、小试管、导气管、无水醋酸钠、NaOH、KMnO4、溴水、澄清石灰水

四、实验内容

1.试剂的预处理

由于氧化钙,无水醋酸钠,三氧化二铁,氢氧化钠大都为块状颗粒为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使用前必须先在研钵中分别研细。

由于氢氧化钠极易潮解,所以应最后研,待药品都研细后在研钵中用玻璃棒搅拌混合均匀,通过纸槽装入大试管。

2.甲烷制取的改进

如图组装实验装置

(a)检验装置气密性:

把导管的下端侵入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b)收集过程

①称取4.5g醋酸钠和1.2g生石灰及氢氧化钠1.2g,研细混合均匀后装入预先卷成筒状的纸内,再装入试管,可避免加热时试管的破裂。

将仪器如制O2装置一样装好。

先均匀预热,再集中火力由管前向管尾加热。

用试管收集气体应先验纯(CH4的爆炸极限的体积比为5%~15%)后收集或点燃。

②取4.5g无水醋酸钠,1.0gNaOH,1药匙1.0gFe2O3,分别研细混匀。

将药品装入干燥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塞上带导管橡皮塞并固定于铁架台上。

预热1min后,再对试管底部加热,约1~2min,即有大量CH4生成。

点燃,火焰高度达4~5cm,5min可收集500mLCH4。

该反应不需烘干药品,产气快,气流稳,气量多,火焰大,节省时间,操作简便。

(c)验纯: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甲烷气体,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将试管口向下略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如果甲烷安静的燃烧或发出“噗”的一声,则说明甲烷纯净,可以进行下面的性质实验。

4.甲烷的性质

 

 

(1)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甲烷,观察颜色无变化。

说明甲烷不能被高锰酸钾还原。

(2)甲烷与溴水反应。

用排水法收集满一试管甲烷,然后再加入约3mL溴水,塞上塞子振荡,观察颜色几乎没有变化。

说明甲烷不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3)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甲烷经验纯后点燃,可看到浅蓝色火焰。

在甲烷火焰上方倒置一个干燥的小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换一个用石灰水浸润的烧杯罩在甲烷火焰上方,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

理论和解释:

CH4+2O2

Ca(OH)2+CO2

CaCO3↓+H2O

(4)甲烷与氧气混合爆鸣实验。

用排水法在三个干燥洁净的集气瓶中分别收集约2/3、1/2、1/3体积的甲烷气体,用毛玻璃盖好瓶口后取出集气瓶,再以H2O2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在上述装有甲烷的集气瓶中用排水法收集满O2。

2H2O2

MnO2

2H2O+O2↑

取出后用抹布包住集气瓶,瓶口对住火焰点燃,发生爆鸣。

发现约2/3体积甲烷气体的瓶子并不发生爆鸣。

其他两个发生爆鸣声,且装1/2体积甲烷的声音小于装1/3体积甲烷。

说明在爆鸣气范围内,甲烷含量越少。

爆鸣声越大。

五、注意事项

1.此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药品是否无水。

即使是新购回的无水醋酸钠,亦应事先干燥后再使用。

2.此实验制取甲烷时试管容易爆炸,在加热时应注意。

同时也应先加热药品前面,防止生成的气体将前面的药品带出去。

3.该实验中CaO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苛性钠中的水分、减少苛性钠与玻璃的作用,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气体的逸出。

六、相关文献与重点描述

文献一

方法一

用无水氢氧化钡与无水乙酸钠按1:

1混合加热,反应速度快,生成气体多无水氢氧化钡可用实验室里的药品加热制成白色粉末(用蒸发皿加热),放在干燥器中冷却使用。

方法二

用无水醋酸钠2g,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1.5g,研细混合均匀。

然后将混合物装入事先卷好的铝箔(包装香烟的铝箔、锡箔均可)圆柱筒里(圆柱筒一端封闭)。

把圆柱筒慢慢移入试管中。

加热时沿着由试管底向试管口的方向移动灯火。

反应速度快,可以收集到甲烷500ml。

燃烧时火焰明亮,火焰可保待5分钟左右,最亮时,火焰可高达2~3cm。

做此实验应注意:

(1)用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代替碱石灰,是因为时间长了碱石灰易失效,其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为碳酸钠。

(2)也可以在原有的碱石灰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1g)并一起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烘干,再研细,试验时再与无水醋酸钠混合在研钵中混合均匀。

(3)用铝箔包装。

可以使反应速度加快,其原因是导热快,受热均匀。

铝箔筒的卷法:

先卷在一个较细的试管上,然后原状取下,封闭一端。

此圆筒应与装药一样粗细。

方法三

用醋酸钠、氢氧化钠加无水氯化钙来制备甲烷,又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比,以6g无水醋酸钠和8g无水氯化钙经干燥后,加入4g氢氧化钠混合共研,再在试管中加热反应,效果较好。

(1)步骤和原因良应物混合后更易粉碎。

(2)混合物一经加热,立即反应。

反应速度显著加快。

反应中气体产生时间长,甲烷生成量明显增加。

根据实验,一个实验小组以述试剂用量所制备的甲烷,可满足6个实验小组械甲烷性质实验。

(3)反应原料易得到,且氯化钙在反应中起到吸水作用。

七、参考文献

王文丽、叶俊义.甲烷制取实验的几点改进做法.中学化学参考.1995年12期9页.

八、思考与讨论

1.醋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的反应一般认为是自由基反应,它由以下过程组成。

链引发:

CH3COONa→·

CH3+·

COONa

甲烷生成:

·

CH3+NaOH→CH4+·

ONa

碳酸钠生成:

ONa+CH3COONa→·

CH3+Na2CO3

链终止:

ONa+·

COONa→Na2CO3

当反应的温度过高时:

·

CH3+CH3COONa→CH3COOCH3+·

链终止时产生CO:

COONa→CO+Na2CO3

2.甲烷点燃后火焰呈黄色的原因有:

(1)在玻璃导气管口上燃烧。

玻璃里有钠盐,钠的艳色呈黄色,掩盖了甲烷燃烧的淡蓝色。

(2)燃烧不充分﹔甲烷气不纯。

如制气加热过猛或NaOH用量不足,还会发生两分子醋酸钠生成丙酮:

2CH3COONa→CH3COCH3+Na2CO3

当丙酮混入甲烷,火焰就夹带有黄色。

评价:

通过此次实验,巩固了初中制取甲烷的实验,对于甲烷的制取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实验过程中细节部分也尽量达到了精准化。

对教学的反思:

在本实验中,甲烷的燃烧火焰呈黄色。

必须向学生解释清楚。

那是因为玻璃中含有钠而呈黄色,以免误导学生,或者可以在课前找一根铁制导气管。

另外在课堂演示实验上不宜做爆鸣实验,声音太大,比较影响教学,可以在实验室做,并且请同学们自己做。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