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88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静电场学考过关单元检测文档格式.doc

4.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

来的2倍,而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少为原来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

变为(  )

A.B.C.D.

5.某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是其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负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小于它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B.a点的场强方向一定沿着a点的电场线向右

C.正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大于它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D.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6.以下关于电场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场线是电荷移动的轨迹

B.电场线是仅受电场力作用且从静止开始运动的电荷的运动轨迹

C.仅受电场力作用时,电荷不可能沿电场线运动

D.电荷的运动轨迹有可能与电场线重合

7.如图所示,实线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两个带电粒子q1、q2分别从A、C两点以

垂直于电场线的初速度射入电场,仅受电场力作用,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的ABC、

CDA所示,已知q1是带正电的粒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q2可能也带正电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C点的电势

C.电场力对q1做正功,对q2做负功

D.q1、q2的电势能均减少

8.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若取无穷

远处电势为零,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φA>φB>0B.φA<φB<0

C.φB>φA>0D.φB<φA<0

9.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它们恰好处在圆心为

O、半径为R的同一圆周上,弧AB、BC所对的圆心角均为60°

,连线OA与电场方向

平行则(  )

A.A点电势最高

B.B点电势最高

C.C点电势最高

D.三点电势相同

10.(12年浙江会考)当电场强度超过3×

106V/m时,阴雨天的空气会被击穿而放电.

现有一片距空旷地面300m高的带电乌云,乌云与地面间要发生闪电,两者间的电势

差至少为(  )

A.1.0×

10-4VB.1.0×

104VC.9.0×

108VD.9.0×

109V

11.(13年浙江会考)空气在电场很强时的放电现象叫做空气的“击穿”.一次实验中,

电压为3.0×

104V的直流电源的两极接在一对平行金属板上,当把两金属板的距离

缓慢减小到1.0cm时,两板间出现放电.这次实验中空气被“击穿”的电场强度

是(  )

A.3.0×

102V·

mB.3.0×

104V·

m

C.3.0×

104V/mD.3.0×

106V/m

12如图所示,先接通S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S.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

所带电荷量Q、电容C、两板间电势差U、电容器两极板间场强的变化情况是

A.Q变小,C不变,U不变,E变小

B.Q变小,C变小,U不变,E不变

C.Q不变,C变小,U变大,E不变

D.Q不变,C变小,U变小,E变小

13.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

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变化情况是(  )

A.C和U均增大 B.C增大,U减小

C.C减小,U增大 D.C和U均减小

15.(12年浙江会考)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中,该粒

子将(  )

A.向左偏转

B.向右偏转

C.向纸外偏转

D.向纸内偏转

16.如图,有三个质量相等、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粒子从两水平放置的金

属板左侧中央以相同水平初速度v0先后射入电场中,最后分别打在正极板A、B、C

处,则(  )

A.三种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同

B.三种粒子到达正极板时动能EkC>EkB>EkA

C.三种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为aA>aB>aC

D.落在C处的粒子带负电,落在B处的粒子不带电,落在A处的粒子带正电

1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A、B两平行板相距h,上板A带正电.现有质量为m、电

荷量为+q的小球在B板下方距离为H处,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从B板小孔进入板

间电场,欲使小球刚好打到A板,A、B间电势差UAB应为多大?

12.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5cm,bc=12cm,其中ab沿电场方向,

bc和电场方向成60°

角,一个电荷量为q=4×

10-8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

W1=1.2×

10-7J,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电荷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W2;

(3)a、c两点的电势差Uac.

沙场点兵 过关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不带电的物体上,既没有正电荷也没有负电荷

C.摩擦起电的过程,是靠摩擦产生了电荷

D.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实质上是导体中的自由电子趋向或远离带电体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带电量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

A.倍B.倍C.2倍D.4倍

3.关于电场力和电场强度,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点电荷分别处于电场中的A、B两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则该处场强大

B.在电场中某点如果没有试探电荷,则电场力为零,电场强度也为零

C.电场中某点场强为零,则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

D.一试探电荷在以一个点电荷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各点所受电场力不同

4.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在相同距离的两点上,电势差大的其场强也必定大

B.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距离的乘积

C.电势减小的方向,一定是场强的方向

D.沿电场线的方向任意相同距离上的电势差必定相等

5.用两节相同的电池分别给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电容器C1和C2充电,已知C1<C2.当达

到稳定状态时,两电容器每板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则(  )

A.Q1>Q2B.Q1<Q2

C.Q1=Q2D.无法确定Q1与Q2的大小关系

6.如图是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A是电场中的一点,下列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负点电荷在A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向右

D.正点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沿电场线方向减小        

7.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M、N为电场中的两点,关于M、N两点处的

场强EM、EN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M>ENB.EM<EN

C.EM=EN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直线,一电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它将沿直线向b点运动,

下列有关该电场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B.场强Ea一定小于Eb

C.电子的电势能EPa>EPbD.电子的电势能EPa<EPb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F成正比

B.由φ=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φ与q成反比

C.由Uab=Ed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

也一定越大

D.公式C=中,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

10.一个带电球N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P点,当固定在绝缘架上的另一带电球M靠近它时,

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偏角,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

C.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D.偏角仅由两球所带电荷量决定

11.如图所示,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该电荷的电性及运动过程

中电场力对其做功分别是(  )

A.负电,负功B.负电,正功

C.正电,负功D.正电,正功

12.如图所示为带负电的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对该电场中的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A点的场强等于B点的场强B.A点的场强比B点的场强大

C.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D.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 

13.如图所示,a、b是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现将某检验电荷分别放在

a、b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受到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受到电场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受到电场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D.受到电场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

14.在下图各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    B     C    D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