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4967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填空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

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

测交:

让F1与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7、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纯合子(AA+aa):

8、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

tt,则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减数分裂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

2、一个精原细胞形成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个卵细胞+个极体。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种卵细胞。

3、写出下列细胞分别处于哪种分裂的哪个时期?

4、一个染色体上有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排列。

5、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是:

(1)隔代交叉遗传:

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2)男性患者于女性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这种病的遗传特点是:

女性患者于男性患者。

第3章基因的本质

1、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组成元素:

DNA的基本单位:

核苷酸(种),由条、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外侧:

和交替连接构成基本。

内侧:

由相连的组成。

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T;

G≡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与碱基有关的计算:

在双链DNA分子中:

①AT、GC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

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

3、概念:

以亲代DNA分子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时间:

,场所:

主要在,特点:

,原则:

原则,条件:

①模板:

亲代DNA分子的条链,②原料:

,③能量:

,④酶:

4、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复制出DNA数=(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

5、基因是有的DNA片段,是控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6章

1.转录:

在中,以DNA的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的条件为等。

2、翻译:

游离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的条件为。

3、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4、基因突变时间:

特点为:

5、诱变育种:

①方法: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②原理:

③实例:

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④优缺点:

6、基因重组

①形成配子时,随着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也自由组合。

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②,同源染色体上()之间等位基因的交换。

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

③技术

7、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

8、多倍体育种的方法:

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能够,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

9、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原理是:

其优缺点为:

,但技术较复杂。

10、单基因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伴X显:

常显:

隐性遗传病伴X隐:

常隐:

11、多基因遗传病:

等。

1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

数目异常:

(先天智力障碍)

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13、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①、基因的“剪刀”:

②、基因的“针线”:

③、基因的运载体:

④、操作步骤包括:

14、现代达尔文主义

①、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

②、和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决定进化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不断进化。

④、、和是物种形成机制

15、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三个层次。

必修二答案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同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让F1与隐形纯合子杂交。

(1/2)n,纯合子(AA+aa):

1-(1/2)n

tt,则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Tt,表现型是抗锈病_。

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抗锈病和不抗锈病,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TT或Tt。

其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2、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4、一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遗传特点是:

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M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这种病的遗传特点是: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H、O、N、P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①A=T、G=C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

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特点:

半保留复制,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条件:

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能量:

ATP,④酶: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复制出DNA数=2n(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2

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6章

1、转录:

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的条件为DNA的一条链(模板链)、4种核糖核苷酸、ATP、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的条件为mRNA、氨基酸(20种)、ATP、多种酶、tRNA。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细胞分裂间期,特点为:

低频性,不定向性,随机性,普遍性,多害少利性

基因突变③实例:

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

①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换。

③重组DNA技术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花粉(药)离体培养,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其优缺点为:

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色盲、血友病

先天性聋哑、白化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黑尿症、苯丙酮尿症

腭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猫叫综合征

21三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

性染色体遗传病:

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型,患者缺少一条X染色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基因的“针线”:

DNA连接酶

质粒、病毒等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④、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