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707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docx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

期末复习知识考点

单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  )

 A.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   B.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2.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

 A.《反对本本主义》   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3.1941年提出“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理论工作者是 (  )

 A.张如心   B.邓拓 C.胡乔木   D.邓力群  

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  (  )

 A.刘少奇   B.朱德  C.周恩来   D.王稼祥

5.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间是   (  )

 A.1956年12月   B.1978年12月  C.1981年6月    D.1982年7月

6.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八大 

7.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和领导阶级是在    (  )

 A.辛亥革命之后   B.新文化运动之后  

C.五四运动之后   D.五卅运动之后

8.毛泽东思想萌芽于( )

 A.党的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D.抗战时期

9.毛泽东思想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土地革命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0.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B.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统一战线理论的系统阐述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11.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放在首位的应该是   (  )

 A.组织建设   B.政治建设   C.思想建设   D.作风建设

12.1941年5月毛泽东第一次对实事求是作出科学解释的著作是   ( )

 A.《改造我们的学习》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青年运动的方向》

1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1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解放思想

15.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 )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依靠群众,相信群众   D.改革开放,争取外援

16.邓小平曾经指出,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   (  )

 A.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B.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C.建立了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

 D.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7.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

1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19.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20.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A、农业社会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

21.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23.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收入B、按资分配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D、按经营分配

2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

A.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25.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权力制衡                  D.四项基本原则

27.我国实现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8.我国的国体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30.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A.前提和基础    B.过程和结果    C.内容和本质     D.手段和目的

3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各民族一视同仁B.主权归中央,治权归地方

C.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32.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方针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体治国有机统一

3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高原则是()

A.共产党领导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民主自由原则D.体制原则

3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根本上体现的是()

A.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作用B.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

C.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D.制度更具有根本意义

35.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到多党合作问题的著作是()

A.《论联合政府》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是()

A.以聚幅区为基础B.建立自治地方

C.设立自治机关D.行使自治权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基层民主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民族区域自治

38.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形式是()

A.村民海选B.村民自治C.村民委员会D.村民小组

39.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最大特点是()

A.人民依体直接行使民主权利B.直选基层组织领导人

C.与基层党组织相分离D.与基层党组织只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40.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A.在体律面前人人平等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社会主义民主的体律化、制度化D.党在宪体和体律范围内活动

4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

C.行使自治权利

D.民族平等

42.在自由、民主、人权的现代政治价值观中核心是()

A.民主B.自由C.人权D.体制

43.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宪法B.民主党派参政C.政治协商会议 D.共产党的领导

44.社会主义的人权首要的是()。

A.人民的参政权   B.人民的自由权   

C.人民的平等权     D.人民的生存权

45.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

4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根本政治制度是()。

A.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保障自治区域内各民族的平等 

C.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4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坚持依法治国

4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民主党派是()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50.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向外国学习D、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A.共产主义的理想B.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5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A.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B.公平与正义

C.自由、民主、人权

D.社会主义荣辱观

55.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共产主义D.人本主义

56.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5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58.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

A.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5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提倡集体主义就要反对()

A.个人利益    B.物质利益    C.按劳分配    D.极端个人利益和利己主义

60.(    )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A.改革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开放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62.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条原则: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

A.共同富裕              B.走社会主义道路       

C.共产党领导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3.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社会主义性质经济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6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手段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人们的思想觉悟

65.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二者的关系是(  )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和适应国体 B.国体等同于政体

C.政体决定国体,国体表现和适应政体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6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7.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手段不同    D、革命力量不同 

68.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是(   ) 

A、工人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D、工人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69.毛泽东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概念的著作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70.毛泽东提出著名论断“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在( )

A、古田会议上   B、三湾改编时

C、八七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

71.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  )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国民革命   D、北伐战争

72.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评价的是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A、《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论联合政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新民主主义论》

73.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是()

A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B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C开展对错误思想的斗争

D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74.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7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B、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C、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形成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76.毛泽东说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

A、认清国情B、认清民情C、认清历史D、认清发展方向

77.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政治条件是()

A、辛亥革命的失败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78.1941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文化纲领是()

A、文艺为人民服务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79.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的领导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8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合作社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多选

1.在新民主义革命运动中处于中间地位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下列选项属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条件的有()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全国的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 

C、良好的群众基础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与共产党领导的正确

3.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有()

 A、无产阶级 B、贫农C、小资产阶级 D、中等资产阶级与开明绅士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是   (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6.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

 A.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B.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

 C.新的社会生产力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人和传播

7.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的重要阶段有   (   )

 A.开始萌芽   B.初步形成 C.走向成熟  D.继续发展与曲折发展

8.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有   (  )

 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C.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D.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和党的建设的学说 

9.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的法宝”是   (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土地革命  

10.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理论联系实际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11.群众路线的内容包括   (   )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到群众中去D.从群众中来      

12.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13.“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

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

C.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14.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

()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

15.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16.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

A、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17.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

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C、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

19.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C、国企改革D、防止西方和平演变

2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 D.小资产阶级

21.下列选项属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是(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22.1924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是(   )

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

C.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3.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宣布了我国的现代化宏图,即实现社会主义的()

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24."四马分肥"是指(   )

A.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基金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股息和红利) 

25.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的优点”是()

A.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B.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C.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D.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

26.“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27.国家用来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有(       )

A.价格    B.税收  C.汇率    D.利率  

28.按劳分配的含义包括(       )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D.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29.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A.性质相同  B.作用  C.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

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

A.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

C.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30.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

A.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31.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3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是()

A.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C.依法治国是关键和保障    D.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33.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是()

A.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B.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

C.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D.不能和不需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积极成果

34.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A.进一步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