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818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docx

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

转计算机硬件故障维修

1、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计算机维修的基本原则

(1)从简单的事项入手

A、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

位置、电源、连接、其他设备、温度与湿度等。

B、计算机所表现的现象、显示的内容,及它们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C、计算机内部的环境情况:

灰尘、连接、器件的颜色、部件的形状、指示灯的状态等。

D、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

安装了何种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何种操作系统,其上又安装了何种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版本等。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进行故障的判断与定位。

一定要注意,必须通过认真的观察后,才可进行判断与维修。

(2)先想后做

A、先想好怎样做、从何处入手,再实际动手。

也就是说先分析判断,再进行维修。

B、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相关的资料,看有无相应的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等,然后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结合下面要谈到的内容,再着手维修。

C、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一定要先向有经验的同事或其他技术支持工程师咨询,寻求帮助。

(3)、先软后硬

从整个维修判断的过程看,总是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检查软件问题,当软件环境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检查。

(4)、分清主次抓重点

维修过程中应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在判断故障现象时,有时可能会看到一台计算机有不止一个故障现象,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故障现象。

如:

启动过程中无显示,但机器也在启动,同时启动完后,有死机的现象等。

此时,应该先判断、维修主要的故障现象,当修复后,再维修次要故障现象。

有时主要故障解决后,可能次要故障也一起解决了。

2、计算机维修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是维修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

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

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A、周围的环境。

B、硬件环境。

包括接插头、插座和插槽等。

C、软件环境。

D、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2)、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修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A、硬件最小系统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

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

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B、软件最小系统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

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①硬盘中的软件环境,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

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②硬盘中的软件环境,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程序,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软件。

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来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③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

如:

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他驱动器启动,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光驱来替换硬盘检查。

又如:

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软、硬件的故障,提高维修效率。

(3)、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4)、隔离法

隔离法是将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

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上面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5)、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修方法。

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

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A、根据故障的现象,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B、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

如:

先内存、CPU,后主板。

再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电缆是否有问题,最后考虑打印机或计算机接口是否有故障等。

C、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他部件。

D、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6)、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7)、升降温法

升温法指设法降低计算机的通风能力,靠计算机自身的发热来升温,观察是否出现故障现象。

降温法指降低计算机环境温度后,观察故障现象是否消除。

通常降低温度的方法有:

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的时间;使计算机停机一段时间以后;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

在用升温法时,一定要注意机器的安全。

特别是上门服务,用升温法,必须先征得用户同意后,才能采用。

(8)、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计算机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

(9)、清洁法

有些计算机故障,往往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在维修过程中,注意观察故障机内、外部是否有较多的灰尘。

如果有,应该先进行除尘,再进行后续的判断维修。

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

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

清洁用的工具,应是防静电的。

(10)、软件调试法

A、操作系统方面。

主要的调整内容是操作系统的启动文件、系统配置文件参数、组件文件、病毒等。

B、设备驱动安装与配置方面。

主要调整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能否正常响应。

最好先由操作系统自动识别(特别要求的除外,如一些有特别要求的显卡驱动、声卡驱动、非即插即用设备的驱动等),而后考虑强行安装;这样有利于判断设备的好坏。

如果有操作系统自带的驱动,则先使用,仍不能正常或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则使用设备自带的驱动;更换设备,应先卸载驱动再更换。

卸载驱动,可从设备管理器中卸载;更新驱动时,如直接升级有问题,须先卸载再更新。

C、磁盘状况方面。

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

D、应用软件方面。

如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有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数据等是否完整等。

E、BIOS设置方面。

在必要时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一般为出厂时的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

F、重建系统。

在硬件配置正确,并得到用户许可时,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软件故障。

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可使用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

并模拟用户的现象状态。

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

重建系统,以恢复注册表为主,其次是恢复安装,最后是完全重新安装。

为保证系统干净,在安装前,执行Fdisk/MBR命令。

必要时,在此之后执行Format。

并且一定要使用随机版或正版的操作系统安装。

2、计算机维修步骤与维修操作注意事项

1、计算机维修步骤

(1)、了解情况

在服务前,与用户沟通,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

如果能了解到故障发生前后尽可能详细的情况,将使现场维修效率及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了解用户的故障与技术标准是否有冲突。

向用户了解情况,与用户交流,不仅能初步判断故障部位,也对准备相应的维修配件有帮助。

(2)、复现故障

在与用户充分沟通的情况下,确认:

用户所报修故障现象是否存在,并对所见现象进行初步的判断,确定下一步的操作;是否还有其他故障存在。

(3)、判断、维修

对所见的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定位,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修复。

(4)、检验

维修后必须进行检验,确认所复现或发现的故障现象解决,且用户的计算机不存在其他可见的故障。

2、计算机维修操作

在维修过程中,下列各条款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注意。

(1)、在进行故障现象复现、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应避免故障范围扩大。

(2)、在维修时,须查验、核对装箱单及配置。

(3)、必须充分地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操作过程、出故障时所进行过的操作、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水平等。

(4)、维修中一定要注意观察。

A、周围环境观察。

B、硬件环境观察。

C、软件环境观察。

D、加电过程中的观察:

元器件的温度、异味、是否冒烟等;系统时间是否正确。

E、拆装部件时的观察:

要有记录部件原始安装状态的好习惯,且要认真观察部件上元器件的形状、颜色、原始的安装状态等情况。

F、观察用户的操作过程和习惯,及是否符合要求等。

(5)、在维修前,如果灰尘较多,或怀疑是灰尘引起的,应先除尘。

(6)、对于不熟悉的应用或设备,应在认真阅读用户使用手册或其他相关文档后,才可动手操作。

(7)、在进行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如有可能影响到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一定要在做好备份或保护措施,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

(8)、当出现大批量的相似故障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连接的设备,以及与故障部件相关的其他部件或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记录,以找出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

(9)、随机性故障的处理思路。

随机性故障指随机性死机、随机性报错、随机性出现不稳定现象。

对于这类故障的处理思路是:

A、设置BIOS为出厂状态(注意BIOS开关位置)。

B、查杀病毒。

C、调整电源管理。

D、调整系统运行环境。

E、必要时做磁盘整理,包括磁盘碎片整理、无用文件的清理及介质检查(注意,应在检查磁盘分区正常及分区中剩余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进行)。

F、确认有无用户自加装的软硬件。

如果有,确认其性能的完好性、兼容性。

G、与无故障的机器比较、对比。

这种对比的一种方法是,在一台配置与故障机相同的无故障机器上,逐个插入故障机中的部件(包括软件),查看无故障机的变化。

当在插入某部件后,无故障机出现了与故障机类似的现象,可判该部件有故障。

注意这种方式的对比,应做得彻底,以防漏掉可能有两种部件引起同一故障的情况。

(10)、应努力学习相关技术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及配置工具的使用等;理解各配置参数的意义与适用的范围。

3、常见故障判断

(1)、加电类故障

加电类故障指从加电(复位)到自检完成这一段过程中计算机所发生的故障。

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

双子恒星6C/766的机器,主板是精英P6SEP-MEV2.2D,当内存不插在DIMM1时,开机无显示,但机器不报警。

解决方案:

经测试,当DIMM1上不插内存时,即使DIMM2、DIMM3都插上内存,开机也是无显。

当DIMM1插上内存时,不管DIMM2、DIMM3上是否插有内存,开机正常。

查询早期的资料得知,此问题是由于此机型集成的显卡使用的显存是共享物理内存的,而显存所要求的物理内存是要从插在DIMM1上内存中取得,当DIMM1上没有插内存时,集成显卡无法从物理内存中取得显存,故用户开机时无显示。

【案例二】

问题描述:

每次计算机开机自检时,系统总会在显示512KCache的地方停止运行了,是什么原因?

解决方案:

首先既然在显示缓存处死机,必然是该处或其后的部分有问题。

记得平常开机,此项显示完后就轮到硬盘启动操作系统了。

因此,可以断定不是高速缓存的问题,就是硬盘的故障。

取下硬盘安装到别的计算机上,证实硬盘是好的。

这是检查计算机故障最常用的办法--替换排除法。

现在把注意力集中到高速缓存上,进入CMOS设置,禁止L2Cache,存盘退出,重启机器,计算机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可以断定是L2Cache的问题。

触摸主板上的高速缓存芯片,发现有些芯片很热,估计就是这儿的问题。

再次确认问题所在没错。

同样,若发现机器总死机,可运行一会后,用手触摸主板上的高速缓存芯片,发现烫手,就可在CMOS中关闭二级缓存,发现是否死机,最后定义故障所在。

【案例三】

问题描述:

用户使用的启天2600P41.6G12840DSF(特5409)计算机,开机无显示,用户现在咨询如何解决?

解决方案:

检查用户的环境,发现用户机随机附带两块显卡:

主板集成一个显卡,另外还有一块单独的TNT2M6432M显卡。

有些客户在刚刚购买计算机时由于对计算机不太熟悉,将显示器信号线接到了主板集成的显卡接头上,这样会导致开机无显,但是此时主机工作正常。

(2)、启动与关闭类故障

启动与关闭类故障指与启动、关闭过程有关的故障。

启动是指从自检完毕到进入操作系统应用界面这一过程;关闭系统是指从点击关闭按扭后到电源断开之间的所有过程。

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

客户计算机安装WIN2000PROFESSIONAL操作系统,每次启动均蓝屏,报MEMORYERROR。

解决方案:

到达客户处,向客户了解情况,客户反映发生故障前曾经安装过一根内存条,之后发生此类故障。

关机后拔下内存条,重新开机,仍旧蓝屏,但是不再报MEMORYERROR。

考虑到WIN2000对硬件要求较高,而且故障是在加装内存后出现的故障,基本可以断定机器的原配硬件和软件系统没有问题。

再次重新启动计算机,开机时按下F8键,选择进入"VGA模式",此次计算机能够正常启动,并且登陆正常。

在进行了一次正常登陆后,重新启动到标准模式,计算机启动正常,至此,故障排除。

【案例二】

问题描述:

客户机器被运行一段恶意程序,导致每次启动后均出现一个对话框,且该对话框无法关闭,只能强制结束,客户机器有重要程序,不愿意重新安装操作系统。

解决方案:

首先怀疑是否是病毒,运行常用杀毒软件均不能查杀。

在"开始"→"运行"中输入"MSCONFIG",但是在"启动"组中仍然不能找到该程序。

运行"SCANREG",将注册表恢复到最老的版本故障依旧。

最后只好手工编辑注册表,运行"REGEDIT",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对应的程序文件名,删除对应的键值后,重新启动,故障排除。

在更改注册表前,使用注册表编辑器的"导出"功能进行注册表备份。

【案例三】

问题描述:

客户安装硬件隔离卡后,计算机启动、运行系统速度变慢。

解决方案:

客户安装硬件隔离卡时使用了40线的硬盘连接线,将连接线更换成80芯的硬盘连接线,问题解决。

(3)磁盘类故障

磁盘类故障有两个方面:

一是硬盘、光驱、软驱及其介质等引起的故障;另一是影响对硬盘、光驱、软驱访问的部件(如主板、内存等)引起的故障。

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

由于长时间计算机中系统和数据未进行维护,系统启动和运行都比较慢,将C盘上的重要数据复制到D盘,之后运行联想的系统恢复软件,将隐藏分区里的Windows98SE系统复制到C盘上。

恢复完毕,再次重新启动,正常进入Windows98系统。

但是进入系统后,发现原来用PM划分的扩展分区不见了,大量的数据资料都在扩展分区中,如何是好?

解决方案:

首先查看联想机器随机资料,说明书上写着"可能对PM等的分区格式不支持,分区时请用Fdisk…",可能是进行系统恢复时破坏了原来的硬盘分区表,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开机进入MSDos或者进入PM,除了一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没有其他的分区信息,这时想到软件Diskman,进入MSDos,运行Diskman,警告说分区表有错。

Diskman具有重新检测分区表的功能,有全自动和交互两种方式。

选择交互检测,Diskman就开始逐柱面检测硬盘上原已存在的分区表。

过了很长的时间,原有的三个分区包括联想系统恢复软件隐藏的备份分区都被检测了出来,保持原分区格式不变,一切正常。

【案例二】

问题描述:

用户自行购买光驱,据用户称在市场上购买光驱时进行测试,光驱没有任何问题,测试的数据盘和VCD等光盘都可以正常读出,但是回到家加装光驱后,开机进入系统,所有放入光驱中的碟片在驱动器的盘符上都只显示CD样的标记。

用户回到购买处将光驱安装到测试机器上,问题复现。

解决方案:

经过检查发现,光驱的数据接口上一根数据线断开,导致驱动器中数据无法正常识别。

(4)显示类故障

显示类故障不仅包含显示设备或部件所引起的故障,而且包含其他部件不良所引起的在显示方面不正常的现象。

也就是说,显示方面的故障不一定就是由于显示设备引起的,应全面进行观察和判断。

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

碰到过这样的一台机器,现象比较怪,故障为经常性的开机无显,有时能显示进入系统,但使用1~2小时会出现死机。

重启又无显示,只有过很长时间再开机,才可以显示。

解决方案:

碰到此问题,首先断定应为硬件问题,打开机箱,查看各板卡并无松动,只是觉得显卡没插到位,向下按,还能再进去一点,遂怀疑是不是显卡与主板接触不良所致,于是又把机器的原部件全都还原,试机,一切正常。

【案例二】

问题描述:

计算机每次启动都无法进入Windows98,光标停留在屏幕左上角闪动,死机。

但安全模式可以进入。

解决方案:

怀疑为显卡或监视器设置不当所致,进入安全模式把显示分辨率设为640×480,颜色设为16色,重启,能以正常模式进入。

但只要改动一下分辨率或颜色,则机器就不能正常启动。

察看机器内部,除用户自加一块网卡外,别无其他配置,难道是网卡与显卡发生了冲突?

拔掉网卡,能正常启动Windows98,给网卡换个插槽,开机检测到新硬件,加载完驱动,启动后,一切正常。

【案例三】

问题描述:

三角洲部队-大地勇士,在810(e)系列主板的机器上运行,如用随机带的显卡驱动程序安装,在进入游戏画面时,必然会导致死机。

解决方案:

解决方法就是从网上下载新版本的驱动,进行升级。

(5)、安装类故障

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

用户在安装Windows98过程中,提示剩余三分钟时。

Hwinfo报错,无法正常安装。

解决方案:

尝试将安装文件拷贝到硬盘上安装和换一张安装盘安装,故障依旧。

接着检查BIOS发现,系统日期是2075年。

将日期改回后,故障排除。

【案例二】

问题描述:

有台计算机一次突然死机,不能启动,重装系统能成功,但在设备管理里有很多问号,如打印口,COM口等都没有驱动。

解决方案:

又重装系统,驱动主板不能解决问题,看来只有更换主机才行了。

打开机箱,发现有很多灰尘,取出主板,进行大扫除,重新安装一切OK。

【案例三】

问题描述:

一台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死机,而且不能重装系统,每次重装都死机,使用时间越长死机越频繁。

解决方案:

计算机散热不好,怀疑还是CPU风扇有问题。

更换CPU风扇,问题解决。

引起故障原因是CPU风扇转速不够,引起温度过高死机。

(6)、操作与应用类故障

这类故障主要是指启动完毕后到关机前所发生的应用方面及系统方面的故障。

环境隔离,观察故障是否消失,如故障消失,则为网络问题引起的故障。

案例:

问题描述:

一批联想家用计算机,安装某财务管理软件。

在使用过程中,当使用五笔字形汉字输入时死机。

而该软件安装在兼容机上使用正常。

解决方案:

经检查,发现为兼容性问题,更换安装软件版本后,使用正常。

(7)音视频类故障

与多媒体播放、制作有关的软硬件故障。

案例:

【案例一】

问题描述:

用户计算机安装的是WindowsXP系统,在播放音视频文件,如VCD、CD、MP3等时,音箱里"滋滋"的噪音很明显。

解决方案:

一般看到此类问题,总是首先想到的是音箱的问题,或者主板的声卡有问题。

先后更换音箱、主板都是故障依旧。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并思考一下,本着先软后硬的思路去观察,问题应该能很快解决的。

此案例中,由于WindowsXP是用户自己安装的,声卡驱动也是WindowsXP自己认的,而恰恰是WindowsXP自带的驱动出了问题,造成用户计算机的问题。

只要安装随机驱动光盘里的相应的驱动程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二】

问题描述:

用户购买的未来先锋722机器,自己按装了Windows98,发现播放CD时无声音。

在声音控制里已经打开了CD的控制,并且把音量调到最大了。

解决方案:

首先应知道:

联想出厂预装WindowsXP的机器,已经不再配置光驱和声卡之间的音频线了,播放CD时都采用WindowsXP本身提供的数字音频功能直接播放。

而Windows98不具备数字音频的功能。

明白了这一点,用户问题的答案也就明朗了。

告诉用户在机器标配中,利用WINDOWSXP的数字音频功能播放CD,所以机器没有配置光驱音频线。

而Windows98不支持数字音频功能,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