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618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册第6单元文言知识文档格式.docx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当"

倘"

,如果。

四、词类活用:

1、李牧连却之:

使动用法,使…退却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名词做动词,以礼相待

3、日削月割:

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4、并力西向: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5、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动词,咽下

6、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名词作状语,按照义

7、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五、一词多义:

1、终

①终继五国迁灭:

最终,最后

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底

⑤伯乐相马:

审察,看

2、道: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有碑仆道:

道路

③何可胜道也哉:

④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⑤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主张,谋略

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德,道义

②诸使者道长安来:

从,由

③唯王使人道送我:

导"

,引导

3、率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全都,一概

②子路率而对曰:

轻率,冒失

③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激励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率领,带领

⑤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由,从

4、盖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表原因,因为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③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大概

④如"

华实"

之"

华"

者,盖音谬也:

大概因为

⑤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⑥功德盖世:

超过

⑦庭有琵琶树,…亭亭如盖矣:

古称伞

5、固

①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形势

③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牢固地

④自以为关中之固:

险要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

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稳固,使动用法

⑦少年固强之,(成)顾念…:

执意,坚决地

⑧余固笑而不信也:

仍然,还是

⑨"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

确实

6、速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②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加快,加速

③不速之客:

邀请

7、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

③草木皆兵:

士兵,兵卒

④兵者,国之大事也:

军事,战争

⑤左右欲兵之:

用兵器攻击,刺杀

六、古今异义: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

它实际上今义:

表转折

2、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

今义:

父亲的父亲,爷爷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表由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结果,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以致"

,"

以至于"

表示事情发展到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智慧和力量;

人们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不到秦国去;

表否定,不可以,不中用

6、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凭借今义:

能愿动词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前例今义:

用作讲述的事情

七、特殊句式:

1、被动句:

①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②洎牧以谗诛:

语意上的被动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⑦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2、介词结构后置(或状语后置)句:

①赵尝五战于秦--赵尝于秦五战,"

于"

,和,同。

②其势弱于秦--其势于秦弱,"

,比。

3、判断句: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③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④斯用兵之效也

4、省略句:

①(先祖父)暴(于)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②(子孙)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③(他们)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④(六国)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⑤(齐)与嬴不而不助五国也。

八、固定结构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故事"

译为"

重蹈…覆辙"

九、重要句子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翻译:

况且燕赵两国处于秦国(把其他几个国家)

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

孤立无助,处境危急,战败之后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啊。

2、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跟秦国相较量,或许还不容易判断呢。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4、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如果凭借着偌大的天下,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又不如六国了。

《游褒禅山记》

一、实词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筑舍定居

2、盖音谬也: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

大概因为"

3、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备,责怪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帮助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在,是,这里可译为"

位于"

②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却,竟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⑤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

2、其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示并列关系

①始舍其址,而卒葬之:

表顺承关系,又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表示转折,但是

三、通假字

王回深父--"

父"

甫"

四、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名词用作动词,为…取名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4、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5、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6、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五、一词多义

1、舍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茅舍无烟,相对默然:

房屋,住所

③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丢掉,放弃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休息,止息

⑤退避三舍:

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2、然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可是,但是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这样

④成然之:

对,正确,这里属于意动用法,认为…对

3、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

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纹理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章

④文过饰非:

掩饰

⑤其旨远,其辞文:

有文才,华丽

⑥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车牵向北:

公文,案卷

4、加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更加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增加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好处,益处

④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放在上面,加上

⑤加兵于赵:

施加

5、穷

①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

②穷睇眄于中天:

③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用尽

处境不好,艰难

⑤固将愁苦而终穷:

不得志

⑥穷乡僻壤:

贫穷,生活困难

6、观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观察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景象

③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

仔细看

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观察,审察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玩赏,观赏

⑥余因得遍观群书:

阅读

⑦大王见臣列观:

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六、古今异义

①于是余有叹焉。

对于这种情况今义: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不同寻常的/意外的变故今义:

副词,很,特别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的原因/用来今义:

表因果关系,与"

因为"

连用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求学的人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⑤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今义:

数词

七、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今所谓惠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省略句

①有碑仆(于)道

②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们所说的…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已经出来后,就有人责怪那些想要出来的人,

我也后悔自己随着他们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那游玩的乐趣了。

3、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我对于倒在路旁的石碑,又因此叹息那些由于古代书籍没有保存下来,致使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谁能说明白的情况,哪里能够说得完呢?

《伶官传序》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

2、而皆背晋归梁:

归顺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考察;

抑,或者

1、其

①与其所以失之者:

代词,代庄宗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表示祈使语气,应当,一定

③其意气之盛:

他的

2、之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前一个"

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后一个"

是代词,代天下

②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代庄宗

③受而藏之于庙:

代"

三矢"

④盛衰之理:

助词"

的"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的原因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

勿"

,不要

1、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名词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2、负而前驱: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3、及凯旋而纳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入

4、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5、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7、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容词用作名词,微小的事

1、归

①背晋而归梁:

归附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归向

③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

④若水之归下也:

汇聚,流向

⑤又五年,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

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返回,回来

⑦开荒田野际,守拙归园田:

辞官回家

⑧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2、易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容易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轻易

③以乱易整,不武:

改变,替代

④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整治

⑤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交换

⑥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轻视,含"

不以为意"

之意

3、微

①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这里用作名词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如果没有

③周室卑微,诸侯相并:

衰败,衰弱

④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

不显露的,隐蔽

⑤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精妙

⑥婉贞微叹:

稍微

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

动词,干某种事业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3、岂非人事哉

人力所及之事;

指有关人员录用管理等事宜。

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②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

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被动句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智勇多困于所溺

3、省略句

①(吾)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③(庄宗)入于太庙,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④(庄宗)仓皇东出

4、介词结构后置

①盛以锦囊--以锦囊盛

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以组系燕父子

③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于忽微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虽曰…岂非…"

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石钟山记》

1、微风鼓浪:

振动

2、至唐李勃始访其遗址:

探求,访寻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4、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高扬

5、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用文字表述、记载

1、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句末语气词,表确定或强调

②硿硿焉: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

然"

,…的样子

③微波入焉:

兼词,"

于之"

,可译为"

从这里"

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哪里,怎么

⑤谨食之,时而献焉:

代词,它

2、因

①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此

②因笑谓迈曰:

③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利用,凭借

⑤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顺便,趁机

⑥不如因善遇之:

就此,趁机

⑦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连接

⑧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顺应

⑨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由于

3、何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什么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③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为什么

⑤豫州今欲何至:

哪里

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盘问,诘问

⑦隐隐何甸甸:

何等

1、南声函胡--"

函胡"

同"

含糊"

,模糊不清

2、至莫夜月明--"

莫"

暮"

,晚上

3、汝识之乎--"

识"

志"

,知道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发出声响

3、而此独以钟名: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名词用作状语,乘船

5、大石侧立千尺:

名词用作状语,在旁边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名词用作状语

1、鼓

①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②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鼓声

③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弹奏

④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击鼓进攻

⑤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挥动

2、适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指女子出嫁

③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合

④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刚刚,方才

⑤王适有言,必亟听从:

如果,假如

⑥发闾左适戍渔阳:

谪"

,流放,贬职

⑦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恰好,正好

3、殆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表揣测,大概

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危险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懈怠

④日将暮,步履颇殆,休于路侧:

困乏,疲惫

⑤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几乎,差不多

4、莫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傍晚

②土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不要,不可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没有人,没有谁

⑤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

幕"

,幕府

5、言

①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用文字记载

②虚言实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说法

③焚百家之言:

著作

④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说,说话

⑤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余方心动欲还

心惊今义:

内心有所触动

2、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中间是空的今义:

离地表较高的空间;

天空里面

3、自以为得其实古义:

那事情的真相

4、与向之噌咳者相应

先前;

方向,相对。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之石

3、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

②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

①得双石于潭上--于潭上得双石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于山谷中咳且笑者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于水上发

5、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八、重要句子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铿然作响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什么原因呢?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渔工水师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表述出来。

《项脊轩志》

1、顾:

四周看。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稍:

稍微,略微。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归:

旧时女子出嫁称为"

归"

后五年,吾妻来归

4、旧:

以前的,原来的。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5、辟:

开设。

前辟四窗。

6、当:

挡住。

以当南日。

7、冥:

静默。

冥然兀坐。

8、三五:

十五。

三五之夜。

9、珊珊:

美好的样子。

珊珊可爱。

10、先是:

这以前,追述以前发生的事。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11、是:

代词,这样。

墙往往而是。

12、迨:

等到。

迨诸父异爨。

13、已:

后来。

已为墙。

14、凡:

总共。

凡再变矣

15、再:

两次。

凡再变矣。

16、每:

经常。

妪每谓余曰。

17、过:

访,探望。

大母过余曰。

18、竟日:

整天。

何竟日默默在此。

19、比:

及,等到。

比去,以手阖门。

20、志:

一种记叙的文体。

余既为此志,

21、或:

有时。

或凭几学书。

22、制:

形式,规制。

其制稍异于前。

23、扃:

关闭。

牖:

窗户。

余扃牖而居。

24、去:

离开比去,以手阖门

25、若:

你的。

久不见若影。

26、类:

像。

大类女郎也。

27、殆:

大概。

殆有神护者。

二、虚词:

1、顷之,(音节助词,不译)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音节助词,不译)

2、且何谓阁子也?

(那么)

3、述诸小妹语曰。

(众位)

4、而母立于兹。

(你的)

一、词类活用

(1)、前辟四窗内外多置小门东犬西吠(前:

名词活用作状词)

(2)、垣墙周庭(垣墙:

名词作动词。

砌墙)

(3)、亦遂增胜(胜:

美景,光彩。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东犬西吠。

(西:

名词作关语。

(5)、乳二世。

(乳:

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

名词作状语,亲手。

四、古今异义:

长号:

古义,大哭。

今义,乐器名。

令人长号不自禁。

1、顾

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环顾)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勒草庐之中(拜访)

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

2、去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离)

②比去,以手阖门(离开)

③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除掉,去掉)

3、归

①后五年,吾妻来归(旧时女子出嫁称为"

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回来)

③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归附)

4、始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才)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开始)

六、特殊句式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判断句:

2.得不焚(被动句)

3.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介词后置句)

4、其制稍异于前(介词后置句)

5、使不上漏(省略句)

6、读书轩中(省略句)

《五人墓碑记》

1、除:

整理。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2、旌:

赞扬。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3、去:

距离。

去今之墓而葬焉。

4、皦:

明亮。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5、相:

他,他们。

则噪而相逐

6、按:

追究。

按诛五人。

7、卒:

最终。

卒与尸合。

8、缙绅:

做官的人。

易:

改变。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9、视:

比较。

视五人之死。

10、暴:

显露。

忠义暴于朝廷。

11、望:

十五日在丁卯三月之望。

12溷:

厕所。

藩:

篱、墙。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13、傫然:

聚集的样子。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14、编伍:

民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15社稷:

国家。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焉: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兼词,于之。

2、即: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就是)

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他们,代五人,宾语)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它,代石碑,介词宾语)

则今之高爵显位(结构助词,的)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标志)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主谓之间)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主谓之间)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主谓之间。

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之,动词,到。

所之,去的地方)

4、而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

表示转折,可译为"

却"

其疾病而死("

疾病"

修饰"

死"

,表示"

的方式或原因。

缇骑按箭而前("

按箭"

前"

的方式。

抶而仆之("

抶"

仆"

的手段。

噪而相逐("

噪"

逐"

谈笑而死("

谈笑"

的状态。

乎:

词尾:

…的样子。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有"

又"

2.敛赀财以送其行("

赀"

资"

3.亦曷故哉("

曷"

何"

1.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当作奴隶一样)

2、不能容于远近。

(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人。

3.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

4.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生病)

5.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出任巡抚)

7、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大意义。

8.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9.亦以明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