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6221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诉肺腑》教案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宝玉、黛玉、湘云和袭人。

宝玉厌恶仕途,不愿与士大夫结交,蔑视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热烈追求志同道合的伴侣,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格。

黛玉执著于理想爱情的追求,她与宝玉心相通,志相同,尽管为得到专一的爱情整日以泪洗面,心病日甚,但她的内心仍蕴积着反抗的情绪,她被宝玉视为从来不讲“混账话”的知己。

湘云虽也曾劝说宝玉要热心仕途,多结交官宦,讲谈经济学问,但封建礼教对她的影响又不及宝钗那样深,她的言词表现了她娇憨活泼、开朗豪爽的性格特征。

袭人对宝玉的规劝及其对宝玉误把她当黛玉而发出内心隐情的震惊,和后来她很快向王夫人发出宝玉有可能越出礼法之外的警告,都表明她是个驯服、忠心的女婢,完全合乎封建道德规范的立场。

作者运用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刻画了这几个艺术形象。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使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这种文学现象。

文学作品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特质的语言就是个性化的语言。

让学生重点朗读人物对话部分和心理描写部分,仔细体味人物思想感情尤其是宝黛二人的思想感情,为理解肺腑之言的内涵作铺垫。

3.在把握了课文中着力刻画的几个人物之后,再来看看有一个人虽未出场,可湘云和袭人都对其发出由衷的赞扬,这个人又是谁呢?

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

宝钗。

通过湘云与袭人之口,作者间接地刻画了薛宝钗的形象。

她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个温柔敦厚、豁达大度、随分从时、很会做人的金陵闺秀。

4.宝玉向来是“心里有妹妹,但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见人说:

‘史大姑娘来了。

’”,又“连忙就走"

宝玉爱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爽朗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感情确乎是曾经游移不定的,作者将黛玉、宝钗、湘云三人放在一个平面写有什么深意呢?

为了突出宝黛二人在人生道路上共同的叛逆意识,及二人逐日深化了的相知相恋的纯真爱情。

黛玉、宝钗、湘云三人,论风姿,一个袅娜风流,公认有种病态美;

一个鲜艳妩媚,公认有种健康美;

一个灵秀洒脱,公认有种天真美,都具备着“倾国倾城貌”。

论才学,一个魁夺“菊花诗”;

一个讽和“螃蟹咏”,誉称绝唱;

一个韵和“海棠诗”,压倒群芳,都是锦心绣口、慧心灵气。

论门弟,一个是侯门之后;

一个是皇商之家;

一个是侯门之女,与贾府都是门当户对。

论亲缘,都是宝玉的表姊妹,结成婚缘都是“亲上加亲”,三人都有资格成为宝玉的婚姻对象。

然而宝玉却越来越钟情于黛玉,而和宝钗、湘云“生分”了,原因何在呢?

就是因为他认为宝钗和湘云“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尤其是宝钗一再规劝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

,虽屡尝闭门羹而仍喋喋不休。

只有黛玉,从不对宝玉说“仕途经济”和“光宗耀祖”之类的“混账话”,终于使得宝玉对三人在态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在心理上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了“诉肺腑”的情节。

此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宝黛爱情的专一真诚、成熟巩固、纯洁美好、生死不渝的思想基础进行深入地把握。

5.肺腑之言就是从内心吐露的真实之言,找出课文中二三处加以分析。

例①宝玉点头叹道:

“好妹妹,你别哄我。

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

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例②“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

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

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

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

分析:

宝玉在黛玉面前放胆诉说一腔真情,既体恤痛惜着黛玉的病体,又焦灼期盼着黛玉对自己真情的明晓,感情分外地执著、真诚、纯洁而美好。

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品读、分析,体会肺腑之言的内涵。

【自读点拨】

为帮助学生把自读引向深入,教师应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1.试析宝黛爱情曲折发展的过程及叙写这一过程的深刻思想意义。

宝黛二人从“木石前盟”到一见面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多次的口角到间接的试探,虽然宝玉生来“聪明灵慧”,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却谁也不能领悟对方的深情实意,总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二人终由多次的小牾积聚成一次大冲突,直吵得一个“脸红头胀”,一个“手心冰凉”;

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

,如何解开二人心头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曲相通呢?

似乎很难,其实也实在容易,宝玉的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

当宝玉听到湘云劝他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时,甚觉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说: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

若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

黛玉于无意中听得此言,不禁惊喜交集,本来想到因宝玉获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们“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悄悄来到怡红院,本出于对宝玉的极不放心,一听宝玉此言,转而对宝玉极为放心,引为知己。

作者让二人这样试探不行,那样试探也不行,目的就是要突出这句话的分量,显然不说“混账话”是宝黛二人建立和巩固爱情关系的基点。

让宝玉说这句话时黛玉不在场,目的就是要让黛玉认为这是宝玉对自己的真正尊重,宝黛爱情发展至此趋于成熟稳定。

曹雪芹在对宝黛二人情感曲折发展的叙写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即一要以共同的叛逆思想作基础,二要彼此互相尊重,这一爱情观的形象化地展示在我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而就其思想性质来说,又是属于未来的。

单就这一点,曹雪芹真不愧为思想的巨人,文学的大师。

2.真实自然又贴切细腻的心理描写。

本文描写人物的手法主要是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两种手法对于塑造人物形象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话描写学生很容易通过阅读分析把握,这里主要说说心理描写。

本文比较集中的心理描写主要是在黛玉无意中听到宝玉对自己称扬不说“混账话”一节,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黛玉在对爱情的追寻过程中,总是忧伤多于快乐,痛苦多于幸福。

原因在哪里呢?

不仅在于爱情的本性是排他的,爱情的痛苦也是最个人的,更主要的还在于她与宝玉的爱情乃是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互相听到了内心召唤的回音,因而随着爱情的步步深化,她越来越感到环境的势利、险恶和前途命运的艰难、叵测。

这一段“喜”“惊”“悲”“叹”的心理描写,不仅充分表现了黛玉细心多虑、多情善感,对真诚真心的宝玉的爱恋,也暗示了二人爱情发展的悲剧性结局。

课文就是通过这段极具个性化的心理描写塑造了林黛玉这一典型形象,其真实、自然、贴切、细腻的心理描写,古往今来引发了多少人的共鸣之心和同情伤感之泪!

此环节旨在将问题引向深入,使学生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把握。

【自读思考】

阅读《红楼梦》第29回的相关情节,回答下面的问题。

且说宝玉因见黛玉病了,心里放不下,饭也懒怠吃,不时来问。

黛玉又怕他有个好歹,因说道:

“你只管听你的戏去罢,在家里做什么?

宝玉因昨日张道士提亲之事,心中大不受用,今听见黛玉如此说,心里因想道:

“别人不知道我的心还可恕,怎连他也奚落起我来。

因此心中更比往日的烦恼加了百倍。

要是别人跟前,断不能动这肝火,只是黛玉说了这话,倒又比往日别人说这话不同,由不得立刻沉下脸来,说道:

“我白认得你了!

罢了,罢了!

黛玉听说,冷笑了两声道:

“你白认得了吗?

我那里能够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你的!

宝玉听了,便走来,直问到脸上:

“你这么说,是安心咒我天诛地灭!

黛玉一时解不过这话来。

宝玉又道:

“昨儿还为这个起了誓呢,今儿你到底儿又重我一句!

我便‘天诛地灭’,你又有什么益处呢?

黛玉闻此言,方想起昨日的话来。

今日原是自己说错了,又是急,又是愧,便抽抽搭搭的哭起来,说道:

“我要安心咒你,我也‘天诛地灭’!

……何苦来呢!

我知道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你心里生气,来拿我煞性子。

原来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

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

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却只用假意试探,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事。

即如此刻,宝玉的心内想的是:

“别人不知我的心,还可恕,难道你就不想我心里眼里只有你?

你不能为我解烦恼,反来拿这个话堵噎我,可见我心里时刻有了你,你心里竟没我了。

宝玉是这个意思,只口里说不出来。

那黛玉心里想着:

“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的?

我就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

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呢?

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儿着急,安心哄我。

那宝玉心中又想着:

“我不管怎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是情愿的。

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

黛玉心里又想着:

“你只管你就是了。

你好,我自然好。

你要把自己丢开,只管同情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你了。

1.这些文字主要写什么?

2.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来刻画宝黛二人?

【参考答案】

1.这段文字主要写宝黛二人为明晓彼此的真心真意而互相试探终至误会的内容。

2.采用的是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

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二人因误会而赌气而使误会更深的情景,心理描写则如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二人心细如发、互相揣测、顿生误会、备受煎熬的情形。

设计这个思考题,旨在使学生在扩展阅读训练中,进一步了解情节的发展变化,并更清晰地把握宝黛二人爱情发展的进程,加深对课文中人物描写手法的理解。

红楼梦导读

朋友,当您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时,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

这部书是谁写的?

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书?

书中都写了些什么人?

什么事?

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有些疑问您读了书就会涣然冰释,可是《红楼梦》背景复杂,内容博大,它所描述的社会与生活距今天的时代较远,加上原作者曹雪芹没能把书写完,留下许多悬念。

二百年来,耗费了许许多多研究者的心血,仍不能把这些问题搞得清清爽爽;

退一步说,即使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一般的读者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闲看众说纷纭的红学文章,所以初读《红楼梦》的朋友,仍会有一些理不清的地方。

本文就初读《红楼梦》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删繁撮要地做一介绍,算作您初读《红楼梦》的入门向导吧。

《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

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

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早已作古,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也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史老太君(即贾母)还在。

在宁荣二府众多的人物中,贾母的辈分最高。

她是贾赦、贾政的生母,贾敬的婶娘,贾琏、宝玉、元春姊妹的祖母,贾珍的叔祖母,林黛玉的外祖母,史湘云的姑奶奶,薛宝钗的远支姨姥姥。

这位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嫁到贾府已经五十多年,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贾政痛责宝玉,她以“立刻回南京去”要挟,贾政便“苦苦叩求认罪”;

贾赦想要她身边的侍婢鸳鸯作妾,被她骂了回去,也只得“告病,且不敢见贾母”;

至于王熙凤等人更是千方百计地逢迎讨好,众星捧月般围着她转。

贾母虽不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却是荣国府的中心人物,府内的日常生活便以贾母为中心展开着:

吃酒、听戏、斗牌、逛庙、打醮、祭祠、说笑话、制灯谜、行酒令……作者对公侯府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使我们真切了解到封建社会末期贵族生活的真实情景。

由于贾母的溺爱,贾宝玉得以长期在内帏厮混,也是由于贾母的疼爱,失怙无依的林黛玉从扬州来到荣国府,客观上为宝黛爱情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但是老太太可以心疼地搂着他们“心肝儿肉”地叫,怕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宝玉的眼睛,却不能容忍他们越出了“正经礼数”的爱情行为。

在她的眼里,一个清白女孩儿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来,便“鬼不成鬼,贼不成贼”了。

所以续作者写她采用王熙凤的“掉包计”,制造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时也造成了宝钗的婚姻悲剧,是极有可能的。

最后,这位享尽人间清福的老妇人,在目睹家产被抄、儿孙入狱的凄惨结局后,随着这个家族的崩溃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贾母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过。

他在《红楼梦》中主要作了两件事:

一是逼着邢夫人去讨贾母的贴身丫环鸳鸯作妾,一是勾结贾雨村强夺石呆子家的二十把古扇,搞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贾母不喜欢这个大儿子和大儿媳妇邢夫人,而是和二儿子贾政一起过,于是贾政的妻子王夫人便掌了荣国府的内政。

贾政夫妇是贾府老辈人中的正人君子,丈夫在外为官清正,妻子在内吃斋念佛。

他们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标准来培养贾宝玉,期望他能成为贾家百年之基的继承人。

为此,贾政不惜下死手痛笞宝玉,王夫人则处心积虑安插下忠于封建道德的袭人监护宝玉,而把涉嫌将宝玉引上邪路的金钏、晴雯、芳官等人痛加责罚,驱除殆尽。

但是贾宝玉终于没能按他们的愿望走上“仕途经济”的“正路”,而是“悬崖撒手”,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这一对没落家族中道貌岸然的正统派,在家族崩溃时不会得到比别人更好些的结局。

后四十回写“复世职政老沐天恩”,让贾政重袭贾赦丢掉的爵位,不符合曹雪芹“为官的家业凋零”的原意。

贾赦、贾政的堂兄贾敬是长房宁国府的第三代人,虽然他是贾代化的次子,因长子贾敷早亡,所以由他袭了爵位,并有一男(贾珍)一女(惜春)。

但是他却迷上炼丹修道,一心成仙,把爵位让给儿子贾珍继承,自己搬到城外道士庙去住,过生日也不回来,终因吞服丹砂过量导致膨胀而殁。

《红楼梦》第五回说“箕裘颓堕皆从敬”的“敬”指的就是贾敬,说他是贾家祖业败坏的起始。

以上是贾氏家族的老一辈人,有想入非非的,有昏暴贪淫的,有道貌岸然的。

贾家的衰败从他们这一代就已经开始了,只是靠家大业大,“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面的架子才没有倒下来。

贾氏家族的第四代人可分成两组:

一组是已成家并掌了权的贾珍、贾琏兄弟以及入宫当了皇妃的大姐元春;

一组是还在少年烂漫之际的宝玉、贾环以及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

贾珍是宁荣二府第四代人里的头一号败子。

他年轻时就袭了“三品威烈将军”的爵位,又以长房资格做了贾氏宗族的族长,无人能管。

他与自己的儿媳秦氏通奸,被丫环发现,致使秦氏含羞自尽;

他还与小姨子尤氏姊妹私姘,为达到长期姘占的目的,把尤二姐送给贾琏做外室,葬送了二姐的性命;

在为生父守丧期间,他也不忘寻花问柳,骑射聚赌。

封建社会的种种道德约束对他丝毫不起作用,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赤裸裸的兽性的疯狂享乐。

贾珍的堂弟贾琏也是这样一个“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的“下流种子”。

亲生女儿出痘疹,须斋戒供养痘疹娘娘,他却乘机和厨娘私偷;

妻子王熙凤过生日,他又跟仆妇鲍二家的乱搞;

在国孝(太妃丧期)家孝(贾敬丧期)两重孝期内,偷娶尤二姐做外室。

他名义上是荣国府的外掌家,却处处受内当家王熙凤的制约,连他的小厮都知道:

“奶奶(指王熙凤)的心腹我们不敢惹,爷(指贾琏)的心腹奶奶的就敢惹。

”如果有谁不了解封建贵族的纨绔子弟是什么样子,贾琏就是活脱脱的一个样板。

贾琏的妻子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儿,跟贾琏亲上做亲(未婚时是姑舅兄妹)。

因为这一层关系,贾琏虽然是贾赦的儿子,却跟他的叔父贾政一起过。

夫妻二人协助贾政、王夫人料理家政。

王熙凤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学形象,协理宁国府表现出她的才干,弄权铁槛寺表现出她的贪婪,毒设相思局表现出她的狠毒,正言弹妒意表现出她的威严,在贾母面前她效戏彩斑衣,在贾琏面前却能泼醋大闹,对尤二姐她借剑杀人,对平儿则恩威并施,她克扣了赵姨娘的月银,却送给花袭人皮袄,与侄儿贾蓉有染,却与侄媳秦氏交厚,她待下人如凶神恶煞,待小姑小叔却又俨然慈嫂,她虽泼辣敢为,却不失大家风范,虽讨贾母欢心,却做得不露痕迹。

虽然她每天都在为维持荣国府内的正常秩序而奔忙,实际上她也和两府内其他统治者一样,并不真正关心这座露出裂痕的老屋能支持多久。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能在权力中心维持多久,结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当这座赖以存身立命的贾家老屋“忽啦啦似大厦倾”时,她也“昏惨惨似灯将尽”。

在已婚的第四代人中,地位比较特殊的是做了皇妃的贾元春。

她虽只是一柔弱女子,却身系贾府安危。

一听说进宫陛见,合家人都惶惶不定,听说元春封了妃子,又都洋洋喜气盈腮。

省亲场面的豪华热烈掩盖不住她失去人身自由的悲苦,最后在宫内的权力倾轧中命殒身亡,贾府也就此一败涂地。

在没有成家的第四代人中,宝玉和贾环都是贾政的儿子(贾政还有个长子,叫贾珠,十九岁上死了,留下一子,名贾兰,随寡母李纨生活),但因一个是嫡出(王夫人所生),一个是庶出(赵姨娘所生),地位便有天壤之别。

宝玉是众人捧护的“凤凰”,贾环却是没人理睬的“小冻猫子”。

四姊妹中,元春和探春同是贾政的女儿,也是一个嫡出,一个庶出(探春也为赵姨娘所生,跟贾环是同胞姐弟)。

迎春是贾赦的女儿,虽不是庶出,但也不是邢夫人所生(贾琏也非邢夫人所生),大概邢夫人是贾赦续娶的,前面还有一位过世的夫人才是贾琏和迎春的生母。

惜春是宁国府贾珍的胞妹,母亲早亡,父亲又弃家学道,从小儿在荣府这边和贾母一起生活。

贾宝玉是那一时代面目全新的文学形象,也是曹雪芹着力最多、寄托最深的人物。

由于贾母的溺爱,他得以逃避过早地接受封建主义的教育,长期在内帏厮混,使他避免卷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利害之争,所以在他身上保持了人性中较为美好的成分,而贾政的近乎迫害的教育方式,又使他本能地产生反抗。

于是他憎恶“仕途经济”,讨厌与士大夫峨冠礼服往来,把八股时文称作“饵名钓禄之阶”,而对他身边那些地位比他低下的底层女子,却寄予深厚的同情,他也在这女性的温柔中得到理解和爱护,所以他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也超出了“才子佳人”的模式。

贾宝玉不是才富八斗、金榜题名的状元郎,而是蔑视功名利禄、“于国于家无望”的情痴。

林黛玉爱贾宝玉只是为了自己的心,从不曾劝贾宝玉去求什么功名利禄。

正是在超脱了世俗偏见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宝黛之间建立起相互爱慕高于其他一切的纯真爱情。

这种爱情支持贾宝玉在冲破封建思想束缚的路上走得更远,爱情的毁灭使他割断了同封建家族的最后联系。

贾宝玉最终弃世出家了,他对这个世界的彻底绝望实际上表达了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的无情否定。

迎、探、惜三姐妹中佼佼者当推探春。

这位人称“玫瑰花”的三小姐出场便不凡,“修眉俊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她组织过诗社,“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她兴利除弊,“精细处不让凤姐”;

王夫人受冤屈时,是她站出来代为洗雪;

王善保家的肆虐行恶时,又是她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红楼梦》众多的女儿形象中,探春的确是一朵又红又香、只是刺戳手的玫瑰花。

但是这位“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少女也有她说不出的烦难。

庶出的身份使她承受一种无名的压抑,她甚至憎恶给她带来这种身份的生母赵姨娘。

她渴望立一番事业,最后却抛弃家园,远嫁海疆,一帆风雨,飘零生涯。

二丫头迎春诨名“二木头”,善良懦弱无能,连她屋里的丫环的纷争也管不了,只管抱着一本《太上感应篇》去求超脱。

贾府衰败时,她竟成了父亲贾赦的债务抵押品,嫁给残暴寡恩的“中山狼”孙绍祖,倍受凌辱折磨,一年时间就被这条恶狼吞噬,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

四小姐惜春自幼失去父恃母爱,养成孤介偏僻的性格。

等她长大时,贾府已经彻底衰败了,她落得个削发为尼的下场,伴随青灯黄卷,沿街乞食化缘,用清冷寂寞埋葬了自己的青春。

在这一代人中,还应提到三位虽非贾府成员,但和贾府有密切关系的年轻女性。

她们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林黛玉是大观园内最为光彩照人的女性之一。

她本籍苏州,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小女儿,是贾赦、贾政的亲妹妹,她本人跟贾宝玉是姑表兄妹。

由于母亲早亡(不久父亲也去世),她投奔外祖母来到荣国府。

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的“小性儿”,她不能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

她执拗地甚至过分地追求自己的尊严,竟达到折磨自己的程度。

她对宝玉的爱情也浸透着这种追求的痛苦,不断的猜疑、担心、试探、怄气……简直搅碎了她那颗本来就脆弱的心。

但是有谁会去责怪她的小性儿呢?

小性儿本身打动不了读者,打动读者的是这小性儿里蕴含的一个少女对人性和爱情的执著追求。

黛玉最终是泪尽而逝的,她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她再也没有那么多的眼泪可以支付了。

跟林黛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装愚守拙,随分从时”的金陵闺秀薛宝钗。

薛宝钗跟贾宝玉是姨表姐弟,宝钗的母亲薛姨妈跟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亲姊妹,九省都检点王子腾是宝钗和宝玉的舅父。

这位生在皇商家庭的秀女由于父亲早逝,哥哥不成材,从小儿就承担起帮助母亲料理家计的责任,所以年纪虽小,却谙于世故,很会做人。

她工于心计却显得温柔敦厚,心思缜密却表现得豁然大度。

贾母让她点戏,她挑老人喜欢的热闹戏文,博得贾母欢心;

薛蟠带回些南方特产,她挨门儿送到,不露出谁厚谁薄,连赵姨娘也衷心感激;

甚至本来心存芥蒂,怀疑她“有心藏奸”的林黛玉后来也把她认作知己。

按封建道德标准来审度,薛宝钗几乎没有什么缺点,而且博学有识,是理想的内当家人选,所以当凤姐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