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6288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docx

声环境考点及真题汇总

一、声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和测量法。

实际评价工作中,应根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相应的要求确定是采用收集资料法还是现场调查和测量法,或是两种方法结合进行。

(一)掌握声环境质量评价量的含义及应用(P128)

1.量度声波强度的物理量

(1)声压

(2)声功率

(3)频率(f)和倍频带

频率:

为每秒钟媒质质点振动的次数,用f表示。

单位为Hz。

20—20000Hz为可听声。

(4)声压级

定义:

某声压P与基准声压P0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称为该声音的声压级,以分贝(dB)计,计算公式为:

Lp=10lgP2/P02=20lgP/P0式中:

Lp—声压级(dB);

P—声压(Pa);P0—基准声压,为2×10-5Pa,该值是对1000Hz声音人耳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

1.强度为80dB的噪声,其相应的声压为(B)。

A.0.1PaB.0.2PaC.0.4PaD.20Pa

解析:

Lp=20lgP/P0,则p=p010

;所以,p=2×10-5×1080/20=0.2Pa

(5)声功率级

某声源的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10,称为该声源的声功率级,以分贝(dB)计,计算式为:

LW=10lgW/W0式中:

LW—声功率级(dB);W—声功率(W);W0-基准声功率,为10-12W。

2.A声级LA和最大A声级LAmax。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仅同声压有关,而且同频率有关。

例如,人耳听声压级为67分贝、频率为100赫的声音,同听60分贝、1000赫的声音主观感觉是一样响。

A声级一般用来评价噪声源,对特殊噪声源在测量A声级的同时还需要测量其频率特性,对突发噪声(频发、偶发噪声,非稳态噪声)往往需要测量最大A声级LAmax及其持续时间;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和脉冲周期。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

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

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

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

最大A声级(Lmax)

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

工业企业厂界、建筑施工厂界

铁路边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社会生活噪声源边界

昼间等效声级(Ld)

昼间等效声级(Ld)

昼间等效声级(Ld)

夜间等效声级(Ln)

夜间等效声级(Ln)

夜间等效声级(Ln)

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

/

室内噪声倍频带声压级

(频发、偶发噪声)最大A声级(Lmax)

/

(非稳态噪声)最大A声级(Lmax)

(2012-88)某医院建设项目,在噪声现状调查是应给出医院用地边界处的评价量包括(AB)。

A.昼间等效连续A声级B.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D.L90

(2008-05)环境振动监测中无规则振动采用的评价量为(A)。

A.铅垂向Z振级B.铅垂向Z振级量大值

C.累计百分铅垂向Z振级D.累计百分振级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1-88),稳态振动、冲击振动、无规振动、铁路振动等,测量量为:

铅垂向Z振级

(2008-09)我国现有环境噪声标准中.主要评价量为()。

A.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噪声级

B.等效声级和计权有效感觉连续噪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A计权等效声级和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级

声环境质量评价量

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评价量:

昼间等效声级(Ld)、夜间等效声级(Ln);

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

最大A声级(Lmax)

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量: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2007-12)对于声级起伏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或间歇性噪声,采用(B)为评价量。

A.A声级B.最大A声级

C.等效连续A声级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2007-04)在评价噪声源现状时,需测量最大A声级和噪声持续时间的是(A)

A.较强的突发噪声B.稳态噪声

C.起伏较大的噪声D.脉冲噪声

需测量最大A声级和噪声持续时间:

非稳态、频发、偶发

累积百分声级

指占测量时间段一定比例的累积时间内A声级的最小值

L10:

在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

在测量时间内有5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

L90:

在测量时间内有90%的时间A声级超过的值,相当于噪声的平均本底值

3.等效连续A声级LAeq或Leq

等效连续A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Leq—在T时间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dB(A);

LA(t)—t时刻的瞬时A声级,dB(A);

T—连续取样的总时间,min。

由于噪声测量实际上是采取等间隔取样的,所以又可用下式计算:

Li—第i次读取的A声级,dB;N—取样次数。

等效连续A声级是应用较广泛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2012-14)某敏感点处昼间前8个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55.0dB(A),后8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65.0dB(A),该敏感点处的昼间等效声级是(B)。

A.60dB(A)B.62.4dB(A)C.65dB(A)D.65.4dB(A)

10*LOG10((10^5.5*8+10^6.5*8)/16)=62.4

(2011-34)等效连续A声级表示测量时间T内随时间变化的瞬时A声级的(A)

A、能量平均值B、几何平均值C、算数平均值D、加权平均值

(2009-19)等效连续A声级是将某一段时间内暴露的不同A声级的变化用(D)计算得到的。

A.算术平均方法B.加权平均方法C.几何平均方法D.能量平均方法

4.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或WECPNL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用于评价航空噪声,其特点在于既考虑了在全天24小时飞机通过某一固定点所产生的总噪声级,同时也考虑了不同时间段内的飞机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N次飞行的有效感觉噪声级的能量平均值,dB;

N1—7~19时的飞行次数;N2—19~22时的飞行次数;N3—22~7时的飞行次数。

(2008-16)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计算公式中,昼间(7:

00—19:

00)、晚上(19:

00—22:

00)和夜间(22:

00—7:

00)飞行架次的权重取值分别是()。

A.1、3和10B.10、3和1C.2、3和10D.3、1和1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昼间6:

00-22:

00;夜间:

22:

00-6:

00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

昼间(7:

00—19:

00)、晚上(19:

00—22:

00)和夜间(22:

00—7:

00)

(二)掌握声环境现状监测的布点要求(P134)

(技术方法2013版教材-142)环境噪声现状测量要求

测量量

环境噪声

等效连续A声级

频发、偶发、非稳态噪声

最大A声级,噪声持续时间

机场飞机

等效感觉噪声级(Lepn)

根据飞机架次计算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Lwecpn

测量时段

1、应在声源正常运行工况的条件下选择适当时段测量

2、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时段的测量,以便与相应标准对照

3、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

其测量时段应具有代表性。

(2011-95)符合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段选择要求的时段是(BCD)

A、随机选择测量时段B、选择声源正常运行时段

C、噪声起伏较大时选择代表性时段D、昼间和夜间选择测量时段

(2011-31)对公路扩建项目,在监测现有道路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影响时,车辆运行密度应(C)

A、不低于现有道路平均车流量B、不低于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

C、达到现有道路高峰车流量D、达到扩建项目设计平均车流量

改扩建项目,叠加最大量

(2009-18)在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对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需要(C)。

A.采用不同的环境噪声测量量B.测量最大A声级和持续时间

C.增加昼间和夜间的测量次数D.增加测量噪声的频率特性

(2009-64)建设项目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无特殊要求时,选择的时段应满足(ABC)。

A.声源正常运行时段B.昼间、夜间分别设定要求

C.有代表性的时段D.声源停止运行时段

测量记录内容

1、测量仪器型号、级别,仪器使用过程的校准情况

2、各测量点的编号、测量时段和对应的声级数据(备注中需说明测量时的环境条件)

3、有关声源运行情况(如设备噪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运行工况、运转台数,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流量、车种、车速等)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噪声监测要求

测量记录

1、日期、时间、地点及测定人员

2、使用仪器型号、编号及其校准记录

3、测定时间内的气象条件(风向、风速、雨雪等天气状况)

4、测量项目及测定结果

5、测量依据的标准

6、测点示意图

7、声源及运行工况(如交通噪声测量的交通流量等)

8、其他应记录的事项

(2008-96)进行环境噪声现状测量时,测量记录的内容应包括(ABCDE)。

A.有关声源运行情况B.测量仪器情况

C.测量时的环境条件D.采样或计权方式E.测点声级数据及其测量时段

(2011-73)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时,应记录测点位置,声级以及(ABCD)

A、声源运行工况B、瞬时声级的采样频率

C、测量时气象条件D、测量时间

道路监测布点与结果分析

(2011-40)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时,对公路垂直方向噪声衰减情况及声环境敏感区的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但未记录监测时的车流量。

由监测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确定(C)

A、公路噪声源强B、防护措施降噪效果

C、公路噪声衰减规律D、设计工况下的声环境达标距离

(2010-13)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时,进行了噪声衰减监测和声环境敏感区监测,未进行车流量监测。

由监测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给出噪声衰减规律和(B)。

A.设计工况环境保护目标达标状况B.噪声影响状况

C.防护措施降噪效果D.设计工况声环境达标距离

(2007-46)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保护验收,为获得噪声衰减规律,监测断面上各测点需(D)布设

A.任意B.按敏感点分布C.在建筑物前D.按倍距离

声影区

(2009-40)声屏障对位于声影区内的敏感建筑物有降噪作用。

在高速公路侧20米处建有20层、高60米的楼房(路基高为2米),拟在路边设3米高直立式声屏障,该措施对8层以上住宅()。

A.有明显的降噪作用B.有负效应C.有一定的降噪作用D.无降噪作用

1.布点范围

布设的现状监测点应能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也即要求选择的监测点,其监测结果能描述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

由于声波传播过程中受地面建筑物和地面对声波吸收的影响,同一敏感目标不同高度上的声级会有所不同,因此当敏感目标高于三层(含三层)建筑时,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

2.环境现状监测布点

(1)评价范围内无明显声源,声级一般较低。

可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

(2)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

①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

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既可能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加密设监测点,以测量出噪声随距离的衰减。

(2010-3)某拟建工程的声源为固定声源,声环境影响评价

范围内现有~固定声源,敏感点分布如右图。

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优先布置在(A)。

A.1#敏感点B.2#敏感点

C.3#敏感点D.4#敏感点

②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

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分布状况、工程特点及线声源噪声影响随距离衰减的特点。

为满足预测需要,得到随距离衰减的规律,也可选取若干线声源的垂线,在垂线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设监测点。

(2012-15)某公路建设项目和现有道路交叉,周围敏感点如下图所示,应优先设置为现状监测点的是(B)。

A.①B.②C.③D.④

③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

测点一般布设在距机场跑道不同距离的主要敏感目标处,可以在跑道侧面和起、降航线的正下方和两侧设点;设置的测点应能监测到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噪声。

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两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9~14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

由于难于对机场评价范围内所有敏感点进行监测,机场其余敏感目标的现状WECPNL可通过实测点WECPNL或EPNL验正后,经计算求得。

(三)熟悉工矿企业、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声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要点(技术方法教材-2013版P14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1、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2、声环境功能区划

3、敏感目标

4、现状声源

(2011-72)对于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有(ABCD)

A、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B、所在城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C、道路两侧的声敏感目标D、评价范围内的现状声源

1.工矿企业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①现有车间,重点为处于85dB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

②厂区内一般采用网格法布点测量。

每隔10~50m(大厂每隔50~100m)划正方网格,每个网格的交点即为测点,测量结果标在图上。

③厂界噪声水平测量点布置在厂界外1m处,间隔为50~100m。

大型项目取100~300m。

④生活居住区,可以用网格法,也可以针对敏感目标监测。

2.公路铁路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①调查评价范围内有关城镇、学校、医院、居民区或农村生活区在沿线的分布和建筑情况以及相应的噪声标准。

②敏感目标较多时,分路段测量环境噪声背景值。

③存在现有噪声源时,应调查其分布状况和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3.飞机场环境噪声现状水平调查

①机场周围环境调查,应调查评价范围内声环境功能区划、敏感目标和人口分布,噪声源种类、数量和相应的噪声级。

②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噪声源,且声级较低(≤45dB)时,噪声现状监测点可以根据评价等级选择3~6个测点。

③改扩建工程,分别选择5~12个测点进行飞机噪声监测。

④每种机型测量的起降状态不得少于3次。

(四)掌握声环境现状评价的方法

环境噪声评价包括噪声源现状评价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其评价方法是对照相关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同时评价受到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2012-87)属于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内容有(AB)。

A.现状噪声源分析B.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C.固定声源几何尺寸大小分析D.公路长度分析

(2012-86)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应分析评价范围内的(ABC)。

A.声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B.噪声标准使用区域划分情况

C.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情况D.人口密度

(2010-65)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ACD)

A.现状噪声达标分析B.新增噪声源

C.评价范围内现有主要噪声源D.保护目标及受影响人口分布

(2009-65)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B.厂界或边界的噪声级及超标状况

C.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D.土地利用现状

(2008-94)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主要包括(CDE)。

A.噪声功能区划B.区域内的气象状况

C.现状噪声达标状况D.保护目标及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E.主要噪声源

(1)噪声源现状评价

应当评价在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特性、进行主要噪声源分析等。

(2)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噪声现状、主要噪声源分析及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3)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结果应当用表格和图示来表达清楚。

说明主要噪声源位置、各边界测量点和环境敏感目标测量点位置,给出相关距离和地面高差。

对于改扩建飞机场,需要绘制现状WECPNL的等声级线图,说明周围敏感目标受不同声级影响情况。

2.下列关于声环境现状评价方法,说法正确的是(BC)

A.声环境现状评价主要是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B.声环境现状评价方法对照相关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C.评价结果应当用表格和图示表达清楚

D.公路、铁路项目需要绘制现状等声级图

解析:

A声环境现状评价包括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噪声源现状评价D改扩建飞机场,需要绘制现状WECPNL的等声级图。

二、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八章)

(一)掌握噪声级相加与相减计算方法P268

1.噪声级的相加

(1)公式法

对数换算:

能量加和:

合成声压级:

L1+2=10lg(10L1/10+10L2/10)

合成声压级:

若上式的几个声压级均相同,即可简化为:

L总=LP+10lgN

式中:

LP—单个声压级,dB;N—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2)查表法

利用分贝和增值表直接查出不同声级值加和后的增加值,然后计算加和结果。

在一般有关工具书或教科书中均附有该表。

分贝和增值表

(2012-13)三个声源对某敏感点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55dB(A)、55dB(A)、58dB(A),总的贡献值是(D)。

A.56dB(A)B.58dB(A)C.60dB(A)D.61dB(A)

(2011-35)某公路大、中、小型车对甲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60.0dB(A)、63.0dB(A)、60.0dB(A),则该公路对甲敏感目标的交通噪声贡献值为(C)

A、63.0dB(A)B、64.8dB(A)C、66.0dB(A)D、68.0dB(A)

(2011-37)某村庄现状噪声为48.0dB(A),拟建甲、乙公路对该村庄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48.0dB(A)何51.0dB(A),则该村庄处预测声级为(C)

A、51.0dB(A)B、53.0dB(A)C、54.0dB(A)D、55.0dB(A)

例题:

1.室内吊扇工作时,测得噪声声压p=0.002Pa;电冰箱单独开动时声压级是46dB,两者同时开动时的合成声压级是(C)dB。

A.41B.61C.47D.48

吊扇p=20*lg(

)=40dB

合成声级p=10lg()=46.97=47dB

2.噪声级的相减

(2011-33)某工厂正常双城市东厂界处实测声级为63.0dB(A),停止生产时东厂界实测声级为60.0dB(A)。

则该工厂在东厂界处排放的环境噪声为(A)

A、60.0dB(A)B、63.0dB(A)C、61.5dB(A)D、64.8dB(A)

(2008-13)点声源A、B、C在某一预测点处的噪声叠加值为75dB,其中A、B两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分别为61dB和67dB,则C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噪声值为(D)。

10*lg()=74dB

A.71dBB.72dBC.73dBD.74dB

(2007-27)某建筑工地采用振捣棒作业时,随声源5m处的噪声级为84dB,距作业点40m

处住宅楼户外环境噪声为67dB。

当振动棒不作业时,该住宅楼外环境背景噪声是(B)。

A.55dBB.60dBC.63dBD.66dB

84-20lg(40/5)=66dB10*lg(=60dB

(2009-38)某学校宿舍距高速公路中心线25m,预测的夜间声级为62dB(A),为满足2类区夜间标准,拟在高速公路边缘设置声屏障,声屏障的实际降噪效果至少大于(C)

A.22dB(A)B.17dB(A)C.12dB(A)D.7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环境噪声限值

(二)熟悉实际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P261

1.点声源定义:

以球面波形式辐射声波的声源。

从理论上可以认为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远远大于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就可视为点声源。

2.实际声源近似为点声源的条件:

(1)对于单一声源,如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声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该声源可近似为点声源。

(2012-12)某声源的最大几何尺寸为2米,则在不同方向上,均符合点生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要求的最小距离是(C)。

A.2mB.3mC.5mD.7m

(2011-79)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当声源最大几何(AC)时,可将声源近似为点声源。

A、远远小于声波波长B、大于声波波长

C、远远小于预测点与声源距离D、大于预测点和声源距离的二分之一

波长=波速/频率波速一般是340米/秒;

人耳听到的声音的频率是20HZ--20KHZ;所以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波长:

0.017--17米

(2)由众多声源组成的广义噪声源,例如道路、铁路交通或工业区,可通过分区,用位于中心位置的等效点声源近似。

将某一分区等效为点声源的条件是:

分区内声源有大致相同的强度和离地面的高度、到预测点有相同的传播条件;等效点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d)应大于声源最大尺寸(Hmax)2倍(d>2Hmax),如距离较小(d≤2Hmax),总声源必须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区。

(2012-89)将位于某一空旷区域的室外声源组等效为一个点声源应满足的条件是(ABC)。

A.区域内声源有大致相同的高度

B.区域内声源有大致相同的强度

C.点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应大于声源组最大几何尺寸的2倍

D.区域内声源应按一定规律排列

等效点声源的声功率级等于分区内各声源声功率级的能量和。

注意:

实际上任何一个线声源和面声源均可采用分区的方法简化为点声源,然后通过每一个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的叠加,获得线声源或面声源对于测点的影响。

(三)掌握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计算和应用P270

(2008-3)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声波的(C)有关。

A.周期B.频率C.传播距离D.波长

1.已知点声源声功率级时的距离发散衰减

在自由声场条件下,点声源的声波遵循着球面发散规律,按声功率级做为点声源评价量,其衰减公式:

(8-1)

式中ΔL—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声级衰减值:

(8-2)

当r2=2r1时,△L=6(dB),即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6(dB)。

自由空间:

LA(r)=LwA-20lgr-11

半自由空间:

LA(r)=LwA-20lgr-8

2.已知靠近点声源r0处声级时的几何发散衰减

无指向性点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

(8-3)

式中L(r),L(r0)——r,ro处的声级。

注意:

对于声环境影响预测中要注意声功率级、声压级的区别。

一般如果不指明的情况下,声级就指的是声压级。

例题:

1.某厂的鼓风机产生噪声,距鼓风机3m处测得噪声为85dB,鼓风机距居民楼30m,该鼓风机噪声在居民楼处产生的声压级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