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6735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知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10个一级主题:

一、科学探究

?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三、生物与环境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五、生物圈中的人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八、生物的多样性

九、生物技术

十、健康地生活

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

具体内容标准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所要达到的基本的学习目标。

活动建议列举了有利于学习目标达成的观察、调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实践等活动建议。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这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因此,本《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之中。

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1.理解科学探究?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案例: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1.理解科学探究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基础,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3)意识到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4)意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过程

基本要求

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

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

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

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

选出控制变量。

设计对照实验。

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

收集数据。

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案例:

课时:

1课时。

目的:

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

材料器具:

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方法步骤:

(1)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在课前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捕捉鼠妇若干个(注意:

不能破坏学校或社区的草坪或花坛等)。

针对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2)通过交流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捕捉到鼠妇的,对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

(3)利用教师提供的器具和实验室可利用的其他器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制定计划)

(4)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

(实施计划)

(5)各组交流实验数据。

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讨论实验数据是否支持假设。

(得出结论)

(6)讨论“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问题后,交流与撰写探究报告。

(表达、交流)

活动完成后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理活动。

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教师应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探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会显微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激发探究的兴趣。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

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模仿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指导学生从网络中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相互联系。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图)

1~2课时。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

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叶,水绵或其他动植物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或其他动植物装片和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牙签,滴管,生理盐水,清水,碘液,解剖针,干净的纱布等。

(1)参照图,利用洋葱鳞片叶、水绵或其他动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或者寻找几种永久动植物装片和切片。

(2)取出显微镜,进行显微镜的对光操作。

(3)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临时装片或永久装片。

注意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

(4)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

动物细胞表面一层很薄的膜是?

,植物细胞之间有细胞壁隔开,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

动植物细胞内部近似球形的结构是?

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结构称为?

(5)初步学会并绘出观察到的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

讨论: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

、?

和?

(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三、生物与环境

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案例:

探究酸雨的危害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向学生提供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讨论温度、水分、空气、光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捕捉鼠妇(或蚯蚓等),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鼠妇(或蚯蚓等)的生活环境。

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

收集和交流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实例。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分析和讨论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保护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

2课时,课后继续分小组管理、观察和记录。

通过探究"

酸雨"

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认识酸雨的危害。

背景知识:

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碳酸等),pH小于5.6的酸性降雨。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一般认为,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富集,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雨水降落下来。

培养皿,小麦种子,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不同pH的“酸雨”。

[第一课时]

(1)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模拟酸雨来设计探究酸雨危害的实验,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2)把一定数量的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分别放在若干个培养皿中,给培养皿编号。

(3)每天定时向培养皿中的种子喷洒不同pH的“酸雨”,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注意:

硫酸、硝酸、盐酸都是腐蚀性很强的酸液,应按药品使用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第二课时]

(1)7天后列表汇总全班学生的实验数据。

(2)讨论:

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影响?

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

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高等绿色植物中的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都是人类种植栽培的主要对象,在它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适合学生观察、探究的内容,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设计校园绿化方案

活动建议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人工授粉等活动。

栽培一种常见植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列举若干种动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并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开展校园或社区绿化设计并积极参与相应的活动。

通过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树木等植物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学校的情感。

材料器具:

皮尺,绘图用的纸和笔等。

[课前]

(1)按小组调查和勘察整个校园,绘出校园绿化现状示意图。

(2)收集有关园林绿化设计的资料,调查周围公园或其他学校的绿化情况作为参考。

(3)小组讨论:

应该如何在学校原有绿化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校园绿化方案?

(4)绘制新的校园绿化设计方案示意图,并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作方案介绍。

为了加强方案的说服力,可以事先准备好放大的设计图或彩色的局部设计效果图的投影片等直观材料。

[课堂]

(1)分小组介绍和展示设计方案,重点从生物学角度说明设计方案中采用的各种植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如吸尘、隔音、遮阳、防风、降温以及赏花、观叶、品香、美化等。

配上小桥、流水、亭台、雕塑、假山,充分展示每个小组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辩论:

哪些方案会使校园更美丽?

哪些方案更合理、更经济?

五、生物圈中的人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

人从生物圈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需求。

人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人的各种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人体结构和生理的知识对学生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相互适应的关系,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应从生物圈的高度,引导学生开展人和生物圈关系的多种探究活动,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意识到生物圈中的人对生物圈应尽的责任。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关注食品安全。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收集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

1课时。

通过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

不同颜色的纸板,剪刀,尺,胶水等。

(1)制作纸质小肠结构模型,测量和比较模型内表面积的变化,理解小肠皱襞、绒毛等结构对于增大小肠内表面积的作用。

(2)模型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小肠结构中的哪些部分?

小肠皱襞、绒毛等结构对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作用。

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概述血液循环。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观察血涂片。

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模拟“血型鉴定”,有条件的学校观看血型鉴定的录像,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模拟“血型鉴定”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提倡义务献血。

模拟配制的“A型血”(0.02mol/LPb(NO3)2,硝酸铅),“B型血”(0.02mol/LBaCl2,氯化钡,“O型血”(蒸馏水),“AB型血”(上述“A型血”和“B型血”等量混合)和“A型血清”(0.02mol/L?

AgNO3,硝酸银),“B型血清”(0.02mol/LNaI,碘化钠);

载玻片,吸管等。

(1)教师将配制好的4种“血液”分别标上“赵”“钱”“孙”“李”,表示分别取自4位车祸伤员,他们急需输血。

阅读以下资料,设计如何利用“A型血清”“B型血清”确定4人血型的方案。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型血清

B型血清

无沉淀

有沉淀

(2)实践方案的可行性。

确定4位车祸伤员的血型。

(1)根据4位车祸伤员的血型,确定输血用血液的血型。

(2)为什么提倡义务献血?

一次适量献血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4.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 ?

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

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调查班级学生的近视率,分析其原因。

收集糖尿病或地方性甲状腺肿病的资料。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举例说明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有条件的地方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

调查人类活动破坏或改善生态环境的实例。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及对策。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后果。

方格纸,尺等。

(1)阅读下列数据表:

中国人口数量

年代(公元)

数量/亿

2

740

1393

1578

1764

1849

0.55

0.48

0.60

2.00

4.10

1928

1949

1989

1995

2000

4.70

5.40

11.00

12.00

12.95

(2)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1)从公元2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第一次翻一番所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2)预测:

从1995年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再翻一番所需时间将会是多少?

如果保持这种增长速率,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动物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教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