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6763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传播学名词解释110个文档格式.docx

12、传统线性模式:

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

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机制。

14、反馈:

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15、“传播单位”:

每一个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看做是“传播单位”,都兼有传者、受者这两种身份。

16、编码和译码(或解码):

编码:

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译码:

表述-理解过程,就是把符号还原成意思。

17、基本群体:

也叫初级群众、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

18、参照群体:

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

19、马莱茨克的传播模式:

传播结构的四大要素并没有变,但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被勾画出来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展开了。

传者方面,记者编辑都有主动性,反过来又承受着“讯息的压力”,媒介的压力。

有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

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受者方面,与传者对应,也不能不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受者同样受到“媒介压力”。

“感觉和效果”是双向互动的过程。

讯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讯息。

与传者一样,受者也有复杂的背景:

个人层面、组织组织层面、社会层面。

20、归纳:

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1、演绎:

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2、抽样调查法:

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3、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区别

随机抽样:

使总体中所有个体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的抽样形式。

非随机抽样:

调查目的仅是对问题做初步探索,获得研究的线索和提出假设,而不是由样本推论总体,采用的抽样方式。

24、内容分析:

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特点:

①客观性。

②系统性。

③定量性。

④显性内容。

25、皮亚杰、托尔曼、斯蒂芬森的个人功能学说:

传播的个人功能,可以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社交性的谈话是试图影响对方或者实际上是在和对方交换意见。

自我中心性的“谈话”则是在对他自己“谈话”,或者是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发生联系而感到高兴。

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是属于工具性的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

英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林认为,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完成任何事情而仅仅是为了获得各自的满足和快乐,而对某些导致行动的传播则贬低为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

英国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大多可归入受众研究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之中。

他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6、个人的社会化:

大众传播通常能够潜移默化地使个人接受或认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而使个人和社会取得协调一致。

27、麦奎尔的传播媒介的个人功能:

他列举了传播媒介个人功能在四方面的表现:

信息功能;

发展个性的功能;

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娱乐功能。

麦奎尔把传播的功能和受众关注传媒的动机看做是一回事,是不妥当的,个人动机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

28、大众文化:

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

大众文化不同于高级文化,因为高级文化具有明显的阶层性;

它也不同于乡土文化和群众文化,因为后者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大众文化的特点是:

①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②通俗性,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③流行性,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④娱乐性;

⑤大众传媒的依赖性,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

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29、大众传播的授予地位功能:

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能够授予个人、团体、社会问题以及社会运动以显赫的地位。

30、大众传播的重申社会准则的功能:

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揭露”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

31、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

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

对社会问题和社会活动的虚幻满足,反而削弱了人们的行动能力。

双重行动模式:

巴斯指出,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两个步骤,这就是他所说的“双重行动”。

其中的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

第二个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

32、“潜网”:

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

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如刚踏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那张潜网。

这张潜网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

33、“权力的媒介”:

美国传播学者阿特休尔教授的所著。

此书对自由主义理论与社会责任学说的主要区别作了评断。

即:

自由主义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完全自由,不受任何约束,而社会责任论则认识到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带来危险。

34、报刊的四种理论:

施拉姆参与撰写《报刊的四种理论》,即:

“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和“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四种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基本上包括了大众传播兴起以来的主要控制模式,即君主独裁式、自由放任式、自我约束与国家统管式。

①集权主义理论

思想主旨是:

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二,真理是权力的产物,权力是衡量真理的尺度。

在这种背景下,当时西方各国实施严格的控制和垄断,体现了君主独裁式。

②自由主义理论

其基本主张有:

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束”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

③社会责任理论

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④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以原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的作者看来,这种传播理论与体制不过是集权主义传播理论与体制的继承延续。

35、报刊的四种控制观念(控制体系):

一、政治控制。

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

常见的手段有:

立法、行政、操纵新闻。

二、经济控制。

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

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

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

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

36、内容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贝雷尔森定义为“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分析与描述的一种方法。

”它不研究内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传播内容(信息)的实质和分类,信息符号的区别及其内在的关联性等基本问题。

内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内容。

“内容”是社会上传播和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内容是一个主要因素,体现和表达传播者的意图与愿望。

37、可读性:

原意指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38、前台行为与后台行为(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

戈夫曼的情境决定论将人们的社会生活同戏剧进行类比,他认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观众成员面前显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变体形式”。

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行为举止可分为两大类:

“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合适的在前台的行为代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会规范应有的行为。

51、传播流程:

传播流程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代表成果有: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人际影响》,罗杰斯《创新及普及》等。

52、政治既有倾向:

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

IPP指数。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

在人们就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已有和迄今所持的政治态度。

53、选择性接触:

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鸸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这种选择性接触行为更容易在强化他们的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54、意见领袖:

在人们作出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55、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56、说服性效果研究:

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是一种“纯效果”。

57、《人民的选择》:

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

研究人员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得出了一系列理论假说。

其中得出了“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理论”理论:

58、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传播者决定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

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

一是传播者的信誉,二是专业权威性。

“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59、“休眠效果”。

由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霍夫兰等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此理论说明:

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60、“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

“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理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

61、“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编辑部强的抵抗力。

6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明示结论呆使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但易引起读者反感。

不作明确结论,则给读者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

此方法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增加理解的困难性。

63、“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之际,以什么方式“打动”对象也是影响传播的重要因素。

有两种做法:

一是通过冷静地摆事实、讲道理;

一是通过营造某种后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

64、警钟效果:

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敲警钟”有双重功效:

(1)它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2)它促使人们迅速采取对应行动。

但是“敲警钟”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易引起自发的防卫性反应。

所以“敲警钟”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65、拟态环境(李普曼《公众舆论》):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

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

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

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不是“真”的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

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

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

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66、把关人(库尔特•卢因):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率先提出的。

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

他指出: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

”“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

把关人"

,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

从此,新闻选择的"

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

经怀特、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

67、传播效果的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

媒介本身被认为是根据媒介和媒介内容的控制者的意志,以强大的力量去形成舆论和信念、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并指导人们的行为(BauerandBauer,1960)。

核心观点,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饿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为。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心理战的效果研究则进一步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

媒介是万能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影响受众,从而产生巨大的传播效果。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几十年内,大众传媒如报刊、电影、广播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惊人的强大效果,传播研究者认为大众媒介具有"

魔弹式"

的威力。

代表这种观点的理论被称为"

枪弹论"

、"

魔弹论"

或"

皮下注射论"

这种观点产生的理论背景是当时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理论。

本能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正如动物的遗传本能反应一样,是受"

刺激—反应"

机制主导的,施以某种特定的刺激就必然会引起某种特定的反应。

大众社会理论是在孔德、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韦伯等有关工业化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他们认为,大众社会中的个人,在心理上陷于孤立,对媒介的依赖性很强,因而导致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

有关这一理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结论,并未经过严密的科学调查与验证。

这种理论过分夸大了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忽视了受众对大众传播的自主权的前提。

受众是具有高度自觉的主人,他们对信息不仅有所选择,而且还会自行决定取舍。

此外,这一理论还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社会因素。

传播效果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群体心态、政治军事经济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不能把传播效果放到"

真空"

中去考察。

除此之外,欧洲国家的广告客户、内战时期的独裁国家以及俄国新革命制度对媒介的利用都证实了媒介万能这样一种观点。

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媒介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

同时期盛行的本能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媒介万能的说法。

实际上,这种效果观是很片面的,是“不分时间和地点,不讲环境条件和对象,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和神化的错误观点…”

71、媒介即讯息:

就是说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

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2000)。

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郭庆光,1999)。

《理解媒介》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的媒介研究学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卢汉的成名作。

在这本书里,作者首创了当今习以为常的术语“媒介”,提出了今天的媒介研究者津津乐道的概念“地球村”、“信息时代”,阐述了“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学术观点。

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麦克卢汉的理论带有很大的极端性和片面性。

主要表现在:

  

(1)在他的理论中,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影响,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非常片面的。

72、权力的代言人: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所言,新闻媒介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现存制度的工具,是实行社会控制的手段。

73、伊尼斯与波兹曼的媒介哲学

“帝国与传播”,这是加拿大传播学派开山祖师哈罗德•英尼斯一部著作的名字。

何谓帝国?

何谓传播?

英尼斯自己并没有下定义。

译者何道宽解释道:

“他研究的传播,是媒介的发轫、流布、变异、互动、特质、偏向”、“他笔下的帝国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政体的大型国家,二是泛指大型的政治组织”。

[2]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媒介和倚重空间的媒介,帝国也可以分为倚重时间的帝国和倚重空间的帝国,即宗教帝国和政治帝国。

倚重时间的媒介,如羊皮纸、黏土和石头,性质耐久,有利于宗教的传承、维持宗教帝国的统治权威;

倚重空间的媒介,如莎草纸、电报和广播,质地轻便,有利于政治帝国的空间扩张和远距离控制,知识和权力的垄断在媒介与帝国的关系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

英尼斯认为一个帝国成功的关键是在传播媒介和帝国组织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间保持平衡,他理想中的帝国是希腊帝国,因为希腊的口头传统比较好地解决了时空的偏向问题,而印刷时代西方文明过于倚重空间和书面传统的状况令他对感到惋惜和担忧。

英尼斯他心目中的传播实质上有两个意思,一是时空的偏向性,二是媒介形态的演化,前者是他的理论基础,因而论述比较详细,后者并非他的主要观点,却是一条贯穿整套理论的线索。

麦克卢汉接受并发挥了英尼斯关于时空偏向性的思想,提出了“声觉空间”和“视觉空间”的新概念。

麦克卢汉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他进而把焦点从人体外在的时空转向了人身上的感官知觉,这就是著名的“媒介即人体的延伸”的观点。

在媒介形态演化方面,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四定律或四效应——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这被誉为他的天鹅绝唱。

加拿大学派第三代旗手保罗•莱文森在媒介形态演化理论上做出了新的贡献,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强调了人的主动性,认为人能够主动去选择和改进媒介,一切媒介都是“补偿性媒介”,能补救过去媒介的不足,使媒介人性化。

按照莱文森的思路,不但麦克卢汉可以发展为“数字麦克卢汉”,而且英尼斯也可以发展为“数字英尼斯”:

数字时代的网络媒体在空间偏向上不但能把“地球村”完全连为一体,而且开拓了一个崭新的“赛博空间”;

而在时间偏向方面,网络媒体的超时空特性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虚拟社区中的人们可以在同一场景中非同步对话,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口语传统”。

从此来看,加拿大学派对媒介技术确有深入的研究,英尼斯甚至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媒介分析的先驱。

英尼斯认为,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

一切文明都是*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与之相关的是,任何传播媒介不是具有长久保存的倾向性,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便是具有远距离运送的倾向性,便于对空间领域的控制,二者必居其一,他把前者称为“偏倚时间的”媒介,把后者称为“偏倚空间的”媒介。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所阐述的主题。

波兹曼认为,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正驱使我们倒退到一个与蒙昧的中世纪没有多少差别的时代,因为在文字(字母)出现以前,儿童与成人都是依*同一种传播媒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