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144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砼.doc

《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砼.doc

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1.混凝土的浇筑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2℃,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防寒或降温措施。

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下落高差大于2.0米时,设串筒或溜槽。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5cm。

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

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

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

(2)水下混凝土的浇筑

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在灌注前进行二次清孔,以导管作为吸管,高压风管设在导管内,高压风管沉入导管内的入水深度大于水面至出桨口高度的1.5倍,且不小于15m。

清孔过程中必须保持孔内原有水头高度,停止清孔时,先关气后断水,以防水头损失造成塌孔。

浇筑水下混凝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配置足够备用应急设备和材料,灌注中途不得停顿,确保浇筑水下混凝土时间≯8小时,必要时在混凝土内掺入缓凝剂以确保工程质量。

导管内混凝土卡管时,应上下活动导管,并附以导管外部震动,使灌注顺畅。

水下混凝土灌注时的混凝土需用量由计算确定,必须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m并不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可适当加大。

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

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灌注过程中随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位置,保持导管埋深在1~3m范围,在整个砼浇筑时间内,导管口应埋入先前浇筑的混凝土内2.5m~6m,防止导管拔脱、泥浆冲入管内。

当混凝土浇筑面接近设计高程时,用取样盒直接取样确定混凝土顶面位置,保证混凝土顶面浇筑到桩顶设计高程以上1.0m左右,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凿除,确保桩头无松散层。

最后拔管时注意提拔及反插,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度。

完成首批封底混凝土后,将首批混凝土用大储料斗换成小型储料斗,采用砼输送车直接浇筑砼,以加快水下砼的浇筑速度。

混凝土浇筑完毕,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位于地面以下桩顶以上的孔口护筒。

2.混凝土的养生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且初凝后,予以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养生期最少保持7天或监理工程师批示的天数。

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保持湿润的塑料薄膜等能延续保持湿润的材料,养护用水及材料不能使混凝土产生不良外观。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及保证措施

(1)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

⑴质量要求

墩台施工前在基础顶面放出墩、台中线和墩台内、外轮廓线的准确位置。

若墩台截面积不大时,混凝土连续一次浇筑完成,以保证其整体性。

大体积混凝土参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①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入混合料、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的用量。

②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碴水泥、粉煤灰水泥。

③降低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④混凝土用料避免日光曝晒,以降低用料的初始温度。

⑤混凝土拌合必须严格按试验给定的配合比操作,若需调整必须经试验人员签字同意方可。

⑥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以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且和易性好。

⑦天气炎热时,由于整体钢模一次立模较高,模板温度及模内温度都很高,混凝土水分易散失,宜在下午16时以后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

①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水化热工计算,绘制出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曲线,了解混凝土温度“上升→峰值→下降”变化的全过程,用以指导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

a水泥品种和用量

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掺粉煤灰外掺料,取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缓凝型减水剂,以节约水泥,延长缓凝时间,延迟水泥水化热峰值;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泵送及其他设备的遮阳或冷却。

在泵送砼中,水泥用量非常重要。

水泥用量过少,砼的和易性差,泵送阻力大,泵和输送管的磨损亦加剧,容易产生堵管。

水泥用量过多,砼的粘性增大,也会增大泵送阻力。

为此,应在保证砼设计强度和顺利泵送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b骨料的最大粒径与级配

改善骨料级配,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砂率,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砼组成材料及配比: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的选择应适合工程和配管的要求。

碎石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的内径之比,宜≤1:

3,卵石则宜≤1:

2.5;另外与输送高度有关,高度增大,则此比例应适当提高。

通常10mm的管径,粗骨料卵石最大粒径为40mm,125mm的管径最大粒径50mm,150mm的管径最大粒径55mm,管径为200mm时,最大粒径为70mm,碎石比卵石小10mm.使用挤压泵时,河卵石的最大粒径为40mm。

骨料的级配不仅影响砼硬化后性能,同时也会影响和易性。

砂率过小时,泵送砼宜在输送管中弯管和锥形管位置堵塞。

为此,与普通砼相比,泵送砼砂率宜适当提高,以适应管道输送的需要。

但应在可泵性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砂率,因为砂率过高时,不仅会降低和易性,同时,也会影响砼硬化性能。

c外加剂

大体积砼采用泵送施工技术,所以对施工中所用外加剂要求较高,除满足基本力学性外,还应具如下特殊性能:

使大体积砼有尽可能的水化升温,即所使用的外加剂具有少量的水泥用量,从而使砼绝热升温减少。

以使砼满足内外温差之要求,不出现裂缝。

保证砼有良好的可泵性和在高气压的施工性,即这种外加剂应使砼有大的流动性、可泵性和小的坍落度损失以及较长的砼凝结时间,特别是在高温下浇筑砼时。

保证砼结构的耐久性,即掺用的外加剂应不会对钢筋引起锈蚀,同时对砼长期性能的影响应是稳定的、无害的。

通常加入的外加剂有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等。

加入木钙类外加剂,通常可以增加砼的流动性,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因而不仅利于砼的泵送,还可降低大体积砼水化热、减少温度应力、避免温度裂缝。

但如用硬石膏调凝的水泥时,则木钙不仅不能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而且还会促使水泥的迅速凝结,从而导致堵塞管道和爆管事故。

d掺和料

加入泵送砼中的掺和料主要有粉煤灰。

粉煤灰掺入砼中起润滑作用,可以改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砼的流动性,有利于泵送。

但掺量宜由试验确定,过多不利于砼强度。

加入其它掺合料时,应不引起砼速凝,否则也会引起堵管。

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泵送性能。

夏季气温偏高,砼受日晒风吹,促使砼拌合物水化反应加快,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来愈干稠,也将造成坍落度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除用湿草袋等遮盖输送管,避免阳光照射外,可适当增大砼的坍落度。

总之,要避免堵管、爆管,必须选合适的粗骨料粒径、砂率、水泥、外加剂和施工设备,并合理组织施工。

②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降低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避免气温高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安排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使用新出厂的水泥,水泥存放在遮阳处;在拌和水中加碎冰以冷却拌和水,拌和完后,冰块全部融化;遮盖混凝土用料,防止水泥、砂、石在太阳中暴晒;必要时喷水以冷却集料;混凝土泵管用草袋遮盖并洒水降温;提高混凝土浇筑强度,尽量缩短已浇混凝土的暴露时间。

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若高温季节施工,采用夏期混凝土施工方案。

③混凝土的组织供应:

承台施工时水上混凝土拌合站和岸上混凝土工厂同时生产供应混凝土,混凝土初凝时间按不小于20h设计。

用布料杆布料,下料时采用滑槽和串筒,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

④分层浇筑:

采取薄层浇筑以利散热,分层厚度小于30cm,通过分层,增加散热面积,降低水化热温度。

⑤在混凝土内预埋冷却水管:

通过冷却水管实现循环冷却水,经热交换作用,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峰值,以达到减小内外温差目的。

根据现场测温结果确定通水时间。

通水期间,定时记录冷却水管进、出水口温度。

⑥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

混凝土浇筑后,注意覆盖保温,加强养生,并保证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不超过25℃;遇气温骤降的天气,加强保温措施,以防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超过25℃而导致混凝土裂缝。

加强温控监测:

在承台混凝土中埋设热敏电阻元件,测定结构内部温度,随时观察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化情况,根据观测结果确定冷却水管通水时间和蓄水养护时间。

混凝土过程监控:

除按照要求进行试件制作外,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试验工程师全过程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控,夏天输送混凝土时经常做坍落度试验,以确定调整适用的水灰比。

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每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组织协调好混凝土生产、运输人员、施工人员、测试人员及管理人员,明确各部位的负责人,确保混凝土施工连续紧凑、不间断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