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165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风空调专项节能方案.doc

中山大学科技综合楼二期——空调系统节能专项方案

1.    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本工程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出通风与空调施工图。

1.2主要规范、规程

1.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2.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1.2.3《广东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15-65-2009)

1.2.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2.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工程概况

2.1总体简介

工程名称:

中山大学科技综合楼二期

建设单位:

中山大学

设计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2设计概况

2.2.1本工程为中山大学科技综合楼空调项目,主要功能为办公室、会议室等;建筑面积35625m2,总高69.5m;地下室2层,地上19层;层高为3.5~5.4m;首、二层层高为5.4m,3层以上层高为3.5m。

2.2.2本工程有关建筑节能项目有:

1)通风与空调系统

本系统冷源采用可变冷媒流量一拖多空调系统,所用空调房间采用压型暗藏风管天花机组及可变冷媒流量新风处理机组,通过风管连接方型散流器上送风;空调风管采用酚醛泡沫直接式保温风管,厚度为20mm,密度为≥50kg/m3,导热系数为≤0.023W(m.k):

氧指数≥47%,体积吸水率≤1.9%(V.V)。

3.施工部署

3.1建筑节能工程技术管理体系

 为了贯彻国家建筑节能的政策,加强建筑节能工程管理,我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生产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

李俊华(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副组长:

(生产副经理)——负责现场施工指挥、监督工作。

       (安装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方案编制、交底。

组员:

胡兴帮、胡兴峰——现场施工管理、协调。

     胡兴林、赖容南、赖德初——现场施工质量及细部工作落实管理。

3.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我项目部通过认真学习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程、规范、标准,强化质量意识,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规范化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使建筑节能工程的各项目标均处在良好的受控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我项目经理部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执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顺利通过建筑节能工程相关项目的验收,我项目经理部将对以下环节作为建筑节能的质量控制点:

1)加强对原材料、设备厂家的选择,根据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选择合格的设备、材料厂家,对应用产品进行认真分析,不但满足工程使用功能,更要符合建筑节能规范的相关要求。

2)建筑节能材料、设备的检验

A.建筑节能材料、设备进场必须有形式检验报告,产品质量保证文件,并现场对实物与文件的核查。

B.受控材料、设备使用前经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对不同材料、设备分别根据相应的复验内容送具有检测资质单位检验。

3)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做好工序过程控制

A.施工前应作图纸审查工作,将技术关口前移,施工前编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操作要领,做好技术交底。

B.施工前做好材料、设备复验及资料准备工作,且具有可追溯性。

C.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和样板引路制度,做好预测预控和全方位过程控制。

D.对关键部位及特殊工序要责任到人,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控制。

E.做好各专业接口及预埋预留的专业检查。

3.3材料、设备需要复验

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选用的材料、设备需要复验的有:

A.空调酚醛泡沫风管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1次。

B.空调系统绝热材料橡塑保温棉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同一厂家同材质的绝热材料复验次数不得少于1次。

4.通风和空调节能主要施工方法

4.1管道保温材料

采用橡塑发泡隔热材料,具体施工步骤和要求如下:

1)清理管道表面的垃圾、浮灰、附着物;特别需要清理管道表面的油漆、涂料、油污等有机物。

2)保温管壳的敷设:

1.选用导热系数小,不燃或难燃的材料,材质与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得有释放异味及可能危害健康的挥发物。

3.保温材料要紧密贴合管道,无裂缝、空隙;纵横的接缝应错开。

4.管壳的拼缝间隙不得大于5mm,并用粘结材料勾缝填满,水平管外层的水平接缝设在侧下方。

5.穿越墙体、楼板的部位应连续不间断;

6.保温管壳每节至少应有防腐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或专用胶带进行捆绑或黏贴二道,间距300—350mm,且黏贴、绑扎紧密,无滑动、松弛、断裂等现象。

3)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用钢针插入保温层,尺量。

4.2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重点

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着重控制风机选择、安装;风管安装、检测和风管管道;空调冷媒管道及冷凝水管道保温三个方面。

4.2.1风机与空调设备的选择

   根据施工图要求,对所用末端设备的冷量、热量、风量、风压、功率及额定热回收效率进行比较,对应厂家设计的产品类型、材质、外观及技术参数、能耗比进行优化选择。

4.2.2通风机安装要领

1.基础验收、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和产品说明,对设备的坐标、标高和几何尺寸进行全面核实,清除基础表面杂物,检查预埋件;根据轴线找出安装基准点,确定设备找正、调平。

2.开箱检查:

根据图纸要求,会同有关人员对设备的名称、型号、机号、进出风口位置及设备的完好程度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各方签字验收;会同设备资料一起存档。

3.设备吊装:

设备吊装应有专人指挥,使用工具必须符合要求,同时注意对设备的保护,当心落物伤人。

4.减震装置安装:

设备减震装置应注意各承受压缩量均匀,不得偏心,选用弹簧减震或橡胶减震器,其规格、型号、性能参数应符合要求。

5.风机安装:

风机吊装后,用垫铁找平,同时固定地脚螺栓;调整好风机机轴和叶轮间隙后固定。

4.2.3内藏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安装要领

1开箱检查:

风机盘管应装有装箱单、说明书、产品质量文件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应有商检证明文件。

2检查每台电机壳体等完好状况,逐台进行通电检查三速试运转情况试验。

4吊架安装平整牢固,位置准确,吊杆不应自由摆动,四角减震器所受压力均匀。

5管道连接:

风管、室内机及风口连接处严密、牢固;冷凝水连接前管道反复清洗,无杂物,且连接牢固不渗漏;冷凝水排放方向准确、顺畅。

4.2.4风管的制作和安装要领

1.制作风管时为保证风管制作后的强度,在下料时粘合处有一边要保留20mm铝箔做护边;风管在粘合前需预组合,检查拼接缝处是否严密,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季节温度、湿度及胶粘剂的性能确定最佳粘合时间。

粘接后,用角尺、钢卷尺检查、调整垂直度及对角线偏差应符合规定;粘接缝在粘接后应平整,不得有歪斜,错位、局部开裂,以及2mm以上的缝隙等缺陷;选择胶水可选用高固含量,固化程度快,合适酚醛铝箔复合板的专用胶水。

在选用溶剂型胶液时,一定要使溶剂挥发后,再进行风管拼接。

2.风管不得敷设在楼板或墙内,且风管内不得敷设其他管线。

3.风管与设备连接、穿越结构缝时需设置柔性连接,其长度分别为150—300mm为宜或大于变形缝100mm以上。

4.风管穿越封闭防火墙楼板等区域时,应设置壁厚不小于1.6mm预埋管或防护套管,且做好柔性封堵。

5.风管测定孔设置在便于测量和观察的部位,吊顶内应设活动吊顶板或检修口。

6.支架间距、长度、规格、防腐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7.防火阀、调节阀、手动密闭阀必须独立设置支吊架

8.支架距风口或接口距离分别不应小于200mm、100mm.且主管长度超过20m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支架,每个系统不得少于1个。

4.2.5风管严密性测试方法

4.2.5.1漏光测试方法

1).漏光法检测是利用光线对小孔的强穿透力,对系统风管严密性程度进行检测的方法

2).检测应具有一定强度的光源。

手持移动光源可采用不低于100W带保护罩的低压照明灯,或其他低压电源。

3).系统风管漏光检测时,光源可置于风管内侧或外侧,但其相对侧应为暗黑环境。

光源应沿被检测接口部位慢慢移动,在另一侧进行观察,当发现有光源射出,则说明查到有明显漏风处,并记录。

4).对系统风管的检测,宜采用分段检测,汇总分析的方法。

风管检测以总管和主管为主。

5).漏光检查中对发现的条缝形漏光,应作密封处理。

4.2.5.2漏风量测试方法

  漏风量测试装置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专用测量仪器或符合《流量测量节流装置》GB-2624规定的计量元件组成的测量装置;分正压试验和负压试验两类,一般按正压条件下分段测试,其步骤如下:

1)测试前,被测风管系统的所有开口处应严密封闭,不得漏风。

2)将专用的漏风量测试装置用软管与被测风管连接;

3)开启漏风量测试仪的电源,调节变频器的频率,使风管系统内的静压达到设定值后,测出漏风量测试装置上流量调节器的压差值ΔP(m3/h),或漏风量L/s;

4)测出流量调节流器的压差值后,按公式Q=KΔP,计算流量值,K为固定值,测量仪器上可查得,该流量值Q除以被测风管系统的展开面积F(m2),   即为被测风管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的漏风量Q(m3/h.m2).

5)当被测风管系统的漏风量Q超过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要求时。

应在被测风管部位做好记号,并在修补后重新测试,直至合格。

第7页;共7页。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