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549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doc

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前言

在太仓市东南的娄江边有一个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区。

区内河流纵横,是进入上海后花园——太仓市的门户,美丽的锦秀新城将耸立在这个后花园的大门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理念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追求自然、追求生态、追求景观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们选择居住用房的首选条件之一。

太仓市锦秀新城位于新浏河和娄江的交叉口,具有得天独厚的景观特色,如何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充分领略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特色,适应人们新的居住理念是搞好锦秀新城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最大挑战。

第一章总体规划

一、区位与环境

太仓市锦秀新城位于太仓市新区东南角的娄江边,它的东边是以50米宽的绿带相隔的沪嘉浏高速公路。

南边是新浏河和80米宽的绿化带。

西边是娄江和正在建设的高尔夫球场以及别墅用房。

北边是待开发的规划居住区。

相邻地区的环境条件十分优越,交通方便,是居家生活的理想之地。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3.《住宅设计规范》【GBJ96-86】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太仓市锦秀新城规划设计方案竞选任务书(2003.2.26)

8.太仓市轩麟置业有限公司规划招标会议纪要(2003.2.27)

9.地块红线图(1:

500)

三、规划指导思想

“汇于河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是征大观也”——【明】计成《园冶·相地》。

早在明代,我国著名的园冶学家计成对居住用地的选址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而太仓市锦秀新城的基地与这一原则基本吻合。

因此要充分好利用周边环境,借景于新浏河和娄江的绿色景观,利用好基地内纵横交错的水系,合理配置资源,创造出高品位、高水准的居住社区。

同时规划设计必须考虑面向环境,面向市场,面向新世纪,确保锦秀新城规划设计的独特性和投资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做到总体规划的高起点,建筑设计的高标准,为此我们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立意为:

1.生态环境概念

总体规划依据锦秀新城基地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新浏河、娄江和基地内纵横河道良好的自然景观,综合处理水体,绿化植被,岸线景点等环境要素,并以此为主线,使整个锦秀新城和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互相交融,共生共荣。

同时提升地域和环境的内涵价值,以期使锦秀新城的总体规划具有江南水乡特色,达到“略成小筑,是征大观也”的境界。

2.人性化概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锦秀新城划设计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准则,在规划设计中贯彻一切从“人”出发,注重环境与建筑品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景观和基地内的水系,使一期和二期用地范围内都有水系和绿化带贯穿。

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日常休闲交往娱乐的场所,特别是儿童乐园,老人天地,体育活动场地等等各得其所,使人们在锦秀新城内居住其乐融融。

3.人车分流概念

城市机动车和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宁静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锦秀新城的规划在一期公建附近集中布置停车场,在二期住宅的底层设置停车库。

主干道两侧设置人行道,以保证行人在小区内行走的安全,住宅组团内部采用人性化设计,以保证住宅组团的安静和环境质量的提高,这是解决“人车分流”问题的最终目的。

4.市场化概念

根据锦秀新城分期建设的原则,锦秀新城的规划设计对功能结构,道路系统等各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配置,注重开发的可实施性,发展的可持续性,以期适应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增加开发的弹性和应变性,其重点为:

(1)针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规划,确保项目的独特个性和投资的可操作性,以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2)高规格、高档次的总体规划,点式与条状住宅楼的结合及穿插,疏密有致,确保分块实施,分期开工,建成一片收到效益一片。

(3)高标准的设计结合高标准施工经营以及社区物业管理的智能化运作,保障居民生活的高效便捷,安全无忧。

四、总体规划设计

根据上述几点规划设计指导思想,锦秀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如下:

1.整体空间结构——系统、有机、穿插、共融

本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着意创造优质高雅的居住生活模式,形成系统化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结构,整体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一环”和“放射式”。

(1)“一心”:

利用基地内天然的水系,形成一个由河道景观带围合成一个具有强烈向心力的三角形核心区。

一方面使河道景观串联起三块城市道路分隔的小区用地。

另一方面,使基地内原有的生态体系得以保持。

结合基地内二条需保留的河道,使水在锦秀新城内成了灵魂和联系三个地块的扭带。

“小桥、流水、人家”这个江南水乡的特色在锦绣新城内得到了充分体现。

集生态效应、艺术效果、实用价值于一体的水系,成了锦秀新城的活力之源。

(2)“一环“:

服从于太仓市新区的总体规划,二条城市道路把整个基地分成了三个地块。

滨河路以南为一期开发建设用地,滨河路以北常胜路东西的二个地块为二期开发建设用地。

遵循“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锦秀新城的原则。

我们规划了一条蜿蜒的主干道,使三个地块之间形成了一条环路,并在滨河路和常胜路上布置小区主入口和次入口。

这条环路和由水系景观带围合而成的中央核心区一起使锦秀新城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总体。

(3)“放射式”在核心区水系景观和环路绿化带的基础上放射出“线状”绿带渗透到住宅的组团内部,形成组团绿化,并分别布置了“儿童乐园、老年人天地”等体育活动场地。

形态各异,风格迥异,突出个性,以适应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

2.道路交通结构——快捷、流畅、安全、景观

整个太仓市锦秀新城由一期和二期三个地块组成,通过一条蜿蜒的环形道路串联。

三个地块在滨河路和常胜路上设置出入口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

小区内部分为三级道路系统。

一级主干道为串联三个地块的环形道路,道路两侧布置人行道使机动车进入大门后即可分流到集中式的停车场或进入二期底层的停车库。

二级道路结合住宅组团和绿地景观布置,是进入每幢住宅楼的道路。

三级道路为景观带或水系两侧供人们散步休闲的道路,形成小区绿色走廊,为住户提供舒适的绿色景观。

3.生态绿化景观结构——核心、层次、流水、交融

锦秀新城的生态绿化景观结构,依据生态环境的概念,以“一心”“一环”和“放射式”为核心,层次清晰,充分基地内外纵横交错的河道,紧紧抓住江南水乡的特色——水,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

使锦秀新城内河道或收或放、水流或湍或缓,有古人曲水流觞之意境。

4.总体规划和形态结构——分块实施、弹性应变、持续发展

整个锦秀新城的形态结构呈南低北高之势。

滨河路南边地块为一期开发建设项目。

其中,河道南岸布置独立式别墅和联排式别墅,其余为五层多层住宅楼。

滨河路以北二个地块为二期开发建设项目,靠近滨河路部分布置六层多层住宅,作为一期和二期的衔接和过渡,二期地块内保留河道两侧和北边布置小高层住宅楼。

每个地块都具一定的规模,既是整个锦秀新城中的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真正做到建成一片收到效益一片,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5.公建配套——有利于商业运作,方便生活

锦秀新城的公建配套在总体规划布局上,以有利于商业运作和方便居民生活为原则。

主要的活动中心、服务中心、超市、净菜市场、储蓄所、邮政局、社区宾馆和学校等集中布置在常胜路和滨河路的交叉口,以及通向新区方向的滨河路两侧,有利于形成商业氛围。

除此之外,每个地块各布置一个幼儿园和分区级的活动中心或会所。

在分区级活动中心或会所内设置物业管理用房、保健站、便利店或超市等设施。

整个锦秀新城的中心会所布置在正对常胜路的滨河路南侧作为常胜路的对景,建筑南侧宽阔的水面将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总体规划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基地面积:

911131㎡(含河道及兰线范围面积)

830261㎡(不含河道及兰线范围面积)

其中:

一期用地面积:

379346㎡(不含河道及兰线范围面积)

二期用地面积:

450915㎡(不含河道及兰线范围面积)

2.总建筑面积:

1109878㎡

其中:

别墅和联排式别墅建筑面积:

70283㎡

一期五层住宅和公建配套建筑面积:

279870㎡

二期住宅和公建配套建筑面积:

759725㎡

3.建筑容积率:

l别墅和联排式别墅地块:

0.65

l一期五层住宅和公建地块:

1.04

l二期住宅和公建地块:

1.68

4.建筑占地面积:

182657㎡

5.建筑密度:

22%

6.绿地率:

63%

7.道路面积:

124539㎡

8.居住总户数:

9252户

其中:

一期户数:

3095户

二期户数:

6157户

第二章建筑单体设计

一、房型设计

锦秀新城的建筑单体以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楼为主,并配以少量的独立式别墅和联排式别墅,层数分别是五层和十一层。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结合总体规划布置了七种单体建筑,设计了十二种基本住宅户型。

其中,一期多层住宅为4种户型,别墅为二种户型,联排式别墅为一种户型,二期以小高层住宅为主局部配以多层住宅。

二、房型平面

从人们对居住空间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出发,我们设计的房型平面布局为:

起居室宽敞朝南或面向东南西南主要景观,该空间为对外会友和家庭生活的主要场所。

餐厅相对独立,卧室与卫生间组合紧凑,自成体系,确保私密空间的相对独立。

主卧室均南向并配有独立的卫生间。

绝大部分的卫生间可直接对外采光。

(一)一期多层住宅

1.多层住宅一:

二房二厅一卫,做到起居室和主要卧室朝南,有相对独立的餐厅,明卫明厨,规划布置占一期多层住宅总户数42%。

2.多层住宅二:

二房二厅一卫,做到起居室和主要卧室朝南,有相对独立的餐厅,明卫明厨加储藏室,规划布置约占一期多层住宅总户数21%。

3.多层住宅三:

三房二厅一卫,二个主卧室和起居室朝南,起居室具有良好的景观,餐厅独立,明厨明卫加储藏室。

规划布置占一期多层住宅总户数18.5%。

4.多层住宅四:

三房二厅二卫,两个主要卧室和起居室朝向,起居室具有良好的景观,餐厅独立,明厨明卫加储藏室。

规划布置占一期多层住宅总户数18.5%。

5.独立式别墅:

每幢别墅占地1~1.2亩,布置在整个基地的南边,具有良好的景观。

6.联排式别墅:

一~二层每户建筑面积234㎡,三~四层每户建筑面积211㎡。

(二)二期住宅楼

1.点式小高层住宅:

一梯二户,三房二厅二卫,沿二期基地内保留河道两侧布置,起居室有非常好的朝向和景观。

2.条式小高层一:

采用一梯二户形式,三房二厅二卫,做到主要房均南向布置。

3.条式小高层二:

采用一梯三户形式,其中一套为三房二厅一卫,一套为大二房二厅、一套为二房二厅。

4.多层住宅一:

房型设计同一期多层住宅二,每户建筑面积为95㎡,层数为六层。

5.多层住宅二:

房型设计同一期多层住宅四,每户建筑面积为120㎡,层数为六层。

三、住宅建筑单体技术指标表

住宅类型

层数

套数

每套建筑面积(㎡)

(不含阳台)

总建筑面积(㎡)

独立式别墅一

2

24

272

6528

独立式别墅二

2

29

265

7685

联排式别墅

4

252

234+211

56070

一期多层住宅一

5

1180

82.54

97397

一期多层住宅二

5

590

90.12

53170

一期多层住宅三

5

510

100.62

51316

一期多层住宅四

5

510

111.74

56987

二期多层住宅一

6

432

120

51840

二期多层住宅二

6

984

95

93480

点式小高层

11

374

146

58004

条式小高层一

11

1562

120.5

202421

条式小高层二

11

2805

124+108+96

330480

四、住宅电梯

每个小高层住宅单元均设置一台1000kg电梯。

五、住宅造型设计

在建筑风格上,通过丰富的形体组合产生多层次的立面效果,形成体与面的穿插效果,多层住宅的弧形屋面,封闭式阳台的玻璃阳台,并通过外立面材料和颜色的选配,达到现代建筑明快有力的感觉。

六、建筑主要用料

外墙主体为白色高弹抗裂防水涂料,下部一层为沙岩石材。

外门窗采用翠绿色喷涂铝合金框,浅绿色透明玻璃。

内门为木门,分户门采用高级防盗门。

每个单元入口处安装可视对讲系统。

第三章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等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结构专业规范、规程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3.国家和江苏省的其它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大型住宅小区,以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楼为主,并配以少量的独立别墅和联排式别墅。

其中小高层为11层,多层住宅为5层和6层,独立别墅为2层,联排式别墅为4层。

住宅建筑面积约为110万平方米。

其余为活动中心、学校等附属建筑。

三、基本设计参数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建筑结构可靠度采用的设计基准期T取50年。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4.本工程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为丙类建筑,

5.抗震等级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四、结构体系

1.对于11层小高层住宅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梁板式楼屋面。

剪力墙的布置尽可能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并结合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布置,尽可能使剪力墙布置成均匀、对称,减少结构重心与刚度中心的偏差值。

对于建筑布置平面及立面复杂的结构,在计算时考虑扭转耦连且取足够多的振型组合;对于楼板有大开洞的结构,必须满足结构规范规程对平面楼板的限制削弱的要求,计算时按弹性楼板考虑。

2.对于5~6层住宅楼,采用砖混结构体系;对于2~4层独立别墅和联排式别墅,如承重结构上下对齐,则采用砖混结构;若干别墅住宅承重结构上下错位,则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而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对于有地下室的高层结构,基础设计结合整个地下室底板,拟采用片伐基础加桩基。

对于无地下室的高层结构,基础设计拟采用条形基础加桩基。

而对于多层结构,基础如能满足沉降要求,拟采用片筏或条形基础,否则亦采用桩基或复合地基。

由于地质勘察资料尚缺,故基础形式还不够具体,有待地质钻探后给予完善。

五、荷载取值

1.基本风压:

W0=0.40kN/㎡,地面粗糙度取B类。

2.楼面和屋面荷载

卧室、起居室2.0kN/㎡

厨房、厕所2.0kN/㎡

地下车库4.0kN/㎡

走廊、门厅、楼梯2.0kN/㎡

屋面(上人)2.0kN/㎡

屋面(不上人)0.5kN/㎡

挑出阳台2.5kN/㎡

电梯机房7.0kN/㎡

六、其它

1.对于建筑结构超长的住宅楼,在建筑物适当部位用温度伸缩缝(兼抗震缝)将结构分成若干单体,以满足结构抗震与楼板抗裂要求。

2.对于建筑平面凹凸较大的高层结构,除了如前所述必须满规规规程限值要求外,在凹凸处设置拉梁与拉板,并加强周边结构,以更好的传递水平力。

第四章给排水设计

本建筑考虑设置生活给水、消火栓、自动喷淋给水、生活污水、雨水等给水排水系统。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4.《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2001】

5.《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设计规程》【CJJ29-98】

6.《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CT501-99】

二、生活给水设计

(一)公建、住宅分开计量。

1.水源:

本工程给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水。

2.水质:

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的要求。

3.日用水量估算:

(别墅按5人/套,住宅按3.5人/户计)

4.一期日用水量估算

用户名称

用水标准

数量

最高日用水

量(m3/d)

最高时用水

量(m3/h)

用水时

间(h)

备注

别墅

400(L/人.d)

1525人

610

51

24

K=2.0

多层住宅

300(L/人.d)

9765人

2930

244

24

K=2.0

公建

6(L/㎡.d)

21000㎡

126

21

12

K=2.0

绿化及道路浇洒

3(L/㎡.d)

295890㎡

888

296

6

K=2.0

未预见水量

10%

456

61

小计

5010

673

5.二期日用水量估算

用户名称

用水标准

数量

最高日用水

量(m3/d)

最高时用水

量(m3/h)

用水时

间(h)

备注

小高层住宅

300(L/人.d)

16594人

4978

415

24

K=2.0

多层住宅

300(L/人.d)

4956人

1487

124

24

K=2.0

公建

6(L/㎡.d)

23500㎡

141

24

12

K=2.0

绿化及道路浇洒

3(L/㎡.d)

351713㎡

1055

352

6

K=2.0

未预见水量

10%

766

92

小计

8427

1007

6.供水方式:

(1)别墅:

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方式;

(2)多层住宅:

采用恒压变量成套设备供水方式;

(3)小高层住宅:

市政给水管网→贮水箱→生活给水泵加压→屋顶水箱→用水点;分区供水,控制给水压力小于350Kpa。

三、热水设计

住宅每户在厨房设置煤气热水器。

四、消火栓给水系统(公建及小高层)

1.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系统20L/s,室内消火栓系统15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2.消火栓系统

(1)室外消火栓系统:

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二根DN200给水管,在区域内形成环网。

在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的附近设置地上式消火栓。

(2)室内消火栓系统:

由184T消防水池、消防泵、屋顶消防水量(18T),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及消防管网组成,管网为水平及垂直布置成环,在每层适当位置设置室内消火栓,并保证每一点均有两支密集射流为10m的水柱同时到达。

3.给水方式:

室内消防给水为一个压力区供水。

五、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1.喷淋用水量:

21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

2.自动喷淋系统:

由184T消防水池、喷淋泵、屋顶消防水量(18T)、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喷淋水泵接合器及消防管网组成。

3.危险等级:

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

4.给水方式:

喷淋消防给水为一个压力区供水。

六、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保证室内消防用水量,室外消防用水量由室外消防管网保证。

消火栓系统按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按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考虑,消防贮水量共计为184T。

消防水池建在室外。

七、门厅、走道、车库等处均设有手提式灭火器。

八、排水系统

1.本基地总污水量为10170T/d(按生活用水量的90%计)。

2.污水管设专用通气管。

3.排水体制:

采用雨污分流制系统。

生活污水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屋面雨水及地面雨水均通过区域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九、雨水系统

1.按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2.屋面雨水及地面雨水均通过区域雨水管道收集后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十、环保要求

1.本建筑设完善的供排水设施,便器设手动冲洗,卫生器具排水均设存水弯隔绝臭气。

卫生器具安装按国标,保证污水不会倒流,所有通气管均伸至屋顶。

2.生活给水管采用铜质阀门,生活贮水箱及屋顶水箱均采用不锈钢装配水箱(SUS444),保证生活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3.生活消防贮水池进,出水管布置保证水的良好流动而无死角。

4.室外设洒水龙头浇洒绿地和道路。

5.所有水泵机组均设置橡胶隔板垫(器)和可曲挠橡胶接头等起到消声,隔振作用,并选用低噪音水泵。

6.生活供水采取防二次污染措施。

7.雨、污严格分流。

第五章空调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措施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方案设计文件

二.概述:

公建配套中含有活动中心,服务中心,超市和便利店,社区宾馆,幼儿园等设施,考虑设置空调系统。

三.主要设计参数:

1.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5.2℃

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8.65℃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46℃

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1%

2.空调室内参数:

夏季室内计算干球温度:

24~26℃相对湿度:

≤65%

冬季室内计算干球温度:

18~22℃

三.空调系统设计:

1.活动中心:

其为会所性质,有各种娱乐活动室,各房间功能不同,空调使用的时间也会有差异。

故空调系统考虑开启的灵活性,采用多联式变频空调系统,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空调要求。

2.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均为一些小空间得到商铺采用分体空调机。

3.超市:

考虑到空间较大,空调系统采用屋顶式空调机组,全空气集中送风系统。

4.社区宾馆:

考虑其为公寓式,采用多联式分体空调+全热交换式换气机,既保证房间的空调要求,又提供新风的补给,满足卫生条件。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按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计算。

5.幼儿园:

采用分体空调机

四.防火防排烟设计:

1.无外窗的前室和楼梯间均设置正压送风系统,保证在火灾时,前室有25Pa,楼梯间有50Pa。

正压送风机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上。

2.空调通风的风管穿越楼板,进出机房时,均安装70℃的防火调节阀,火灾时防火阀关闭,与其联锁的风机停止运行。

3.空调风管保温采用不燃型保温材料板材。

五.消声及隔振措施:

1.吊装的风机设置减震吊架,风机,空调机,新风机的进、出口设非燃性软接头。

2.送、回风主管上设置消声器。

六.节能设计:

空调机、风机等均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

凡有冷热能量损失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