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600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doc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

情境1:

独立基础施工图识读

一、独立基础施工图识读

1.一般规定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独立基础的尺寸与配筋,以平面注写方式为主,以截面注写方式为辅。

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

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到上为Y向。

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分为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系在基础平面上集中引注:

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相对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

对相同编号的基础,可选择一个进行原位标注;当平面图形较小时,可将所选定进行原位标注的基础按双比例适当放大;其他相同编号者仅注编号。

2、集中标注

(1)注写独立基础编号(必注内容)

1)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如DJJxx;

2)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如DJPxx;

(2)注写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必注内容)。

如图1.1示。

1)当基础为阶形截面时,注写hl/h2/........。

各阶尺寸自下向上“/”分隔顺写。

当基础为单阶时,其竖向尺寸仅为一个,且为基础总厚度。

例:

当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DJJ01的竖向尺寸注写为300/300/400时,表示hl=300,h2=300,h3=400,基础底板总厚度为1000。

2)当基础为坡形截面时,注写为hl/h2。

例:

当坡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DJPxx的竖向尺寸注写为350/300时,表示hl=350,h2=300,基础底板总厚为650。

图1.1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示意

(3)注写独立基础配筋(必注内容)。

图1.2独立基础配筋示意

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配筋注写规定如下:

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②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③当矩形独立基础底板底部的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值时,先注写较大配筋,在“/”后再注写较小配筋。

例:

当(矩形)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标注为:

B:

X16@150,Y16@200;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置HRB335级钢筋,X向直径为16,分布间距150mm;Y向直径为16,分布间距200mm。

(4)注写基础底面相对标高高差(选注内容)。

当独立基础的底面标高与基础底而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独立基础底面相对标高高差注写在“()”内。

(5)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内容)。

当独立基础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

例如,基础底板配筋长度是否采用减短方式等等。

可在该项内注明。

3、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x,y,xc,yc,xi,yi,i=1,2,3.......其中,x,y为普通独立基础两向边长,xc,yc为柱截面尺寸,xi,yi为阶宽或坡形平而尺寸。

如图1.3示。

图1.3独立基础原位标注示意

普通独立基础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可用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终合设计表达。

当独立基础底板的X向或Y向宽度≥2.5m时,除基础边缘的第一根钢筋外,X向或Y向的钢筋长度可减短10%,即按长度的0.9倍交错绑扎设置,但对偏心基础的某边自柱中心至基础边缘尺寸<1.25m时,沿该方向的钢筋长度不应减短。

独立基础双向交叉钢筋长向设置在下,短向设置在上。

情境2:

独立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独立基础为各自分开的基础,有的带地梁,有的不带地梁,多数为台阶式。

其模板布置与单阶基础基本相同。

但是,上阶模板应搁置在下阶模板上,各阶模板的相对位置要固定结实,以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位移。

阶形基础,可分次支模。

当基础大放脚不厚时,可采用斜撑;当基础大放脚较厚时,应按计算设置对拉螺栓,上部模板可用工具式梁卡固定,亦可用钢管吊架固定。

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

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情境3:

独立基础钢筋加工与绑扎

一、独立基础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1.一般计算原则

独立基础钢筋的计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底板钢筋的计算,另一部分是柱子根部钢筋的计算,这是因为现浇基础施工时,柱子的根部钢筋必须先放进去,混凝土浇注后,才能成为一体,所以在进行基础钢筋计算时,还必须考虑到柱子的施工需要。

2、案例

如图1.4示,某基础混凝土为C20,试计算基础的钢筋下料长度。

图1.4

解:

(1)基础底板钢筋计算

从图中可知,基础底板配筋是12@1OO双向,①、②号钢筋的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

  =基础底板宽度一钢筋保护层厚度×2=1500-40×2=1420mm

  根数为:

n=[(1500-40×2)/1OO十1]×2=30根

(2)柱钢筋计算

基础柱插筋的接头,在顶层纵筋的接头确定后就己经确定,那么本例的③号钢筋(相当于柱的①号钢筋)的接头位置在高出基础顶面500mm处,本例④号钢筋(即柱的②号钢筋)的接头与③号钢筋错开560mm,即在基础顶面1160mm处,,⑤号钢筋(即柱的③号钢筋)要与④号钢筋错开5OOmm,即其接头位置在高出基础顶面560mm处,因此,基础柱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③=220十1100—40十500—2.931×18=1727mm

④=220十1100—40十1160—2.931×16=2393mm

⑤=220十1100—40十560—2.931×16=1793mm

(3)箍筋的计算

在基础内箍筋⑥号钢筋只配置两处,即两个大箍筋和4个小箍筋,箍筋的下料长度与上部的相同。

(4)编制钢筋下料单(略)

二、独立基础钢筋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1)钢筋下料完成后,核对基础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与料单、料牌是否相符,如有不符,必须立即纠正。

(2)准备好常用的绑扎工具(钢筋钩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和足够数量的扎丝、混凝土垫块(或撑脚)。

2、独立基础钢筋的绑扎

独立基础钢筋绑扎工艺流程为:

基础垫层清理一—弹放底板钢筋位置线-一按钢筋位置线布置钢筋-一绑扎钢筋一-布置垫块一-绑柱预留插筋。

(1)基础垫层清理。

将垫层清扫干净,混凝土基层要等基层硬化,没有垫层时要把基层清理平整,有水时要将水排净晾干。

(2)弹放底板钢筋位置线。

按设计的钢筋间距,直接在垫层上用石笔或墨斗弹放钢筋位置线。

(3)按钢筋位置线布置钢筋。

基础底板为双向受力钢筋网时,一般情况下,底面短边方向的钢筋放在最下面,底面长边方向的钢筋应放在短边方向的钢筋上面;而单向受力钢筋,短边方向受力钢筋放在下面,长边方向钢筋放在上面。

规范规定:

当独立基础的边长B>3000mm时(基础支承在桩上除外),受力钢筋的长度可以减至O.9B,交错布置。

(4)绑扎钢筋。

绑扎常用一面顺扣的绑扎形式,对于单向主钢筋的钢筋网,沿基础四周的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固,中间部分每隔1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移;对于双向主钢筋的钢筋网,必须将全部交叉点全部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扎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布置垫块。

①基础底板采用单层钢筋网片时,基础钢筋网绑扎好以后,可以用小撬棍将钢筋网略向上抬后,放入准备好的混凝土垫块,将钢筋网垫起。

②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上下位置正确。

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而下层钢筋弯钩应朝上,弯钩不能倒向一边。

为了保证基础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避免钢筋锈蚀,基础中纵向受力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若基础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6)绑柱预留插筋。

现浇独立基础与柱的连接是在基础内预埋柱子的纵向钢筋。

这里往往是柱子的最低部位,要保证柱子轴线位置准确,柱子插筋位置一定要准确,且要绑扎牢固,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偏移。

因此,柱子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网绑扎连接,再用井字形架将插筋上部固定在基础的外模板上。

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纵筋直径,以便与下道工序的连接,箍筋不少于3道,位置一定要正确,并扎牢固,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情境4:

独立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现场搅拌

1、每次浇筑砼前1.5h左右,由土建工长或砼工长填写“砼浇筑申请书”,一式3份,施工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土建工长留一份,交试验员一份,资料员一份归档。

2、试验员依据砼浇筑申请书填写有关资料。

做砂石含水率。

调整砼配合比中的材料用量,换算每盘的材料用量,写配合比板,经施工技术负责人校核后,挂在搅拌机旁醒目处。

定磅秤或电子秤及水继电器。

3、材料用量、投放:

水、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的计量误差为±2%,砂石料的计量误差为土3%。

投料顺序为:

石子——水泥——外加剂粉剂——掺合料——砂子——水——外加剂液剂。

4、搅拌时间:

强制式搅拌机:

不掺外加剂时,不少于90秒,掺外加剂时,不少于120秒。

自落式搅拌机:

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的基础上增加30秒。

5、当一个配合比第一次使用时,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主持,做砼开盘鉴定。

如果砼和易性不好,可以在维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砂率、水及水泥量,至和易性良好为止。

2、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超过砼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10cm厚砼固定钢筋。

台阶型基础每一台阶高度整体浇捣,每浇完一台阶停顿0.5小时待其下沉,再浇上一层。

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

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3、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人的间距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

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

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4、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

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5、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

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昼夜,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昼夜。

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6、模板拆除

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