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761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并通过以下做法推动工作开展: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目标管理;

县卫计局健全组织保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华亭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和《关于做好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通知》;

召开了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推进会及村医服务能力提升活动启动会。

二是健全运行机制。

紧紧围绕“组建一支团队,创新两项机制,完善三套制度”的工作运行机制,全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服务。

(1)组建一支团队,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载体,以“4+1+1”签约服务团队为依托,逐步完善乡村两级“一体化”分级管理模式,组建团队长为责任主体,若干团队(即全科医生、公卫专干、乡村医生)为服务主体的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团队参与服务、团队长参与管理,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创新两项机制,一是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理念,推行“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融合发展理念,全面树立“以公卫促医疗,以医疗强公卫”的服务理念,建立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参与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长效机制;

二是创新网格化健康管理模式,以“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为方向,按照“社区化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重点人群向全员人口健康管理、疾病干预向健康干预的转变,使辖区居民健康服务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管理。

(3)完善三套制度,一是档案质控制度,制定乡镇卫生院院长、公卫科长、质控专干三级质控制度,按照“一看二查三核实四评价”档案质控四步走质控(即:

一看纸质档案;

二查电子档案系统、工作台账;

三电话、入户、诊疗记录核实;

四评价档案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逻辑性),建立质控工作台账,落实档案质量自评分析会。

二是项目培训制度,制定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项目培训制度,专业单位按照“三个结合”开展,即业务督导与培训相结合、网络监测与培训相结合、信息核实与培训相结合,基层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业务培训,抽调业务熟、能力强的乡村医生充实乡镇公共卫生培训师资队伍。

三是业务督导制度,制定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业务督导制度。

创新县级督导考核方式,季度督导和随机检查交替进行,乡镇轮换督导和第三方考核结合进行,县级专家库成员和乡镇师资队伍人员配合进行。

三是落实工作措施。

(1)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各乡镇建立健全“1+8+3”管理服务机制,即成立1个公共卫生综合管理办公室,下设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质量控制、预防接种、妇幼保健、慢病管理、卫生监督、中医药健康管理8个工作室,加强预防接种、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3个门诊建设。

(2)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年度重点业务指标完成滞后、被市县连续约谈两次或省市考核督导中严重影响全县整体工作、编造虚假健康档案和违规使用项目资金等情况的,对基层单位负责人进行追责问责,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减经费、约谈、免职等追究方式。

(3)加大健康宣传力度,以国家卫计委组织开展的主题为“基本公共卫生你健康我服务”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将健康宣传贯穿工作始终,做好宣传延伸,营造良好氛围。

(4)建立重点指标清单,建立公共卫生责任单位重点指标负责制,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明确各自工作职责,研究各项工作指标,做好数据来源统计,建立重点指标清单,形成周监测、月通报制度。

(5)抓好信息数据报送,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各乡镇根据报表内容、报送周期和程序、数据统计口径及时准确上报,同时加强用户权限管理,确保数据安全。

(6)发挥档案载体作用,注重档案使用,将电子健康档案与健康卡深度融合,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逐步将档案信息向居民个人开放,2018年完成50%的健康档案与服务对象见面,发挥健康档案在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7)做好重大疾病防控,规范城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加强疫苗冷链运转和异常反应处置,合理审查审定城区疫苗接种门诊(点),单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

(8)落实妇幼健康工作,全面落实《母子健康手册》使用,提供生育保健全程医疗服务,规范开展婚前医学保健,开展优生优育全程服务;

年度内指导基层单位开展中医院保健服务不少于4次;

全年健康教育巡讲不少于10次,累计覆盖不少于1000人次;

每季度开展一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

规范实施避孕药具发放和随访工作。

(9)规范公共卫生监督,指导各乡镇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中医药健康指导项目工作任务,督促落实项目质量和进度;

每月负责全县生活饮用水样本采集,对水质检测报告结果进行评价、公布。

(10)加强城市社区服务,一是社区全科医生每月到学校、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周进村入户对重点人群面对面访视和健康指导;

二是加强儿童生长监测动态化管理,提高预防接种补种率和卡证册信息一致率;

三是转变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服务主体,负责人要参与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建立群众基础,树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品牌效应。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有资金实行专款专用。

项目支出均有相关的授权审批,资金拨付严格审批程序,使用规范,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

项目实施单位按照相应的要求建立健全项目实施预算方案、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4.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截止7月底,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7.034万份,建档率86.7%;

预防接种建证率99.56%;

乙肝接种率99.79%;

卡介苗接种率99.43%;

脊灰接种率99.76%;

百白破接种率99.76%;

乙脑接种率99.57%;

流脑接种率99.57%;

甲肝接种率99.78%;

麻疹接种率99.7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8178人,随访8178人,健康管理率69%;

孕产妇健康管理3733人,随访1857人,第一次产前随访1203人,第2-5次产前随访4128人,产后随访1227人,产后42天随访1278人;

老年人管理17607人,健康体检9313人,体检率52.9%;

高血压健康管理13561人,规范管理率86.4%,血压控制率55.2%;

糖尿病健康管理2178人,规范管理率75.7%,血糖控制率52.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管632人,随访616人,健康体检320人,规范管理率49;

肺结核现管83人,随访234人次;

中医药健康服务16068人,服务率84%;

全县登记传染病病例327例,报告及时病例327例,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及时率均为100%;

按照规范要求积极开展了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巡查等相关工作。

各乡镇在辖区内健康文化墙、国策壁、人口文化广场(长廊)等增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内容;

在辖区内交通要道、人口聚集区、集镇中心等重点地段制作了公共卫生服务宣传牌;

扎实开展了公共卫生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进病房“六进”宣传活动;

乡村两级在人口密集区刷写了老年人免费体检墙体标语;

在华亭县电视台开办了《养生堂》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播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益广告。

全县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50余次;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4.9万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1700小时;

设置宣传栏160个,更新宣传内容451期;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468余次

 

2018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结核病防治项目。

为进一步降低我县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遏制结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省、市、县《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核病防治项目方案》要求,结核病防治项目覆盖全县10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管委会,受益人口达19.4万人,覆盖率100%。

全年共接诊结核病可疑者615人,免费检查615人,免费检查率100%。

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5例。

其中初治涂阳患者3例,涂阴患者32例,对发现的35例结核患者均按项目工作要求进行了规范管理。

对发现的3例涂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14人进行筛查,筛查率100%。

非结防机构共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236例,重报8例,住院1例,实际报告227例,报告率100%,疑似症状者转诊175例,转诊率为77.09%,转诊到位91例,转诊到位率为52%,追踪108人,追踪到位108例,追踪到位率为100%,其他到位22例,整体到位率为98.68%。

(二)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项目。

按照省、市、县《方案》要求,在全县10个乡镇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共采集水样64份,其中市政供水12份,农村集中式供水52份,覆盖乡镇100%,经检测,枯水期32份饮用水水样所检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之规定。

丰水期32份饮用水水样所检项目除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部分不合格外,其余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之规定。

总大肠菌群检测32份,不合格29份,不合格率90.62%,其中集中式供水16份,分散式13份。

耐热大肠菌群检测32份,合格29份,不合格率90.62%,其中集中式供水16份,分散式13份。

大肠埃希氏菌检测32份,合格16份,不合格率50%,其中集中式供水10份,分散式6份。

(三)出血热防治项目。

通过扎实开展出血热监测项目工作,我县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系统灵敏,疫情审核人员每天开展6次以上的疫情浏览监测,确保了病例报告及疫情处理及时规范。

201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报告发病1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全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疫情处置率、标本采集送检率等均达到了100%。

按照出血热防治项目指标要求,鼠类监测工作圆满完成,所捕获鼠类均规范进行了种类鉴别、称重、尺寸衡量及标本采集工作,标本采集率、送检率等均达到100%。

(四)重点职业病监测监项目。

按照省、市、要求,对全县个企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摸底,上报重点职业危害企业37户,危害因素严重企业13户,占报告企业数的35.13%。

2016年在建构煤矿和疾控中心小广场开展了职业病防治宣讲活动,受益工人15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全县共检出职业病36人,疑似职业病33人。

职业病病例检出率明显增高,增长率为164.29%。

(五)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增补叶酸项目。

增补叶酸项目实施以来,应服用人数1130人,新增服用人数1060人,11个乡镇共领取叶酸6034瓶,目标人群叶酸服用率达到88.49%,目标人群叶酸服用依从率76.4%,叶酸服用随访率在90%以上,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六)宫颈癌筛查项目。

华亭县的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工作通过6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11个乡镇农村妇女的宫颈癌免费检查工作,在项目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各村妇女专干进村入户宣传5000余人次,“村村响”广播宣传动员100余场次,使全县适龄妇女预防宫颈癌健康教育覆盖率及群众的健康筛查意识得到了全面提高。

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各个乡镇负责本次“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内年满35-64周岁的已婚妇女进行逐户调查摸底和随访,对外出和不太愿意参加筛查的已婚妇女,明确专人负责,通过电话提早联系,确保按时参查。

我县2016年度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自2016年5月底启动以来至2016年12月中旬,对全县11个乡镇5078名农村妇女进行了免费检查,其中以往接受过宫颈癌筛查人数为1280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85人,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174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0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0人,鳞状细胞癌(SCC)0人,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S)0人,颈管原位腺癌0人,滴虫性阴道炎162人,外阴假丝酵母菌病99人,细菌性阴道病80人,宫颈息肉439人,子宫肌瘤38人。

(七)地方病防治项目。

完成了300份盐样的实验室检测和现场半定量检测,185分水碘监测和200份儿童、100份孕妇尿样采集、检验及数据录入。

完成800名慢型克山病例筛查,对59例近年来筛查确诊的慢型克山病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型克山病患者恢复期治疗统一协定处方免费治疗任务。

指导60名大骨节病患者完成3个月1疗程的自我管理治疗工作。

实施包虫病防治项目,完成5005人的重点人群B超查病、500份儿童血清、1003头(只)家畜监测、4884只犬驱虫和1000份犬粪采集任务,以及中间宿主监测和人群问卷调查550份。

(八)妇幼项目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资金,规范补助流程、定期公示补助对象和补助金额,2018年补助998人,补助资金58.11万元,补助率82.2%。

二是多管齐下做好叶酸发放工作。

通过婚检、孕检、定期走访等途径确保叶酸发放到位、指导服用到位,发放叶酸3018瓶,服用叶酸1006人,叶酸服用率98%。

三是继续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宫颈癌筛查任务5000例,下发了通知,明确了各乡镇的任务和筛查时间,6月份到11月份集中对各乡镇目标人群开展筛查,截至目前任务完成4305例,任务完成率86.1%;

三是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阻断项目逐步规范,按照项目要求下发检测试剂,完善相关登记报告制度,落实追踪随访管理,使孕产妇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均达到99%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存在的问题:

我县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且受传统习惯影响,农村妇女保健意识不够强;

基层医疗机构公卫工作力量薄弱,导致大年龄组儿童疫苗针次存在脱漏现象。

常住儿童信息化录入完整率、上传及时率低于全市水平,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工作薄弱;

个别医疗单位死因监测报告率低、报告质量差。

各类重点人群健康指导与群众的期望差距大;

非定点医疗机构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率低,病人发现工作滞后。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加以解决。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采取切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和方法使健康教育工作长期化。

二是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认真为群众讲解住院分娩和增补叶酸的好处及各项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争取完成任务。

三是抓好地方病防治工作。

认真实施2019年度中央补助地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中的碘缺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包虫病、麻风病和布病防治地方病项目,强化宣传教育和督导培训,加大病人筛查和病例监测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认真开展重点地方病监测控制和消除评价,全力降低地方病对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一是根据全省五级中医师承项目根据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财政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全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的通知》(甘卫中发〔2017〕46号)精神,第三批中医药师承教育全市确定指导老师9人、继承人18人。

二是建成河西、砚峡卫生院两个中医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区。

全省五级中医师承项目年度目标是全县9名指导老师、18名继承人年度考核合格。

建成河西、砚峡卫生院两个中医服务能力提升示范区。

3.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2018年度全省五级中医师承带教津贴3.6万元,相关卫生院下达资金40万元。

4.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情况。

市卫健局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

各带教单位均指定专人负责,围绕师承教育,督导学术继承人跟师笔记、月记、临床医案、论文、平时考核表和阶段考核表等的完成。

市卫健局严格过程管理,加强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确保师承教育取得实效。

河西、砚峡卫生院分别在年底建成了两个示范区,单位中医药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2018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省市文件要求,全市政府办的11个乡镇卫生院及辖区内社区卫生室使用的基本药物100%通过甘肃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采购(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由卫生院代采购),采购的基本药物全部零差率销售,药品差价由中央、省、财政部门制定补偿方案进行补偿。

2.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药品零售价格下降,有效缓解了“看病贵”问题,药价明显下降,群众得到了实惠。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趋向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了卫生院“以药养医”问题,杜绝了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特别是抗生素滥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合理用药得到进一步规范,卫生行业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3.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18年我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补助195.44万元,其中: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经费148.81万元,村卫生室安排补助经费46.63万元。

乡镇卫生院职工的工资得到了保障,乡村医生的补助也及时足额下发,资金到位率100%。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2018中央、省拨给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药补助经费195.44万元,支出195.44万元,结余0万元.基药补助资金专款专用,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严格按项目资金进行管理,执行相关财务支出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

4.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该项目按照预算安排和各项工作进度逐笔支出,项目组织管理有制度保障,项目相关的资料较完备

5.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按照中央、省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文件规定,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基本药物采购制度和管理规定。

在采购程序上,各村卫生室购药计划报辖区乡镇卫生院,由卫生院通过采购平台进行采购配送。

为保障基药制度的顺利实施,我局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对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了基层医务人员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的培训工作,确保了基层医务人员临床首选、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二是加强督导,208年,组织相关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卫生室进行专项督查3次,及时发现和改进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补偿政策,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的基层医疗机构。

6.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项目的支出符合年初制定的预算目标,预算完成率100%。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在资金管理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控制专项资金的支出合法、合规使用。

无截留、挤占、滥用情况。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

该项目是按照工作的需求逐步进行,到2018年底已完成了全部工作目标,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为100%。

(2)项目完成质量:

按照上级卫计部门和政府的要求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规范我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渠道、用药行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群众看病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全区群众健康水平为总目标。

阶段性目标:

2018年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中心和社区卫生室(站)基本药物使用比例95%。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经对项目决策、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任务完成情况、综合效益情况进行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100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六、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建议在政府网站等信息平台公布绩效评价结果,让公众知晓财政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效果,激发公众的参政、议政热情,从而积极献计献策、监督政府职能部门的各项工作。

七、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基本药物配送速度慢,配送企业无法按照规定在12—24小时内将药品配送到位,药品通过网上平台采购后,大多数需要近半月的时间才能送到。

部分药品短缺、采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