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665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doc

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杨玉洲

建设部特地把资质和信息化挂钩,处于一片苦心。

建设部2001年做特级资质的时候,设立了特级资质序列,施工总承包序列里边有一块特级资质,到2006年底的时候,特级达到240家,还有更多企业都达到了特级标准,但是我们企业实际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并没有随着规模提高。

   所以在2006年底建设部把特级申报口关掉了,同时调整特级资质标准。

在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技术水平两个方面调整比较大。

其中科技技术水平里边要求有省部级研发中心,近三年科技经费达到千分之五,目前调整达到800万,有科技进步奖等等。

目前总的指导单位还是住建部市场司,具体牵扯这个标准是三个处,一个施工处、资质处、一个建设部办公厅受理办。

第一稿是在建设部市场司241号文件发布的,07年10月18号把考评详细发布出来。

相对于目前标准来说,那个稿子我们认为比较简单的,后来中间就经历了四个比较确定的稿子,到目前为止建设部盖章标准还没有下发,09年1月9号发三号文件,这个文件奠定我们现在考评标准基础。

因为这个稿子写的非常详细、非常明确。

后来还有2010年3月31日的一稿,那个还是比较简单的,最新稿子是6月4号发布的一个稿子。

这就是刚才我讲的建设部考评的背景。

   二、下面把考评具体内容做一个简单的阐述。

  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我们企业信息化实施范围,到底哪些业务需要上信息化管理?

对于考评来说要求企业上哪些范围的信息化管理。

同时还要求信息化的应用,具体应用效果考察由专家到企业现场进行审查。

同时这个方案我们更强调检查企业实际应用效果。

有些企业认为建设部考评可以,范围也明确了。

  至于你采用什么样技术架构、采用什么样先进的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我们不强调。

你可以用很老的技术,但是你一定做出软件是非常好用的,我们强调范围和应用,不过分强调信息技术多先进,但是信息技术先进性对于这个平台将来的推广和拓展性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范围来讲我们考评涉及到七个部分。

总分105分。

其中1—6分部分是必查项,第7分是加分项,我们认为最难是中层管理、最难得分信息建设、人力资源和财务系统。

一定达到60分以上才能合格,中层管理要拿到30分,并且所有使用率达到24分,这个使用率说明了应用情况,这个里头最难应用达到24分。

基础设施建设硬件中心机房、网络安全、门户网站、资金等等六个部分,只要努力去实施的话,我们得18分不成问题。

那么人力资源、档案、财务、信息化比较容易,最难可能是综合管理,这是考评的重点,施工企业核心业务还是施工项目管理,这个难点是在综合项目管理。

刚才我讲了基础设施是六个部分,硬件主要是中心机房。

首先要有标准的中心机房,包括楼层设计、面积、功能划分等等,同时机房里边有恒温恒湿的控制,就是我们工业控制机房、核心的精密空调、防火、同时跟网络相关的路由器,

网络这一块主要强调要有网络的规划,IP规划、行为管理、流量控制、以及相应的设备。

安全主要强调我们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日常信息的安全。

重要的数据要求你备份,

资金这一块和我们特级资质标准近三年每年800万结合的,我们信息化作为科技活动经费其中一部分,财务一定设立项目体系,如果搞不清楚可以要求财务审计公司做一些报表。

制度这一块应该说范围很大,具体来说要求包括我们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我给大家建议一定要把我们相应规划、标准体系、编码体系、业务流程梳理关键放里边,这样的话对考评产生积极的作用。

   当然也要求我们相应的人员编制,要有信息主任、以及管理人员、分析人员岗位设置。

门户网站主要强调更新,同时跟我们整体信息平台有联动、有相应的后台管理。

   项目管理最不好得分是成本管理,其他事物模块比较好。

协同工作平台要有,同时要和相应的十个模块有关系,同时跟成本有相互关系,最早我们要求以进度投、或者成本投的方式,后来发现以进度投的方式非常难,要求我们成本计算、物资有相应的技术,我们整体信息平台、财务、人力资源、档案、办公信息化有相应的支撑。

最后要求我们项目管理使用情况达到一定程度。

   其中一个信息化报三个材料,一个信息化介绍,这个里头我给大家建议不要写做了哪些功能模块,更应该写过程,梳理信息化流程,编制信息化过程,这个是我们报的。

好多企业会问,三个资料里边信息化该报,我认为这样做是好的。

   第二个材料就是在建、停工项目汇总表。

这是一种考试,考试肯定要有得分项,在提供项目汇总表是描述我们企业有多少在建、停工的工程,按照这个考核我们信息化覆盖面,比如我们有100个项目,按照要求必须填够100个项目,同时各个模块在平台有没有数据,自己先报一报。

很多企业有100个项目,为了省事就30个,行不行?

理论上不行。

后面有产值,要求当年和上一年产值,上交营业税和产值控对应的,至少不能出让太大,他要求无论上没上去,都要报在线评估的报表。

我们工程列表报上来、也标注那些工程信息,这个专家拿着这个检查。

比如列表报100个工程,每个模块都划分了,理论上我们使用率50%,信息化工程比上使用率怎么计算出来,信息平台里进行管理所有工程项目的数量比上全部数量,那就是我们使用率,也就是应用情况。

   有了应用情况有相应的得分等级,比如达到50%是一个等级,60%是一个等级,达到70%是一个等级。

对应等级得分的,有的人会问我录入进去就证明我有等级,应该专家检查定的。

对专项分工项目应该有检查,如果没有专家会认为你管理不是很坚实的。

是信息化专家和工程实务专家同时到企业检查,在企业存在漏洞情况下、或者信息量不够情况下,认定你够不够得分项目由专家决定。

   这是工程项目按照数量比例算出你的使用情况,然后来得分的。

同时像人力资源、档案、办公自动化是按使用年限,至少使用一年得一分,两年、三年、四年还是四分。

我们不是要求企业把所有信息录进去,如果说我们真实应用的话,我们建议所有项目都进入平台。

   一个工程按照数量得分的,还有一个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使用年限,其中人力资源要求至少管理企业60%的人员。

有人说我们总部就这么多人,我们工地人员太多没法管理。

我们要求60%有一个范围,至少在核心人员管理平台上,包括我们项目经理、专业人员、工地的人员要有,如果抽查没有的话,可能得分会有影响,同时会追问你这个项目运行那里?

还有这些人员都上了保险没有。

因为报资料的时候要求报关键岗位人员保险。

目的通过检查你的信息化、检查你的管理水平。

刚才我讲的应用情况考评情况,可以按照我们信息平台直接打分,信息化应用车间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采取很直观的方法,但是跟专家培训这个方面也不担心,因为我们请的专家都是施工企业信息化本身出生的,他们对一个平台真实应用还是买来应付很清楚。

应用模块和为了应对特级资质后补模块非常清晰,管理流程没有、或者流程审批很异常。

我们还去一个企业审批日期改到2013年,我们问他你们这个是误输入还是什么?

肯定是通不过。

   具体每个模块,招投标要求我们投标物资管理和询价管理,同时有电子标书和清单的管理。

进度这一块主要要求目标进度和实际进度对比。

成本要求三项对应,投标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重点在实际成本。

这个里头成本堆积通过相应的物资模块、合同模块和质量相关的费用产生的。

传统的清单定额也好通过这个系统整合的,而不是单独录一个数。

我们归结为报表级的成本管理。

   其他就是合同,包括合同建立、总包、采包、支付、计算等等。

物资相当于我们库存管理,对于集中采购更有得分的优势。

质量和安全我们认为是事物性模块目前质量和安全检查,像事故管理和风险,同时要有相应质量和安全知识库。

竣工我们作为在建工程过程管理,这个跟我们竣工资料两部分不同,检查存放位置不一样。

对于竣工资料主要查档案期,不要求我们所有企业档案电子化,只是针对我们企业档案管理到第二级就可以了。

风险这一块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但是不一定要求单独建立模块,在协同模块也好、各个模块体现也好要有具体的点。

专家检查觉得你风险提醒非常有价值,可能给一个很高的分数,否则可能减少分数。

   设备管理这一块应该简化,关于调度和计算弱化了。

综合项目管理应该说是我们考评的重点,我觉得对于事物性模块都比较好得分,最难得分成本管理。

其他人力资源、办公和档案、以及财务相对比较好实施。

力资源主要依靠人事档案、合同、薪资、绩效、培训、招聘等等。

办公管理主要收发文内容,档案管理有的自动归档,财务管理要求功能点,并没有要求运行多少年。

有一块比较难得分的是集团财务,有很多企业目前还是用本地版的软件,账号并不完全打通,这块能影响得

对于在建、停工这两类工程要求信息范围是自申报日开始,自工程开工到申报日这段时间内所有信息都要有,有些已经开工三年五年,但是在检查那一天没有竣工,要把信息全部报上去。

竣工这一块要求近两年内功能档案不要求完全全部扫描系统,只要能查到档案存放位置、时间就可以了。

   考评程序要求内容综合资料卷、人力资料卷、工程信息卷、信息配置。

近三年产值财务方面资料和信息化资料不要有太大差异,同时信息化检查是后置,其他资料如果说报上去以后,省里边初审合格,建设部初审合格再派专家实地检查我们信息化管理内容。

   到现场有几方面给大家提建议。

   首先我们建立专家库,进行相应的抽取。

同时来之前会学习企业信息化资料,同时会查相应的网站。

   到了实地会听取30分钟汇报,我建议讲我们企业实际信息化建设过程做相应规划、相应标准工作,以及我们信息化取得哪些成绩。

不要讲模块,讲完拿工程列表找工程台账,最后得到应用情况的得分。

   重点我觉得还是我们信息化应用,因为我一直强调如果应用效果非常好,通过特级资质业界普遍认可不是大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应用不是特别好,可能就非常困难。

重点项目管理,总公司、子公司有上下级管理、同时各个模块横向联系,比如招投标模块导入相应的清单,我们做出相应的预算。

我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科目还是有差异,怎么做相应支撑化和标准化东西,这是专家最容易看到的。

同时系统集成和协同工作,至少单点单入,比如我们项目经理可以去相应的地方调取,不强调所有系统完全在一起,有些数据可以导入实现的。

还有协同办公。

难点其实是重复管理,特别是实际成本产值怎么做。

我们做出来是产值报表,再挖掘没有了,应该得一点分绝对不会得太高的分。

这次建设部要求并不要求大家都拿100分,所以我们拿实际能够得分项目,能够体现我们特色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说每个模块、每一分都不丢,这个其实到最后很难受的。

   联营挂靠模式应该是习惯的欠缺,实际我们有这块资料,包出去自身施工也有相应的数据,但是这块数据不愿意提交我们企业,这个问题我们要想办法的。

   刚才我讲考评的背景、考评内容和重点和难点。

我们企业现状跟行业说法差别比较大,首先我们经营模式和信息化模式差异太大,我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信息化支撑很弱,我们没有深入研究一下企业管理现状,比如说联营项目,因为很多数据资料不愿意提供给你,里边有很多利润。

同时我们有好多自营管理比较粗放,完全项目部说了算,项目部也有利益问题,也对信息化产生一定的阻力。

同时我们企业组织力量不能保证,信息化管理人员地位、工作思路和方法,还有信息化投入和产期有很大的差异。

投资信息化取得不了经济效益,可能在管理方式方法上还造成了很多冲突,这是好多企业老总的定位问题。

   大多数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档案管理、财务系统应用都不错,可能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来说,很多模块属于试运行初端阶段。

针对目前情况我建议企业信息化一定做足前期的数据工作。

我们企业之所以信息化实施比较困难,是因为我们前期做的工作太少了,企业模型研究、流程梳理、相应IT规划缺失,我们自身支撑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前期要加强这样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