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7725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斜井底板施工技术交底.doc

******************段TJ-1标项目经理部

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三棱山隧道1#斜井

分部(分项)工程

辅助坑道及附属洞室

交底项目

底板施工

图纸名称、图号

辅助坑道参考图(京沈控先施隧参06-13、06-16、06-21、06-25)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新建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TJ-1标段三棱山隧道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紫都台乡南部,起止里程为:

DK493+415~DK502+303,隧道全长8.888km。

本隧道共设斜井1座。

1#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侧,与隧道相交于DK498+000,与隧道左中线41º斜交;斜井全长595米,内设置25m缓坡段3处,斜井最大坡度7%,综合坡度6.26%;采用双车道道无轨运输。

斜井设计断面为双行道,宽7.5m,高6.2m。

三棱山隧道一号斜井,全长范围内浇筑底板,围岩里程分类如下:

1斜5+95~1斜5+55,双车道Ⅴ级围岩加强模筑衬砌;1斜5+55~1斜5+50,双车道Ⅴ级围岩永久喷锚衬砌;1斜5+50~1斜5+05双车道IV级围岩永久喷锚衬砌;1斜5+05~1斜0+60,双车道III级围岩永久喷锚衬砌;1斜0+60~1斜0+00,双车道IV级围岩模筑衬砌。

二、底板总体施工方案

底板采用左右侧交替施工,左右幅之间设置两排φ14的接茬筋,间距20cm,首先检查隧底有无欠挖,将底部虚碴、杂物、淤泥、积水等清除干净,对施工废水及地下水采取排、堵、截等措施,防止其流入已处理好的基底。

在准备施作底板的地段,先立模,然后测量放样。

底板混凝土由2#拌站供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采用插入式及附着式捣固器震捣混凝土按测量放样浇筑成型且抹面平顺。

混凝土达到2.5MPa强度后脱模,混凝土回填混凝土达到5MPa后方可行人,100%强度后方可行车。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后,注意做好防护工作,在滴水处覆盖草垫,四周设立护栏,两端树立醒目标识牌,并派专人看管。

三、施工方法

底板作业总体的施工步骤:

超欠挖检查→隧底清理→关模→测量放样→预埋排水管固定(模筑衬砌段)→混凝土施工→混凝土养护

各种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外加剂和砂石等原材料必须符合客运专线标准要求。

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的检验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1)隧底开挖应符合以下规定:

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不大于0.1㎡)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2)在底板混凝土灌注前基底应做以下处理:

清理基底虚碴、积水及其他杂物;采用高压风水对基面进行冲洗,保证基面洁净后方可关模。

(3)底板混凝土模板采用自制钢模板,钢模板加工时应达到如下要求:

保证混凝土结构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安全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安装方便,接缝严密,不漏浆,便于拆卸和多次使用;模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表面应涂刷脱模剂;模板使用后及时进行校正、整修。

(4)底板混凝土的厚度及表面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方可行人,强度达到100%强度后方可通行车辆。

四、施工技术措施

1、混凝土的拌制

(1)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外加剂等)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严禁使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原材;

(2)每次混凝土施工时拌合司机要提前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拌制混凝土的自动计量装置应定期检定,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3)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进行计量。

(4)粗细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根据工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得少于3min,搅拌时间也不宜过长。

2、混凝土的运输:

(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当运至浇筑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严禁再次加水。

(2)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运输已拌制好的混凝土时,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严禁高速旋转。

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在运输中同时拌制混凝土时,从加水后算起,至全部卸出所经过的时间,不宜大于90min;车体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漏水。

每天使用完毕后应清洗粘附的混凝土。

3、混凝土的浇注

(1)在浇筑混凝土前,确认基底无虚碴、积水及其他杂物并应采取防、排水措施。

(2)浇筑混凝土前以及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钢筋骨架、预埋件等加以检查。

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各项:

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模板、支架、支撑等结构的可靠程度;预埋件(排水管、接茬筋)的安装位置和高程;脱模剂涂刷情况。

(3)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浇筑。

4、混凝土的振捣

(1)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为5~10cm,以保证上下层结合良好;振捣器应尽可能垂直地插入混凝土中。

如条件困难,可略带倾斜,但与水平面夹角不宜小于45°;振捣棒捣固时应快插、慢拔,在每一孔位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水分和气泡不再逸出并开始泛浆为准。

一般为10~30s;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管件,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无漏振及过振现象。

(2)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防止跑模和漏浆现象发生。

(3)混凝土浇筑应尽量连续进行。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用时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处应埋入适量的片石、钢筋或型钢,并使其体积露出前层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即应覆盖和洒水。

操作时,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损伤;

(2)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洒水次数应以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度;

(3)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6、拆模

(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2)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五、施工附图:

双车道Ⅲ级围岩永久喷锚衬砌底板断面图

双车道Ⅳ级围岩永久喷锚衬砌底板断面图

双车道Ⅴ级围岩永久喷锚衬砌底板断面图

双车道Ⅳ级围岩模筑衬砌底板断面图

双车道Ⅴ级围岩加强模筑衬砌底板断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