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07819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必背必考常识文档格式.docx

因环境湿热,建筑物一般较高而且宽敞,洗练简洁。

(四)、少数民族园林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园林多具其民族风格特色,尤以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为此类园林之杰作。

罗布林卡意为“珍珠花园”,建于清代,为历代达赖喇嘛避暑的行宫。

园内有宫殿、亭台、池榭,建筑精美别致,花木繁盛,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宗教氛围,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藏式园林。

佛教旅游资源

佛教在世界上的传播,主要有三条路线:

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

北传佛教是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以大乘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汉语,所以也称为汉传佛教;

南传佛教是从古印度向南,传入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为主,其经典主要属于巴利语;

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传入西藏,与当地苯教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

其经典属于藏语。

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三大体系。

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有两个重要事件:

“伊存授经”与“永平求法”。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来到长安,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史称这一佛教初传历史标志为“伊存授经”;

东汉明帝永平8年(公元65年),东汉明帝刘庄派使者到西域求佛法,佛教在我国逐渐传播开来,史称这一事件为“永平求法”。

(一)、佛寺

伽蓝七堂。

伽蓝为梵语,即僧园或僧院。

七堂随宗派不同而各相异,以禅宗为例,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

天王殿,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

四大天王衣身颜色和手中法器各不相同: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拿琵琶;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右手托宝塔,左手缠龙;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持宝剑;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握银鼠。

佛教认为四大天王分别护持东西南北四方。

大雄宝殿,为佛教建筑之主殿,其内所供佛像有所不同。

有供“三身佛”者:

中间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左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右为应身佛----释迦牟尼;

有供“横三世佛”者:

中间是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有供“竖三世佛”者:

中间为现在佛----释迦牟尼,左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为未来佛----弥勒佛。

方丈室和藏经殿等

(二)、石窟

石窟即是石窟寺,是佛寺的一种,为古代佛教徒就山崖开凿而成的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

我国有100多座石窟,最著名的有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我国“四大佛教石窟”。

此外还有享誉世界的重庆大足石刻,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摩崖造像等。

著名的四川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代,通体高71米,为一座弥勒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佛教石雕像。

中国的石窟艺术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敦煌石窟、大足石刻、龙门石窟、云冈石窟以及乐山大佛,均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梵语称浮屠,原用于存放佛(释迦牟尼)的舍利,后演变为寺院的标志性附属建筑

因佛教以奇数代表清白,故塔的层数一般为单数,由地宫、基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

佛塔用木、砖、石、琉璃等材料建造,形势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等类型。

1、楼阁式塔

这是我国古塔的主流,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形式,中空,可攀登远眺。

此类佛塔著名的有:

(1)、陕西西安大雁塔

(2)、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苏州的虎丘塔、杭州的六和塔、开封铁塔、河北定州开元寺了敌塔等,也都是楼阁式塔中的佼佼者。

2、密檐式塔

是以外檐层数多且间隔小而得名。

其特点是塔身第一层非常高大,以上各层之间距离很短,塔檐层层重叠。

这种塔大都是实心,一般不能登临。

著名者有: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云南大理千寻塔、西安小雁塔、北京天宁寺塔、辽阳白塔、锦州大广济寺辽塔等。

3、覆钵式塔

又称喇嘛塔。

元代以后,为藏传佛教所常用。

这种塔也是高僧墓塔的主要形式,或作为园林名胜的点缀物。

著名的有:

北京妙应寺白塔、北京北海白塔、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扬州瘦西湖的白塔等。

4、金刚宝座塔

金刚宝座塔是在一个高台子(宝座)上建有五个正方形密檐小塔,供奉“金刚界五佛”。

我国现存金刚宝座塔仅有十来处,大都是明清时期建造的。

较著名者有:

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内蒙古呼和浩特五塔寺金刚宝座塔、云南昆明妙湛寺金刚宝座塔等。

陵寝旅游资源

一、古代陵寝的沿革

在我国,传统的丧葬方法也多种多样,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形式。

(一)在原始社会,葬仪极简

《礼记.檀弓》中曰:

“古也,墓而不坟。

(二)、奴隶社会,厚葬盛行

到了奴隶社会,则厚葬盛行,而且出现了残酷的人殉制度,车马也是常见的殉葬之物。

大约从周代开始,出现“封土为坟”的做法。

根据《周礼》记载,当时“以爵为封丘之度”,即按照官吏级别大小决定封土大小,当然天子、诸侯陵墓的封土无疑是最大的。

周代陵墓集中分布于陕西咸阳以北,封土多为平顶方锥体,故名“方上”。

(三)、秦汉两代的高冢大墓

秦汉时期,帝王陵墓依然都取“方上”形式,尤以秦始皇陵最为典型。

但不管是地面的封土还是地下的建筑,秦汉皇陵都规模宏大,随葬品也极为空前。

如秦始皇陵兵马俑震惊世界。

西汉帝陵中的“黄肠题凑”木棺椁,以及汉代开始出现的砖石墓室,都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划时代的大变化,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四)、唐代“因山为陵”

到唐代,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平地筑高坟太劳民伤财,改为“因山为陵”,就是利用天然山丘作为陵墓,把地宫掘进山里去。

这样既能体现帝王的尊严,又能防止盗墓和水土流失。

李世民的昭陵和李治、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都是这种形式。

(五)、宋代恢复“方上”形式

宋陵规模较小,但设集中陵区。

北宋陵集中在河南巩县,南宋陵集中在浙江绍兴。

宋陵虽然恢复了秦汉时期的方上形式,但不是简单重复,在陵园布局和地形选址等方面也有其自身特点,而且“方上”的规模要比秦汉时小得多。

(六)、明清两代的“宝城宝顶”

明清两代陵寝制度大致相同,都选址于“风水宝地”,设集中陵区。

每一陵墓都由宝顶、方城、明楼、祭殿组成。

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城,砖城内填上土,使其高出城墙成一圆顶,即为宝顶;

宝顶围以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犹如一座小城,即为宝城。

宝城前建方城明楼,结构复杂而豪华。

二、陵寝的旅游价值

(一)、科学文化价值

(二)、历史价值

(三)、美学价值

三、我国著名陵寝

(一)、历代帝王陵寝

1、秦始皇陵

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北麓,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秦王赢正继位后就开始给自己修陵墓,直到公元前210年去世,前后历经37年。

就单一陵墓而言,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1974年,在其附近发现兵马俑随葬坑,目前已挖出俑坑三个。

一号坑最大,发掘出与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武士俑和陶马6000余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2000多年前的战阵军容。

这一发现引起世界性轰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2、汉帝陵

西汉帝王及重臣陵墓多在咸阳北原及长安附近。

西汉也如秦代一样,大规模的修建陵墓。

汉制以每年赋税的1/3用于修陵。

西汉帝陵创“陵邑”制度,迁天下豪富居之,为帝王守陵,并首开石像生之先河,即在神道两侧置石人、石兽。

汉代帝陵中以汉武帝茂陵规模最大,位于兴平县境内。

霍去病墓作为茂陵的陪葬墓,在茂陵东面,墓冢以岩石砌成祁连山的形状,以纪念霍去病征战匈奴、屡建奇功。

墓前有一组大型纪念性的雕刻,包括“马踏匈奴”、石人、卧马、卧牛、伏虎等14件。

采用圆雕手法,雄浑古朴,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东汉帝陵集中于洛阳北面的邙山,规模较小,取消了陵邑制度,墓前立墓表,设石像生,墓室内墙壁多有画像或雕像。

3、唐朝帝陵

唐朝国力强盛,重新开始修建巨大的陵墓。

唐陵分布在陕西礼泉、三原、乾县一带。

唐陵不再采用堆土为陵的办法,而改用“因山为陵”,陵前的神道石刻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型的“石像生”仪仗队石刻已经基本形成。

此外还有众多的碑石,成为我国唐朝书法艺术的荟萃之地。

唐朝帝王陵墓也如汉代,以“功臣密戚、德业佐时者陪葬”,形成庞大的陵园。

唐陵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规模最大,位于陕西礼泉县境内的九?

山。

昭陵原有辉煌的地面建筑,还有著名的“昭陵六骏”石浮雕,以纪念李世民南北征战的开国功业。

六匹骏马都是李世民生前征战时的坐骑,六骏浮雕造型极为生动传神,姿态矫健,在我国美术史上久负盛名,可惜已被破毁。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位于陕西乾县梁山北峰,是唐代关中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和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墓。

陵前神道除有华表和石像生之外,还有石碑两方,其一为《述圣记》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李显书写,是歌颂唐高宗文治武功的。

另一方为无字碑,按武则天遗言“己之功过由后人来评不看文字”之意而立。

4、宋代帝陵和西夏王陵

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帝王陵集中在河南巩义洛河南岸台地上,葬有北宋七帝及太祖之父赵弘殷之墓,故为七帝八陵,每座帝陵的周围还有皇后陵和一些王公、大臣的陵墓。

南宋陵位于浙江绍兴。

与宋代约同时代,在我国西北宁夏一代,有一个党项羌族建立的大夏政权,宋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陵有8座帝王陵园和70余座陪葬墓,分布在今银川市西贺兰山东麓。

这些陵墓的封土呈圆锥形,故有“中国金字塔”之称,在我国帝王陵墓中别具一格。

5、元代帝陵

成吉思汗陵只是一座纪念性的陵墓,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伊金霍洛旗。

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于清水行宫,按其生前所嘱,遗体葬于鄂尔多斯。

但其真正的陵墓原址,一直是历史疑案。

今存之成吉思汗陵建于1954年,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廊庑相连而成,具有鲜明的蒙古民族风格。

6、明代帝陵

明代帝陵分为三处:

一为明孝陵,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位于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

二为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除代宗朱祁钰以外十三帝的陵墓

三是景泰陵,明代宗朱祁钰的陵墓景泰陵,在北京西郊海淀区玉泉山北麓。

7、清代皇家陵寝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

清代皇家陵寝主要有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

关外三陵是清王朝入关之前的皇家陵寝,指新宾的永陵、沈阳的福陵和昭陵。

永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父亲和祖辈的陵墓,又名兴京陵;

福陵是努尔哈赤和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在沈阳东郊,又称东陵;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在沈阳北郊,又称北陵。

清东陵在河北遵化马兰峪,距北京约125千米。

因在北京以东,故名东陵。

东陵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陵5座、公主陵1座。

五座帝陵分别是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

诸陵中孝陵为主陵,地面建筑以慈禧的定东陵最为考究,地下建筑以乾隆的裕陵较为壮观。

清西陵建筑类旅游资源

建筑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旅游者。

中国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以其独特的结构、优美的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及典雅的内外陈设闻名于世。

一、宫廷建筑

(一)、北京故宫

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故宫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

它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殿宇9000余间,保存有大量珍贵文物,1925年设故宫博物院,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的建筑模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中轴对称

故宫内有一条严格的建筑中轴线,所有重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其他次要建筑则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之两侧。

这条中轴线也是整个北京皇城的中轴线。

2、前朝后寝

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分前朝和后寝两部分。

前朝是皇帝举行各种大典,行使朝政权力的地方。

中轴线上有三大建筑:

太和殿,是故宫最宏伟的大殿,俗称“金銮殿”。

高达35米,开间为11间,进深5间,正中安放皇帝宝座,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中和殿,在太和殿之后,为一座四方形四角攒尖式建筑。

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接受大臣和执事人员跪拜之处;

保和殿,是前朝最后一个大殿,开间9间,进深5间。

清代每年除夕和元宵节,皇帝在此宴会王公阁僚,乾隆以后作为殿试场所。

在前朝三大殿东西,还有文华殿和武英殿等建筑为两翼。

后寝也叫内廷,是皇帝家族日常生活之处。

主体建筑是后三宫: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

交泰殿,是册封皇后及举行皇后诞辰等仪式的地方;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和皇帝新婚的洞房。

这三大宫殿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其两侧便是东西六宫。

3、左祖右社

左祖就是在宫殿的左前方设祖庙,即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右社就是在宫殿的右前方设社稷坛,社为土地,稷为粮食,社稷坛就是帝王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地方。

太庙和社稷坛今已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

4、等级森严

故宫的建筑,充分表现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从建筑物的规模、彩画装饰、脊兽数量、台基等级、以及内部陈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二)、沈阳故宫

位于辽宁沈阳,是清初前两代帝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所营建、使用的宫殿。

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以后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满汉两族的建筑风格。

沈阳故宫占地约6万平方米,全部建筑300余间,组成十多个院落。

四周有高大的围墙,正门为大清门,中路有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主要宫殿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东路以大政殿为中心,两翼辅以十王亭,为八旗大臣议事之所。

西路以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为中心,配以戏台、斋堂等。

沈阳故宫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

二、礼制建筑

礼制建筑指的是体现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宗法礼制的坛庙、祠堂等建筑。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作为一套完整的宗法礼制,礼在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天人关系、阶级与等级关系、人伦关系、行为准则等,成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系封建统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体现这一宗法礼制的建筑,无论从规模、等级和技术各方面,都是高标准的。

其中以坛、庙最具有代表性。

(一)、我国主要庙、坛类型

在皇家庙坛中,祭天在天坛,祭地有地坛,祭日有日坛,祭月有月坛,祭五谷有社稷坛,祭祖先有太庙,祭先农有先农坛。

在我国各地,分布有历代名人的纪念祠庙,如山东曲阜的孔庙、浙江杭州的岳庙、全国最大的关帝庙----解州关帝庙,以及山西的晋祠,湖南汨罗的屈子祠,陕西韩成的司马迁祠,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广西柳州的柳侯祠,河南开封的包公祠,四川眉山的三苏祠等等。

在我国民间,也有各种祭祀建筑,但规模和建筑艺术远不如皇家庙坛。

主要有城隍庙、关帝庙、妈祖庙等,大的家族往往有祭祀先祖的家庙。

(二)、北京天坛

在我国现存的各类坛庙中,北京天坛是最大的皇家庙坛。

天坛位于北京崇文区正阳门外,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祭天古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谷之所。

天坛有两重围墙,都呈北圆南方的形状,用以表示“天圆地方”。

天坛内有三大主建筑:

圜丘坛、皇穹宇和祈年殿,它们都分布在天坛主轴线----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上。

圜丘坛在中轴线的最南端,围以两道?

墙,外方内圆,四面设门,中央为圜丘坛,也称祭台或祭天台。

祭天仪式在此举行,所以圜丘应是天坛中最重要的建筑。

皇穹宇在圜丘坛之北,是一组圆形建筑,其正殿是“昊天上帝”神位供奉之处。

皇穹宇圆形围墙磨砖对缝,平整光洁,是世界上著名的回音建筑----回音壁。

祈年殿位于丹陛桥最北端,是祈雨祈丰收之所。

祈年殿是一座圆形三重檐大殿,高38米,直径为30米,三重檐皆覆以蓝色琉璃瓦,象征天是蓝色之意。

大殿有三圈支柱,中间的四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分四季;

中圈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

外围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有十二个时辰;

金柱与檐柱合计有二十四根,表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祈年殿处处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天文知识与天人合一的思想。

城市旅游资源

一、我国城市与旅游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又是泱泱大国。

远在四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开始有城池建设。

从夏商以来直至现代,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变化,既给我们留下大量的故城遗址,又有历代遗留的历史名城,还有大批的现代化都市。

因此,我国城市旅游资源数量众多,蕴涵丰富。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对城市进行统一规划的国家。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上,最早记载了王都规划的模式。

(一)、城市模式

在世界城市建设模式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

一种是欧洲模式,一种是中国模式。

欧洲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

1、圆形的城市。

城市有一个明显中心,包括广场、教堂、市场、政府机构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城市便由此中心逐渐向外发展,形成一个大体呈圆形的城市。

2、放射状的道路。

道路从圆形的城市中心广场出发,呈放射状向各方向延伸,相隔一段距离修建一条环形道路,所以鸟瞰城市,好像一个个巨大的同心圆。

3、一般没有城墙。

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石材。

5、同心圆似的平面布局。

中国模式的城市特点主要有:

1、方形的城市。

城池平面呈方形,周长多少、城门多少要根据城市的等级而定。

2、纵横交织的道路。

城市道路为东西走向与南北走向,经纬交织把城市分成方形网格。

3、一般有城墙和护城河。

中国古代城市十分重视城防建筑。

城市又称城郭,在旧时其实指的就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一重称为“城”,外面的一重称为“郭”。

4、主要建筑材料多为木材。

5、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

俯瞰城市好像一个巨大的棋盘,这种结构最便于将城市分片管理。

(二)、城市旅游优势

首先,一座城市的兴建,必然要尽可能选择自然环境较理想的地点。

其次,城市各种人文资源众多。

第三,很多城市具有自身的特色。

第四,城市各项旅游条件设施完备。

二、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指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某一方面具有独特地位,有丰富历史文化遗存或兼有风景名胜的城市。

这些城市因为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或在某些方面独特的风格特征,因而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某些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热点城市。

我国从1982年至1993年,分三批先后确定和公布了99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中,作为旅游资源,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类。

(一)、六大古都

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

(如果加上殷墟安阳,便成为七大古都。

洛阳

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

东周、东汉、北魏、隋、唐、等九个朝代,为九朝古都。

白马寺、龙门石窟、牡丹之乡。

西安

陕西省关中平原,渭河南岸。

西汉、隋、唐等十余个朝代,前后历时千余年。

大、小雁塔、碑林、钟鼓楼。

开封

河南省豫东平原,黄河南岸。

魏国、北宋、金。

相国寺、铁塔、龙亭、禹王台。

北京

我国首都,华北平原西北边缘。

元、明、清。

故宫、明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天坛、颐和园、香山、卢沟桥。

南京

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六朝、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为十朝都会。

玄武湖、秦淮河、明孝陵、中山陵。

杭州

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

吴越、南宋

西湖、六合塔、灵隐寺、岳坟岳庙。

(二)、文化名城

指人杰地灵、环境优雅、具有特色文化景观的历史名城。

如以“三孔”著称的山东曲阜,以鲁迅故居著称的浙江绍兴等;

有文化景观和山水景观相得益彰的苏州、杭州、济南、桂林、岳阳、昆明等;

有以古城风貌或特色民居著称的如山西平遥、祁县、云南丽江等。

(三)、革命纪念地

包括自鸦片战争以来具有突出革命历史意义的历史名城。

如贵州遵义、陕西延安、以及上海、武汉、南昌、广州等。

(四)、少数民族文化名城

历史上或现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以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著称,如新疆乌鲁木齐、西藏拉萨、日喀则、内蒙古呼和浩特、云南大理等。

动植物旅游资源

在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质地形、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环境,就称为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又存在着地域差异。

其各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地球表面丰富多样的自然带景观。

动植物,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动植物,可以说是气候环境的镜子,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最重要标志。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

再加上第四纪冰川期期间,我国东南部许多地区未受冰川覆盖,为大陆上的物种和生物群落提供了冰期避难所,所以我国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并有许多珍稀的古老孑遗物种。

一、动植物与旅游

其旅游功能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一是构景功能。

二是康乐功能。

三是求知功能。

二、我国动物旅游资源

我国动物种类繁多,约占世界总数的10%左右。

还有许多特有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扬子鳄、白唇鹿、朱?

等,均为我国所独有。

“国宝”大熊猫堪称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其形象已经成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标志,还成为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友好使者。

为保护我国珍贵的动物资源,国家将一些特有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列为保护动物,通过立法等形式加以重点保护,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白唇鹿、丹顶鹤、绿孔雀、朱?

、褐马鸡、牛羚、野骆驼、亚洲象、扬子鳄、白鳍豚、大鲵等,都已被列为一类或二类保护动物。

我国有很多以动物著名的旅游区,其中以鸟类著名的有:

鄱阳湖鸟类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大连老铁山“鸟站”,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新疆南疆的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以猴类著名的有:

峨眉山的猴群,湖北神农架与贵州梵净山的金丝猴,海南南湾的猴岛等;

以蛇类著名的有:

大连的“蛇岛”,福建武夷山的蛇园,浙江千岛湖的蛇岛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动物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