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85214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3.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一、 工程名称:

3

二、 工程概况:

3

三、 编制依据:

3

第二章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4

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4

二、各岗位主要职责 4

第三章施工部署 7

一、工程目标 7

二、施工部署 8

三、施工准备工作 9

第四章详细施工方案 11

一、施工测量 11

二、基础土石方开挖 14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 15

四、土石方回填施工 18

五、建筑工程 19

六、建筑砌体工程 31

七、外墙装饰工程 37

八、内墙抹灰工程 44

九、门窗工程 46

十、涂料 55

十一、电气工程 58

十二、给排水工程 62

第五章资源供应计划 64

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7

一、质量目标 67

二、质量保证体系 67

三、组织保证措施 67

四、质量管理制度 68

五、技术保证措施 69

六、主要分部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70

七、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72

八、计量保证措施 73

第七章安全保证体系和措施 73

一、安全生产目标 73

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74

三、安全生产教育 74

四、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75

五、工程安全措施 76

第八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79

一、组建强有力的管理领导班组; 79

二、现场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80

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与文明施工 83

一、环境保护措施 83

二、文明施工措施 85

三、消防保卫措施 85

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方案 86

一、季节施工措施 86

二、夏季施工方案 87

第十一章回访保修 90

一、用户服务目标 90

二、服务遵循的原则 91

三、组织保证体系 91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91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实验和检测仪器 93

.附表三: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94

.附表四:

施工进度计划表 95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96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9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某某学校综合楼工程

二、工程概况:

某某学校综合楼工程位于宁国市西津中学原校园后,六层,建筑面积10024.70m2,钢筋砼框架结构,人工挖孔桩基础;铝合金中空断热玻璃窗;内墙、天棚面乳胶漆,外墙红褐色面砖+奶白色高级外墙涂料;水电安装到位。

三、编制依据:

1、建设(委托)单位提供施工图纸;

2、《安徽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DBJ34/T-206-2005(建筑、装饰、安装工程);

3、安徽省工程造价管理站造计[2013]16号文件;

4、其它相关文件。

第二章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一、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组建了一套管理精干和具有先进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并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各专业施工员、专职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等组成管理班子。

1、具体管理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员

技术负责人人

总务员

机电主管

物资设备部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工部

质检部

安全部

技术部

后勤部

材料主管

质检员

安全员

测量员

计划统计

医务员

实验员

二、各岗位主要职责

1、项目经理

(1)全面负责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主管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对项目全权负责。

(2)制定项目管理目标和创优规划,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3)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班子和施工项目队,搞好项目机构的设置、人员选调及职责分工。

(4)建立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推动科技进步,搞好成本控制,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沟通项目内外联系渠道,及时妥善处理好内外关系。

(6)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指导,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工作。

2、项目副经理

(1)配合项目经理,具体组织工程项目的施工,主管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对项目经理负责。

(2)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设计、监理的关系,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负责协调组织工程项目施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4)科学组织施工,及时组织编制进度计划安排及资源调配方案,组织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计变更等重要决策。

(5)负责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保证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成本。

(6)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项目环保规划、措施,定期环保工作检查,确保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7)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综合治理等工作,严格执行当地建筑施工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

3、项目技术负责人

(1)负责项目技术工作,主管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对工程项目进度、质量负责。

(2)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及GB/I9001-2000标准的有效实施。

(3)主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含质量计划),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

(4)协助项目经理协调与建设、设计、监理的关系,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5)组织制定质量保证措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

(6)组织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指导有关人员进行QC小组攻关活动和创优活动,搞好现场质量控制。

(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协助项目经理制定保证工程成本不突破报价的主要措施并组织落实。

4、施工员

(1)贯彻实施设计图、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策划的要求;

(2)编制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交底文件,并认真实施;

(3)保证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满足规定与合同要求。

5、质检员

(1)认真贯彻有关保证质量的制度和措施;

(2)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政策、规范、标准、图集和组织进行质量检查监督;

(3)深入工地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把质量通病消灭在施工过程中,不合格的分项,不能进行下道工序。

(4)负责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5)参加隐检验收、结构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工程质量回访。

6、试验员

(1)对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可靠性实施负责;

(2)按规定做好各项材料试验及现场试验,如达不到指定和设计要求,试验员必须立即向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报告,不得拖延。

7、材料主管、材料员

(1)对所采购的材料、产品、器材、构件的质量负责;

(2)进货时按合同及质量要求与样品对照验收;

(3)及时提供可靠的、齐全的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做到材质证明随料进场。

8、安全员

根据部颁标准(安全管理、脚手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文明施工、场容场貌、生活卫生、防火安全)规定逐项落实,定期检查,立案备查。

9、后勤部

(1)负责本项目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有关行政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负责项目行政综合性工作计划、报告、总结以及领导授意的其它文稿的拟写工作。

(3)负责接收、整理、保管各类文书,包括质量体系文件,科技档案、其它专业档案,对上级部门颁发的文件资料等妥善保管。

(4)准确传达施工命令,指导、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施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施工形势,协调各种关系,掌握劳动力、机械设备、车辆和主要物资器材动态,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

观感质量得分率90以上。

群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2、安全目标:

(1)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2)无火灾事故;

(3)无严重污染扰民;

(4)无重大交通行车事故。

3、工期目标: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合同工期实现。

4、现场管理目标:

按安徽省文明安全工地标准施工。

5、文明施工目标:

1)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争创“安全文明施工工地”称号。

2)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形成环保意识,要创造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噪声与环境污染,本次参与施工的设备噪音均控制在国家和宁国市允许的范围内。

3)施工现场实行公司的形象设计并配合业主的现场要求。

6、环境保护目标:

(1)采取硬地施工,即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采用100mm厚砼浇筑,又防止了尘土、泥浆被带到场外,保护了周边环境,加强了现场文明施工。

(2)现场设置临时洗车场、垃圾站,并配专人打扫卫生,防止对周围马路和空气造成污染。

(3)建立有效的排污设施,如沉淀池,确保现场施工、生活污水合格排入市政管道。

(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施工噪声和灯光不应影响市民。

7、绿色施工理念:

(1)、引入绿色施工理念

人的一生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建筑物中度过,正是基与这点,建筑物除了应关注其外在的美观程度,内部的装修档次之外,而更该重视“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因而我公司在此提出“绿色施工”理念。

“绿色施工”不仅是指完成的建筑物最后使用了多少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建材”,而且还包含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过程,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通过施工工艺的改革,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b、选用“绿色”建材减少建筑材料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及危害。

c、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控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其再利用率。

d、加强生产环境的标准化管理,搞好现场的绿化工作。

2)实施“绿色施工”的具体措施

a、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绿色施工”理念在项目部深得人心。

b、改革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污染。

c、加强现场防护,减少噪声污染。

d、多使用成品或半成品材料,减少施工现场的加工量。

e、成立专门的材料采购部门,健全相应采购制度。

f、确立以“质量和无公害”为首要标准的材料采购标准。

g、加强对材料和材料供应商的考核建立长期的材料供需关系。

h、编制资源的成本和使用计划,加强资源的使用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

i、尽量使用可再生或可多次利用的材料。

j、提供生产环境的标准化程度并加强管理。

k、提高生活区环境的标准化程度并加强管理。

l、引入经济杠杆,采用奖罚措施,加大管理力度。

二、施工部署

1、项目经理部下设作业队及分工:

(1)结构施工队:

负责各楼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及围墙工程施工。

(2)瓦工作业队:

负责砌筑工程、楼地面工程的施工。

(3)油工作业队:

负责油漆、粉刷工程的施工。

(4)木工作业队:

负责内外门窗安装施工。

(5)防水作业队:

负责外防水、屋面防水、厕浴间防水工程的施工。

(6)电气工程作业队:

负责管道预埋、管线敷设、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2、垂直运输:

由于本工程为群体工程,为提高施工进度,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因而选择一台塔吊垂直运输设备,负责各楼基础及主体结构模板、钢筋及零星混凝土的垂直运输;自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泵送至浇筑部位;装饰阶段每两个单元楼配一台物料提升机,负责砌筑、装修材料垂的直运输。

3、基础及主体结构混凝土,利用泵送至浇筑部位。

4、本工程模板体系:

采用钢模板木摸。

5、脚手架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及外装修均采用双排脚手架。

室内装修采用工具式脚手架。

三、施工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工作:

(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2)根据《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4)做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加工。

(5)认真做好工程测量方案的编制,做好测量仪器的校验工作,认真做好原有控制桩的交接核验工作。

(6)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2、劳动力及物质、设备准备工作:

(1)组织施工力量,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

(2)落实各组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3)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4)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3、材料供应及进场计划

(1)物资供应

物资的及时供应和保证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实现工期目标的关键一环。

1)加强计划管理,工程开工前项目工程师根据工程备料计划提出当月所用物资,由物资部门统一组织进场,周转材料由公司料库调拨,如钢管、卡扣等。

2)成品、半成品提前加工,按计划要求的时间进场。

3)所有材料由物资部负责进场验收,杜绝劣质材料进场,需要检验材料应由试验人员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2)进场计划

在工程正式开工五天前,项目经理必须要求各材料员对供货商进行评审,确保进货质量,同时材料员必须根据经营计划组提供的采购任务单进行及时采购,需检验的(如水泥、砂、碎石等)或试验的(如配合比等)同监理、甲方一起送到具备相关检验资质的质检部门检验,保证材料质量,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第四章详细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熟悉、校核施工图轴线尺寸、结构尺寸和各层各部位的标高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对照总图,现场勘察、校测建筑用地红线桩点、坐标、高程及相邻建筑物关系。

(3)测量仪器准备:

光学经纬仪一台带弯管目镜;有机玻璃十字接收靶;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3个、全站仪一台。

以上测量仪器均应在施工前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

(4)测量人员配备:

测量工2~3人,验线员1人,上述人员均持有建委颁发的上岗证书。

2、建筑物定位放线

(1)平面控制网建立

1)A、B、C、D、E、F绝对坐标均已知,根据平面三角关系,内业计算a1、a2、b1、b2利用极坐标法架镜E点测设A、B两点位置,利用经纬仪及钢尺确定D、C,平行借线确定G、H,然后架镜于F点测设D、C点各项极坐标值以便与内业计算值校核,建立平面控制网ABGHCD。

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布网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12",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

3)距离丈量方法:

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

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

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

具体公式为:

(考虑采用标准拉力,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式中:

L---丈量时钢尺读数t0---鉴定时标准温度

L0---实际距离a---钢尺线膨胀系数

L实---钢尺实际长度t---测量时实际温度

L明--钢尺名义长度h---两端高差

4)角度测设方法:

如图所示:

根据已知的起始方向,测设角度α:

用正倒镜法测出∠AOB1后,用经纬仪精确测设出∠AOB1=α1,α1与α的差为β,过B1点作OB1,并量取距离。

(2)建筑物高程控制网测设:

高程引入采用原场区内已知水准点进行测设,本工程布设4个临时水准点,组成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测量采用附和测法。

闭合差的要求:

L:

为附和线路长度。

(3)测设轴线控制桩:

根据已布好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设轴线控制桩,测设时以两端控制桩为准,测定该边的控制桩,并校核各桩间距,精度同平面控制网。

3、基础开挖放线

由于建筑平面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距基础外边线较远,在基础开挖时,不易被破坏,故在开挖基础时不需引桩。

基础开挖撒线宽度不应超过15cm。

(1)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设计边坡及地面高程,分别测设出基槽下口(坡角)及基槽上口(坡顶位置桩),并沿上口桩撒出开挖边线,上口桩位允许误差+50mm、-20mm。

基槽下口桩允许误差为+10mm;开挖至接近槽底时,应及时测设坡角与3m×3m的方格网点标高,允许误差为:

±10mm。

(2)垫层上基础放线:

用经纬仪正倒镜法以轴线控制桩为准将各轴线直接投测在垫层上。

4、结构施工测量

(1)结构竖向投测:

工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

在每个流水段内设四个内控点,控制点设在首层楼面上,采用200×200×10预埋铁板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

二层以上结构施工时,均在控制点上方预留200×200方孔,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

激光经纬仪设在首层控制点上对准接收靶,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2)施工层放线:

放线前应在平面上校核轴线,闭合后测设细部轴线,后以此为准测量墙和洞口的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为:

项目

精度

主轴线

±10mm

细部放线

±2mm

墙边线

+3mm

门窗洞口线

+3mm

(3)高程的竖向传递:

工程结构施工时,划分为三个流水段,设六个标高传递点分别向上进行传递,以保证在各流水段施工层上附近有三个标高点,进行互相校核。

1)标高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精度

层间

±3mm

总高

±10mm

2)各传递点的起始标高线为+1.00m,应由附近的二个临时水准点确定。

标高传递时采用钢尺沿铅直方向(经纬仪配合)向上量至施工层。

钢尺丈量时应考虑各项改正数。

在传递过程中应根据每层的误差进行上一层的调整,以防止层间误差的积累而引起总误差超限。

3)施工层抄平前,应校核下层传递上的三个标高点,校差小于3mm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将水准仪放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进行一次精确抄平,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4)钢筋混凝土墙体、暗柱施工测量:

1)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主筋上测设标高点,用油漆标注,作为支模和浇筑混凝土的依据。

测法和误差应符合上述施工层抄平的规定。

2)柱支模后,用经纬仪校核模板垂直度,校核时用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轴线上同时测量。

5、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

50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

防止误差扩大。

测表1:

项目

精度要求

水平线

(室内、室外)

1每3m两端高差小于±1mm。

2同一条水平线的标高允许误差为±3mm。

铅垂线

室内

经纬仪两次投测校差小于2mm

室外

高于1/3000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厅应小于5m、房间应小于2m。

(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

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

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直。

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

其精度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

6、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平面位置按设计图纸,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专人定期观测,每施工二层观测一次。

施工完毕后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

(2)非周期性观测:

1)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施工后观测一次。

2)大量降水、积水后观测一次。

3)出现特殊情况时,依据情况增加观测次数。

4)施工期间因故停工三个月以上,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

(3)塔吊沉降观测:

1)在雨季来临前观测一次。

2)雨季后观测一次。

3)雨季中及雨后观测一次。

(4)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1)结构按二等变形观测等级,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或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其精度要求见表:

项目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mm)

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

二等

±1.0

±0.30

0.6

0.8

三等

±2.0

±0.70

1.4

2.0

注:

n为测站数

2)塔吊观测按三等精度考虑。

(5)沉降观测结果应按照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整理。

二、基础土石方开挖

1、施工准备

(1)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2)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

(3)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

(4)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

2、开挖方案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槽。

(1)施工机械的选择:

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拟选用反铲挖掘机挖土,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基底清出的少量土方由塔吊配合进行运输。

(2)开挖顺序:

1)2台挖掘机分别从南北侧向中间开挖,预留300mm厚土方由人工配合清槽。

2)在开挖过程中,先挖出基坑边缘土,为护坡创造条件,并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大开挖接近基底时,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300mm的标高,每隔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人工清槽时用300m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排水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四周上口外侧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基坑外排水与下水接通,防止雨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

2)为防止基坑积水,基坑内沿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边设集水坑,及时将积水抽出基坑。

(4)注意事项:

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挖。

2)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

3)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基础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巡视,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报告并立即通知撤离。

5)基槽上口500mm处设钢管护栏,并用红白漆做出突出标记,外挂密目安全网,夜间设警示灯。

3、边坡支护:

每层土方开挖后,应及时钉短钢筋挂钢丝网,抹水泥砂浆护壁,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步土层。

三、人工挖孔桩施工

1、开挖前准确测量、放线定出各桩孔中心点。

2、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和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泥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

当桩孔不设支护和不扩底时,则无此两道工序。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