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8789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课程代码12656Word下载.docx

此外,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工作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简答]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它是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

(3)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把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

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简答]思想的历史地位。

(1)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XX论成果。

(2)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单选]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单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单选]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单选]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课本目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单选]在XX整风运动期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单选]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简答]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与其相互关系。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的四个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互相联结,互相补充,而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简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

(2)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3)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

(4)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与彼,由表与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单选]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的精髓。

[简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原因。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XX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XX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新XX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本节内容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考试要求

第二节新XX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简答]新XX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新XX主义革命总路线概括为: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单选]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单选]新XX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简答]中国新XX主义革命的动力。

在中国新XX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牲的阶级,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无产阶级领导的XX革命,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单选]新XX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XX主义革命区别于旧XX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单选]中国新XX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资产阶级XX革命。

[简答]新XX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新XX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XX主义的XX国。

(2)新XX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XX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XX主义的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新XX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单选]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简答]新XX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与其相互关系。

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是党的建设。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XX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简答]新XX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

(1)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XX专政。

(2)在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XX主义经济制度。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XX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单选]在新XX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在新XX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简答]由新XX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这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2)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3)这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4)这是巩固人民XX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总之,中国新XX主义社会必须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不能走别的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单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形式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XX国宪法》。

[简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内容:

“从中华人民XX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

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这两方面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单选]党的领导是搞好农业合作化的关键,而正确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则是搞好合作化的重要保证。

[单选]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X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引导农民自愿地走合作化道路。

[单选、简答]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第一步是组织互助组,第二步是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是组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单选]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单选、简答]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

我国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采取和平赎买的办法逐步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困难,也使这些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轨道。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

它又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基本实现了公私合营,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逐步过渡的方式,既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受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3)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X、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简答]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XX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单选、简答]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其特点。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简答]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简答]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3)必须坚持党的XX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

(4)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单选]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XX主义社会的区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新XX主义社会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种社会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

前者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已经成为主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后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主要矛盾不同。

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后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尚未解决。

(3)根本任务不同。

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而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简答]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

具体说来,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单选]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XX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单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单选]“富强XX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单选]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简答]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简答、材料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具体要求。

(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XX久安的根本要求。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是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经济建设,什么改革开放都搞不成。

基本路线不变,社会团结稳定和谐,有了这两条,我们就能够不断地胜利前进。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本节内容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考试要求。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本质

[简答]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内容。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简答]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1)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3)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单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单选、简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原因。

(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单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简答、材料题]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原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单选]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分“三步走”。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单选]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简答]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人民XX不断扩大。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单选、简答]中国梦的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与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民幸福,就是人利保障更加充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简答、材料题]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单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单选]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单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该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单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单选、筒答、材料题]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重要支点。

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1)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0多年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还在改革。

(2)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XX文明和谐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都要靠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3)稳定是前提,发展经济、推进改革都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简答]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2)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