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900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羽毛球教学方法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采用正手握拍法握住球拍,用球拍向上颠球。

2、反手颠球

采用正手握拍法握住球拍,用反拍面向上颠球。

3、正、反手颠球

采用正手握拍法握住球拍,用正、反拍面交替向上颠球。

以上三种方法的要求与作用:

①要求:

练习者尽可能站在原地不动,

②作用:

使练习者了解羽毛球的习性,

4、运动中颠球:

尽可能控制好球的飞行路线。

练习者的控制球的能力。

在走、跑、坐等不同形势下进行颠球。

作用:

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增加击球的难度

5、向上击高球:

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用正、反拍面、运用手腕闪动的暴发力向上击球。

要求:

击打的越高越好。

在熟悉球性的基础上,锻炼练习者的手腕闪动发力的能力。

6、颠球接力:

分组用颠球的方法,直行或蛇形(绕障碍)等方法进行接力

锻炼练习者在跑动中控制球的能力。

7、地面接球:

用正、反拍面从地面把球接起。

体会静止状态下的球与球拍接触的感觉。

8、空中接球

用正、反拍面接住空中下落的来球。

体会不同速度、不同角度的来球与球拍接触的感觉。

9、击打目标

练习者用球拍把球击打到指定的位置(如垫子、桶、毛巾等)。

锻炼练习者控制球落点的能力。

10、击、接球

两人或多人一组把球击向同伴,同伴空中接住来球。

锻炼练习者控球的能力。

11、打墙

练习者距墙2—3米,利用墙体的反弹,用正、反手向墙击来回打球。

锻炼练习者手腕的暴发力和击球的准确性。

12、循环跑击球(如图1)

分两组,第一位练习者打完一拍后退到最后一位,

第二位接着打第二拍,循环反复。

移动中锻炼练习者控制击球的能力。

(三)球感适应性练习的组织

组织形式:

以单人,双人或小组练习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小型竞赛为辅的趣味组织形式。

建议:

多采用游戏、小型竞赛的组织形式;

作为训练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或结束后调整训练情绪的内容。

原因:

球感适应性练习对羽毛球初学者而言相对比较枯燥,与小学生、初中生好奇、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相悖,有碍于激发对羽毛球的兴趣和喜爱的程度。

(四)发球技术训练

训练重点:

发球技术动作规范

羽毛球技术十分讲求技术动作的一致性。

有了技术动作一致性的保证,比赛时,才能根据场上对方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具体站位和临场技术状况,击出千变万化的球,最终争取获胜。

因此,对初学者,或在羽毛球学习启蒙阶段,发球技术动作的规范,,体现在技术环节的一致性尤为重要。

发球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为:

准备姿势、引拍、击球和击球后的随球动作。

技术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前面两个技术环节

1、正手发球技术

第一、准备姿势

站位靠中线,距前发球线约1米处,左脚在前,足尖指向球网,右脚在后,足尖指向右前方,两腿自然开立与肩同宽,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左手持球自然伸平举于胸前,右手持拍自然屈肘于身体右侧

第二、引拍

在准备姿势的基础上,身体向右后转,左肩对网,右臂随着肘向右后上提,上体微前倾,前臂稍展开,手腕尽量伸展,把球拍后引至一定高度。

第三、击球

随着左手放球,身体自然由右向左转肩,重心前移。

前臂带动手腕由伸展至微屈,闪动手腕,以正拍面击球。

第四、随球动作

击球后持拍臂随动作惯性自然向左前或上方挥动,然后将拍收回至体前并将握拍调整成放松的手握拍形势。

2、反手发球技术

反手发球技术的基本技术环节

站位接近前发球线,右脚在前,重心在右脚,左脚跟提起,右手采用反手握拍法持拍于腹前,肘关节屈,手腕前屈,左手捏住球的羽毛斜放在球拍后面。

把球拍稍向后拉动至一定的距离。

前臂向前上方击打,同时,带动手腕由屈至微伸而向前摆动,利用拇指的顶力用反拍拍面推击球的左斜侧面。

击球后,前臂继续往上摆动到一定高度后回收至胸前。

3、发球技术训练手段

(1)根据动作要领徒手挥拍,挥拍动作由慢逐渐过渡到正常发球速度;

(2)对墙进行发球练习;

(3)用多球在正规比赛地上反复练习;

(4)击打目标练习。

4、错误动作与纠正手段

(1)正手发高远球时,挥拍线路不是由后向下再向左上画弧,而是横扫。

①通过技术示范,进行模仿练习;

②用绳吊一只球在一定位置上,进行练习。

(2)正手发高远球时,没有用手腕的暴发力击打球,而是出现甩臂动作靠大臂用力。

①按照技术动作要领进行慢动作模仿练习;

②对墙进行发高远球或击打球练习:

(3)左手放球与右手挥拍的时机配合不好,击球不准。

①进一步熟悉球性,在不同的高度进行颠球,体会击球时机;

②同伴抛球,练习掌握在不同的高度击球球的时机。

(五)发球技术训练的组织

以单人多球练习和双人多球隔网练习为主。

将发球训练穿插在两个较大强度训练内容之间进行,既调节了运动量又让运动员在大强度运动后,立即转入在相对静止状态下掌握如何控制不同发球的线路和落点。

二、羽毛球后场主要技术训练

后场主要技术动作规范

羽毛球技术十分讲求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掌握规范的后场技术动作,才能保证动作表现上的相似性,在比赛时迷惑对手取得主动,击出千变万化的球,最终争取获胜。

因此,对初学者,或在羽毛球学习启蒙阶段,后场主要技术动作的规范,体现在技术环节的一致性尤为重要。

(一)后场击球技术的主要技术环节

第一、准备动作: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自然与肩同宽,身体侧向球网,重心在后脚上。

左手自然上举,眼睛注视来球。

右手持拍采用正手握拍法,屈臂举于右侧。

拍面面向球网。

上臂随身体向左转体,稍作回环上举,身体充分伸展。

第五、跳起击球要领

右脚起跳随即在空中转体并完成引拍、击球动作。

击球动作是在空中最高点完成,落地瞬间左脚前掌内侧着地,膝关节自然伸直以便能用力蹬地,使身体重心前倾,而后右脚落地。

(二)后场击球技术在各技术环节的区别

后场主要击球技术:

击高远球、吊网前球、杀球,其技术环节的具体区别(略)

(三)后场击球技术训练手段、错误与纠正

1、击高远球

(1)击高远球训练手段

①原地徒手挥拍练习,加起跳挥拍:

②多球练习(原地逐渐过渡到移动中击球):

③单球对练(可以先由较好的练习者陪练再过渡到同等练习者对练)。

(2)错误动作与纠正

①击球点偏后

A.羽毛球放在练习者正确位置上,让练习者练习击球;

B.用多球,把球送到练习者浅一点的位置,让练习者练习在正确击球点击球。

②击球时大臂用力过多,小臂和手腕暴发力不够

A.徒手挥拍,要求在臂不动,用手腕挥拍,用拍头在天空画半圆;

B.面向墙壁,抬起持拍手臂,用小臂带动手腕向上向墙面挥动,练习小臂的挥动

C.多球练习,练习者先用手腕发力轻打球,在逐渐过渡到用规范动作击高远球。

③击出的球过于平或过高过浅

A击球过平,将悬吊球放在练习者击高远球的位置处,练习将球向前上方击打;

B击球过高过浅,加强手腕力量提高挥拍速度。

从手腕击球过渡到正常动作击球。

2、吊网前球

(1)吊网前球训练手段

①原地徒手挥拍练习,加起跳挥拍;

②多球练习(原地逐渐过渡到移动中击球);

③单球对练(可以先由较好的练习者陪练再过渡到同等练习者对练)

(2)错误与纠正

①击球点低,造成球不过网或过网太平。

A.徒手挥拍,注意向最高点挥拍击球。

B.用绳吊一球在空中适当位置,练习者反复击打球。

②手腕较硬,切球动作不明显。

A.原地高举持拍手臂,用手腕单做切球动作练习。

B.用绳吊一球在空中适当位置,练习者反复进行切球练习

3、杀球

(1)杀球训练手段

①用持拍手的拇指的食指中指捏住球,手臂向上举起伸直,用手腕由后向前下闪动,将球抛向前下方,练习手腕下压动作;

②在没有球网的场地上,将球发到练习者的前上方(杀球的正确位置处)让练习者练习杀球;

③在球场上,用多球将球发送到练习者球场的前发球线附近,练习者练习近网杀球;

④在球场上,用多球将球发送到中场附近,练习者练习中场杀球;

⑤在球场上,用多球将球发送到后场任何位置,练习者练习移动中杀球。

①手腕下压动作不明显,球飞行轨迹不够陡

A.用多球将球送至近网处,练习者用小力量练习杀球的手腕下压动作,再逐步将击球位置向后场移动;

B.提高练习者的击球点,用多球将球送到练习者的前上方,练习者力争在最高点向下压杀。

②杀球不够凶狠

A.用树枝条挥动,练习挥拍动作的连贯和协调;

B.用网球拍进行徒手挥拍练习,提高挥拍的速度和力量。

③杀球下网

提高练习者的击球点,用多球将球送到练习者的前上方,练习者力争在最高点向下压杀。

三、羽毛球前场主要技术训练

前场主要技术动作规范

羽毛球网前技术是体现动作表现一致性的最有代表性的技术。

我们常常在国际羽毛球比赛中,为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表现出的网前技术而倾倒。

这得益于其扎实的网前基本技术。

因此,对初学者,或在羽毛球学习启蒙阶段,网前技术动作的规范,体现在技术环节的一致性极其重要。

(一)正手网前技术主要技术环节

第一、准备动作

右侧身对正手网前,右脚在前

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右手握拍于体前。

朝来球向前跨一步,提高身体重心,前臂要往前上方举,拍子前伸,稍上仰,斜对网,迎着来球。

这一击球前的动作是正手放、搓、勾、推一致性的体现。

击球后前脚回动并收拍于体前还原成放松的正手握拍形式。

(二)正手网前技术主要技术环节的区别

正手网前技术主要有:

正手放网前球、正手搓球、正手推球、正手勾球,其主要技术环节的区别(略)

(三)反手网前技术主要技术环节

左侧身面对反手网前,反手握拍于左体侧,右脚在前,膝微屈,前脚掌着地。

反手握拍法,稍展,屈腕,朝来球向前跨一步,提高身体重心,前臂要往前上方举,拍子前伸,稍上仰,斜对网,迎着来球。

这一击球前的动作是反手放、搓、勾、推一致性的体现。

第三÷

击球

(四)反手网前技术主要技术环节的区别

反手网前技术主要有:

反手放网前球、反手搓球、反手推球、反手勾球,其主要技术环节的区别:

(略)

(五)正、反手网前扑球技术主要技术环节的区别(略)

(六)前场技术训练、错误与纠正

1、正、反手挑球练习方法:

①同伴抛球于网前,练习者用正、反手将球挑起至对方底线;

②同伴发球至网前,练习者用正、反手将球挑起至对方底线;

③同伴从后场吊网前球,练习者用正、反手挑高球到对方后场;

④同伴杀球至练习者中场,练习者用正、反手将球挑起至对方底线;

2、正、反手搓球、正、反手勾球、正、反手扑球的练习方法:

①同伴用手抛球至网前,练习者用正、反手搓、勾球回过网;

②同伴用正手搓球过网,练习者用正、反手将搓回过网;

③两名练习者分别站在本方场地的左、右侧网前,做向对角勾球练习

3、错误与纠正方法

(1)出手动作慢,击球点低。

①练习者把球拍放在网上沿,同伴抛球,反复练习高点击球。

②同伴抛球,练习者练习跨一步上网击球动作,要求动作快,

(2)握拍太紧,动作僵硬。

①根据握拍动作要领,练习者反复练习正、反手握拍。

手在网上沿击球。

②用绳吊球在网上沿,练习者用放松的动作反复练习搓切动作。

(3)搓球部位不正确,球不翻转。

①根据规范动作,反复练习搓切动作和捻动动作。

②同伴抛球,练习者反复进行搓切球练习。

四、羽毛球基本步法教学训练方法

(一)准备姿势

羽毛球的准备姿势,是一种让身体处于能够同时任何方向运动的准备姿势。

其正确姿势为:

双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均匀在双脚前脚掌上,上身前倾,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稍稍弯曲,双臂在肘关节处弯曲成90度,持拍手将拍持于胸前,目光向前注视来球。

(二)羽毛球基本步法规范动作

步法有基本步法和场上移动步法。

基本步法指:

跨步、蹬步、并步、垫步、跳步等。

场上步法:

是在场区移动的方法。

一般都是从场地中心位置开始,按移动方向分为上网、后退和两侧步法,场上步法的结构由起动、移动、到位击球(制动)和回位(回动)几个基本环节组成。

右手持拍者,到位击球时的最后一步一般都是右脚在前,而左脚总是靠近中心位置,向着场地中心。

1、上网移动步法

(1)右边上网:

可采用两步或三步跨步移动的方法,也可采用垫一步再跨一大步移动的方法上网。

(2)左边上网:

同右边上网,只是移动方向是朝左边网前。

2、两侧移动步法(接杀球)

(1)向右侧移动步法:

离中心较近时用蹬跨一大步到位击球,如离中心较远,则垫一小步后右脚再跨一步。

(2)向左侧移动步法:

与向右侧移动步法相同,离中心较近时,左脚跨则左脚先移动一小步,再左转体,右脚跨一大步到位击球。

3、起跳腾空步法

步子到位后,为了争取时间高点击球,用单脚或双脚起跳,居高临下,凌空一击的方法叫起跳腾空击球。

主要采用并步加蹬跳步,这种步法在两底线和两侧突击进攻时较多使用。

4、后退移动步法

(1)正手后退步法:

一般采用侧身后退,有利于到位后挥拍击球。

采用并步加跳步。

(2)头顶击球步法:

基本同正手后退步法,只是移动方向是在左后场。

5、前后场连贯移动步法

连贯移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击球动作之间的移动是连贯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战术目的明确或预测判断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步法移动迅速,另一种是双方互相还击的球速都比较快,如接杀抽一放网一勾一推,这样一类技术,运动员跑起来步法之间衔接很快,也被认为是连贯的。

其实,无论什么情况,两个技术动作之间的步法必然稍有停顿现象。

节奏掌握的好,就不为人所注意。

击球动作与步法之间,步法与步法之间的节奏应如何掌握。

击球以后急急忙忙赶回中心位置,站在那里静止地等待着对方的来球,这样并不好,因为从静止到运动既消耗体力又难以起动,这样的停顿是不可取的(有时也不可避免)尤其在双打,挑球后往往只好在那里等着,但双打防守范围较小),停顿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对方即将击球的瞬间。

综上所述,步法有一定的移动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在场上就显得轻松自如,但来球的落点是千变万化的,步法也要随机应变,灵活调整。

这种调整并不破坏步法的规律性,而是使步法灵活。

(三)步法的教学训练手段

1、注意站位姿势的合理性

站位姿势与良好的步法有很大关系,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站位姿势。

如接发球时以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为宜(右手握拍),这有利于正手回击。

除接发球外,一般情况下站姿多用右脚稍前,左脚稍后的站法,这样便于上网与后退。

当被动接杀时双脚开立,以利于向两侧移动,同时重心要降低些,以利于向两侧起蹬移动。

2、注意回动至中心的灵活性

回动至中心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在场地的中心。

而应根据回击球后的方位及主被动情况决定其中心位置。

3、注意步法起动及回动的节奏性

步法有起动、回动、再起动的节奏。

当对方击球瞬间,也是我方回动至中心位置停顿的瞬间,节奏的快慢就根据击出去球的落点弧度。

速度及对方可能回击球的速度来决定。

那种打完球后急急忙忙、不分析情况就回动至中心位置,等待下次的起动,是费力又影响第二次起动的不明智做法。

一旦对手改变击球动作的节奏,就容易受骗上当。

这也说明手法节奏与步法节奏两者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着的。

4、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回动的技巧

在教学或训练中,往往偏重于起动的技巧而忽视回动技巧的训练与改进。

实际上回动也是组成快速移动步法的关键环节,要想回动快,在击球时就必须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脚间距离不能过大,过大或重心过低就会造成迅速回动的困难。

因此,起动至蹬跨步后,上网时前脚要制动,后脚要跟进上一小步;

后退击球时,后脚要支撑住重心的后移,击球后随着重心的前移立即回动,不应在原地有停滞动作;

后退起跳腾空击球时,要充分利用收腹动作,使身体前倾,后脚后摆更大,落地时支撑脚应落在重心之后,以便身体重心前移,使落地动作成回动的开始。

5、要注意起动的技巧

要想起动快,除了提高判断能力之外,还应注意起动前的动作姿势,必须注意在任何时候双膝都要保持微屈,身体重心移至前脚掌。

躯干要稍微前倾不要挺直,并有一只脚的脚跟稍提起。

6、要注意髋关节柔韧性和伸展面的训练

除此之外,并加强膝关节与股四头肌群力量的训练。

7、要注意步法的小调整技巧

羽毛球的五种基本步法一一一垫步。

并步、跨步、蹬步。

跳步组合成向前后左右移动的专项步法,根据临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被动情况下,需要有所调整,而步法的小调整多是由垫步和并步来进行的,调整好才能达到步法的连贯性。

(四)步法的教学训练组织

羽毛球步法的训练是与羽毛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紧密联系的。

将步法分解成单的或多个动作,组编成套进行综合性技术练习。

是训练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效果甚佳,是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它却不能完全代替其他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二者仍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羽毛球单、双打基本战术教学训练方法

(一)羽毛球运动的战术特点

1、以基本技术为基础

任何战术都是由各种技术组成并由各种技术表现出来的。

高质量的战术,必定是有高水平的技术为基础。

一个新颖的战术或是由新技术组成,或是改变原有技术运用的方式。

故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又通过战术来表现和发挥。

高水平的技术有利于高质量的战术的产生,高质量的战术的运用又会刺激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2、进攻与防守转换迅速

羽毛球比赛中攻防转换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从对方发球开始,就酝酿着进攻,一个回合几次攻防的转换仅在几秒或十几秒内完成,构成了羽毛球比赛的特点。

3、战术组合的随机性

由于攻防转换速度对攻防战术影响很大,许多预定的战术由于进攻的速度太快而防守跟不上,而无法运用。

不过运动员在激烈的争夺中又会随机创造、组合一些新配合和新的战术,从而使战术富有生机,使比赛更加扣人心弦。

4、我国羽毛球战术指导思想

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

(二)羽毛球单打战术

战术与技术打法是紧密相连的,在实际中,战术要根据双方的打法和场上的具体情况而定要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这是原则。

l、发球抢攻战术

从发球起,利用发球的变化,争取主动控制对方,取得主动,创造进攻机会。

这种战术,网前低球结合平快球、平高球,争取第三拍的主动进攻。

2、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一般来说处于被动,但由于发球时受到规则诸多的限制,接发球时,如果能利用好接发球的技术,就多了一些主动的机会。

3、攻后场战术

运用打高远球和平高球技术,打到对方后场两角,把对方紧压在底线,千万对方被动,当对方回击半场高球时,就可以扣杀进攻。

4、拉、吊结合杀球战术

运用快速、准确的平高球、吊球,把球打到对方场区的四个角上,使对方在场上来回奔跑,当回球质量下降时,进攻杀球。

5、吊、杀上网战术

运用后场轻杀、点杀、劈杀配合吊球

6、防守反攻战术

先以高球诱使对方进攻,消耗其体力,当对方体力下降、速度减慢时,发起主动进攻,扭转被动局面。

(三)双打战术

1、攻直线战术

攻直线战术是杀球路线和落点都是直线,主要杀直线(中线或边线)球,靠杀球的力量和落点来取得主动,没有固定的目标和对象。

当对方的来球靠边线时,攻球的落点在边线上;

当对方的来球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