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9014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docx

项目工程施工缝留置方案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蓝湾半岛项目

建设单位:

贵州鼎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贵州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四川得园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重庆正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质监单位:

修文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施工单位:

四川居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总体质量目标:

合格

工程安全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

本工程为蓝湾半岛项目,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城北面,其南北面与龙扎线毗邻,外墙线与龙扎线道牙间距约18m,正对面为修文县中学,东面相邻穿山堰河道,西面为半岛国际项目。

工程分为两期,一期3#4#8#9#楼,二期为1#2#5#6#7#楼。

该项目为一建筑群,有9幢高层和中庭车库.编号为1#-9#楼.项目规划用地约30635.07m2(约45.95亩),总建筑面积为168525.58m2,住宅建筑面积122798.41m2商业建筑面积9301.44m2,住宅公共架空层面积226.04m2,配套用房建筑面积636.17m2,集中社区用房面积1765.19m2经营性保障用房面积348.73m2,车库建筑面积33207.26M2,建筑密度29.04%.属于框架剪力墙结构。

1#2#为地下一层,地上28层,建筑高度91.45m;3#楼地下一层,地上29层,建筑高度92.65m;4#6#7#楼地下2层,地上29层,建筑高度92,65m;5#楼地下2层,地上12层,建筑高度46.8m;8#楼地下2层,地上29层,建筑高度92.65m;9#楼地下1层,地上26层,建筑高度86.65m;总建筑面积为168525.58m2。

室内设计标高±0.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1263.650m。

2.2结构概况

结构形式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标准层层高3.0m;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结构形式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基础形式

桩基,独立柱基、墙下条基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

2.工程特点:

本工程地下车库与主楼地下室贯穿一起,车库面积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和计划要求需设置施工缝;需在地库上设置环绕主楼施工缝。

在浇筑整体砼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影响,浇筑不能连续完成,需设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了解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

 1.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种类及产生原因 

  从以往接触的一些工程中,由于施工缝而引发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二是施工时对施工缝的处理不妥。

  1.1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1.2施工时处理不妥

  这是施工缝引发的主要和较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混凝土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2)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

  (4)下料方法不当,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5)混凝土墙体单薄,钢筋过密,振捣困难,混凝土不密实。

  (6)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7)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2.预防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设置施工缝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定,认真对待,避免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而引发质量事故,以确保结构安全及使用寿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规范规定了确定施工缝位置的两原则:

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施工缝对剪力影响较大,对弯矩影响不大。

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中,梁的抵抗弯矩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受压和钢筋的拉力形成的,而混凝土施工缝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所以混凝土施工缝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弯矩承载力影响不大;由于施工缝两侧的混凝土为两次浇注,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对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影响较大。

施工缝留置时,不需要考虑弯矩,只需考虑剪力即可。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1)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2)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4)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5)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6)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7)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8)楼梯施工缝的留设分两种分别对待:

1、对于四周均为剪力墙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梁的一半,

进休息平台1/3净跨的部位(至少超过250-300mm)。

此时楼梯梁在

相应剪力墙位置要留梁窝,至少过墙中,最好穿透。

2、对于四周框架的楼梯,施工缝最好留在楼梯段上下各3跑位

置,因为此时楼梯受力均靠楼梯梁承担,将其看做一受弯构件,就不

难理解为什么这么留置了。

综上所述本工程的施工缝留设位置应按以下方法留置较为妥当;3-9#楼地下1-2层地库环主楼留设,构件跨中1/3处,此部位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按规范要求适宜留设施工缝。

2.2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3)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3.处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3.1出现问题的现象

  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3.2处理问题的措施

  

(1)出现问题较多的部位一般还是地下部分,而且由于其通常情况下都有防水的要求,根据施工缝渗漏水情况和水压大小,采用促凝胶浆或氰凝(丙凝)灌浆堵漏,其方法见“地下防水工程堵漏技术”

(2)对于不渗漏水的施工缝出现缺陷后,可沿缝剔成V形槽,遇有松散部位,须将松散石子剔除,刷洗干净后,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素浆打底,抹1∶2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三、施工缝介绍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四、施工缝的形式

施工缝的接缝形式有凸凹缝、高低缝、平缝、设止水带缝等多种。

另外,对于有防水要求的施工缝,根据以往的经验,发现目前常用的几种接缝方式均存在着渗漏水的隐患。

如采用“凹凸”型施工缝的最大弊端在于施工难度大,而且很难保证质量,施工缝处混凝土凿毛时,极易将“凸”楞碰掉一部分,由此减少和缩短了水的爬行坡度和距离,从而产生渗漏水现象;另外凹槽中的水泥砂浆粉末难以清理干净,使在浇筑新混凝土后,在凹槽处形成一条夹渣层而影响了新老混凝土的黏结质量,留下渗漏水的隐患。

而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因止水带是呈柔性的,安装时难于固定,且容易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挤压变形移位,从而容易造成局部渗漏水,而且橡胶止水带易老化失效,也不利于结构的长久使用。

根据很多的施工实例,发现采用400mm宽、2mm厚的钢板作为施工缝处的止水带其防水效果很好

一是施工方便,将钢板止水带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长度,在施工现场安装就位后进行搭接焊即可;二是不易变形且便于固定,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对拉螺栓上,上部用钢筋点焊夹住固定在池壁两侧模板支撑系统上;三是施工缝上下止水板均有200mm高,爬水坡度陡,高度也较大,具有较好的防渗漏效果。

所以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采用钢板止水带为宜。

具体做法:

金属止水带一般用2mm~2.5mm厚的薄钢板制成,接头应满焊,不得有缝隙。

固定于墙体暗柱处,常在止水带上割洞扎箍筋,封模前应补焊。

贴面凿平,清扫干净后,抹一层水泥浆找平压光带,利用材料本身的黏性,直接粘贴于混凝土表面,接头部位钉钢钉固定。

五、施工中施工缝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1、施工缝位置留设不当

施工缝留设时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在受力较小处,例如把施工缝留在混凝土底板上或在墙上留垂直施工缝,或者将施工缝设置在对于施工来说很不方便或很难实现的地方,例如紧贴基础梁顶设置而采用钢板止水带时,由于与梁箍筋位置发生冲突很难放置。

2、施工时处理不妥

(1)混凝土面没有凿毛,残渣没有冲洗干净,使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

(2)在支模和绑扎钢筋过程中,锯末、铁钉等杂物掉入缝内没有及时清除掉,浇筑上层混凝土后,在新旧混凝土之间形成夹层。

(3)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没有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牢固黏结。

(4)施工缝没有安装止水带。

(5)下料方法不当,使骨料集中于施工缝处。

(6)混凝土墙体单薄,钢筋过密,振捣困难,混凝土不密实。

(7)没有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造成接茬部位产生收缩裂缝。

(8)施工缝的接缝形式选取不当。

六、预防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1)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5)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7)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8)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七、施工缝的处理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3)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4)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5)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其钢筋的布置和墙体厚度均应考虑方便施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6)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置施工缝。

当需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

第二,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第三,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

(7)高度大于2m的墙体,宜用串筒或振动溜管下料。

八、处理施工缝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措施

1、问题:

施工缝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砼粘结不好,墙面出现明显接槎,并出现部分蜂窝麻面等缺陷。

2、措施:

(1)施工缝处理派专人管理、专人施工,处理完毕后必须经主管工长验收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在原砼表面上继续浇筑砼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和软弱砼层,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残留在砼表面的积水应清除。

(3)在施工缝周围钢筋处理时要做到钢筋周围的砼不受松动和损坏,钢筋上的水泥砂浆等杂物也应清除。

(4)在浇筑砼前,施工缝处应先铺10~15mm厚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砼内砂浆成分相同。

(5)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槎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

9、留设方法

1、施工缝的留设方法及处理要求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留设方法

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柱、墙应留水平缝,梁、板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

⑴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⑵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⑶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⑷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⑸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⑹楼梯上的施工缝宜留在楼梯板跨度端部的1/3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⑻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处理要求

施工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于素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埋设直径不小于16mm的连接钢筋。

连接钢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长度均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d,间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圆钢筋时两端应设半圆形标准弯钩,使用带肋钢筋时可不设弯钩。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3.1、当旧混凝土面和外露钢筋(预埋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m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范围内的外露钢筋(预埋件)进行防寒保温。

3.2、当混凝土不需加热养护、且在规定的养护期内不致冻结时,对于非冻胀性地基或旧混凝土面,可直接浇筑混凝土。

3.3、当混凝土需加热养护时,新浇筑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C;与混凝土接触的地基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C。

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低于5°C,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C。

3.4、应凿除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后露出的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

凿毛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人工凿毛时,不低于2.5MPa。

2)用风动机等机械凿毛时,不低于10MPa。

3.5、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

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胶比略小的胶砂比为1:

2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3.6、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

施工缝的留设方法及处理要求

10、常见问题

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旧混凝土接茬明显,沿缝隙处渗漏水等。

<

问题处理

1、立缝表面凿毛法

砼终凝后,挡板拆除,用斩斧或钢杆将表面凿毛,清理松动石子,此时砼强度很低,凿深20~30MM较容易,待二次浇筑砼时,提前用压力水将缝面冲洗干净,边浇边刷素水泥浆一道,以增强咬合力。

2、增加粗骨料法

梁、板体积较大造成留置缝厚大,表面的浮浆层、泌水层也相应厚,施工缝的处理难度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浆或二次振捣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将级配干净的碎石撒入浮浆内,重新振捣防止石子集中。

这样会使缝处浇筑砼在体积较大处时粗细骨料均匀,水泥浆不会流失且强度不会降低,亦能提高新旧界面的粘结力和咬合力。

3、清除浮浆法

当砼体量较小,简单的方法是铁抹子将表面的浮浆刮去一层,深度<25MM,并挖压出条纹状,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缝的粘结质量,对新旧砼结合有利。

4、二次开发振捣法

掌握好时间,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重振,这样会对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浆水重新搅拌组合一次,使之更均匀密实,缝的重新振捣实践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

5、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MPa。

⑵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

⑶浇筑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⑷混凝土应细致振捣密实,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⑸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其钢筋的布置和墙体厚度均应考虑方便施工,易于保证施工质量。

⑹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置施工缝。

当需留置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

第二,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

当墙体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mm~300mm处,先拱后墙的施工缝可留在起拱线处,但必须注意加强防水措施。

缝的迎水面采取外贴防水止水带,外涂抹防水涂料和砂浆等做法。

第三,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

⑺高度大于2m的墙体,宜用串筒或振动溜管下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