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09264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要点.doc

整体提升脚手架安全管理要点

一、整体提升脚手架的发展简况

为增强大家对整体提升脚手架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我将整体提升脚手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简要介绍:

三个阶段:

研发时期、推广时期、成熟和发展创新时期

研发时期(1985年—1995年)

八十年代末期,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市场迅猛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如再搭设沿用传统的落地脚手架,不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针对当时高层建筑外架施工工具急需改革的迫切需要,于是,就开始有人研发使用整体提升脚手架。

与此同时,建设部把整体提升脚手架列入“九五”十大建筑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推广,这就更加促进了整体提升脚手架的研发与应用。

推广和规范时期(1996年—2005年)

在整体提升脚手架的研发、改进和推广应用迅速发展之际,1996年10月,建设部在北京召开了由有关省市建委主管部门和专家参加的“爬升脚手架研讨会”,会议一致认为整体提升脚手架是一项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效率,又很安全、经济、适用性强的新事物、新技术,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同时由于爬架是高空作业,存在高风险且已发生过坠落事故,因此还应当加强对整体提升脚手架的管理和指导。

经过会议的热烈讨论并形成共识后,会上起草了国内首份《附着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爬架)设计和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1999年3月30日,建设部颁发了包括附着升降脚手架在内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000年10月16日建设部结束了四年的调研争议,以建【2000】230号文,正式颁发了《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第一次统一和规范了爬架的设计、制造和施工管理规则。

2001年4月18日,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87号),又明确地将附着升降脚手架施工,列入了建筑业企业专项施工资质进行规范管理。

从此,整体提升脚手架便开始在国内建筑工地上迅速推广开来。

并作业建筑行业的专项施工承包方得到了各省市建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当然也受到了追求技术进步的施工总包方的接受和欢迎。

成熟和发展创新时期(2005年—现在)

成熟期的显著标志有三条:

一是在国内各省市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

二是对附着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和使用,国家都陆续制度出台了统一的行业管理标准。

2010年9月1日起建设部颁布实施《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012年7月1日实施新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三是爬架生产厂家的行业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日益加强。

发展创新时期:

近两年,不断有厂家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全钢整体装配式升降架,这种全钢整体装配式升降架彻底打破了传统升降脚手架设计概念和结构形式,将升降脚手架的所有机构、架体构架和防护设施进行了配件标准化、模型化的全钢结构改造,抛弃了钢管,扣件的繁琐联接,去掉了密目式安全网改换成钢网片,增强了安全性和防火效果,符合国家倡导的安全节能、低碳环保和绿色施工的要求。

二、整体提升脚手架的优点

1、先进性

传统的钢管脚手架都是人工搭设作业,而整体提升脚手架越来越注重引入新技术。

目前,已采用微波电脑技术、声光控制技术和无线电遥控技术等先进技术来进行架体升降作业或安全控制。

2、经济性

一般18层(50米高)以上建筑物就适合整体提升脚手架,楼层越高经济性优势就越明显。

3、安全性

整体提升脚手架能够在施工现场地面进行组装,把高空作业变为地面作业。

能够做到将高层施工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将人工作业变为大部分是机电遥控作业。

极大限度的避免、甚至杜绝了高空、悬空、临空的作业危险。

而且全钢提升架还能杜绝火种、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4、实用性

几乎所有高层,特别是筒式建筑均可采用整体提升脚手架。

其走道板上通透方便,人员通过无障碍。

在使用功能上,爬架上升能满足各类主体施工,下降能进行外墙装饰装修。

5、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整体提升脚手架,特别是全钢脚手架主框架、附着支撑、底部钢脚手板均是定型定模生产,运输方便,安装简捷,三至五人即可安拆操作。

无须使用大量机械作业,更不需要大量料具和大量人力。

倒挂式电动葫芦,彻底去除了传统爬架需要大量人力工作和电动葫芦重复安装的繁琐工艺。

6、节能、低碳环保

据资料介绍:

每生产一吨钢,需要消耗700公斤左右煤炭,1.6吨以上的矿石,3.8吨水,排放出1.7吨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大量废气、废渣和污染物。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节能、低碳环保优势显而易见。

三、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构造

1、定义: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1.2条给出的定义:

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

2、类型:

按结构形式:

导轨式、悬拉式

按动力方式:

电动式、液压式

3、主要构造(以长江传媒工地的全钢整体提升脚手架为例)

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构造主要由架体结构、附着支承系统、提升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架体结构:

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桁架、架体构架组成

a.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架体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

a1.架体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

a2.架体宽度不应大于1.2m;

a3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5.4m;

a4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a5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2/5,且不得大于6m;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110m²。

例:

架体结构主要由定型的内外立杆、型钢脚手板、三角支撑架、以及内挑密封翻板、防护钢丝网等组成,型钢脚手板连接内外立杆,其中立杆和型钢脚手板是通过螺栓连接,他们构成一个有效的承力结构-----水平桁架,脚手架荷载正是通过该水平桁架将力传递到导轨主框架上。

传媒大厦全钢整体提升脚手架全高18m,导轨高度为14m,架体宽度0.66m,机位(附墙支撑点)最大间距为4.92m。

附着支撑系统:

由附墙支座、悬臂梁及斜拉杆组成

其设置和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b1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

b2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b3附着支承结构必须满足附着升降脚手架在各种工况下的支承、防倾和防坠落的承力要求;

b4附着支承结构采用普通穿墙螺栓与工程结构连接时,应采用双螺母固定,螺杆露出螺母应不少于3扣。

垫板尺寸应设计确定,且不得小100mm×100mm×10mm;

b5对附着支承结构与工程结构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应符合专项方案要求,且不得小于C10。

例:

附着支撑系统包括导轨,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防滑扣件、承载螺栓,垫片等。

附墙支座具有导向、承载、防倾、防坠作用,每榀导轨主框架均配四个附着支座,并保证在提升和使用工况下至少有3个附着支座与结构连接。

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由附墙导向件、复位扭簧、复位弹簧、导向滚轮座、防坠挡块和星轮等六部分组成,其大样如所示:

星轮防坠落附墙支座的星轮正向转动(反时钟转动为正转,顺时钟转动为反转)时防坠挡块静止不动,星轮反向转动时防坠挡块随星轮轮齿往外运动,当与防坠挡块接触的星轮轮齿转动角度达15°-30°时,防坠挡块迅速复位。

提升系统

长江传媒大厦工程的全钢整体提升脚手架共使用42个7.5T的倒挂式电动葫芦,下吊点设吊点桁架与导轨立杆、平台立杆用螺栓连接,上吊点固定在结构上。

控制系统:

重力传感器,电气线路和总控箱,分控箱。

该控制系统设有漏电保护、错断相保护、失载保护、正、反转、单独升降、整体升降和接地保护等装置,且有指示灯指示。

线路绕建筑物一周布设在架体内。

荷载同步控制系统是一种主动安全的控制系统,它能有效避免荷载超载或失载过大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切实保证安全。

当某一机位的荷载超过设计值的15%时,以声光形式自动报警;当超过30%时,使该组升降设备自动停机,直至故障排除。

采用的遥控控制升降系统,能杜绝操作人员必须站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进行操作的不安全工作环境,操作简单迅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方便进行远程多地控制,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四、管理

1、安装前:

资质,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及配套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规定,附着升降脚手架专业承包企业资质分为一级、二级。

承包范围,一级企业:

可承担各类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

二级企业:

可承担80米及以下附着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施工。

方案,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规定,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方案。

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必须进行专家论证。

人员,架子工必须持有特种作业证件,方可上岗。

协议,总包单位必须与提升架专业分包签订安全管理协议。

教育及交底,总包单位必须对提升架专业分包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交底。

材质,分包单位必须提供各种构件的材质合格证。

程序,分包单位必须办理安装告知书。

2、升降:

 

1、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

升、降指令只能由总指挥一人下达;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任何人均可立即发出停止指令; 

2、操作人员不得停留在架体上;

3、升降过程中不得有施工荷载; 

4、所有妨碍升降的障碍物应已拆除;

5、各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30mm,整体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80mm。

 

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升降到位固定后,应按本规范表8.1.3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遇五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升降作业。

3、使用: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按照设计性能指标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架体上的施工荷载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超载,不得放置影响局部杆件安全的集中荷载。

操作层承载能力

KN/m2

2

三步同时作业情况

3

两步同时作业情况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进行下列作业:

 

(1)、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结件; 

(2)、拆除或移动架体上的安全防护设施; 

(3)、利用架体支撑模板或卸料平台; 

3、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停用超过三个月时,应提前采取加固措施。

 

4、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停用超过一个月或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5、螺栓连接件、升降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电控设备同步控制装置等应每月进行维护保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