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97126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析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则B公司和C公司均为母公司的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的子公司。

母公司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将B公司和C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规定:

母公司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对子公司进行的权益性资本投资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按此规定,如上例母公司对B公司40%的权益性资本投资,以及对C公司10%的权益性资本投资,都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的间接权益性资本投资部分,即由子公司(为便于区别,以下称“投资子公司”)进行的该部分权益性资本投资,是否必须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未予明确。

故在会计实务中,当该部分权益性资本投资占被投资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时,投资子公司往往采用成本法核算,而不采用权益法核算。

由此导致母公司在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视其投资子公司对该部分权益性资本投资(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合并方法。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析。

一、投资子公司对该部分权益性资本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一)一般情况下的合并处理例:

母公司拥有A公司80%的权益性资本,母公司拥有B公司40%的权益性资本,A公司拥有B公司15%的权益性资本。

假设B公司于20x1年成立,实收资本为500万元;

20x1年实现净利润为100万元,资本公积增加50万元。

母公司与A公司对B公司的股权投资不存在股权投资差额。

A公司对B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则,母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反映对B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为40万元(100×

40%),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20万元(50×

40%)。

长期股权投资年末余额:

母公司对B公司为260万元(500×

40%+40+20),A公司对B公司为75万元(500×

15%)。

母公司年末合并会计报表时与B公司的抵销分录:

借:

实收资本500万元资本公积50万元投资收益40万元少数股东损益60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6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390万元就母公司合并范围而言,A公司对B公司的股权投资75万元也应抵销(应全额抵销);

母公司通过A公司对B公司的间接股权投资收益12万元(100×

15%×

80%)及资本公积二股权投资准备6万元(50×

80%)也应反映(应按母公司间接股权投资比例计算反映)。

经上述母公司与B公司抵销后,A公司对B公司的股权投资,以及母公司通过A公司对B公司的间接股权投资准备及股权投资收益,已反映在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之中,故应作如下合并抵销分录:

少数股东权益93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75万元少数股东损益12万元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6万元

(二)间接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差额的合并处理在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其中由投资子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往往存在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按股权比例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异,即存在股权投资差额的情况。

在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对股权投资差额是不反映也不处理的。

但母公司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则必须考虑该股权投资差额的反映与处理问题。

首先应根据股权投资的不同情况,计算确认投资子公司的该股权投资差额数。

如投资子公司系与母公司同时投资,或母公司先投资,投资子公司后投资,应按投资子公司进行投资时计算确认投资子公司的该股权投资差额数;

如投资子公司先投资并按成本法核算,母公司后投资,则应按母公司进行投资时计算确认投资子公司的该股权投资差额数。

计算确认投资子公司的该股权投资差额数后,应按该股权投资差额编制合并会计分录。

如果该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沿上例,假设借差为30万元),则作合并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30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成本)30万元如果该股权投资差额为贷差(假设贷差为30万元),则作相反的合并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成本)30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30万元然后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二)》的有关规定,对该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

如果该股权投资差额为借差时,则按预计的摊销期限计算该股权投资差额当期摊销额(如果该股权投资差额数较小,对合并会计报表影响不大,按照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原则,为简化合并工作,也可一次摊销完毕),按当期摊销额(假设10万元)作合并会计分录:

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万元该股权投资差额期末摊销后余额20万元,则作为“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价差”项目反映。

如果该股权投资差额为贷差时,则应按差额全额作合并会计分录: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30万元上述合并会计分录,对A公司的损益或股东权益数进行了调整,也即对合并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数进行了调整,就母公司的合并范围而言,则还应考虑其对少数股东损益及权益的影响数,即应调整抵销少数股东承担的部分。

故应按A公司少数股权比例(1-80%=20%)计算影响数,并作如下抵销分录:

对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摊销的抵销分录:

少数股东权益2万元贷:

少数股东损益2万元对股权投资差额贷差转资本公积的抵销分录: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6万元贷:

少数股东权益6万元(三)间接股权投资收到现金股利的合并处理在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由投资子公司进行的那部分股权投资如果采用成本法核算,那么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时,其会计处理为增加投资收益。

母公司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则应考虑:

该投资收益系被投资企业对上年或以前年度实现的利润进行分配,就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而言,该投资收益已于上年或以前年度中反映,如再作投资收益,即为重复反映,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该投资收益冲销。

接上例,假设B公司20×

2年分配现金股利60万元,A公司分得股利9万元(60×

15%)作20×

2年投资收益。

母公司按权益法也相应反映7.2万元(9×

80%)投资收益,母公司与A公司进行合并抵销,也就相应反映1.8万元(9×

20%)的少数股东收益。

就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而言,A公司分得的9万元投资收益中的7.2万元是上年合并反映的12万元间接股权投资收益中的一部分,而其中的1.8万元则是上年少数股东损益的一部分,均已于上年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反映,20×

2年合并时应予以冲销。

该冲销处理为:

合并冲销该投资收益9万元及少数股东损益1.8万元,即冲销了母公司投资收益7.2万元,也即冲销了多数股东权益7.2万元,相应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7.2万元。

再从上年合并反映间接股权投资收益的处理来看,对应抵销分录为借记“少数股东权益”,本年收到该投资收益作冲销处理,应作相反的抵销分录,即应贷记“少数股东权益”。

故对该投资收益的冲销分录应为:

投资收益9万元贷:

少数股东损益1.8万元少数股东权益7.2万元(四)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合并处理在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母公司在下年度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需考虑将上述有关间接股权投资的合并抵销分录中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资本公积等有影响的抵销分录过入(或结合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年度相关项目的发生额或余额一起编制抵销分录)。

(一)中的间接股权投资收益及股权投资准备的抵销分录过入:

少数股东权益18万元贷:

期初未分配利润12万元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6万元如

(二)中的间接股权投资差额借差摊销的抵销分录过借:

期初未分配利润8万元少数股东权益2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万元享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异,即存在股权投资差额的情况。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30万元然后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

(二)》的有关规定,对该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万元间接股权投资差额贷差的抵销分录过入: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24万元少数股东权益6万元如(三)中的投资收益的冲销分录过入:

期初未分配利润7.2万元贷:

少数股东权益7.2万元二、投资子公司对该部分权益性资本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一)一般情况下的合并处理。

为叙述方便及利于比较,仍以上例情形为例,并假设A公司对B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则:

A公司按权益法核算反映刘。

B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15万元(100×

15%),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7.5万元(50×

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年末余额为97.5万元(500×

15%+15+7.5)。

母公司年末合并会计报表时,母公司与B公司的抵销分录与上例相同,对A公司与B公司的合并抵销,则应作如下抵销分录:

少数股东权益97.5万元投资收益15万元贷:

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对B公司97.5万元少数股东损益15万元(“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7.5万元在母公司与A公司合并时抵销)

(二)间接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差额、收到现金股利及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处理由于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该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差额时,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差额及处理(如上述一、

(二)中的借差摊销10万元、借差期末摊销后余额20万元,或贷差转资本公积30万元),均按会计准则制度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在当期会计报表(含会计报表附注,以下同)上反映。

而在该股权投资收到现金股利时,投资子公司作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处理,不影响损益。

母公司则根据该投资子公司的会计报表按权益法进行核算,合并会计报表时按正常的合并抵销方法进行处理即可,无另需考虑会计报表外的合并事项。

母公司在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也不必再考虑如一、(四)中所述的合并抵销事项对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影响。

按此处理的合并结果(具体的合并抵销及结果在此不再赘述)与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合并结果相符。

三、对上述合并处理方法之比较及建议从上述在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来看,因对该间接股权投资相应的投资收益、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及其转销、收到现金股利的合并处理等,需由母公司在合并会计报表时考虑,其合并处理方法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一般合并方法不同,需作一些特别处理,显得比较复杂、烦琐,有的合并处理方法不太容易理解。

由于对该合并处理方法现行制度尚无明确规定,在会计实务中,合并处理方法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的应合并抵销事项,如对间接股权投资差额、收到现金股利、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处理等,往往关注不够,考虑不周,容易发生遗漏或差错,难以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正确性。

而投资子公司对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对该股权投资相应的投资收益、投资准备、股权投资差额及其转销、收到现金股利等,投资子公司均按会计准则制度有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在当期的会计报表上反映。

母公司相应按权益法进行核算,在合并会计报表时按《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合并方法进行合并即可,不需作特别的合并抵销处理。

会计实务中,还有一种做法,是由母公司直接对该间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母公司按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之和对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的子公司进行权益法核算,如对上例,母公司按52%(40%+15%×

80%)的比例对B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

笔者认为,“间接股权投资”是合并会计报表范畴的概念,不能应用于单一的会计实体。

对单一会计实体来说,在没有实际的股权投资(指间接股权投资部分)情况下,而对其采用权益法核算,不符合有关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

且当投资子公司将该股权投资转让给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以外的单位,母公司不再控制该公司时,母公司对该间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账户累计发生额的处理,则不太好解决。

由此,笔者认为由母公司直接对间接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做法不可取。

综上可知,投资子公司对属于母公司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属于对关联方的投资,不能说不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对该股权投资的核算,无论投资子公司该股权投资所占投资比例是多少,投资子公司均应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有关规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合并方法是基于对子公司进行的权益性资本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的,笔者建议,在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或修订《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时,对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的间接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投资子公司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作出明确规定。

如此,则可以统一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下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更好地保证合并会计报表的正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