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09831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四语上册精品教案附教学反思作业设计及答案12盘古开天地Word下载.docx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然后,同座互读互查。

2.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劈、浊、丈、隆、肢、躯、液”(课件出示4)

劈:

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pì

”;

浊:

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chó

nɡ”;

隆:

“隆”和“降”是形近字,不要读成“jià

躯:

“躯”和“区”是形近字,都读“qū”。

3.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劈、缓、浊、丈、撑、竭、累、血、液、奔、茂、滋、宗”(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

“缓、浊、撑、竭、液、滋”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4.找出多音字,组词识记。

5.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

(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6.师:

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

(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

7.师:

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

(混沌一片)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

n)沌(dù

n)一片,像个大鸡蛋。

8.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盘古拿起斧子猛劈,将天和地分开,他头顶天,脚踏地,不让天地合拢。

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课件出示6)

9.默读课文,划分段落,同学交流,集体订正。

三、朗读提升

自由练读,把自己最愿意读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中心句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布置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打上“√”。

躯干(qūqǔ)一丈(zhà

nɡzhǎnɡ)劈柴(pīpì

)血液(yuè

二、辨字组词。

肌()液()宗()

饥()夜()崇()

3、我知道。

1.“微”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和()都含有该部首。

2.“丈”字共()笔,第二笔是()。

3.“肌”是()结构的字,右边部分换一换,可以变成()字。

【答案】

一、qū√zhà

nɡ√pī√yè

二、肌肤饥饿血液黑夜祖宗崇高

三、1.彳行很2.三丿3.左右肤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

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1.听写词语:

浑浊劈开肌肤血液茂盛祖宗

(课件出示8)

教师集体订正。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

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

(1)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伟大的盘古。

(2)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3)读最后一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巩固了字词,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研读文本,体会伟大

(一)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9)

混沌一片黑乎乎轻而清

重而浊缓缓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是用来写什么的?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指名说,句式:

(课件出示10)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没有。

3.师:

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

齐读课文第一段。

4.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11)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开天辟地)

齐读。

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12)

拿起劈顶撑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

它们是用来写谁的?

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

出示课件,学生看图想象。

(课件出示13)

引导学生在读懂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

顶天立地)

过渡:

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14)

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件出示15)

他呼出的气息——;

他发出的声音——;

他的双眼——;

他的四肢——;

他的肌肤——;

他的血液——;

他的汗毛——;

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身化万物)

3.交流发现,反馈:

(课件出示16)

(1)他的,变成了的。

(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

……(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

教师范读)

4.师:

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5.师:

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

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

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6.反馈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

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

(齐读第五自然段)

指导朗读:

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

8.师:

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

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

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拓展延伸,体会精神

1.“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

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

(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

(课件出示17)师引读。

3.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

(课件引导)(课件出示18)

围绕“混沌一片”,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

在这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

在拓展想象说话中,更激起了学生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

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

2.布置作业:

课后寻找其他的英雄神话,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板书

内容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fūxuè

wēiɡuānɡhuǎnhuǎn

()()()()

二、选字填空。

竭遏浊烛

枯()浑()

三、根据课文填空。

只听见一声巨响,“_______”碎了。

_________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__________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一、肌肤血液微光缓缓

二、竭浊

三、大鸡蛋轻而清重而浊

教学反思

1.有效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在教学“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

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

”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

  2.不足之处是把教学预设的环节漏掉了。

课文第五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读文后我问:

“雨露的后面有个省略号,你们知道它的秘密吗?

”让学生由省略号引导到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学生先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里说一说,改一改,最后按序合成一段话。

学生说得还算生动,但说好后我原先有个环节,让学生把他们所写的内容加到省略号里去,问他们这个省略号能不能去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宇宙万物是写不完的,加进去后仍然不能省掉,但在教学时把这个环节忘掉了。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盘古简介:

  

盘古,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中开天辟地的神。

盘古最早见于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

其后,题为梁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沈》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看词语,写拼音。

隆重()浑浊()四肢()竭力()

二、给下列生字组词。

辽()微()宙()浊()

缓()宗()竭()丈()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草木长得繁密。

  (  )

 2.搀杂在一起,混杂。

 3.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

4.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

四、给句子加标点。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

讲述的是_____睡醒后发现一片_____,就拿起______劈开天地,从此,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六、重点段落品析。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上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为什么说盘古用“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阅读后回答。

(1)省略号的作用是。

(2)试着写出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盘古牺牲了自己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想一想,说一说。

如果你拥有超能力,你会如何为人类做贡献?

参考答案:

一、ló

nɡzhò

nɡhú

nzhuó

zhījié

二、辽宁细微宇宙浑浊缓慢祖宗竭力一丈

三、茂盛混沌巍峨精疲力竭

四、;

,……

五、神话盘古黑暗斧子

六、1.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2.

(1)内容的省略;

(2)例如:

他的头发变成了小鸟;

他的耳朵变成了山洞。

3.如:

盘古,你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七、略

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CAI课件音频:

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板书:

天下奇观)

  师:

“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

“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

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

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生默读课文)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你真会读书。

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

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

声、形)

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

这两个自然段里有很多精彩的语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

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读得这么好,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这句话,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

这句话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很雄伟,潮水的声音巨大,浪涌起来就像是白色战马。

战马)

哪个词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巨大?

“山崩地裂”(板书:

山崩地裂)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还没看到江潮就听到潮水的声音,说明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气势。

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

“闷雷滚动”。

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这时候潮水来了,人们很激动,高兴得沸腾起来。

从哪儿知道潮水来了?

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一条白线”了。

白线)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这时候的浪潮涌得很快,很高,就像高高的城墙。

潮水的颜色是白色的,很壮观。

城墙)

读得不错,挺有感受的。

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讨论。

  (学生自由读文、组内自由讨论)

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

“横贯”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CAI课件图片:

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

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

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

“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师CAI课件音频:

闷雷的声音)

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

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

(CAI课件显示:

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

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

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

下面请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看谁读得更好?

(生分男、女齐读)

女同学的声音清脆悦耳,男同学的声音抑扬顿挫,都读得很好。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学生填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句)

“午后一点左右”、“顿时”、“过了一会儿”,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

“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是说潮水是由远到近的词。

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的提示来背一背课文呢?

能!

  (生自由练背)

现在我们一起来,我来读这些词,你们来接,我们小声地背一背,不记得的可以看看书。

  (生齐声背诵)

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

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

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

(CAI课件视频:

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

你听到了吗?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

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

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

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城墙。

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

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

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

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

那是潮水的声音。

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

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

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

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

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

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

(生齐说)

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

那么课文2、5自然段还写了些什么呢?

老师想交给大家自学。

你们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自学,自由讨论)

我喜欢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

这句话写得很美,钱塘江就像是一位身披白纱的少女。

我读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后,觉得钱塘江大潮的余波也非常的有气势。

老师,我想知道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

老师这儿有一个知识锦囊,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己在电脑里查找资料。

  (学生自己在每组的电脑中查找自己所需的文字、图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