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100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10.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

1.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8

1.3.1. 应急组织体系 18

1.3.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9

1.4. 预警及信息报告 25

1.4.1. 预警 25

1.4.2. 信息报告 27

1.5. 应急响应 28

1.5.1. 响应分级 28

1.5.2. 响应程序 28

1.5.3. 处置措施 31

1.5.4. 应急结束 35

1.6. 信息公开 35

1.7. 后期处置 35

1.8. 保障措施 36

1.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36

1.8.2. 应急队伍保障 36

1.8.3.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37

1.8.4. 其他保障 37

1.9. 应急预案管理 38

1.9.1. 应急预案培训 38

1.9.2. 应急预案演练 39

1.9.3. 预案修订 40

1.9.4. 应急预案备案 40

1.9.5. 预案实施 40

2. 第二部分乙方应急预案 41

2.1. 巷道片帮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1

2.2. 火工品险情现场处置方案 44

2.3. 炮烟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46

2.4. 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0

2.5. 地表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4

2.6. 井下透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58

2.7. 斜井提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0

2.8. 竖井提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4

2.9.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68

3. 第三部分附件 72

附件1:

甲乙双方有关人员联系方式 72

附件3:

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人员联系方式 73

附件4:

救护协议 74

附件5:

成立兼职救护队文件 77

附件6:

救护队装备表 78

附件7:

避灾线路图 80

附件8:

甲乙双方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 81

1.第一部分甲方综合应急预案

1.1.总则

1.1.1.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明确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和程序,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提高果断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要求和我矿事故应急救援需要,制定《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曹家屯锡钼矿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014)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4)《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17号)

(6)《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安监总局令21号)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安监总应急[2009]73号

(8)《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6]196号

(9)GB1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10)AQ1008-2007《矿山救护安全规程》

(11)AQ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12)AQ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

(13)AQ2013.1-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

(14)AQ2013.4-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管理》

(15)AQ2013.5-200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

(16)GB16542-2010《罐笼安全技术要求》

(17)GB20181-2006《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

(18)AQ/T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19)《生产安全事故信息与处置规定》(安监总局令21号)

(20)《冶金地下矿山安全规程》[90]冶安环字第293号

(21)《爆破安全规程》GB2722-2009

(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3)AQ2004-2005《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24)安监总局35号令《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年)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主席令【2013】4号)

(27)《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按键总局62号令

(28)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文本格式的通知(安监总厅管-[2014]1号)

(2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安监总局34号令

(30)《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安委[2013]8号)

(31)《国家安监总局关于严防十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的通知》(安监总管-[2014]48号)

(32)《林西县人民政府非煤矿山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1.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包括各级单位、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下列事故的应对工作,对未预料到的其他紧急情况,参照综合预案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

(1)片帮冒顶事故;

(2)火灾事故;

(3)水灾事故;

(4)提升运输事故;

(5)爆破事故;

(6)物体打击事故;

(7)触电事故;

(8)机械伤害事故;

(9)高处坠落事故

(10)尾矿库事故

1.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图

林西县人民政府非煤矿山事故应急预案

浙江天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林西县红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曹家屯锡钼矿地下矿山建设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巷道片帮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火工品险情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炮烟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地表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井下透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斜井提升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竖井提升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故现场处置方案

我公司应急体系由《甲方综合应急预案》、《乙方应急预案》及附件共三部分组成。

一、甲方综合应急预案。

既综合应急预案针对我公司可能发生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总体指导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二、乙方应急预案。

既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我公司已发生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

即:

《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地表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巷道片帮冒顶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井下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井下透水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火工品险情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井下炮烟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尾矿库险情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尾矿库溃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尾矿库排洪设施损坏现场处置方案》

《竖井提升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斜井提升设备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三、附件。

主要包括:

应急领导机构成员联系方式

兼职矿山救护队联络方式

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联系方式

救护协议

应急物资装备一览表

成立兼职救护队文件

避灾路线图

1.1.5.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1)预防为重,常备不懈原则

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在于管理的疏忽,措施的遗漏,对于事故的防范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消灭引发事故的隐患,并积极做好备战工作,保证事故发生后人员、设施、设备的到位。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

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保障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将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人造成的伤亡和危害。

(3)迅速有效,科学规范原则

应急救援体系的特点是“紧急”,时效性尤为重要,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必须达到启动迅速、措施得力,同时救援活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措施得当,因此科学规范原则必须严格遵守,避免盲目救援。

(4)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是针对非正常状态下的救援活动,必须组织严密。

人员、财力、物力的协调管理依靠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细化的各岗位工作职责使得救援活动分工科学、严谨。

应急救援工作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片帮冒顶事故、水灾事故、爆破事故、尾矿库事故等,公司应立即根据实际情况启用应急预案,同时做好扩大应急,请求支援的准备。

1.2.事故风险描述

1.1.1.公司概况

1、概况

甲方

地址:

位于林西县曹家屯距赤峰市250公里,距林西镇38公里。

成立时间:

业务范围:

采选

乙方

名称:

浙江天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桃花园B13栋01-08

注册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

矿山施工资质等级: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晋升为国家总承包贰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晋升为国家总承包贰级,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又晋升为国家总承包贰级,并具有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

可承担包括100万吨/年及以下铁矿采、选工程,100万吨/年及以下有色砂矿和60万吨/年及以下有色矿脉采、选工程,120万吨/年及以下煤矿和300万吨/年及以下洗煤工程,60万吨/年及以下磷矿、硫铁矿和30万吨/年及以下铀矿工程,20万吨/年及以下石膏矿、石英矿和70万吨/年及以下石灰石矿等建材矿山工程,10000m及以下巷道工程,80万m³

及以下剥离量露天矿工程,100万吨及以下尾矿库工程,单项合同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矿山主体工程。

乙方项目部情况

资质等级:

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

机构设置:

项目部经理

项目部副经理

生产部

安全部

办公室

后勤部

主要施工机械:

7655凿岩机

1.1.2.勘探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曹家屯锡钼矿地下矿山建设项目

(2)地理位置

矿山隶属于林西县距赤峰市250公里,距林西镇38公里。

(3)生产规模

设计能力:

60万吨/年,一期实际产量:

15万吨/年。

拟建设生产采区:

1个。

现从业人数:

50人。

(4)开拓方式

详查阶段形成探矿竖井三条,探矿斜井一条,矿床开拓拟采用下盘竖井开拓。

(5)通风方式

对角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

(6)排水方式

矿井最大涌水量:

约0.6m3/h,采用集中排水方式。

(7)提升方式

主井提升方式:

竖井单绳缠绕式翻罐提升系统。

(8)井口标高该区历史最高洪水水位

(9)支护方式

井下岩石稳固性较好,探矿巷道开挖断面面积较小,一般不需要支护,局部不稳固地段采取锚网和刚性支架进行支护。

(10)其他

矿山双回路供电有统部镇变电所、发电机组形成。

竖井三条,斜井一条都可作为安全出口。

1.1.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1.1.1.危险源辨识

序号

事故类别

产生原因及后果

1

物体打击

矿岩、物体从高处落下,滚石伤人。

造成人员伤亡。

2

车辆伤害

运输道路车辆行驶中发生挤、压、撞、倾覆事故,斜井发生跑车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害。

3

机械伤害

运转的机械碾碰、绞到人体的伤害,造成人员受伤。

4

触电

电气设备、线路裸露、漏电、绝缘损环,误送电、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5

火灾

电气火灾、明火火灾、井下火灾、造成人员伤害、物资损失。

6

高处坠落

作业人员从高处滑跌坠落,罐笼坠落等造成伤害,人员伤亡。

7

爆破

爆破作业误操作、盲炮、拒爆、早爆、爆破冲击波伤人,中毒,人员伤亡。

8

冒顶片帮

顶、帮浮石未处理、设计不合理、支护不当。

人员伤亡。

9

透水

采掘过程中没有探水或探水工艺不合理、采掘过程中突然遇到含水的地质构造、爆破时揭露水体、钻孔时揭露水体、地压活动揭露水体等。

造成物资损失、人员伤亡。

10

中毒和窒息

废弃巷道、独头掘进通风不良,造成人员伤亡。

11

其他伤害

作业人员搬举重物、设备、配件因作业场所不平稳等而造成扭伤、跌伤、砸伤,造成人员伤害。

1.1.2.风险分析

一、冒顶片帮

探矿井巷作业活动中,受人为挖掘活动破坏和原岩性质、结构、构造,断层、节理、风化等因素影响,没有采取支护措施,或支护强度不能抵御岩石应力,巷道等空间围岩沿自然裂隙或节理片落或大量垮落,导致发生顶板冒落、片帮事故。

(一)造成冒顶片帮事故的主要因素

1.岩体本身稳定性差,原岩应力高,如岩体或其构造的强度低、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或巷道所在岩体的原岩应力高等。

2.采掘工艺不合理。

不当的采掘顺序将加重应力集中程度,加大岩体失稳破坏的机率。

3.区域地压活动。

长期大规模采矿作业,导致矿区总体应力场重新分布,假如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将会急剧恶化生产采场和巷道的稳定性,发生冒顶和片帮。

4.支护不及时、支护方式和支护结构参数设计选择不当。

5.井下检查不周、疏忽大意、浮石处理不及时。

6.其它原因,包括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

(二)冒顶片帮危险易发生地

冒顶片帮事故易发生地点断层构造带、支护区。

二、高处坠落

在探矿竖井、探矿斜井、探矿天井上口、高度超过2.0m以上的部位,因防护装置缺乏或装置不良,安全设施不具备或不可靠,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安全保护用品,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违章作业等导致人员坠落伤害。

(一)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因素

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

2.使用梯子不当;

3.没有按要求穿防滑性能良好的软底鞋;

4.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

5.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

6.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

7.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

8.缺少照明,溜矿井不加格筛;

9.人行天井梯子架设不牢或没有扶手。

(二)高处坠落危险易发生地

高处坠落易发生地主要是竖井、天井、溜井。

三、水灾

探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属于简单。

无承压水、岩溶裂隙水、采空区积水、地表水体。

岩石富水性差,无井下突水性。

由于井口标高高出历年洪水最高水位一米以上,雨季洪水造成淹井事故可能性很低。

(一)造成水灾危险的主要因素

1.矿井附近的水库、季节性雨水、山洪,因水位暴涨超过井口标高而涌入井下,或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渗入井下。

2.矿体采掘致使老窑与地表水沟通,引起涌水;

或者采掘工程与含有大量积水的旧巷或老空区沟通时。

3.采掘工作面穿过含有大量积水的地下砾岩层、流沙层、具有岩溶的石灰岩层时。

4.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揭露断层破碎带,而断层破碎带含水或其与含水层沟通时。

(二)矿区水灾危险易发生地

水灾事故易发生地点是竖井、斜井、采掘工作面。

四、火药爆炸和爆破伤害

探矿区掘进过程中使用大量爆破器材,这些爆破器材在运输、临时存放过程中,因违反规程导致爆炸事故。

装药和爆破过程中,存在装药设计错误、爆破器材质量缺陷、盲残炮处理不当、安全警戒不严、管理不善、作业安全意识差等原因发生爆破伤人事故。

未爆炸或未爆炸完全的炸药在装卸岩石的过程中,因撞击也会发生爆炸事故。

探矿区现阶段无露天爆破作业。

(一)造成井下爆破事故的主要因素

1.炸药、导爆管质量不合格或过期失效。

2.岩块或硬质器件撞击导爆管和炸药。

3.岩工不按照要求装药连线。

4.人员误入爆破区或未撤出到安全地点躲避。

5.放炮前未对支护进行检查加固处理。

6.炮眼布置以及相关爆炸参数选择不合理。

(二)爆破危险易发生地

爆破事故易发生地点有:

火工品运输途中及采掘爆破区域等。

五、机械伤害

探矿区各种作业机械设备都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这些机械设备包括绞车及其附属设备、水泵及配套电机、风动凿岩机、空气压缩机、局扇等。

(一)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如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制动器缺陷等;

2.违章操作,穿戴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

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等;

4.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

5.在检修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

6.在防护装置不安全的机械设备上停留、休息;

(二)机械伤害危险易发生地

机械伤害危险易发生地:

机电设备作业地点。

六、物体打击

探矿竖井、探矿斜井、探矿天井等于水平巷道立体交叉点,人员作业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作业顺序和作业位置不合理,导致顶部落物伤人。

巷道支护不良、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作业精力不集中、违章作业等,造成设备、岩石从高处坠落击中人体和设备造成伤害。

(一)造成物体打击的主要因素

1.浮石未按要求及时、妥善处理;

2.险石未进行仔细观察、处理;

3.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4.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对出现的危险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5.工作场所狭小,缺乏躲避空间;

6.照明不足;

7.没有排险工具或排险工具长度不够。

(二)物体打击危险易发生地

物体打击事故易发生地主要是采掘作业面。

七、容器爆炸

坑探区凿岩动力为空气压缩机,其储气罐可能由于质量下降,保险阀、压力仪表保护装置失效,或看护人员疏忽,在运转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这类爆炸直接威胁到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设备财产安全。

(一)造成压力容器事故的主要因素

1.设备运行时未使用安全阀;

2.液位计指示不准,造成满水或缺水事故;

3.温度计出现故障,导致超温事故;

4.压力容器受到机械损伤,在高压下发生爆炸事故;

5.压力容器遇到突然撞击或遇到高温而发生爆炸;

6.未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起超温、超压、压力突然增大等;

7.管理不善或操作人员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进行操作。

(二)压力容器事故易发生地

压力容器事故易发生地主要是空压机房、储气罐。

八、火灾

主要包括电器火灾、爆炸火灾、可燃物火灾、雷击火灾及其他失火引起的火灾。

特别是在探矿井下发生火灾时,如果逃生线路不通畅、方向标志不清楚、通过路径内行人设施不良、消防器材不足,将造成严重火灾事故。

(一)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因素

1.可燃物的存在。

生产过程中,坑木、油料、炸药、机电设备、风筒、电线、电缆都具有可燃性,都能引发火灾的发生。

2.足够热量和温度的热源。

违章放炮作业、机电设备短路、过流、运转不良产生的过热、吸烟、爆炸、或因机械截齿摩擦、冲击等偶然因素都可能引发火灾。

(二)火灾危险易发生地

火灾事故易发生地点是机电作业区、支护区、爆破区等

九、中毒窒息

炸药性质不环保,起爆时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比例大,通风不及时,通风时间不够,气体检测仪监测不到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一)造成中毒窒息事故的主要因素

1.火工品爆破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2.矿井发生火灾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3.放炮后炮烟尚未排除完毕就进入工作面。

4.井下电缆及胶皮类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5.局部通风机风量不足或风筒距离掘进工作面太远。

6.人员误入老旧巷道、封闭区。

(二)中毒窒息危险度易发生地

中毒窒息事故易发生地主要是采掘作业面、封闭区。

十、竖井罐笼(吊桶)坠落斜井跑车

罐吊桶提升中存在检查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卷扬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操作失误。

机械设备故障、斜井防跑车设施失效、或作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操作失误。

(一)造成提升运输事故的主要因素

(1)竖井、斜井钢丝绳断裂;

(2)罐笼防坠机构不灵敏;

(3)斜井“一坡三挡”安全装置不灵敏;

(4)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

(二)提升运输事故易发生地

提升运输事故易发生地主要是竖井、斜井。

1.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有甲乙双方联合建立,甲方承担事故救援指挥职责。

1.3.1.应急组织体系

平时应急领导系统机构图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生产安全部

抢险救援组

后勤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

技术组

善后处理组

战时应急领导系统机构图

应急救援指挥部

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1.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平时战应急领导小组(战时应急救援指挥部)

我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备战应急领导小组(战时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对备战期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以及战时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

职责:

a.负责组织制订、修订应急救援抢险预案;

b.抢险期间制定抢险策略、应对措施;

c.明确指挥员、成员的职责和权力,统一指挥;

d.监督检查各职能组工作情况;

e.负责组织指挥生产安全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常设机构:

生产安全部

主任:

生产安全部部长

a.负责处理日常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