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075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docx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主备人:

陈彦平修改人:

日期

一、学习目标:

二、学法指导

三、随堂小测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3、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和,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

P92

四、典型例题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1】(2008•••南通)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新物质D。

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解析:

由题中“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得知,第一次反应,生成30克D时,A已经消耗完,所以实际反应中,A与D的质量比是1:

2,根据这个比例,就能确定当A消耗25克时,生成D为50克,此时15克B也刚好用完,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知C在反应中消耗的质量为(50克—25克—15克=10克),因此,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答案:

D

·考点二质量守恒的微观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因而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有“三不变”的特点——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例2】(2008•••广东)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B、C三个选项都对,而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也许变,也许不变,这是由方程式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所决定的。

答案:

D

五、小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六、反思和评价

七、练习

1.(2008••荷泽)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2008••咸宁)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2CB.3AB2+B2==2C

C.4AB2+B2==2CD.AB2+4B2==2C

5.(2008••黄冈罗田)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

现从山茶油中提取7.6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含有的元素无法确定

6.(2008••南京)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

22。

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

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4:

9B.8:

11C.10:

11D.31:

44

7.(2008••潍坊)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下表: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2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0

8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

3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

1

4.(2008•南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

小李的实验: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

和(填化学式)[注:

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5.(2008•••恩施)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

比为2:

1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主备人:

陈彦平修改人:

日期

一、学习目标

二、学法指导

三、随堂小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

一是必须以,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磷的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燃烧

加热高锰酸钾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四、典型试题

·考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①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如加热、高温、点燃、催化剂等。

3.该考点的最常见题型就是依据题目所给信息,写出一些未学过的化学方程式。

【例1】(2008·咸宁)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极大不幸。

为防止灾后发生疫情,必须对灾区进行消毒,其中的一种消毒剂是漂白粉,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能与水和二氧化碳(把水和二氧化碳当成碳酸)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完成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CO2+H2O==↓+。

解析:

这道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把水和二氧化碳当成碳酸来对待,这样反应物就可以看成两种了,此时就能按照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来互相交换成份,也就是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钙,氢离子与次氯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这是只要注意配平和沉淀符号就行了。

答案:

CaCO3↓+2HClO

·考点二含有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当方程式中出现有机物时,我们往往用待定系数法进行配平,也就是假定该有机物的化学计量数是“1”,然后以此为标准,来观察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例2】(2008•三明)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标识如右图)

北京奥运会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与“绿色奥运”理念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招募志愿者为奥运会提供服务;②在奥运场地使用新型清洁燃料汽车;③奥运工程建设中,应用太阳能、地热等能源。

“祥云”火炬的燃料是丙烷(C3H8),丙烷在空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其化学方程式为。

⑶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

这两种气体是:

和。

解析:

(2)中C3H8是有机物,就假定该有机物的化学计量数是“1”,这样反应物中碳原子有3个,氢原子有8个,就在等号右边二氧化碳前写上“3”,水前写“4”,此时等号两边碳、氢原子的个数就相等了,然后数出等号右边氧原子的个数是10个,就在左边氧气前写“5”,等号两边就平了。

在(3)中依据题意“生成两种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这句话,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就不难猜出这两种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了。

答案:

C3H8+5O2

3CO2+4H2O

CO2;N2(或二氧化碳;氮气)

五、小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六反思与评价

七、练习

1.(2008•福州)随着汽车数量的剧增,解决汽车事来的环境问题已成为汽车行业研究的一项课题

下列图是小梅同学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1)图8中的内容是《东南快报》的一则报道。

①报道中提到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福州汽车如果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优点是。

(2)图9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图片

①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

(答一点)

②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

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08•南通)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分别表示N2、H2、NH3。

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

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

 

(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

在潮湿的空气里,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

若空气中CO2溶解,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晋江)“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

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全力支持北京奥运。

(1)奥运火炬(见右图)的外壳主要材料轻薄高品质的铝合金材料。

工业上制取

金属的方法是:

通电分解氧化铝(Al2O3)得到单质铝,同时生成了氧气。

请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

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

火炬燃烧时,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北京奥运火炬所用燃料丙烷(C3H8)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丙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福娃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制作它的外部材料是纯羊毛绒,内充无毒的合成纤维。

区别它们时可用灼烧的方法,如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4.(2008•杭州)已知Fe(OH)2是白色絮状沉淀,并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

右图为Fe(OH)2制备实验的改进装置,使用该装置能在较长时间内观察到生成的Fe(OH)2白色絮状沉淀。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试管中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B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3)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并在一定时间内放置被氧化成Fe(OH)3红褐色沉淀,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

(4)写出该装置中生成的Fe(OH)2的化学方程式。

5.(2008•黄冈)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3)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

(4)用盐酸除去铁锈

(5)一种可再生能源物质的燃烧反应

6.(2008•青岛)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

(1)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CH2O)、苯(C6H6)等有毒物质。

这两种物质都属于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搬入新装修的房屋之前,可以采取的减轻污染的措施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还可利用“光触媒”技术—用TiO2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上述有害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TiO2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2)在自行车表面喷一层油漆可防锈,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作食品干燥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做燃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8•泰州)请你按照下列要求各写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上述三种反应类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08•宿迁)已知有如下反应:

A+B→C+D.(答题时需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1)若A为Al、B为ZnSO4(溶液),C、D的化学式分别是、

(2)若A为Fe2O3,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3)若A为CO2、B为H2O,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反应为A+2NaOH=C+Cu(OH)2↓,则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一、学习目标

二、学法指导

三、随堂小结

1、电解18g水可生成氧气多少?

(H-1O-16)

四、典型例题

·考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题目,在各省市的中考题中均有体现,此类试题经常以文字描述形式,或坐标图形式,或图表形式呈现,只要注意:

写对化学方程式、算对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好比例式,就没有问题了。

【例1】(2008••泰安)星期天,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取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下图),并产生疑问:

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

准确称取5.5g样品放入烧杯中,在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稀盐酸25g,得溶液质量为28.3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

求:

(1)生成CO2的质量是;

(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

由题意得知“5.5克,25克,28.3克”都代表的是混合物的质量,不能直接使用,只能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用(5.5克+25克-28.3克=2.2克),求出纯净的二氧化碳质量。

由于二氧化碳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产物,只要把2.2克代入到方程式中,就能求出纯碳酸钠的质量了。

答案:

(1)2.2g

(2)解:

设5.5g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44

x2.2g

106︰44=x︰2.2g解得x=5.3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96.4%

答:

因为96.4%<98%,所以与包装说明不符。

·考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含有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计算(杂质不参加化学反应)

参与反应的物质如果含杂质,一定要换算成纯净物,才能带入到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在此处一定要注意两类问题:

与铁矿石有关的计算和与溶液有关的计算。

【例2】(2008••晋江改编)国家在建造游泳馆时用了含铁98%的钢材11428.6吨,若这些钢材是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则至少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多少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

解析:

由于“钢材11428.6吨”是混合物的质量,就要先求出纯铁的质量,然后再代入方程式中进行计算。

答案:

钢材中纯铁的质量为:

11428.6吨×98%=11200吨

解:

设需要氧化铁质量为x

3CO+Fe2O32Fe+3CO2

160112

x11200吨

160∶112=x∶11200吨

x=16000吨

答:

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16000吨

·考点三化学方程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简单综合计算

遇到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要先清楚反应方程式,然后分析其中的纯净物是哪些,一般来说参与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要熟练掌握求溶质的公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3】(2008••河北)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

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20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由图中得出氧气的质量是0.48克,氧气是由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依据氧气的质量列比例式,就可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

(1)0.48g

(2)解:

设51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32

x0.48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五、小结本堂课学习内容

 

六、反思与评价

 

七、练习

1.(2008••42中)下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试剂瓶上

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64%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2)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稀盐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2。

(2008••汕头)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

加入12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它成

份不与氢氧化钠反应)。

请计算:

(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2)该工厂每天用含氢氧化钙75%的熟石灰处理150t这种废水,需要熟石灰多少t?

3.(2008•恩施)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Na2CO3和NaCI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

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7(填>、=、<)。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2008•宜昌)50gCa(NO3)2溶液与50g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2CO3+Ca(NO3)2==CaCO3↓+2KNO3。

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

(2008••南通)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

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Fe粉会转变成Fe2O3而变质。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使用过的阳光牌“脱氧剂”的变质程度(已变质的Fe粉占变质前Fe粉的质量分数),设计并进行如下探究过程。

步骤

(1)取食品包装袋中的阳光牌“脱氧剂”一袋,将里面的固体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滤渣。

步骤

(2)取步骤

(1)中的滤渣8.0g,加入足量的稀H2SO4与滤渣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2g。

步骤(3)取步骤

(2)中的滤液,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后转移到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得到8.0gFe2O3(注:

滤液中的Fe元素已全部转化为Fe2O3)。

求:

(1)8.0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

(2)该“脱氧剂”在未变质时,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

6.(2008••南昌)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0g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右图所示。

(1)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0g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2008••乐山)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P水=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右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8.(2008•潍坊)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

称取石灰石样品8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不溶解)。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3

第3次

10

1.6

第4次

10

m

(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09年中考预测

9。

(2008••重庆)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下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的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11.34g。

请你计算:

(1)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2)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2008••宿迁)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1)“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Na2CO3+H2O+CO2↑

该过程中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