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266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师良心、教师义务、教师公正、教师荣誉等均属于()范畴。

A、教师职业道德

B、教师职业责任

C、教师职业纪律

D、教师职业原则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

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良心、教师义务、教师公正、

教师荣誉等。

故选A。

2、小峰认为输掉学校秋季篮球比赛是因为他们班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的归因

D、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D

【解析】运气是外部、不可控、不稳定的归因。

故选D。

3、同一感觉器官因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的阈限

B、感觉的适应

C、感觉的对比

D、感觉的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故选C。

4、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A、终身学习

B、和谐教学

C、生态教育

D、以人为本

【答案】D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放到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

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故选D。

5、我们对优秀学生实施奖励,不仅可以激励优秀学生,而且可以使一般学生受到()。

A、直接奖励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替代性惩罚

【答案】C

【解析】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

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题中属于前者,是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故选C。

6、教师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恰当,正确学生造成了伤害,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荣誉权

D、人格尊严权

【答案】A

【解析】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

故选A。

7、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答案】C

【解析】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故选C。

8、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

则是()。

A、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B、导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D

【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

积极向上。

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选D。

9、下列不属于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的是()。

A、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

B、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

C、随意开除学生

D、以不恰当的方式提供学生成绩

【答案】C

【解析】ABD属于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C项属于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故选C。

10、“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

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C、《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

验。

由此可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权利,而题干的说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

定。

故选B。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

先救护()。

A、未成年人

B、老年人

C、青年人

D、成年人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

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故选A。

12、设计与组织德育活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德育过程

B、德育目标

C、德育方式

D、德育要求

【答案】B

【解析】在对学生组织德育活动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设置德育目标。

故选B。

13、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是()。

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答案】A

【解析】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故选A。

1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答案】D

【解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

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

们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

只要能做到身教重

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

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法。

故选D。

15、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选B。

16、()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答案】B

【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

期。

故选B。

17、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

A、课堂活动

B、心理活动

C、社会活动

D、生理活动

【答案】D

【解析】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是人这一有机体与环境中

的物质发生交换的过程,为维持人的生命服务,与人的身体发展直接相关,也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故选

D。

18、根据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有目的的

B、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

C、个体学习受到成长需要的支配

D、个体行为受到行为结果预期的支配

【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理论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

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其最著名的实验是“小白鼠认知地图”实验,其中并未体现出

C选项的内容。

故选C。

19、根据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有目的的

B、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

C、个体学习受到成长需要的支配

D、个体行为受到行为结果预期的支配

【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理论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

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其最著名的实验是“小白鼠认知地图”实验,其中并未体现出

C选项的内容。

故选C。

20、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被称为()。

A、人格五因素模型

B、因式理论

C、16因素理论

D、3水平6阶段理论

【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和青少年所作出的反应,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故选D。

21、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差别感受性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答案】A

【解析】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与之相应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二者在数值

上成反比关系。

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与之相应的感受能力称为差

别感受性,它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22、每次考完试,刘老师对班内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并当着所有学生宣读成绩和排名,刘老师侵犯了学

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荣誉权

【答案】C

【解析】学生享有隐私权。

刘老师在班级内宣读所有学生的成绩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故选C。

23、教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让受训者了解自己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及需要改进的

地方,这属于()。

A、分解原则

B、示范原则

C、反馈原则

D、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解析】在教学技能训练中要让受训者及时知道训练的现实结果,了解自己的训练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哪

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还需要继续改进。

及时反馈可以避免盲目的重复,实现对训练的有效控

制。

故选C。

24、()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A、夸美纽斯

B、伊斯兰教

C、杜威

D、裴斯泰洛奇

【答案】C

【解析】题干所描述的为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其代表人物为杜威。

故选C。

25、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作用。

这体现

的是教育法规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教育作用

D、保障作用

【答案】B

【解析】教育法规作为国家的一种普遍的强制性教育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教育行为的作用。

种作用就是评价作用。

故选B。

26、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个别差异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顺序性

【答案】A

【解析】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则“大器

晚成”。

故选A。

27、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陈鹤琴

D、晏阳初

【答案】A

【解析】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

一三个方面。

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故选

A。

28、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读书指导法

B、榜样示范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B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

法。

故选B。

29、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A、终身学习

B、和谐教学

C、生态教育

D、以人为本

【答案】D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放到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

一个学生发展”,即使学生发展为一个“整体的人”。

故选D。

30、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这都是明显的违犯师德的行为,违犯的是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爱国守法

【答案】A

【解析】《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故选A。

31、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教育

B、教学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答案】B

【解析】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故选B。

32、教学设计的最高表现是()。

A、创造性

B、易控性

C、突显性

D、预演性

【答案】A

【解析】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

特点,创造性地思考、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

创造性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高表

现;故选A。

33、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读书指导法

B、榜样示范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B

【解析】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

法。

故选B。

34、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

A、情境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对偶故事法

D、示范榜样法

【答案】B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扩充,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

最典型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故选B。

35、在各国中小学普通使用的课程类型中,()加强了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

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看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和技

能的迁移。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选修课程

【答案】B

【解析】综合课程指的是打破分科课程的界限,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把有关联的学科及教学系统中的

各要素及各成分整合成为有机整体的新型课程。

开放性是综合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改变了学科课程封闭

性的缺陷,加强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学科与学习者之间,教

36、下列不属于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的是()。

A、发扬教学民主

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答案】B

【解析】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属于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故选B。

37、学生对教师必须服从,学生个性受到压抑。

这种观点是()。

A、教师中心论

B、学生中心论

C、教育中心论

D、教师与学生互动论

【答案】A

【解析】历史上对此曾有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学生中心论)。

这两种理论都有一

定的危害,以教师中心论来说,学生必须跟着教师转,应无条件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儿童中心论,教师便

成了学生的尾巴,让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两者都走向了极端,都是错误的。

题干中形容的正是“教师中心

论”。

故选A。

38、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儿童

教育成人化,违背了儿童面临的任务。

故选C。

39、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力量

D、外部动力

【答案】C

【解析】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

要。

正如布鲁纳所说:

“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

”故选C。

40、以下不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是()。

A、教学目的和任务

B、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C、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D、学生的心理特点

【答案】C

【解析】教学方法选择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教学目的和任务、学科和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C项教

学方法改革的需要不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故选C。

41、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学著作《新教育大纲》的作者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鹤琴

D、杨贤江

【答案】D

【解析】杨贤江(1895—1931)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故选D。

42、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方面。

A、特性与共性

B、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能力与人格

D、生理与社会

【答案】D

【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差异是先

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不像气质那样具

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故选D。

43、()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态度成分

【答案】B

【解析】情感成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满意的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与人的交往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反映

出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

故选B。

44、青少年阶段容易出现小团伙违规甚至违法事件,比如结伴吸烟、聚众赌博、斗殴等,其主要原因是迫于

()的压力。

A、父母

B、老师

C、班级

D、同伴团伙

【答案】D

【解析】青少年的小团伙违规主要迫于同伴团伙的压力。

同伴团伙的结成需要团体每个人认同群体观念,个

体如果与群体观念不一致,容易遭到排斥,所以青少年会因群体压力而做违规的事情。

故选D。

45、教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让受训者了解自己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及需要改进的

地方,这属于()。

A、分解原则

B、示范原则

C、反馈原则

D、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解析】在教学技能训练中要让受训者及时知道训练的现实结果,了解自己的训练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哪

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还需要继续改进。

及时反馈可以避免盲目的重复,实现对训练的有效控

制。

故选C。

4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出自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学说

B、强调教育对人的作用

C、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

D、出自于古代教育家孟子的学说

【答案】C

【解析】这句话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古代教育家荀子的观点,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

决定作用。

故选C。

47、“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影

响具有()。

A、层次性

B、自觉性

C、深远性

D、规范性

【答案】C

【解析】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深远性。

故选C。

48、()主要是指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自觉意识,对履行教育职责

的道德责任感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体认,以及对自我行为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调控和道德评价的能力等。

A、教育爱心

B、教育良心

C、教育威信

D、教育公正

【答案】B

【解析】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

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和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教育良心的核心是教师对

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

它对

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起着指导、控制和监督及评价的作用。

没有教育良心,教师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很难发挥。

故选B。

49、在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中,通常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偿性责任的要素是

()。

A、假定

B、处理

C、制裁

D、定案

【答案】C

【解析】制裁是指违反教育法律规范时所导致的法律后果,通常是以国家强制性措施要求承担的惩罚性或补

偿性的责任。

故选C。

50、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运用地球仪进行授课的做法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巩固性

D、循序渐进

【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

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题干中地理教师用地球仪进行授课,体现了该

教师对模像直观的运用。

故选B。

51、()对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是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基本相似。

A、孔子

B、朱熹

C、王夫之

D、曾国藩

【答案】B

【解析】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等。

他的“课程”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今天人们对课程的理解相似。

故选B。

52、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

A、核心课程

B、校本课程

C、学科课程

D、综合课程

【答案】B

【解析】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主体为学校教师)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针对学生的兴

趣和需要,结合学生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研发或选用的课

程,自主实施和评价。

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故选B。

53、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班委会

B、开展班级活动

C、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D、确立了班级工作计划

【答案】C

【解析】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故选C。

54、教师中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在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实质训练说

【答案】A

【解析】going,playing,coming都存在共同成分“ing”,因此,题干中的现象可以用共同要素说加以解

释。

故选A。

55、根据学生的成绩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学生的成绩在该班属于“优”、“中”或“差”的教学评价属

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D

【解析】相对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

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

模参照性评价。

题干所述就是相对性评价。

故选D。

56、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下面关于操作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

B、练习过程中存在“高原现象”,度过这一时期后,技能水平还会提高

C、技能水平随练习会不断提高,不会出现起伏现象

D、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答案】C

【解析】在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1)练习后成绩逐步提高;

(2)练习中的高

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学生操作技能形成中存在个别差异。

故选C。

57、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把握程度的提问是()。

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答案】B

【解析】理解提问是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

需要学生对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回忆、

解释、重新整合,对学习材料进行内化处理,组织语言然后表达出来。

理解提问有变换、解释、重组和对比四

种类型。

故选B。

58、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D、首要

【答案】A

【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而素质教育的基本

内涵是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