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294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docx

国际经济学最全作图题作图解释整理

国际经济学(作图)整理,最全集合

1.用图示说明罗伯津斯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增加对不同生产部门的影响)。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要素使用的比例也保持不变。

如果假定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则资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X产品的增加。

而Y产品由于投入劳动的减少,造成产品的减少。

图形如下:

2.下图是某国出口补贴的图形,其中.Pw为补贴前世界市场价格,Ps为补贴后的出口价格,Ps’为补贴后的世界市场价格。

请标明在出口补贴情形下的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政府补贴额是多少,并分析出口补贴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本图为大国出口补贴的情形,即由于出口补贴,出口量增加,导致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下降。

但国内生产者却能够以较高的价格生产,消费者不得不承受较高的价格。

故: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消费者剩余减少,-(a+b)

政府补贴额为,-(b+c+d+e+f+g)

很显然,从静态看,出口补贴导致一国福利下降,使福利减少了(b+d+e+f+g)。

同时,也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一国实施出口补贴,很可能是从长远利益考虑。

3.用图示表示资本流动的效果及其利益分配

假设:

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资本报酬较低(资本流出)

B国为资本稀缺的国家,资本报酬较高(资本流入)

在没有资本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其中:

资本报酬为OaCGA,劳动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其中:

资本报酬为ObHMB,劳动报酬为HJM

当发生资本流动时,

A国资本报酬增加(CNRG),而劳动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资本报酬减少(THMR),而劳动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

总之,资本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

4.用图示说明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利益及其分配

假设:

两国只拥有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且

A国为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aA,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流出)

B国为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劳动力总量为ObB,工资水平较高(劳动力流入)

在没有劳动力流动时,

A国的GDP=GNP=OaFGA其中:

劳动报酬为OaCGA,资本报酬为CFG

B国的GDP=GNP=ObJMB其中:

劳动报酬为ObHMB,资本报酬为HJM

当发生劳动力流动时,A国劳动力流出,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上升,由Oa上升至OaN;而B国因劳动力流入,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下降,由ObH下降至ObT。

两国工资水平达到同一水平线NT。

A国劳动报酬增加(CNRG),而资本报酬减少(CNEG),净增(GER),此时GNP>GDP。

B国劳动报酬减少(THMR),而资本报酬增加(THME),净增(MRE),此时GNP

总之,劳动力流动可以使世界的总产出增加(MER),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其影响是不一样的,且不同的国家也不一样。

5.用图示表示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的变化

A国在经济增长前,在Y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生产大于消费,生产点为Q,消费点为C,有出口)。

在经济增长偏向X后(即X部门的增幅大于Y部门的增幅),X部门的相对供给能力提高,最终X部门成为优势部门。

6.用图示表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设有A、B、C三国,三国的生产成本分别为PA、PB、PC,A国对来自B、C两国的进口产品征收相同的税收t。

显然,由于征税后B国产品价格高于A国成本而C国产品价格低于A国成本,所以A国只从C国进口。

进口量为Q1Q2,政府还获得关税c+e。

当A、B两国结成关税同盟,对来自B国的产品不征税,而对来自C国的产品继续征税,由于PC+t大于PB,故A国只从B国进口。

其福利效应为:

生产者剩余减少a;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政府税收减少c+e。

净福利效应为:

(a+b+c+d)-a-(c+e)=(b+d)-e。

由于b+d不一定大于e,所以,从静态角度看,结成关税同盟对A国的福利影响是不定的。

7.用图示表示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

假定劳动总量为

,资本为特定要素,则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只取决于劳动投入量。

劳动投入越多,边际劳动生产力就越小。

在商品价格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劳动的报酬与劳动投入量之间成反比。

Wx=Px·MPLX;Wy=Py·MPLY

进一步假设该国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

由于X商品的出口,必然导致Px上升(此处仍假设Py不变),劳动从Y部门流向X部门。

同时,Wx也会因X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但上升幅度要小些。

而Y部门则因劳动力的流出导致MPLY上升,最终两部门工资再次达到均衡。

8.用图示表示“悲惨增长”

如上图,经济增长前,生产点为Q,消费点为C,该国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

显然,X产品的相对价格较高。

当经济增长偏向X部门,该国继续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显然由于X产品的相对价格大大降低,该国的消费点降到C*点,低于原来的C点。

即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反而下降了。

9.利用提供曲线推导国际贸易均衡的条件

设A国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当国际相对价格线为P1时,A国的出口量为X1,进口量为Y1;当相对价格线为P2时(相对价格提高了),A国愿意出口较多的X产品,同时可进口更多的Y产品。

通过相对价格线的变化,可求出A国的提供曲线。

同理,亦可推导出B国的提供曲线。

当两国的提供曲线相交时,世界均衡价格即可确定。

10.用图示表示封闭条件下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及贸易利益

图(a)表示A国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生产等于消费,均衡点为E,社会无差异曲线为U1,国内相对价格为P

图(b)表示A国开放条件下的均衡,生产点为Q,消费点为C,社会无差异曲线为U2,国际相对价格为Pw(Pw>P,X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Y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生产者生产更多的X产品,消费者消费更多的Y产品,A国出口X产品而进口Y产品)。

图(c)为图(a)和图(b)的结合,可以看出,社会无差异曲线U2位于U1的上方,即国际贸易带来了更多的社会福利。

11.用图示表示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的过剩供给曲线

AA’为生产可能性边界。

EA为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点(生产=消费)

在开放条件下,存在三种可能的情况:

(1)当世界相对价格等于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该国的生产点为生产可能性边界AA’上的任意一点。

通过进出口,其生产可以不等于消费。

(2)当世界相对价格(P1)小于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该国的生产点为A,即专门生产Y产品,放弃相对价格较低的X产品,通过出口Y产品及进口X产品满足本国的消费需求。

(3)当世界相对价格(P1)大于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该国的生产点为A’,即专门生产X产品,放弃相对价格较低的Y产品。

通过出口X产品及进口Y产品满足本国的消费需求。

过剩供给曲线也相应存在三种情况:

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相对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消费均衡点不变。

X产品的最大进口量为-XA(图(b)中的-XA点),最大出口量为最大产出量减去消费量(图(b)中的axLA-XA点)。

在第二种情况下,由于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消费均衡也相应改变,消费更多的相对价格较低的X产品(由进口加以解决,且进口量超过封闭条件下的消费量),减少相对价格较高的Y产品消费,故过剩供给曲线为图(b)左侧部分。

且P1越小,X产品的进口量将越高,即为过剩供给曲线的左下侧(但不得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最大供应量)。

在第三种情况下,情形与第二种情况相反(但最大出口量不能超过其最大产出量,即axLA)。

12.用图示表示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如上左图:

EA、EB为A、B两国的要素禀赋点,显然A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裕的国家。

假定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则由于资源的不同,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不会相同。

A国X产品的等产量曲线位于B国X产品等产量曲线之上,说明A国X产品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同理,B国Y产品的相对供给能力较强(见上右图)。

当A国将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则最大产量为

,用于生产Y产品时,最大产量为

同理,当B国将全部资源用于生产X产品时,最大产量为

,用于生产Y产品时,最大产量为

总之,在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是由两国要素禀赋差异造成的。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13.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以小国为例)

如上图,TT’为生产可能性边界。

征收关税前,世界相对价格为Pw,该国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分别为Q和C。

(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征收关税之后,Y产品在国内相对价格提高,即X产品的相对价格降低(Pt的斜率小于Pw)。

在新的相对价格下,国内生产者生产更多的Y产品,生产点移至Qt。

消费者面对的相对价格应为Pt,由于贸易条件不变,新的消费点还应通过Qt与Pw相平行(即新贸易三角形与原贸易三角形相似)。

从图上也可看出,新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低于原来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图,即征税降低了社会福利。

14.已知甲乙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下图,请分析两国的实际利率差异,如果两国进行贸易,情况如何?

现在商品与将来商品的相对价格通常是用利率来表示的,如1单位的现在商品值1.2单位的将来商品,那么边际利率便是20%。

也就是说,实际利率等于以明年商品表示的今年商品的价格减1。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甲国,Px/Py的相对价格等于过A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在乙国则为过B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甲国的相对价格高于乙国,即在甲国1个现在商品值较多的将来商品,所以甲国的实际利率要比乙国高。

当两国进行贸易,甲国在生产现在商品上处于劣势,即甲国出口将来商品,进口现在商品;乙国则出口现在商品,进口将来商品。

也即甲国引进资金。

15.用图形表示并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和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右移,结果在新的均衡点,国民收入因总需求上升而增加,利率下降又促使资本外流,支出增加,最终导致国际收支赤字(均衡E’处于BP曲线右方)。

中央银行为了维护固定汇率而不得不进行干预,货币供给收缩,即LM曲线往回移动,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货币政策无效)

一、

重商主义内容

1、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对立冲突的,国家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就必须积累财富。

2、财富是由货币构成的,即由黄金和白银构成。

经济实力的大小是由黄金和白银决定。

3、积累黄金是在流通领域中实现的,是通过贸易完成的。

早晚期观点不同。

早期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称为“贸易差额论”。

4、大力发展制造业

二、绝对优势理论内容

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三、比较优势理论内容

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的贸易。

一个国家可专门生产并出口他的绝对劣势相对小的一些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

四、里昂惕夫之谜

1954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统计资料,运用自己研究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H-O理论进行了验证。

由于美国为资本密集型国家,根据H-O理论,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而事实却相反,在此H-O理论失效,即出现所谓的里昂惕夫之谜。

五、提供曲线

六、H-O理论

一、假设条件

假设1:

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K和L),即2*2*2模型;

假设2:

两国在生产中使用相同的技术。

这样,如果要素价格在两国是相同的,则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就会使用相同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假设3:

生产函数是线性齐次的,即生产过程中规模报酬不变;

假设4:

两个国家中,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假设5:

两个国家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假设6:

两国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假设7:

两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相同。

即两国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是完全相同的;

假设8:

在一国内,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假设9:

两国的生产资源都被充分利用;

假设10:

没有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也没有任何限制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假设11:

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二、理论内容

一国应生产和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赫-俄理论认为各国相对要素丰裕度即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

七、规模经济产生的国际贸易模型

规模经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即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种对单个厂商是外在的,而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内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八、重叠需求理论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1.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

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根据上述两条基本假设,我们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结论: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九、技术差距模型

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新产品导入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与开发费用,因此此阶段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价格也很高,只能在发达国家生产和消费;

第二阶段:

产品成长期,国外开始对产品产生需求,产量迅速提高,但模仿国还不能生产;市场由创新国垄断;

第三阶段:

产品成熟期,生产技术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模仿国也开始生产,但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第四阶段:

产品标准化,只需流水线上的简单劳动力即可完成生产,技术优势让位成本优势,模仿国凭借低廉劳动力成本,生产激增,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以低价出口,创新国产量下降,生产向模仿国转移;

第五阶段:

模仿国生产持续扩张,开始向创新国低价出口,创新国生产大幅下降直至完全停止,创新国致力于更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十一、雷布津斯基定理

在H—O理论的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小国的增长不影响国际价格),如果一种生产要素增长速度快于另一种要素的增长速度,将引起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的产量的增加而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则减少。

也就是说,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国劳动力增加快于资本的增加,则引起劳动密集型商品生产增加而资本密集型商品生产减少。

十二、不幸的增长/贫困的增长

即使大国增长的财富效应为正,但如果大国增长的结果,使其贸易条件急剧下降,增长的负的贸易条件效应超过正的财富效应,则大国增长的总福利效应为负(出现福利的净下降),这种情况被巴格瓦蒂(J.Bhagwati)称为不幸的增长(ImmiserizingGrowth)。

v在下述情况下,大国A更有可能发生不幸的增长:

(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2)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是无弹性的或弹性很低。

(3)该国是大国,其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量的比重较大,会引起贸易条件的变动

(4)A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很高,以致贸易条件恶化时极易造成国家净福利下降。

十三、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十四、关税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局部均衡分析:

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各国间和各国内的不同成员之间进行收入的再分配。

这些效应包括:

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大国条件下)、净福利效应等。

v上图为小国情形,自由贸易时,世界价格(国内价格)为Pw,征税后,国内价格上升为Pt。

v生产效应:

生产者剩余增加a;

v消费效应: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v贸易效应:

进口减少Q1Q3+Q4Q2;

v税收效应:

关税收入为面积c;

v净福利效应:

a-(a+b+c+d)+c=-(b+d)<0,福利下降。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十五、关税对大国的经济效应

v在大国情形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v贸易条件效应:

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为面积e;

v净福利效应: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定。

十六、出口补贴对小国的经济效应

十七、出口补贴对大国的经济效应

十八、出口配额的经济效应以及与关税的比较

v进口配额与关税的比较

最根本的内在机制不同,还有几点:

(1)配额将进口限定到一个确定的水平,而进口关税的贸易效果则不确定。

(2)当国内需求增加时,二者发生不同的变化。

(3)进口配额涉及许可证的发放,而关税则没有。

十九、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1)国家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冲突总是存在的。

(2)一国实行何种政策应取决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

(3)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4)主张对产业部门实行有选择的,暂时的保护。

(5)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关税。

二十、贸易条件恶化论

理论核心:

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主要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工业制成品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有恶化的趋势。

原因:

(1)技术进步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2)市场环境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3)收入的需求弹性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说明:

XL=gD.ePML=gL.eM

由于gD=gL,而且eP

二十一、国际市场失灵论的内容

理论核心:

自由贸易理论是建立在运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基础上对成本-收益进行分析,该理论批评了这两个概念,认为没有正确地衡量成本与收益。

对症规则(specificrule)指政府应当在产生问题的根源上进行干预,所采用的政策工具应该能够尽可能直接作用于那些使私人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不相一致的扭曲的根源,这才是更有效的做法。

政府应当对保护产业的生产者给予直接的生产补贴,从而鼓励国内生产的增加。

二十二、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1、自由贸易区

主要特征:

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

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

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2、关税同盟

主要特征:

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3、共同市场

主要特征:

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4、、经济联盟

主要特征:

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主要特征:

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二十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第一,关税同盟的建立会形成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

第二,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

第三,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

关税同盟的建立的负面影响:

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严重阻碍技术进步;

可能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十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组成部分(与课本出入较大)

1、经常帐户(currentaccount)

贸易收支

劳务收支

转移收支:

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项目

2、资本和金融帐户(简称资本帐户,capitalaccount)

资本帐户:

资本转移(1.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2.与固定资产收买和放弃相关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金转移;3.债权人不索取任何报酬而取消的债务。

);非生产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

金融帐户: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3、错误和遗漏帐户

4、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DirectInvestment)

5、证券投资(PortfolioInvestment)

6、其他投资(OtherInvestment)

7、储备资产(ReserveAssets)

三、错误和遗漏项目

二十五、外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system):

用一单位的外币作为标准,将其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以此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意味着一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即汇率升高,本币贬值。

2、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system):

用一单位的本币作为标准,将其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以此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意味着一单位本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即汇率升高,本币升值。

二十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实际因素

(1)经济增长

(2)国际收支(3)资本流动(4)外汇储备

2、名义经济因素

(1)通货膨胀率

(2)利率(3)货币供应量

3、心理因素

主要指心理预期;稳定预期;非稳定预期

4、其它因素

二十七、购买力评价理论

1、绝对购买力平价

假定前提:

(1)一价定律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都成立。

(2)各国可贸易商品在各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占有相等的权重。

一般形式:

e=p/p*

该式含义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取决于两国可贸易商品的价格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2、相对购买力平价

其公式为:

e=θp/p*(θ为常数)

将上式写成对数形式,再取变动率,得:

△e=△p-△p*

其含义:

两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动。

即若本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外国物价上涨幅度,则本国货币贬值,表现e值增大;相反则意味着本国货币升值,表现为e值降低。

二十八、利率平价理论主要内容

抵补的利率平价

(1)假设条件:

资金在国际间流动不存在交易成本,投资者在国际间进出不存在任何壁垒,只有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2)一般形式:

ρ=i-i*

经济含义:

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若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贬值;若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远期升值。

二十九、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

1、所谓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是指根据进出口需求弹性来分析如何利用贬值来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

2、弹性论的分析前提是将一国国际收支简化为只有贸易收支,而不存在资本流动、服务等其他项目,而且国内出口商品和国外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均为无穷大。

3、进口弹性指本国对外国进口货的购买量对进口货用本币表示的价格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