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0634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雷军大学生演讲.docx

雷军大学生演讲

雷军大学生演讲

  篇一:

雷军北京大学演讲:

我们总该有一点点梦想—雷军北大演讲

  雷军北京大学演讲:

我们总该有一点点梦想雷军北大演讲

  20日,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雷军你说你有一个目标,要用5到10年的时间做智能手机市场风格全球第一。

我忙着点头,我的确说过,他问苹果公司高管,说你怎么看?

这个高管也很厉害,他说Easytosay,hardtodo,我英文很差,正好我听懂了。

  主持人说雷军你怎么想?

那一瞬间我非常非常的尴尬,我冷静了一下,我说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一刻说过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的演说水平远远没办法跟马云相比

  ,马云的号召力和演说水平,我是望尘莫及。

  尤其是我听说马云还讲过,像他这样的人都能成功的话,80%的中国人都可以成功,听得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他说我高考几次落榜,好不容易上了杭州师范大学,还找不到工作。

马云今天有资格讲这个话,讲得也特别震撼,每一个,尤其每一个屌丝都渴望像马云一样逆袭。

  讲完马云这句名言以后,我又补了一段话,我说4年多前,小米刚刚创业,在中关村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要去做手机,有谁相信我们能赢?

手机这个行业是刀山火海,前面有三星、有苹果,后面有联想、有华为,我们看到摩托罗拉不行了,诺基亚也不行了,黑莓也不行了,连HTC也不行了,最近索尼也不行了,这个市场竞争极为激烈。

一个正常人想到智能手机,就觉得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

  3年前,我们产品刚刚发布,仅仅用了3年时间,谁又想过这十来个人的小公司,在有苹果、有三星、有华为、有联想这样的市场里面,杀到了全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我们今天有这样的业绩,有这样的起跑线,我觉得我们总应该有这一点点梦想,用5到10年时间杀到全球第一吧。

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

  其实,办小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为什么?

因为我在办小米之前,我有幸参与了金山软件的创办,今天我依然是金山软件的董事长和大股东,而且我还有幸的办过一个电商公司叫卓越网,应该来说我的人生也足够了。

在IPO之后,我退休了,还干了三四年投资,而且做天使投资,业绩还不错,绝对能进入中国天使投资界的第一排系列,肯定没问题。

  是什么样的动力使我下定决心去干这么累的一件事情?

在我做天使投资,在我从金山退休的那个阶段,我有天晚上从梦中醒来,我问了我自己一个问题:

我40岁了,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已经退休了,还干着人人都很羡慕的投资。

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追寻我小时候的梦想?

  岁数越大,谈梦想越难,大家现在都是最有梦想的时候,你们到了40岁的时候,还有梦想吗?

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有几个人能笑对今天、笑对明天?

  我当时问我自己,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

这么试下去风险很高,有可能身败名裂,有可能倾家荡产,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个成功者,我需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吗?

我犹豫了半年,最后梦想激励我一定要去赌一把,我说只有这样做,我的人生才是圆满的,至少当我老了的时候,我还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曾经有过梦想,我曾经去试过,哪怕输了。

我最后下定了决心,办了小米。

刚开始,我认为我100%会输,我想的全部是我怎么死,我真的很庆幸,我们竟然只用了3年,完成了一个令我自己都无法相信的结果。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是因为我跟大家同样岁数的时候,在我18岁的那一年,曾经青春年少,无意之中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那是我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在武汉大学的图书馆里面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硅谷之火》,那是1987。

这本书讲述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些硅谷英雄的创业故事,其中主要的篇章就是讲苹果乔布斯的,书中说乔布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代表着美国式的创业。

  看了这本书激动的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清晰的记得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沿着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天又一天,走了好几个通宵,我怎样才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在中国这个土壤上,我们能不能像乔布斯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我觉得只有这样你才无愧于你的人生,才会使你自己觉得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有追求的。

  当我有这样的梦想以后,我认为放到语言上是没有用的,怎么能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

我当时给我制订的第一个计划,在26、27年前,2年修完大学所有过程。

  我用2年时间修完了成绩,在我们同学里面排到第六,我们全年级100多人。

我认为,要有基本功的沉淀,有了第一个基本功的沉淀,我们又给出了第二个目标,大家说你没有本事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

我用2年时间,在我大二的时候,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了论文。

  有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去实践,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

当然,还需要长时间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就像我自己,到了40岁退休以后,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

今天我可以很自豪的跟大家分享,我在40岁的时候,没有忘记我18岁的梦想,我去试了。

虽然我知道今天的小米说成功为时过早,谈击败苹果为时过早,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经常跟年轻人交流梦想,我自己特别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叫人因梦想而伟大。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你有了梦想,你就变得与众不同。

关键要有梦想,有了梦想,是你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有了第一步以后,你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准备各种坚实的基础。

  那么谈到梦想的实现,最近一句话挺出名的,叫台风来的时候,猪都会飞。

这个话其实想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没有勤奋是成功不了的。

第二,有了勤奋,

  有了坚实的基础,也不一定能成功,还需要台风口,把握大的发展机遇,抓住机会,你才有机会成功。

  小米把握的是什么机会?

其实,小米精准的踏到了智能手机换机的时间点,诺基亚不行了,苹果刚刚起来,小米应运而生,用了一套全新的模式,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面成了中国第一。

其实整个成长速度远超想象,3年下来,今年大概销售6500万只手机,营业额大概会在700-800亿,这是一个3、4年的创业公司。

  这个应该已经创造了全球的奇迹,这背后是什么呢?

这背后是坚实的基本功和非常好的对时机的把握。

  我自己工作了20多年,我对各位同学们的建议就是,我觉得第一,要有梦想;第二,要设定stepbystep的努力的目标,要制订阶段性的目标,不要着急;第三,要重视机遇的重要性。

很聪明的一些同学都觉得聪明加勤奋天下无敌,其实仅有聪明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怎么把握时代的机遇,怎么在大方向上正确,我觉得这点也非常关键。

  互动环节:

  问:

我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这次期中考试,虽然已经尽自己所能的去考了,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但我们院的那些大神们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难免会有一些失落。

  雷军:

这是北大清华学生的一个普遍的问题,一个学生的崛起,就意味着100个同学的失望。

我觉得考试不是最重要的,这次我有幸在大学一年级上学的第一天,我去听了一个老教授的一堂课,叫怎么上好大学,我今天都受益终生。

他讲,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会怎么学习,不在于你学的东西。

不是我们真的要100%的把每个考试考到100分,一定要考到全年级第一才叫成功,我觉得最最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学习。

  我比大家早毕业25年以上,在我自己的工作岗位里面,我就换过很多的岗位,我早期做WPS,后来做金山毒霸,再后来做电子商务,之后做投资、做手机,它的跨度是极大的。

  我觉得核心问题是我知道怎么学习以后,可以克服每一个专业之间的差距。

我几乎可以肯定,毕业以后,80%人都不会干上学时候学得这些东西。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怎么去适应新岗位,把握新机遇?

所以,大学里真正学的是如何学习,上研究生是学如何工作,所以你把这个基本点把握住了之后,可能比大学里考不考第一更重要。

  问:

我是来自天津的媒体,现在好多中青年步入社会以后创业比较困惑,你大学期间学习总是名列前茅,如何处理好学习跟创业的关系?

  雷军:

我刚才强调的学习是学习的能力,知道怎么去琢磨和学习一个新的方向。

对于创业来说,尤其第一次创业,每个人都是小学生,怎么学会创业、怎么学会管公司,最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学习的能力。

  第二,学习的态度,尤其是已经20多、30多、40多、50多,关键是你怎么具备一个学习的态度,你愿不愿意敞开心扉去学习,如果愿意,有一种极为简单的学习方法,就是你遇到了困难、问题,99%的问题和困难别人都知道,你只要去问一下就行了,你不需要自己琢磨。

  极少有人是天才,去琢磨一个别人没有琢磨过的问题。

你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琢磨,也不

  需要因为自己想不出答案得抑郁症,你只要去问一问,敞开你的心扉去问问别人,去看看书、去找一找,很多问题都已经有答案了,没有答案的问题,其实不多。

  比如说你在创业,你遇到很多问题,你找人家创过业的,做到一定规模的问一问。

你做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怎么解决。

  当年我定了很多管理杂志,里面讲得很多的管理故事都精读过,我知道他们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他们怎么想的、怎么解决的,所以学习的方法和学习态度都同样重要。

  问:

你当年在最失败、最痛苦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你继续坚持前进的?

除了18岁的梦想,还有其他的吗?

  雷军:

我们的读者比较喜欢看成功的故事,其实过去我讲遭遇挫折,怎么渡过挫折,我讲得非常的多。

我觉得,帮你渡过挫折和坎坷,第一肯定是梦想和信念,因为你有这个东西,才是你真正内心无敌的东西。

  因为你渴望成功,渴望做成这件事情,它比什么都重要。

此外,我觉得还要有热爱,你喜欢这件事情,你爱这件事情,你把这件事情变成爱好,你做这件事情就不会觉得累,也不会有牢骚,遇到困难都很容易去解决。

我做手机,就是因为我是个手机发烧友,我喜欢这个,我每天都琢磨,我不觉得累,我也不觉得这是工作,它就是你的爱好。

  如果大家未来要创业或者选择工作,我觉得引导的方向最最重要的是你喜欢,一定要选喜欢的事情。

选你喜欢的事情,钱多钱少不在乎,累不累不在乎,我觉得这样更容易成功。

问:

在小米或者是之前的金山,你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你是如何带领团队的?

  雷军:

我觉得跟人合作挺容易的。

第一,合作的过程中,你愿不愿意多干活,有功劳、有钱拿的时候,能不能少拿一点就好了。

多干活、少拿钱,谁都愿意跟你合作。

总结一句,所有人都喜欢容易,如果你愿意吃亏,所有人都会喜欢你。

如果你要当好队长,你就要愿意吃亏,多干点活,荣誉的时候往后站。

每个人,包括我在内,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夸大自己的能力、贡献,我们需要用放大镜看我们周围同事的工作和贡献。

  你拿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你就平衡了,你就觉得可能不是你少拿了,他们就应该奋斗的多,他的合作关系就好。

  问:

有台风的话,就算猪也会飞起来。

这个台风我们要怎么去发现?

你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把握到正好的这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大学的时候,你是如何这么有预见性的找到了这一本书,发现了这么一个台风的眼?

  雷军:

我上学的时候,应该是很偶然的看到这本书,我不知道为什么。

可能冥冥之中天注定,怎么寻找台风口,其实有规律。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看5年以后的事情,想3年,认认真真做好1、2年。

其实大学的时候怎么看5年呢?

你们只要去看大学毕业,你们的学长毕业5年他们在干吗,大概就是你未来五年的走向,这是统计学规律。

  5年以上是极容易预测的,有了5年这个指南以后,你想未来3年你要怎么干?

接着想

  你怎么做好这1、2年。

  当年为了2年修完所有学分,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找那些老乡,大学四年级的,跟他们把所有的教材和当年的考卷拿来,挨个去问系里的每个老师有什么特点,都已经做了详细的资料分析,然后有针对性。

  以前做金山的时候,我就觉得美国市场、日本市场、韩国市场,比我们领先5年以上,每年多去几趟就预见到了未来。

既然未来的方向都有了,接着想怎么落地,这个事情是不是简单了?

  方法论很重要,你考虑问题的时候,先想方法论,怎么用一个捷径对待这件事情,我说得基本不是捷径,就是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

  你知道五年是什么大方向,在那儿等着就行了。

我自己在2006年、2007年,成功的遇见了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从2006年就开始在台风口那儿等着,投了一堆的移动互联网公司,所以我是国内甚至全球最早预见到移动互联网,并且大规模开始投资这个领域的人,我今天肯定是赌对了,如果你没有这种预见性,你会想到去做小米吗?

你不会。

  一听到,你头就大了,这么多公司,竞争这么激烈,你怎么赢?

根本就没法干。

所以核心问题就是你要有5到10年的预见能力,预见能力的方法,去问比你毕业五年的学长,去找比中国市场早五年的行业,甚至是去学习互联网行业的经验来对付某个传统行业,这都是领先5年以上。

你掌握了互联网行业的规律去对付非互联网行业的时候,事半功倍,势如破竹,你要有好的方法。

  篇二:

精品演讲辞:

雷军北大演讲——把梦想落到现实中

  精品演讲辞:

雷军北大演讲——把梦想落到现实中

  精品演讲辞:

雷军北大演讲——把梦想落到现实中饶水知音

  把梦想落到现实中

  雷军

  阅读提示:

2014年11月21日晚,雷军在北大主办的“活力中国说——一刻大型公益演讲”启动仪式上发表了演讲。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对该活动提供了学术支持。

部分MBA、EMBA校友有幸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先生展开了一场短暂而精彩的交流。

以下为演讲实录。

  每一个屌丝都渴望像马云一样逆袭

  昨天我在乌镇参加了全球互联网峰会,在这个会议上有马云,也有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

主持人抛出了一个问题,说:

“雷军,你说你有一个目标,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做成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全球第一”。

我忙着点头,我的确说过。

但是他没有问我,他去问苹果公司的高管,说:

你怎么看?

这个苹果公司的高管也很厉害,他说:

“EasytoSay,HardtoDo”(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我英文很差,正好我听懂了。

  在那一刻,我觉得很尴尬,主持人说:

“雷军,你怎么想?

”我冷静了一下,我说:

“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的那一刻,说过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的演说水平远远没办法跟马云相比,马云的号召力和演说水平,我是望尘莫及。

除了我湖北普通话之外,我觉得我一个做技术和作为理工科的人来说,跟他的口才比不了,因为马云也是毕业于非常非常有名的名校,不亚于北京大学,叫杭州师范大学,专门培养老师的,真的比我能说,尤其是我听了马云在上市的时候还讲过说:

像他这样的都能成功的话,80%的中国人都可以成功,这个听得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

他说“我高考几次落榜,好不容易上了杭州师范大学还找不到工作”。

当然马云今天有资格讲这个话,讲得也特别震撼,每个人,尤其每一个屌丝都渴望像马云一样逆袭。

  创业时,“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要去做手机,有谁相信我们能赢呢?

  讲完马云这句名言以后,我又补了一段话。

我说四年多前小米刚刚创业,在中关村,十来个人,七八条枪,要去做手机,有谁相信我们能赢呢?

手机这个行业是刀山火海,前面有三星,有苹果,后面有联想,有华为。

我们看到摩托罗拉不行了,诺基亚也不行了,黑莓也不行了,连HTC也不行了,最近索尼也不行了。

这个市场竞争极为激烈,一个正常人讲到智能手机,就觉得这个市场竞争很激烈。

  三年杀到全国第一,总该有点“全球第一”的梦想

  三年前我们的产品刚刚发布。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谁又想过这十来个人的小公司,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有苹果、有三星、有华为、有联想,在这个市场里面杀到了全中国第一,全球第三。

当我们今天有这样的业绩,有这样的起跑线,我觉得我们总应该有一点点梦想,用五到十年时间杀到全球第一吧。

对吗?

原来我们至少排在一百名开外。

功成名就后,人生四十再出发

  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那四年前我梦想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呢?

其实办小米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在办小米之前有幸参与了金山软件的创办,今天我依然是金山软件的董事长和大股东,而且我还有幸办过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叫卓越网,后来卖给了亚马逊,应该来说我的人生也足够了。

所以在金山IPO之后我退休了,还干了三四年的投资,而且做天使投资,业绩还不错,绝对能排上中国天使投资界的第一排,肯定没问题。

  那你说做投资总不能天天这么操心吧,是什么样的动力使我下定决心去干这么累的一件事情呢?

这件事真的很累。

我在那个阶段,在我做天使投资、从金山退休的那个阶段,我有一天晚上从梦中醒来,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我40岁了,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已经退休了,还干着人人都很羡慕的投资,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追寻我小时候的梦想?

  我觉得岁数越大,谈梦想越难。

大家现在都是最有梦想的时候,你们到了40岁的时候还有梦想吗?

面对残酷的现实,还有几个能笑对今天,笑对明天呢?

我当时问我自己,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这么试下去风险很高,有可能身败名裂,有可能倾家荡产,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在别人眼里已经是一个成功者,我需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这么艰难的一件事情吗?

其实我真的犹豫了半年时间。

最后我觉得这种梦想激励我自己一定要去赌一把,我说只有这样做,我的人生才是圆满的,至少当我老了的时候,我还可以很自豪地说:

“我曾经有过梦想,我曾经去试过,哪怕输了”。

所以我最后下定了决心办了小米。

  当“雷布斯”遇见乔布斯,《硅谷之火》点燃梦想

  办小米刚开始我认为我100%会输,我想的全部是我怎么死,我真的很庆幸,我们居然只用了三年,完成了一个连我自己都没法相信的结果。

那么我的梦想是什么?

我为什么会这样的梦想?

  是因为我跟大家同样岁数的时候,在我18岁的那一年,曾经青春年少,无意之中在图书馆看了一本书,改变了我一生。

那是我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上的是武汉大学,我在我们武大的图书馆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叫《硅谷之火》,那是1987年。

这本书讲述的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些硅谷的英雄创业的故事,其中主要的篇章就是讲乔布斯的故事。

乔布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代表着美国创业。

  我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比尔·盖茨很成功的时候,比尔·盖茨讲“我不过是乔布斯第二”,乔布斯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如日中天。

当时看了这本书,激动的我自己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我清晰的记得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在武汉大学的那个操场上,沿着那个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了好几个通宵,我怎么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我想的更多的是说在我们中国这个土壤上,我们能不能像乔布斯一样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我觉得只有这样,你才无愧于你的人生,才会使你自己觉得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有追求的。

当然,在二十六七年前的中国,条件比今天差很多,要做点事情远没有今天容易。

当我有这样的梦想以后,我认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放到口头上是没有用的,怎么能够落实到实际学习和工作中?

我当时给我的第一个计划,在二十六七年前,就是两年修完大学所有的课程。

我真的是武汉大学在八十年代不多的两个双学位,而且我绝大部分的成绩应该都是优秀,几乎所有的课。

我记得我的成绩在我们同学里面排到全年级第六,我们全年级一百多人。

  所以怎么能够落实到第一个梦想?

就是我能够在一个赛道上把学习学完,因为我认为你还是要有基本功的沉淀,有了第一个基本功的沉淀,我们又给出了第二个目标。

大家说你有没有本事在一级学报上发篇论文?

我就用两年的时间在一级学报上发篇论文,我说我一定要完成第二个目标。

为了琢磨这个我在图书馆里面读了很多一级学报,到底发什么文章呢,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所以,有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你怎么去实践,你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

当然,有了这样的目标还是不够的,因为要成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需要你长时间的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就像我自己,到了我40岁退休了以后,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

  所以非常感谢我们组委会给了我这个机会,今天我可以很自豪的跟大家分享,我在40岁的时候没有忘记我18岁的梦想,我去试了。

虽然我知道今天的小米说成功为时过早,说谈击败苹果为时过早,但是“梦想总是要有的吧,万一实现了呢”?

  篇三:

雷军最新万字演讲

  雷军最新万字演讲:

传统产业如何借助互联网思维转型升级

  少做事、把事做到极致,才是最好的策略四年半前,小米在中关村创业,那一天,我们十来个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开始创业。

后来,很多人问我,你们为什么叫“小米科技”?

我说,我们就是希望用“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开始新一轮的创业。

还记得我们去工商局注册“小米科技”时,他们问我,你们是不是要做新型农业?

我们说是,所以我们就成了小米科技。

  我们的产品是三年前这个时间段上市的,这三年来我们总共只发布了6款手机,三年前的10月底,我们发布了小米1,两年前我们发布了小米2,去年我们发布了小米3,这中间我们发布了红米和红米Note,前不久发布了小米4。

到今天为止,四年半时间我们发布了6款手机,相当于每年只做了一款半手机。

今天在市场上还在卖的只有4款手机,小米3、小米4、红米、红米Note。

可能一般的消费者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手机厂商,你们所知道的除苹果之外,绝大部分的手机巨头,每年都要做50到100款手机,你永远不可能记住每年他们上市的那些型号叫什么。

  三年前我曾做了一个回顾,过去20年我用了多少手机,每个手机是什么型号。

我是一个手机发烧友,我想了三、四个小时,有几部手机我死活想不起来产品型号,后来我在网上查了半天也想不起来。

大家信奉的是“机海战术”——总有一款手机适合你。

三年前我做手机的时候就这样想,我能不能只做几款手机,为非常在乎性能、体验的20到30岁的理工科男生做一款手机,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这个东西?

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就想把每款手机认真做好。

少做一点事情,把这些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

我们发布小米4的时候再看最初做的5款手机,都是爆款,这说明什么?

当你要做的事情更少的时候,你才真正有更多的精力把它做好。

  我卖的每一款手机我包里都有,几乎每天拿出来用用看,看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去年7月份发布红米,到现在已经卖出了2500万部。

前不久我又拿了一部量产版用,想看看一年半前的手机现在用起来感觉如何,事实证明用起来还是非常好。

当你每年做50到100款手机的时候,你不可能认真用自己的产品,如果你自己的产品都没有用过,你卖给消费者的时候,就不知道他们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正是因为我们很专注地只做了6款手机,达成了什么奇迹?

我们2011年底上市,刚上市两个月就做到亿人民币,2012年上半年、下半年我们以每半年为一个曲线,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增长曲线。

2012年全年126亿人民币,去年全年330亿人民币,我们成为全球创业公司里面最快到10亿美金的公司,最快销售额到100亿美金的公司,它像一个完美曲线一样地在增长。

  昨天(30日)还有几家国际权威调查机构发布的一个数字,让我自己也有意外惊喜,包括IDC在内的几家机构发布什么了数字呢?

今年三季度(7-9月),小米超过三星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

我们今天想一想,三四年时间做6款手机就到了这样的业绩表现,而且今年我们预计销售额会在750亿到800亿,我觉得按照这样的增长趋势,明后年是有机会进入世界500强的。

如果达成这个目标,也将是全球最短时间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小米创新的地方在哪里?

  那么这个业绩的背后,很多人都关心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全世界这些知名的商业杂志和咨询公司也出了很多报告,昨天BCG(波斯顿调研公司)出的报告显示,小米也进入了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强。

  小米创新在什么地方呢?

到今年7月1日,小米通过销售大量的手机,形成了一个7千万用户群的MIUI用户,这个系统的好处就是小米最大的创新点。

它源于一个朴素的想法,在我参与金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