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1071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优秀模版精选Word下载.docx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等教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等学具。

七,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即: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多层训练,深化知识——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首先,我播放根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引出课本主题图。

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

()。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

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

,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在这个环节

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

第二环节:

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

,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

第三环节:

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

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

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

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⑵你有什么收获?

⑶你有什么感想?

⑷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⑸你还有什么疑惑?

⑹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

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在评价方面:

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作业布置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是我对()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准备、说教学流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 年级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的基础上,对 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另一方面,又为学习 等

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 的工具性内容。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定理等)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

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 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

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7)当堂检测对比反馈

(8)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谢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根据评委老师的要求,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分数》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概括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初步探索并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1课时即教材第38页例2、例3,39页练一练。

学生在前一阶段所认识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而且这些分数表示的都是一个数量中一部分与这个数量的关系。

例2利用学生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已有认识,通过在图形里涂色,先后引出对4/4和5/4的认识。

例3让学生通过在图形里涂色进一步丰富对假分数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对上面例题中的分数进行分类,结合学生分类后的交流,明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

“练一练”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每组中的涂色部分,巩固对假分数的认识,第2题是让学生读分数,并说出题中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具体情况以及高年级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和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判定真分数和假分数,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把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

四、说教法学法

布鲁纳说过: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潜移

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本课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涂一途、说一说、分一分、比一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操作中学习,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习,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全新地强调: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研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愈来愈受到重视。

所以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时,我力图把研究带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分数教学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分数的意义,一个是分数的单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这两个概念,学习分数就可以举一反三,因此在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时,我首先帮助学生从分数意义上理解和掌握新课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叙述分数的意义,回答分数的分数单位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等内容,为学生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奠定基础。

例2通过让学生涂色的操作,使学生经历假分数的产生过程。

教学时,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分数涂色,思考:

分别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

要表示这样的几份?

每个分数中各有几个1/4?

从而使学生由“1/4里有1个1/4,3/4里有3个1/4”顺利类推出4/4里有4个1/4?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

表示5个1/4要用两个圆,先在第一个圆中涂出4份

,再在另一个圆中涂出同样的一份,把这两个圆中涂色部分合在一起就能表示

5个1/4。

同时还要明确:

5个1/4应该写成5/4.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在每组图形里涂色,再要求说说涂色时的思考过程。

要让学生说清楚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每个分数中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假分数的感知。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生比较例2、例3中每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提出“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给这些数分分类吗?

”然后依据学生的分类,引导学生在已经掌握的分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理解并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自己得出应用的判断和结论。

通常人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把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板书)。

练一练1,通过涂色,让学生从图形中感受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师在这时要进一步追问“你能说说这些分数的分数意义以及分数单位吗?

”第一个图形还可以问“谁能把没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

”让学生初步感受3/5和2/5合在一起就是“1”,为六年级学习相关应用题做铺垫。

在练一练第2题中,还可以进行抢答,下列句子表述的对不对,“分子比分母小的都是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的都是都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一样大”,这些抢答可以让学生思维活跃并且巩固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理解。

六、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用精要的书面语言展示给学生,将教师的教学思路以直观、清晰的形式教给学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板书时要做到了书之有用,本节课板书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区分以图示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清晰明了。

说教材。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是《人教版》内容第十二册41—43页的内容。

本节

课是在认识了圆柱体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内容。

学习圆锥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锥体,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材是从观察入手,到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形象化。

让圆锥体的有关概念,体积计算公式从实践中认识,然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演示,使学生认识圆锥体,掌握它的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

2.让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养成严谨、仔细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1.重点:

(1)认识直圆锥并掌握它的一些特征。

(2)圆锥体的体积计算。

2.难点:

(1)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2)解答有关直圆锥体实物体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说课稿3.关键:

要充分应用直观教具和电脑,进行演示和实验,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和有关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直观操作,突破难点。

在这节课中,充分运用实物让学生认识直圆锥,通过圆锥体的点,线,面,认识圆锥体的底和高。

发挥学生四人小组的作用,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懂得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获取感性知识,使操作与思维紧密结合,加深对直圆锥及体积的认识。

2.运用电脑课件的动感突出重点。

圆锥体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圆锥体,把生活中

的锥形物体放在屏幕上(如小麦堆,漏斗等),运用电脑闪动形式认识圆锥体的底面,侧面,顶点,高。

认识圆锥体积的大小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重引导学生去探索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电脑屏幕显示操作推导过程,把静态转化为动态,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觉到知觉进行顺利的过渡。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认识圆锥体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认识圆锥体的特征。

在认识圆锥体的体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练习,启发学生做一些有创新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

lt;

一&

gt;

悬念引入。

首先让学生回忆近来学习了什么立体图形(圆柱体),在电脑屏幕上展示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实物,让学生认识圆柱体,说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然后提问

屏幕上还有一些什么图形呢?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圆锥体,另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

探究新知。

1.圆锥的认识。

(1)圆锥的组成。

①面。

圆锥有几个面?

哪两个面?

[教师板书:

圆锥有两个面(一个侧面,一个底面)。

②棱。

提问:

圆锥有几条棱?

是什么样的一条棱?

圆锥

有一条棱(一条封闭的曲线)。

(转自数学吧)]

③顶点。

圆锥有没有顶点?

有几个顶点?

圆锥一个顶点。

④高。

圆锥的高在哪里?

教师出示圆锥教具(电脑显示),把它一分为二,让学生观察,得出高的概念。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旁边(手示圆锥侧面)这个长度是不是圆锥的高?

圆锥有几条高?

(一条高)

(2)圆锥的特征。

①一个底面是圆形。

②一个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通过电脑演示得到。

(3)指导学生看圆锥立体图。

2.圆锥体积公式推导。

(1)电脑出示木制圆柱体铅笔,用卷笔刀将前段削成圆锥后提问:

削后的这一段是什么物体?

个圆锥是由什么物体削成的?

这个圆锥体和原来这段圆柱体底面积和高有什么联系?

两个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发表意见)

(2)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玻璃容器和圆锥体玻璃容器。

①教师演示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并板书:

等底等高。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将圆锥体容器里面装满黄沙后,往圆柱容器里面倒,连续倒三次,圆柱体容器刚好倒满。

②指导学生四人小组做倒沙子实验。

四人小组组长演示,其余同学观察,发现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提问:

把圆锥里装满的黄沙倒入圆柱里后,沙占圆柱容积的多少?

这样倒了几次后,才装满圆柱容器?

这实验说明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出示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提问:

圆锥体积是这个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

(4)提问:

我们已经知道圆柱体积公式:

V=Sh,那么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公式应是什么?

(教师板书:

V=1/3Sh。

这个公式里,Sh是求什么?

为什么要乘以1/3?

要求圆锥的体积应该知道什么条件?

3、公式应用。

(1)出示例1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

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V=1/3Sh板书后提问:

19×

12是求什么?

=1/3×

12如果不乘以1/3是求什么?

=76(立方厘米)

答:

(略)

(2)如果题目不告诉底面积,而是告诉“底面半径是3厘米”,怎样求圆锥体积。

学生练习,教师讲评(略)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

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积30平方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3分米。

(3)底面直径12厘米,高是10厘米。

(4)底面周长31.4厘米,高6厘米。

2、

4

求下面各物体的体积。

(单位:

厘米)

12

9

5

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题:

把一个体积是60立方厘米的圆柱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

,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

削去的体积是多少?

通过讨论,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圆锥体,掌握了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能解答有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计算圆锥的组成:

计算方法:

面:

(两个面)棱:

(一条棱)圆柱体积公式:

v=sh

顶点:

(一个顶点)高:

(一条)圆锥体积公式:

v=1/3sh

例1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求这圆椎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这板书简明扼要符合大纲要求,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本节课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展现出承上启下、循序渐近的过程,围绕着圆锥体的认识和体积计算,概括出了明确的中心。

五.几点说明。

根据直观性原则,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小结,认识圆锥体和体积计算公式。

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运用所学的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循序渐近地布置一些练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