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082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docx

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

2020下半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医药护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双肺满布湿啰音多见于()。

A、急性肺水肿

B、支气管肺炎

C、肺淤血

D、支气管扩张

【答案】A

【解析】湿啰音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时,形成的水

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又称水泡音。

当急性肺水肿时,由于两肺弥漫性渗出会导致双肺满布湿啰音,而肺

淤血虽然也是两肺淤血,但仅产生细小爆裂音,其余三种情况仅产生病变局部的湿啰音。

2、不是细胞来源的炎症介质()。

A、缓激肽

B、白细胞三烯

C、前列腺素

D、组织按

【答案】A

【解析】缓激肽为血浆中的炎症介质。

3、男,30岁,乏力、咳嗽1月余,伴低热、盗汗,痰中带血1周。

胸片示:

右肺上叶尖段炎症,伴有空

洞形成。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癌性空洞伴感染

B、肺囊肿继发感染

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D、浸润型肺结核

【答案】D

【解析】患者有乏力、咳嗽,伴低热、盗汗,痰中带血。

结合病史及胸片考虑为浸润型肺结核。

4、关于阑尾不正确的描述是()。

A、远端位置恒定

B、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C、全长6~8cm

D、连于盲肠后内侧壁上

【答案】A

【解析】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近端开口于回盲瓣下方,全长6~8cm,远端游离并闭锁,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

界处,称为麦氏点。

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引起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B、冠状动脉痉挛

C、风湿性主动脉炎

D、梅毒性主动脉炎

【答案】A

【解析】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

病。

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其次为冠状动脉痉挛。

故选A。

6、抢救中、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

A、阿托品+毛果芸香碱

B、阿托品+碘解磷定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答案】B

【解析】有机磷酸酯类药属于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表现为M、N样作用。

可用M受体阻断药和胆碱

酯酶复活药联合用药,阿托品为M受体阻断药,可迅速缓解M样中毒症状,AChE复活药不仅能恢复AChE

活性,还可迅速改善N样中毒症状。

碘解磷定属于AChE复活药。

故选B。

7、在神经-肌接头处,进入神经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成正比的离子是()。

A、K+

B、Cl-

C、Na+

D、Ca2+

【答案】D

【解析】当神经纤维传来的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时,造成接头前膜的去极化和膜上Ca2+通道的开放,

Ca2+进入细胞内,Ca2+可以启动突触小泡的出胞机制。

8、翼点是哪些骨的会合处?

()

A、额骨

B、蝶骨

C、顶骨

D、枕骨

【答案】ABC

【解析】翼点是额骨、蝶骨、顶骨、颞骨的会合处。

故选ABC。

9、属于人际水平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是()。

A、健康信念模式

B、社会认知理论

C、社区组织理论

D、创新扩散理论

【答案】B

【解析】常用的健康行为理论可分为个体、人际、社区和群体三个水平,属于人际水平的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的是社会认知理论。

故选B。

10、违背了不伤害原则的做法是()。

A、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行人流产

B、有证据证明,生物学死亡即将来临而且病人痛苦时,允许病人死亡

C、糖尿病人足部有严重溃疡,有发生败血症的危险,予以截肢

D、强迫病人进行某项检查

【答案】D

【解析】考查不伤害原则的含义理解。

不伤害原则的含义。

是医务人员的整体医疗行为,无论动机还是效

果,都应避免对患者的伤害,这是底线,是对医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强迫患者进行某项检查违背了这一原

则。

故选D。

11、I型超敏反应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被动转移()。

A、患者的血清

B、致敏淋巴细胞

C、生物活性介质

D、特异性转移因子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常见错误为选特异性转移因子,是由于认为I型超敏反应可以

被动转移,应该是通过特异性转移因子转移的,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I型超敏反应是IgE参与的速发型超

敏反应,没有致敏淋巴细胞参与;反应性可通过血清被动转移,即将致敏动物血清注入正常动物体内,经一

定潜伏期,动物即进入致敏状态,此时进入决定性注射,就可以发生过敏反应。

12、6个月患儿,高热3天,体温40℃,血培养伤寒杆菌(+),肥达反应“H”、“O”均(-)。

应考虑

()。

A、菌血症

B、非伤寒感染

C、逍遥型伤寒

D、普通型伤寒

【答案】A

【解析】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后会产生相应抗体,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

量的抗体。

一般当肥达反应H≥1:

160,O≥1:

80,副伤寒凝集价≥1:

80时,才有诊断意义。

此患儿肥达反

应(-),血培养伤寒杆菌(+),以高热为主要表现,考虑菌血症。

13、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植物油,将导致人体内减少的物质是()。

A、软油酸

B、油酸

C、花生四烯酸

D、胆固醇

【答案】C

【解析】人体只能合成软油酸和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合成亚油酸、α-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

脂肪酸。

植物因含有Δ9,Δ12及Δ15去饱和酶,能合成Δ9以上多不饱和脂肪酸。

人体所需多不饱和脂肪酸

必须从食物(主要是从植物油脂)中摄取。

故选C。

14、女性,20岁,近两月胸闷,乏力,咳嗽。

查体:

颈部淋巴结肿大,心肺(-)。

胸片:

肺门及纵隔淋

巴结肿大,WBC7.2×109/L,结核菌素实验(1:

10000)48小时观察(+++),诊断应首先考虑

()。

A、胸内淋巴结结核

B、支气管肺癌

C、淋巴肉瘤

D、肺结节病

【答案】A

【解析】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均提示结核症状,若x线胸片只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则诊断为胸内淋巴结结

核。

15、下列属于假膜性炎的疾病是()。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肠伤寒

C、肠结核

D、肠血吸虫病

【答案】A

【解析】急性细菌性痢疾典型病变过程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随后的特征性假膜性炎和溃疡形成,最后愈

合。

16、关于蒸发散热的叙述,错误的是()。

A、指水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热的一种散热方式

B、发生在皮肤或粘膜表面

C、水分直接透出皮肤聚集成水滴后被蒸发,称为不感蒸发

D、汗液聚成汗滴后被蒸发称为可感蒸发

【答案】C

【解析】蒸发散热是指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

式。

不感蒸发是指体内的水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汽化的过程。

发汗是指汗

腺主动分泌汗液的活动,通过汗液蒸发可有效带走大量体热,发热可被意识到,又称可感蒸发。

故选C。

17、关于病原携带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B、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C、并非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能排出病原体

D、只能出现在显性感染后

【答案】A

【解析】病原携带状态可以出现在显性感染及隐性感染后。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

临床症状而携带并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

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感染表现形式是隐性感染。

18、被检查者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界施加的阻力时,其肌力应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C

【解析】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故选C。

19、被检查者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外界施加的阻力时,其肌力应为()。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答案】C

【解析】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故选C。

20、米面加工过细会导致()。

A、维生素C严重损失

B、维生素B严重损失

C、维生素D严重损失

D、维生素A严重损失

【答案】B

【解析】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可参与糖类的代谢,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时。

维生素B1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进食欲。

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食物,它存在于这些食

物的外皮上,如果加工过细,就会丢失许多,所以,标准米面的营养价值大于精白米面。

故选B。

21、主要用于预防Ⅰ型变态反应所至哮喘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特布他林

D、色甘酸钠

【答案】D

【解析】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

色甘酸钠可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直接抑制引起气管痉挛

的某些反射。

在接触抗原之前用药可防止Ⅰ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并可防止运动诱发的哮喘。

故选D。

22、剧痛常见于()。

A、阑尾炎

B、消化性溃疡

C、胰腺炎

D、腹主动脉瘤

【答案】C

【解析】上腹部剧痛深压痛,恶心,呕吐是急性胰腺炎典型表现。

23、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

A、肺化脓性炎

B、肺淤血

C、肺纤维素性炎

D、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答案】D

【解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咯血是由于交叉免疫反应引起的肺损伤。

24、患者,男,13岁,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尿少色黄、排黏液脓血样大便、里急后重、精神疲倦

3天,体检发现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内有白细胞15~18个。

本病例的诊断应

首先考虑()。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急性菌痢

C、急性血吸虫病

D、急性阿米巴痢疾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急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说明对菌痢与急

性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周围血液细胞检查差别不熟悉。

25、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体液途径完成的调节是()。

A、沙尘飞入眼球引起的闭眼动作

B、大量出汗引起尿量减少

C、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D、肢体发动随意运动

【答案】B

【解析】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可引起机体失水多于溶质丧失,使体液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刺激

血管升压素的分泌,通过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尿液浓度,这是通过体液调节途

径完成的。

故选B。

26、下列哪种细菌在溶菌酶作用下发生溶菌现象()。

A、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沙门菌

D、大肠埃希菌

【答案】A

【解析】葡萄球菌可在溶菌酶作用下发生溶菌现象。

27、能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生长激素

C、肾上腺素皮质激素

D、肾上腺素

【答案】ABCD

【解析】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按其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分为两组:

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平时以胰高

血糖素为主,在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甚至生长激素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降低血糖浓度

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

故选ABCD。

28、不属于促胃液素生理作用的是()。

A、促进胆汁分泌

B、刺激胰酶分泌

C、促进胃运动

D、促进唾液分泌

【答案】D

【解析】促胃液素(gastrin)是由胃和小肠上段黏膜G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主要经过血液循环到达壁细

胞,通过与膜上缩胆囊素/促胃液素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

丙谷胺是该受体的拮抗剂。

促胃液素的主要生

理功能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还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上皮细胞的生长。

同时还可间接促进胰液(含

胰酶)和胆汁的分泌,但对唾液分泌不起作用。

29、预防百日咳常用()。

A、抗毒素

B、转移因子

C、类毒素

D、死疫苗

【答案】D

【解析】“白百破”三联疫苗含百日咳死疫苗。

30、我国目前开展社区预防服务被认为最有效的服务单位是()。

A、个人

B、家庭

C、社区

D、疾病人群

【答案】B

【解析】社区预防服务是由全科医生为主的卫生组织或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它是以人的

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的预防工作。

①个人和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

着相互作用,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反过来也收到家庭成员健康或疾病状况

的影响;②家庭生活周期是家庭医学观念最基本的框架,家庭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重要事件和

压力,若处理不当而产生危机,则可能再家庭成员中产生相应地健康问题,对家庭成员造成健康损害。

此,我国目前开展社区预防服务被认为最有效的服务单位是家庭。

故选B。

31、间皮和内皮都属于()。

A、复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

D、复层柱状上皮

【答案】C

【解析】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

上皮称间皮。

故选C。

32、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中,最常见的是()。

A、流感嗜血杆菌

B、葡萄球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大肠埃希菌

【答案】C

【解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33、选择培养基是()。

A、肉汤培养基

B、SS培养基

C、血平板培养基

D、蛋白胨水培养基

【答案】B

【解析】SS培养基常用于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和选择培养。

34、主要用于预防Ⅰ型变态反应所至哮喘的药物是()。

A、氨茶碱

B、肾上腺素

C、特布他林

D、色甘酸钠

【答案】D

【解析】Ⅰ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

色甘酸钠可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直接抑制引起气管痉挛

的某些反射。

在接触抗原之前用药可防止Ⅰ型变态反应所致哮喘,并可防止运动诱发的哮喘。

故选D。

35、下面不属于病人在求医过程应遵守的道德义务是()。

A、遵守医院就医、探视的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

B、尊重、信任医务人员,如实陈述病情

C、缴纳医疗费用

D、参加临床新技术的实验

【答案】D

【解析】病人在求医过程中的道德义务包括:

①积极配合医疗护理的义务;②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③自

觉维护医院秩序;④保持和恢复健康。

是否参加临床新技术的实验,属于患者的自主决定的,不属于患者的

道德义务。

故选D。

36、分泌缩胆囊素促进胰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细胞是()。

A、主细胞

B、壁细胞

C、胃窦黏膜D细胞

D、小肠黏膜I细胞

【答案】D

【解析】小肠黏膜中Ⅰ细胞释放的缩胆囊素可刺激胰酶的分泌。

37、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可见()。

A、脂肪细胞

B、泡沫细胞

C、阿少夫细胞

D、心衰细胞

【答案】B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处内皮细胞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

泡沫细胞圆形,体积较大,胞浆内有大量小

空泡(原为脂滴,制片过程中被溶解)。

此外,可见较多的基质(蛋白聚糖),数量不等的合成型SMC,少

量T淋巴细胞,嗜中性、嗜碱性及嗜酸性粒细胞等。

38、中、重度烧伤面积达30%的成年病人,第一个24h内每1%体表面积,千克体重补液量(额外丢失)应

为()。

A、2.5ml

B、1.0ml

C、1.5ml

D、1.8ml

【答案】C

【解析】中、重度烧伤面积达30%的成年病人,第一个24h内每1%体表面积,千克体重补液量(额外丢

失)为1.5ml,基础量2000ml。

39、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

A、尿失禁

B、尿频

C、尿潴留

D、多尿

【答案】C

【解析】若膀胱的传入神经受损,膀胱充盈的传入信号将不能传到骶段脊髓,则膀胱充盈时不能反射性引起

张利增加,股膀胱充盈膨胀,膀胱璧张力下降,称为无张力膀胱。

当膀胱多度充盈时,可发生溢流性滴流,

即从尿道溢出数滴尿液,称为溢流性尿失禁。

如果支配膀胱的传出神经(盆神经)或骶段脊髓受损,排尿反

射也不能发生,膀胱变得松弛扩张,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导致尿潴留。

若高位脊髓受损,底部排尿中枢

的活动不能得到高位中枢的控制

40、子宫癌好发部位是()。

A、子宫体

B、子宫颈

C、子宫腔

D、子宫峡

【答案】B

【解析】子宫癌好发部位是子宫颈。

41、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

A、意志

B、情感

C、能力

D、智力

【答案】C

【解析】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故选C。

42、干性啰音可见于()。

A、急性支气管炎

B、肺气肿

C、慢性支管炎

D、结核性胸膜炎

【答案】ABC

【解析】干啰音可局限分布或广泛分布,局限分布的干啰音由于局部支气管的狭窄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内膜

结核,支气管肺癌和支气管异物等,广泛分布于双侧肺部的干啰音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心源性哮喘等。

故选ABC。

43、CH5O主要检测的是()。

A、补体单个成分2的溶血活性

B、补体替代途径的溶血活性

C、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

D、补体单个成分4的溶血活性

【答案】C

【解析】CH50反映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活化的活化程度,与溶血程度成正相关。

44、最易形成慢发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

A、HIV

B、HBV

C、HAV

D、HSV

【答案】A

【解析】慢发病毒感染是病毒在显性或者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的潜伏期,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

在症状出现后呈进行加重,最终导致死亡,如HIV引起的艾滋病、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狂

犬病毒及朊粒感染引起的疾病等。

故选A。

45、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最早出现的变化是()。

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B、心电图示顺钟向转位

C、叩诊心浊音界缩小

D、最大通气量降低

【答案】D

【解析】支气管阻塞是形成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大通气量反映气道阻塞程度,所以为其最早出

现的变化。

进一步发展为肺容积增大、心界缩小,当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时,早期可有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此

后可出现心电图顺钟向转位等。

当发生呼吸衰竭时可出现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46、吸入性肺脓肿的病原菌绝大多数是()。

A、肺炎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厌氧菌

【答案】D

【解析】吸入性肺脓肿是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

来自口鼻部的病原体多为厌氧菌、放线菌属。

统计,吸入性肺脓肿的厌氧菌感染率达80%以上。

血行播散者则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性肺脓肿多

由膈下或肝脓肿转移而来。

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肺脓肿多为原发肺感染并发脓腔形成。

47、细胞水肿在光镜下表现为()。

A、细胞肿胀

B、胞质布满颗粒状物质

C、胞质内出现空泡

D、细胞核碎裂

【答案】ABC

【解析】细胞水肿的病变初期,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变得肿胀,形成光镜下细胞质内的红染细颗粒

状物。

若水钠进一步积聚,则细胞肿大明显,细胞基质高度疏松呈空泡状,细胞核也可肿胀,胞质膜表面出

现囊泡,微绒毛变形消失,其极期称为气球样变,如病毒性肝炎时。

故选ABC。

48、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

A、人虱

B、鼠蚤

C、恙螨

D、蜱

【答案】B

【解析】人虱和鼠蚤分别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与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而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

复习立克次体病的流行病学部分,从而作出正确判断。

要点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人虱;地方性斑疹

伤寒的传播媒介是鼠蚤;恙虫病的传播媒介是恙螨。

49、男,40岁,半月前开始畏寒、发热、每天体温高达39~40℃,咳嗽、咳少量脓性痰,近4天来突然咳

大量脓臭痰,每日约300ml,并有痰中带血。

体检右下肺叩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血白细胞20×109/L,中

性粒细胞0.90,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肺结核

B、葡萄球菌肺炎

C、克雷伯杆菌肺炎

D、急性肺脓肿

【答案】D

【解析】急性肺脓肿70%~90%为急性起病,多数口鼻咽部有感染病灶,有诱因(醉酒、呕吐、麻醉、手

术、受寒、过劳等)。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畏寒、高热、委靡、乏力、食欲不振等。

呼吸道症状:

胸痛、咳

嗽、气急、发病10~14天咳出大量脓臭痰(可伴咯血,但少有大咯血)后,体温下降,感染中毒症状有所减

轻。

50、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以多少为宜()。

A、不超过1500ml

B、不超过500ml

C、不超过1000ml

D、不超过800ml

【答案】C

【解析】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治疗,每日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用量以不超过1000ml为宜,小量扩容效果未

能到达,过量有出血倾向。

51、最可能加重变异型心绞痛的药是()。

A、硝酸酯类药

B、调脂药物

C、β受体阻滞剂

D、抗血小板药物

【答案】C

【解析】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

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即为“变异型心绞痛”,此

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

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及猝死。

β受体

阻滞剂可阻断冠状动脉上面的β受体,导致α受体相对占优势,可加重变异型心绞痛。

故选C。

52、下列关于艾滋病急性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初次感染后2~4周

B、CD4+T淋巴细胞可减少

C、发热最多见,可出现皮疹

D、不能检出HIVRNA

【答案】D

【解析】艾滋病急性期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的2~4周,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最为常见,可

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

状等。

可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8+T细胞升高,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血

液中可检出HIVRNA及P24抗原。

53、某男6岁,突然寒战、高热、面色青灰,四肢冷,人事不省,抽搐而就诊。

应首先采取的诊断措施是

()。

A、血培养

B、查血常规

C、腰穿

D、查尿常规

【答案】C

【解析】患儿以突发的高热、寒战、抽搐、昏迷为主要表现,考虑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可能,首先做腰穿。

54、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作用来调节。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系统

D、肾、肺

【答案】C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实现,即主要

通过下丘脑口渴中枢以及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调节。

例如机体失水过多活进食过多食盐时,引起细胞外液渗

透压升高,下丘脑视前区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引起口渴中枢兴奋,通过饮水补充水分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

恢复正常。

在肾脏,抗利尿激素是一种最有效的调节水分重吸收的物质,而醛固酮有保钠排钾的作用

55、霍乱首例病人的确诊应快速、准确,并及时作疫情报告,这是因为该病()。

A、为烈性传染病

B、无治疗方法

C、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D、病死率极高

【答案】A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病死率极高,是认为霍乱患者是由于排出大量米泔水样腹泻物,而导致大量水分和电

解质丢失,其如未经治疗处理,病人死亡率高达60%。

进行微生物检查时之所以要对霍乱首例病人的病原学

诊断应快速和准确,且必须及时作出疫情报告是因为霍乱为烈性传染病,传染性强。

56、新鲜红色血栓和死后凝血块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A、与血管壁粘连较紧密

B、镜下可见纤维素网眼中充满血细胞

C、肉眼观为暗红色

D、表面更湿润,有光泽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对血栓形成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