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107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模拟冲刺卷文档格式.docx

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

1.下列关于“礼”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B.“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通过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来请求神的庇佑。

C.“原始的礼”指的是“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它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关于“礼”的起源,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与我国的看法完全一致,如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斯的“共餐”制之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来源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B.《礼记•礼运》中记载,我国先民“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来表达对鬼神的敬意。

C.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D.世界上许多民族对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十分相似,这对理解中国礼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所以说,“礼”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B.我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并且按照人类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从而创造了祭礼文化。

C.“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不但音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巧合,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D.中国人并不赞同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而是十分重视饮食筵宴,并将其作为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回 

朱道能

日暮时分,他终于赶回了家乡。

村口的小商店早早亮起了灯光。

有几个乡邻在说着闲话。

见了他,都一脸热情地招呼着。

他立即放下大包小包,连连回应,一一敬烟。

刚唠了几句,爹来了。

“回了。

”爹的话,永远是那么简明。

然后就去提地上的行李。

有人对他说:

“你爹都来瞄几趟了。

也有人对他爹说:

“养儿不要多,一个顶十个呀——老哥好福气哟。

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

回到家,把脸一洗,娘已经把七大碟八大碗摆上了桌子。

爹悄无声息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酒来。

一看这酒,他愣了一下。

去年春节前,妻子冰在单位分了八瓶抵债的高档白酒。

初一给领导拜年拎去了两瓶,可一看领导家的酒柜,就又悄悄拎了回来。

后来这酒,就送了岳父两瓶,客户四瓶,朋友来家喝了一瓶,余下这一瓶,回老家时塞进了提包,他想让一辈子只喝两块五一斤土烧的父亲,也尝尝这百元佳酿的滋味。

娘说:

“这酒你爹稀罕着哩,过生日时都舍不得拿出来喝一口。

爹打开酒盖,先给他倒满,然后给自己满上端起来,和儿子轻轻一碰,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他心头一热,为不苟言笑的父亲和儿子这尽在不言中的一碰。

于是,他也一饮而尽。

娘嗔怪道:

“瞧你爷俩,慢点喝,跟谁抢呀?

吃菜,吃菜……”

就这样杯来盏去,一瓶酒很快去了大半。

他说:

“爹,你少喝点。

“老头子,身体不好,别逞能了。

爹说:

“没事。

又是一杯。

酒见底了,爹也醉了。

他扶起爹,爹的头就软软地靠在他肩上。

这一瞬间,他才突然发现,儿时印象中无所不能的父亲,竟然如此的瘦小羸弱……

他几乎是搂抱着把爹放在了床上。

爹的手还一直抓着他的胳膊,嘴里还含糊不清地絮语着。

他拉过被子,把爹的手轻轻塞进被窝。

出来时,娘已经收拾好饭桌。

有杯茶,热气腾腾地等着他。

“你爹是高兴啦。

他点点头。

“你爹是高兴啦,”娘又重复了一遍,“你们寄回来的纸片片,可给你爹长脸了……”

纸片片?

他愣住了。

“就是那啥……那啥……”便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解了一层又一层,露出的是——一张明信片。

他想起来了,那是春节前,儿子蛋蛋从学校带回几张学校发的明信片,说是要完成“感恩”的家庭作业。

“算了吧,你爷奶都不识字,寄回去了也没有用。

儿子说:

“不嘛,老师说一定要寄的。

”于是,他就替儿子写地址。

在写“溡河村”时,还一时想不起“溡”字是不是应该有个三点水。

有多少年没有给父母写信了呢?

仔细想想,应该追溯到上大学的时候了。

他看儿子一笔一画地写道:

祝爷爷奶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

他见下面还有大片空白,就提笔续了一句:

祝爹妈笑口常开,健康长寿!

儿子见了,又拿起笔递给妻子:

“妈妈,你也写一句……”

于是妻子也写了一句。

然后,儿子交到学校,统一寄发了。

如果不提起,他早已忘记了这张“纸片片”了。

他端起茶杯,猛喝了一口,却烫得直吐舌头。

娘还在说:

“这张纸片片,邮递员就送在村口商店里,好多人都看了,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儿子孝顺,孙子乖,媳妇也懂得礼数……”

“你爹才没有出息呢,跟俺一样,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却没事捧着这个纸片片,左瞅瞅右瞄瞄的……”

说着,娘就笑出了声。

他也跟着笑,肌肉却有些僵硬。

“前几天,你爹还说呢,掰个指头算一算,冰冰有五年没回了,蛋蛋也有三年没回了……”

娘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他立即道:

“原来是准备回的,冰冰单位要临时值班,孩子也要上补习班……”说这话时,他感觉脸在发烫。

娘也立即说:

“知道,知道。

你爹还说了,你以后也不要年年回了。

爹妈知道你们在城里的难处,喝口凉水都要花钱买。

回来一趟,这七大姑八大姨的,你不容易啊……”

说到这里,娘的眼圈突然红了:

“你爹娘没有啥本事,出门在外都靠你自个勤扒苦做的——以后逢年过节,给俺们寄个纸片片啥的就行了。

省俩钱儿,好给咱的蛋蛋上大学……”

他鼻子一酸,说:

“娘,你别这样说……”顿了顿,又大声道:

“跟俺爹说,明年过年,我们全家一定回来!

在里屋,爹的鼾声正响。

(选自《天池》2009年第9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3分)

A.文章语言多用口语,质朴自然。

小说多处描写人物对话,既能揭示人物的心理,又能彰显文章的主旨。

B.文章使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人物,还多处使用修辞手法,如“是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

C.在“他”与儿子蛋蛋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就没给父母写过信了,不写信的原因是父母不认字。

D.“爹拿眼去瞅儿子,嘿嘿地笑”一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内心的自豪与幸福,折射出父亲内向的性格特征。

E.文章写娘转身进屋,拿出一个包,包里装着明信片,“解了一层又一层”的细节描写表明了爹娘珍视的程度,也是对儿孙爱的程度。

5.文章开头写乡邻们的话语有什么作用?

(3分)

6.简要概括母子谈论“明信片”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7.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赞美父母对子女的理解和关爱,也有人说主旨是表现在外打拼的孩子不能经常关爱父母的愧疚之情。

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杨丽萍:

因纯粹而传奇

茂密的原始森林背景下,鸟鸣啾啾,两只孔雀在夜色中嬉戏。

龙年喧闹的央视春晚,进行到这里突然沉静了。

大家仿佛跟着这两只孔雀,步入南部山林,看它们相知,相恋。

这是杨丽萍、王迪表演的舞蹈《雀之恋》。

舞者杨丽萍,已年逾五旬。

高成明是杨丽萍的老朋友,也是《雀之恋》的编舞之一。

“大部分艺术作品是命题作文,依靠非艺术因素成活。

”在他看来,杨丽萍成为传奇的根源,是她很早就决定纯粹依靠自己的作品,成就自己的艺术。

1958年,杨丽萍出生在云南,白族人。

文革时,她看到学生居然打老师,并且以敢打老师为荣。

她开始对人性感到悲观,于是更加喜欢跳舞,“跳舞要单纯一点”。

1971年,杨丽萍13岁。

在西双版纳农场学校的桌上领操,被西双版纳歌舞团的军代表看中,从此改变命运。

除了春晚的几次亮相,杨丽萍的舞蹈真正与大众发生密切关系,是她创作的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

这个舞蹈现已成了云南的名片。

这个节目,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采风,精心排演了15个月。

但《云南映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01年,这个策划不仅舞蹈界不接受,也没有投资者接受。

合作者本想让杨丽萍编一台“土风舞”。

可是,杨丽萍的舞蹈把他们吓住了,充满了性意味的烟盒舞,打歌,还有女人被扔进火里祭神。

双方谈不到一起,没有了投资,于是杨丽萍决定:

自己养活所有演员。

“这个时代,取悦观众是相对容易的。

时代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

”高成明说。

但杨丽萍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观众虽然习惯了已经存在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欣赏更好的东西。

“这是她最大的不同,”

从开始准备到上演,这两年多,大概是杨丽萍一生最艰苦的日子,全团的经费,都靠她四处拍广告、走穴来筹集。

2003年3月8日,正是“非典”时期。

就在《云南映象》首演后第二天,剧团突然接到通知,只能演一场。

消息传出,若干老板冲进剧院,围着杨丽萍大叫:

“骗子,还钱来!

”“狗屁艺术家!

”杨丽萍被若干人包围着,依然镇定自若地指挥台上调试灯光。

就演了一次,台下只有1名观众,之后放假几个月,可能就此别离了。

很多演员选择了回山里。

杨丽萍当众哭了。

现在回想起来,她说,“跳舞很难成名,如果你把跳舞当成功利性的东西,只会很失落。

改变发生在《云南映象》参加当年“荷花杯”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后。

整个团队开始被文化界认同,杨丽萍也不再是一个个体舞者,他们成为国内唯一能靠一台节目养活自己的舞蹈团。

杨丽萍非常清楚,若想有条孔雀裙,必须先挣到买孔雀裙的钱。

“既要能赚到钱,买到孔雀裙;

也要让那条孔雀裙充满灵性,没有任何铜臭味,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商业行为不会影响到艺术吗?

她反问:

你有那么脆弱吗?

“给我再多的钱,我也不会迷失自己的艺术方向。

这个热爱自然、特立独行的骄傲舞者终于证明,自己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发自心底的坚持,以及对美的追求。

或许,正是纯粹的个性成就了她。

云南政协改选时,领导来找她,希望她能去参加,她迟到了好久,到了就问:

这个职位要开会吧?

开会我可不能干。

领导当场就变了脸色。

她的纯粹,还表现在她的“符号”上——几十年来,她爱孔雀,跳孔雀,久而久之,眉眼间也现出孔雀的神气。

但这只孔雀生活的环境已然变化。

她去云南的山寨采风,发现村民们不再唱、跳那些属于自己民族的古老艺术。

“最早的唱歌跳舞跟生命、跟生活有关,如果农村生活都变成城市生活,他们哪来兴趣再传承这种东西?

”她为此忧虑。

但她坚持认为,现代化不必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

因此,2012年春晚,她选择跳现代舞的王迪来当自己的搭档。

《雀之恋》是展现中国民族艺术魅力的,两只孔雀精美的造型、精巧的动作、精致的情感、精湛的演绎,震撼了观众。

“光传承还不行,还得创作适合现代东方的艺术。

”杨丽萍认为,如果中国舞蹈发展需要一个方向的话,这应该是一个方向。

但这种创作,需要人能够沉静下来,需要平实的、非功利的社会氛围和舞蹈环境,需要有一个真正有利于艺术创造的文化体制。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舞蹈界和投资者对民族舞的排斥,观众素质的低下,让《云南映象》从准备到上演的过程困难重重,这两年大概是杨丽萍一生中最艰苦的日子。

B.在表演《雀之恋》时,杨丽萍已年逾五旬。

在其几十年的舞蹈生涯中,她从一个个体舞者到拥有自己的舞蹈团,这一过程也是她的艺术追求不断被大众理解、接受的过程。

C.高成明认为这个时代艺术应该取悦观众,依靠非艺术因素成活;

但杨丽萍坚持不迎合观众,所以她的《云南映象》几经波折才得到认可。

D.源于生活的艺术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杨丽萍的舞蹈植根于生活,她热爱自然,坚持采风,最终纯粹依靠作品成就了自己的艺术。

E.本文描写了杨丽萍热爱艺术、献身舞蹈、培养新人的事迹,塑造了一位为舞蹈事业而坚守“纯粹”的传奇女性形象。

9.杨丽萍的“纯粹”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2分)

10.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民族艺术要想获得成功,应该具备哪些因素。

11.杨丽萍说,既要能赚钱买孔雀裙,也要让孔雀裙没有任何铜臭味,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一谈你对艺术商业化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

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

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曰:

“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

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利之。

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

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

洽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之数投于

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

其后十余年,讼者犹援以为证云。

改袁州司理参军。

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力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而逮系者甚众。

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

有盗黠甚,辞不能折。

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之曰:

“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辞气恳切,讼者感悟。

盗闻之,自伏。

郡守以仓廪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

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

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仓庾所入以白守曰:

“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

”守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家。

知永新县。

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赇,乘间讯囚使诬服也。

洽大怒,亟执付狱,明日以上于郡,黥之。

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

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

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失,则喜见颜色。

所交皆名士,皆敬慕之。

(节选自《宋史·

张洽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1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

B.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教。

C.仓廪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

D.黥,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墨刑”。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洽潜心学问,深得老师赏识。

他探究《六经》传注等典籍的奥妙,阅读诸子百家、山经地志等书;

他跟从朱熹读书,志向坚定,得到朱熹的赞赏。

B.张洽善于变革,百姓因而受惠。

当时施行社仓法,他向县里请求,借米三百石,在里中设立粮仓,乡里人因此受益;

他推行推排法,解决了土地分界不清的弊端。

C.张洽坚守正义,办事讲究策略。

在袁州期间,他亲自审讯翻云覆雨的大囚犯和狡猾的盗贼,将二人杀掉;

他运用计策惩办了贪婪的都吏。

D.张洽敢于担当,为朝廷分忧。

凡是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

凡是遇到灾异变故,他就闷闷不乐;

而当听说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2)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释]元九、李二十:

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长恨:

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秦吟:

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

雅正的诗篇。

伏:

服气。

16.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7.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8.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若夫日出而云霏开,         ”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19.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20.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          ”。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1.下面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②《秦腔》人物众多,世相缤纷。

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许多小事,又彼此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③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华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④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

⑤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

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计划后,哈尔滨至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 

步压缩运行时间,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 

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

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

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你有什么想对这些渔民说的?

请简要阐述。

(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

25.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每小题每一小问不超过15字。

(1)从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我国在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有哪些?

(2)我国在初、中、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一直存在一个问题是什么?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