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1167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学下 济南版 第三单元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检测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C.针对某种抗原的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5.(xx·

湖北黄石)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以及接种卡介苗的目的分别是(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抗原控制传染源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6.抗体发生作用的特点是()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引起的

C.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其消失而消失

D.抗原消失后,抗体可留在人体内,继续发挥免疫作用

7.右图表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血液的过程。

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也患上了该病。

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B.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C.甲和蚊子

D.蚊子和乙

8.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A.角质层防止病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而排出体外

C.消化道中,一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

B.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

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10.我国很早就有人将轻症的天花患者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使人能预防天花。

这里的痘浆和采用的方法分别属于()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11.烧伤病人常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一般不植入外来皮肤。

这是因为()

A.会产生免疫反应B.神经、血管不易接通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外来皮肤含有抗体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B.患过麻疹的人一般不会再患麻疹

C.对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给儿童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

13.麻疹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终生不会再患麻疹。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疫苗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

B.通过注射麻疹疫苗来预防疾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经过免疫的人体内会产生麻疹病毒抗体,并终生留存

D.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也有抵抗作用

14.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外国血液制品,这是为了()

A.消灭传染源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

15.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此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皮肤黏膜的某些附属物阻挡和清除异物

C.某些人吃鱼、虾后引起过敏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

16.存在于污水及粪便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随血液循环侵入脊髓,损害或破坏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患者的腿部瘫痪。

这种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飞沫B.饮水、食物C.吸血的节肢动物D.接触传播

17.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是()

A.将病人隔离后,积极治疗B.为儿童接种卡介苗

C.将疯狗焚烧、深埋D.为防治血吸虫病,大量消灭中间宿主钉螺

18.某城市禁止养狗,这种做法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三者都对

19.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给儿童接种卡介苗B.清扫居民楼内的垃圾

C.给医疗仪器消毒D.给儿童注射青霉素

20.下列各项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的是()

A.肺结核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血吸虫病D.细菌性痢疾

21.艾滋病除了通过性传播外,还会通过()

A.水源传播B.握手传播C.输血传播D.空气传播

22.下列关于用药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新药的治疗效果最好B.抗生素属于处方药

C.服药时间应看说明书或遵医嘱D.药品价格高的药物不一定疗效就好

23.下列关于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药无贵贱,效者灵丹B.用药如用兵,在精不在多

C.对症下药,药到病除D.可以自行加大用药剂量

24.合理用药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之一。

下列有关人们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A.越贵的药物,疗效越好B.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C.俗话说“是药三分毒”D.进口的药物疗效一定比国产的好

25.以下有关用药安全与人体健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也应按照规定的方法服用

B.处方药不能随意购买,但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服药

C.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D.拒绝毒品,远离烟酒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4分)下图中为注射某种抗原后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

据图回答问题。

(1)机体接受抗原后都要才会出现抗体的明显增高。

(2)初次注射抗原后,大约经过天抗体产生水平达到高峰。

再次注射抗原后约天开始产生抗体,此后再经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

(3)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要比初次明显,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持续时间也。

27.(10分)为了研究免疫的产生,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

取六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

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甲组的小白鼠体内;

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过两周后取活的肺炎球菌分别注入甲、乙两组小白鼠体内。

步骤三:

观察实验结果。

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是实验组,是对照组。

(2)在步骤一中,六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是否要一样?

为什么?

(3)乙组实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类型为。

(4)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

(5)在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

28.(7分)右图是近期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这是一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体,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

请分析回答:

(1)根据传播途径判断,上述疾病属于传染病。

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病原体结构特点是。

(2)我国已加大对来自疫区人员的检疫力度,防止该疾病传入我国,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于。

(3)许多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体内能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形成由

共同组成的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4)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仍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

(5)让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实验动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

29.(9分)下图是“牛黄解毒片”和“×

×

纯牛奶”包装盒上所提供的部分信息资料,请联系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黄解毒片”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

某女性在怀孕期间能否服用该药品?

(2)假如你父母在2008年6月18日,购买一箱有乙图标识的纯牛奶,请问这箱牛奶是否过期?

(3)一盒牛奶开启后,要在0℃~4℃条件下保藏,48小时内饮用完为佳。

否则,在常温下容易腐败变质。

请问该保藏方法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30.(福州)(6分)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我国目前有5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①、不随地吐痰②可以有效预防该病。

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1)结核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其中分布有DNA。

(2)接种卡介苗后,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称为,这属于特异性免疫。

(3)资料中的①和②,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4)链霉素等抗生素可以有效治疗结核病,它能杀死病毒吗?

该药物包装上没有“0TC”字样,能自行购买吗?

 

参考答案

1.C解析:

H7N9禽流感、艾滋病的病原体分别是禽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二者都没有细胞结构;

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具有细胞结构,A项错误。

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的入侵,因此抵抗H5N1禽流感病毒的抗体不能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入侵,B项错误。

“超级细菌”让包括青霉素在内的许多抗生素对其失去作用,原因是青霉素等抗生素对“超级细菌”进行选择,使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后代也具有抗药性,D项错误。

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项正确。

2.C解析:

抗体是一种能抵抗病原体(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它是由抗原物质的刺激引发淋巴细胞产生的。

一种抗体只能消灭一种抗原物质,不能消灭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3.C解析:

本题考查对计划免疫的理解。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所以计划免疫目的就是在人体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从而避免感染,不是发病之后再进行治疗。

4.A解析:

体内的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是先天具有的。

5.D解析:

由分析可知,注射的卡介苗是由病原体结核杆菌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致病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因此,注射的卡介苗相当于抗原。

人体产生的抗体,能抵抗结核杆菌,保护人体不被结核杆菌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项正确。

6.D解析:

抗体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的免疫作用具有特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物质,而且一种抗体只能由一种相应的抗原刺激产生。

抗原消失后,抗体仍可存在于人体内,并且具有免疫作用。

7.C解析: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人。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本题中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为生物媒介传播。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如,未被蚊子叮咬前的乙属于易感人群。

8.D解析:

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角质层、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都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而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则属于第二道防线。

9.C解析:

此题考查对免疫的认识。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

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非特异性免疫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

特异性免疫可以后天获得,因此,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是错误的。

10.C

11.A解析: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不属于自己的成分有免疫排斥作用。

12.A解析: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它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这种免疫功能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通过患病、预防接种或服用糖丸获得免疫力,是人体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3.C解析:

注射疫苗的目的是使人体产生某种病原体的抗体。

注射麻疹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抗体在清除病原体后会继续留在人体内。

14.C

15.B解析:

人体体液中所含的一些杀菌物质(如溶菌酶),能够溶化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是利用了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皮肤黏膜的某些附属物阻挡和清除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

16.B

17.D解析:

钉螺内的血吸虫幼虫可直接侵入人体,使人患病。

18.B解析:

狗身上携带有病毒或细菌,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给人。

19.A解析:

给儿童接种卡介苗,可以增强儿童抵抗结核杆菌感染的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清扫楼内垃圾、给医疗仪器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

青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疾病,并不用于预防传染病。

20.D解析:

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引起的传染病。

选项中D项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血液传染病;

血吸虫病则属于体表传染病。

21.C解析: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和艾滋病患者一起生活、工作,与他们握手、拥抱,共用文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一般不会传染上艾滋病。

22.A解析:

新药的某些作用尚未确定,其疗效不一定好。

抗生素虽然是一些常见、常用的药,但如果用法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需凭医师的处方购买。

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都要看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

23.D解析:

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药物并非越贵就越好,也并不是服用剂量越多越好,要对症下药。

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开的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24.C解析: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是提醒人们药物不能随便使用,也不能不按规定剂量随意增减,这符合合理用药的医学常识。

25.B

26.

(1)经过一段时间

(2)1555(3)提前提高显著延长

27.

(1)乙组甲组

(2)要一样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应该相同(3)特异性免疫(4)会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

(5)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小白鼠体内

解析:

实验组是指作为探究实验的一组,对照组是没有做相关的探究实验过程,只是起对照作用。

本题是探究免疫的产生,所以实验中能产生抗体,有免疫功能的一组为实验组。

探究实验的关键就是保证实验的对照性,并且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其余的条件都要尽可能相同。

特异性免疫是在人体出生后获得的一种免疫力。

28.

(1)呼吸道没有(无)细胞结构

(2)控制传染源(3)抗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4)遗传(基因)(5)实验法

29.

(1)非处方药不能

(2)没有过期(3)低温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1)“牛黄解毒片”的包装盒上有OTC字样,属于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非处方药,孕妇忌服。

(2)此牛奶生产日期为2008年3月22日,有效期至2008年11月22日,可放心饮用。

(3)细菌等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会大量繁殖,在0℃~4℃条件保藏,可有效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30.(6分)

(1)细胞核

(2)抗体(3)②(4)不能不能

(1)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人体内产生的能抵抗病原体的蛋白质属于抗体。

(3)①接种卡介苗、积极参加“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属于保护易感人群,②不随地吐痰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9)链霉素属于抗生素,能杀死特定的细菌,不能杀死病毒。

OTC是处方药的标志,不能自行购买,只能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