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16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5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学案Word格式.docx

三、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据图①写出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将代表下列结构的字母填入图②中的相应横线上:

a.染色体、b.DNA、c.基因、d.脱氧核苷酸。

3.基因的本质: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相等( ×

2.某DNA片段中有100个脱氧核苷酸,则可能的排列顺序为2100种( ×

提示 排列顺序应为4n,n指碱基对数,100个=50对,即应为450种,其中“4”有特定含义,代表4种碱基,不能写成2100。

3.不同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 )

[解惑] 

(1)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2)原核生物体内也存在基因,但不与蛋白质结合。

考点一 聚焦DNA分子的结构及碱基计算

1.观察DNA分子结构模型,分析其空间结构

(1)空间结构分析

分类

主链

内侧

构成方式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两条主链呈反向平行,有规则盘旋成双螺旋

主链上对应碱基以氢键连接成对,对应碱基之间互补(A—T,G—C)配对,碱基平面之间平行

动态变化

相对稳定

碱基比率和碱基序列可变

(2)说出DNA三个结构特点的含义

①稳定性:

DNA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

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②多样性:

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③特异性:

每种DNA都有区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计算

规律1:

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规律2:

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和占总碱基的50%。

规律3:

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

规律4:

若一条链中,

=n,则另一条链中

=n,

=n。

规律5:

若一条链中

=K,则另一条链中

易错警示 有关水解产物、氢键及碱基计算的易错点

(1)水解产物及氢键数目计算

①DNA水解产物:

初步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

②氢键数目计算:

若碱基对为n,则氢键数为2n~3n;

若已知A有m个,则氢键数为3n-m。

(2)碱基计算

①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②若已知A占双链的比例=c%,则A1/单链的比例无法确定,但最大值可求出为2c%,最小值为0。

1.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C.DNA连接酶可连接断裂的化学键③

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

答案 A

解析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

DNA中有A、T、C、G四种碱基,RNA中有A、U、C、G四种碱基;

核苷酸分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组成核苷酸链。

2.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答案 B

解析 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由双链DNA中A(腺嘌呤)占20%,且DNA中A=T、C=G可知,C+G=100%-(A+T)=60%,故该基因中(C+G)/(A+T)=3∶2=该基因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

DNA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即②),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及DNA连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共价键。

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培养,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占2/23=1/4。

1.DNA结构中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1)氢键:

配对的碱基间形成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可用DNA解旋酶断裂,也可用高温断裂。

(2)磷酸二酯键:

连接磷酸和相邻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化学键,可用限制酶切断,可用DNA连接酶或DNA聚合酶连接。

2.核酸种类的判断方法

(1)DNA和RNA的判断:

含有碱基T或脱氧核糖⇒DNA

含有碱基U或核糖⇒RNA

(2)单链DNA和双链DNA的判断:

若:

⇒双链DNA

嘌呤≠嘧啶⇒单链DNA

(3)DNA和RNA合成的判断: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判断DNA和RNA的合成。

若大量消耗T,可推断正发生DNA的合成;

若大量利用U,可推断正进行RNA的合成。

考点二 探究DNA分子的复制和相关计算

1.DNA复制方式的探究

关于DNA复制方式的探究,充分体现了假说—演绎法,即在克里克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最终通过实验得以验证。

根据下面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2)实验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离心技术。

(3)实验假设:

DNA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

(4)实验过程(如图)

(5)实验预期:

离心后应出现3条DNA带(如上图)。

(根据标记情况作答)

①重带(密度最大):

15N标记的亲代双链DNA(15N/15N)。

②中带(密度居中):

一条链为15N,另一条链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15N/14N)。

③轻带(密度最小):

两条链都为14N标记的子代双链DNA(14N/14N)。

(6)实验结果:

与预期的相符。

2.DNA分子复制中的相关计算

(1)某DNA分子中含某种碱基a个,则复制n次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

(2n-1);

第n次复制,需要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

2n-1。

(2)若以被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n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2/2n,标记的DNA单链占所有单链的1/2n;

若用同位素标记原料,则复制n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100%,标记的单链占1-1/2n。

易错警示 关于DNA复制的2个易错点

(1)在做DNA分子复制的计算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2)在分析细胞分裂问题时,常以染色体或DNA分子为研究对象,而在分析DNA分子复制问题时,一定要从DNA分子两条单链的角度考虑,所以复制后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中都含有原来的单链。

3.如图为DNA复制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称为________。

(3)③中的子链是________。

(4)③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分子,由此说明DNA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若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则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共产生16个DNA分子

(7)具有N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有m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①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②该片段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2n-1)(N-m)B.2n-1(N-m)

C.2n-1(N/2-m)D.2n(N/2-m)

(8)若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

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答案 

(1)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解旋 (3)Ⅱ、Ⅲ (4)碱基互补配对 (5)半保留复制 (6)B (7)①A ②B (8)A

解析 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母链和一条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6)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四次复制形成的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含有15N,另一条链上含有14N,其余14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全部含有14N。

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60个,由此计算出含有鸟嘌呤60个,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各有40个,复制四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40×

(16-1)=600(个),选项A、C、D正确,B错误。

(7)根据题意,该DNA分子片段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的个数为(2N-2m)/2=N-m。

①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共产生DNA分子片段数为2n个,新增DNA分子片段(2n-1)个。

故其完成n次复制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n-1)(N-m)个,选A。

②该片段完成第n-1次复制时共产生DNA分子片段2n-1个,若再完成一次复制(也就是第n次复制),新增DNA分子片段数为2n-1个,故其完成第n次复制需要的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n-1(N-m)个,选B。

(8)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为20和40,DNA分子的数量分别为40和40。

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即新产生的DNA中有一条链是来自于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

所以,第一次复制后的所有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

第二次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则有一半含有32P,另一半不含。

所以,第二次细胞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中都有20个DNA分子含有32P,选A。

4.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

A.2B.3C.4D.前三项都对

答案 D

以上面第4题为例,利用图示法理解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

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

第2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

,1个细胞是

第3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

,另外2个细胞是

序号

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

对“方式”与“特点”区分不清

半保留复制

审题不清,该题是考查解旋的条件

能量(ATP)

答非所问,没有注意题干中的“还需要”

DNA连接

忽视题干中的“方向”

相反

考虑问题不全面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对减数分裂与DNA复制的关系理解不清

1/4

答案不全面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题组一 DNA分子的结构及相关计算

1.判断正误

(1)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2010·

江苏,1D)(  )

(2)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2009·

广东,24B)(  )

(3)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2009·

广东,24C)(  )

(4)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2011·

海南,16B)

(  )

(5)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海南,16C)

答案 

(1)√ 

(2)×

 (3)×

 (4)√ (5)×

2.(2010·

上海卷,4)细胞内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碱基为A,则该片段中(  )

A.G的含量为30%B.U的含量为30%

C.嘌呤含量为50%D.嘧啶含量为40%

答案 C

解析 根据DNA双螺旋结构中A=T、C=G可知,嘌呤之和等于嘧啶之和,故C正确。

其他碱基的含量分别为:

T=A=30%,C=G=[1-(30%+30%)]/2=20%。

题组二 DNA复制及基因的本质

3.(2012·

山东卷,5)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至少需要3×

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噬菌体的DNA含有5000个碱基对,即为10000个碱基,腺嘌呤(A)占全部碱基的20%,即A=T=2000个,则G=C=3000个。

在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DNA进行半保留复制,100个子代噬菌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99个DNA,至少需要的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数是99×

3000=297000,A项错误。

噬菌体增殖的过程中需要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B项错误。

根据半保留复制方式的特点可知,在子代噬菌体的100个DNA中,同时含32P和31P的只有2个,只含31P的为98个,C项正确。

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如AA突变为Aa以及密码子的简并性等,D项错误。

4.(2010·

山东卷,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解析 蚕豆的根尖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都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另一条链不具有放射性,即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

当在不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接着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时,完成DNA复制后,有丝分裂前期以及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这两个DNA分子一个具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都是一条染色单体(一个DNA分子)被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另一个DNA分子)不被标记。

题组三 DNA复制的实验探究

5.(2010·

北京卷,3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

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14N/14N)

仅为重带(15N/15N)

仅为中带(15N/14N)

轻带(14N/14N)

中带(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

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

答案 

(1)多 15NH4Cl

(2)3 1 2 半保留复制 (3)①B 半保留 ②不能 ③没有变化 轻 ④15N

【组题说明】

考 点

题 号

错题统计

DNA分子的结构

1、2、3、13

有关碱基的计算

4、5、6

DNA分子的复

制和相关计算

7、8、9、10、14、15

关于基因的探究

11、12

1.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解析 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

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用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并未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研究DNA分子的结构。

2.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

D.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基和一个含氮碱基

解析 DNA分子中除每条单链一端的脱氧核糖外,每个脱氧核糖连接两个磷酸基和一个含氮碱基。

3.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

解析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4.经检测得知,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量的比例是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所占的比例是(1-y)

B.该DNA分子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是x/y

C.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是x(1+2/y)

D.与鸟嘌呤不互补的碱基数目是x(1-2y)/y

解析 由题意可知,G、C所占比例都为y,数量都为x;

A、T所占比例都为(1/2-y),数量都为[(x/y)-2x]/2=[(x/2y)-x]。

与鸟嘌呤互补的碱基所占比例是y。

该DNA分子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是1。

G、C之间有三个氢键,A、T之间有两个氢键,该DNA分子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数目是3x+2[(x/2y)-x]=(x+x/y)。

A、T与G不互补,其数目为[x(1-2y)/y]。

5.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l%B.31.3%和18.7%

C.18.7%和31.3%D.17.1%和32.9%

解析 由题中G+C=35.8%,可推出C=G=17.9%,A=T=32.1%;

设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X、Y,则有1/2(X+32.9%)=32.1%,1/2(Y+17.1%)=17.9%,解得X=31.3%,Y=18.7%。

6.从某种生物中提取出核酸样品,经科学家检测和计算后,碱基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A+T)/(G+C)=1,(A+G)/(T+C)=1。

据此结果,该样品(  )

A.确定是双链DNAB.确定是单链DNA

C.无法确定单双链D.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解析 该核酸内含有“T”,说明该核酸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也有少量DNA,如果该生物是病毒,则不存在细胞结构,故D错误;

由所给等式能推导出A=C、G=T,单链和双链都有可能。

7.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图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C.若将该DNA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解析 在一条链中A与T不一定相等;

DNA彻底水解是指将脱氧核苷酸也水解,产物是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两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相等。

8.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C—G的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