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116853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docx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

绪论

三.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四.单项选择题

1.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A)。

A.1955年B.1968年C.1966年D.1979年

2.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C)。

A.细胞学B.遗传学C.生物化学D.化学

3.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A)。

A.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B.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研究物质的代谢D.营养的补充

4.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A.人体B.植物体C.生物体D.微生物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内物质不断地进行着的化学变化同时伴有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或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酶:

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专一性的蛋白质。

酶具有蛋白质的所有属性但蛋白质不都具有催化功能。

3、限速酶:

限速酶是指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某一代谢体系常需要一系列酶共同催化完成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酶活性较低又易受某些特殊因素如激素、底物、代谢产物等调控造成整个代谢系统受影响,因此把这些酶称为限速酶。

4、同工酶:

是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5、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

6、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是指物质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实际上是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又称为细胞呼吸。

7、氧化磷酸化:

将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过程。

8、底物水平磷酸化:

将代谢物分子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9、呼吸链:

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递氢、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一个连续反应的生物氧化体系结构称为呼吸链。

二、是非判断题

1、酶是蛋白质,但是所有的蛋白质不是酶。

(√)

2、通过长期训练可以提高酶活性、增加酶含量。

(√)

3、一般意义上的血清酶是指那些在血液中不起催化作用的非功能性酶。

(√)

4、人体摄入的糖类要经过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成为血液中的葡萄糖。

(√)

5、通常我们认为脂肪的吸收有淋巴途径、血液途径,以淋巴途径为主。

(√)

6、食物中的水分可以由胃来吸收。

(×)

7、CP是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

8、生物氧化发生的部位在细胞质。

(×)

9、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有机物脱羧产生,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结合生成。

(×)

10、氧化磷酸化要求必须保证线粒体内膜的完整性,但是有无氧气参与均可。

(×)

三、填空题

1、人体都是由糖类、脂类、蛋白质、无机盐、水、核酸、维生素7大类物质构成。

2、酶根据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单纯酶、结合酶两类。

3、相同运动负荷量运动后,运动员血清酶水平低于非运动员。

4、生物氧化的意义在于逐渐释放能量以持续利用、合成ATP、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

5、呼吸链有2条,分别是NADH呼吸链、琥珀酸呼吸链。

6、能促进钙、磷吸收的是维生素D,能合成视紫红质的是维生素A,能抗强氧化作用的是维生素E。

7、ATP是由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构成的核苷酸。

8、在肝脏中合成并储存的糖称为肝糖原;在肌肉中合成并储存的糖称为肌糖原。

四、单项选择题

1、骨骼肌快肌中___相对较丰富。

(D)

ALDH1BLDH2CLDH3DLDH5

下列哪个化学物质不属于运动人体的能源物质。

(B)

A葡萄糖B维生素CC氨基酸D软脂酸

3、食物中的水分吸收主要由___完成。

(A)

A小肠B大肠C胃D咽

4正常成年人每24小时的最低尿量是___。

(B)

A1000毫升B500毫升C400毫升D600毫升

5、下列哪项不符合无机盐的生理学功能(D)。

A维持体液的渗透压B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C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D参与体内的物质运输

6、缺乏下列哪种物质,会影响对视力有要求的运动项目(A)。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ED维生素D

7、下列物质中哪个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D)。

A甘油酸-1,3-二磷酸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琥珀酰辅酶AD果糖-6-磷酸

8、经NADH氧化呼吸链测得的P/O为(B)。

A2B3C4D6

9、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测得的P/O为(A)。

A2B3C4D6

10、ATP的分子结构构成中不包含以下哪一种(D)。

A腺嘌呤B核糖C磷酸基团D核酸

五、问答题

1、简答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

(1)构成人体的化学物质在机体中复杂联系并处于动态变化中既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又受到运动的影响。

(2)运动时人体内物质的化学反应加快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运动还影响体内的调节物质如激素、递质等。

2、酶催化反应的特点

(1)高效性

(2)高度专一性(3)可调控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1)底物浓度、酶浓度对反应速度有影响

(2)PH对反应速度有影响

(3)温度对反应速度有影响

(4)激活剂、抑制剂对反应速度有影响

4、ATP的生物学功能

(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以供应合成代谢和其他所有需能的生理活动

(2)合成磷酸肌酸和高能磷酸化合物

5、简述运动时ATP的再合成途径

(1)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肌酸快速合成ATP

(2)糖类无氧酵解再合成ATP

(3)有氧代谢再合成ATP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有氧氧化

6、生物氧化合成ATP的方式有哪两种,分别解释

答:

ATP的合成方式包括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将代谢物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生成水,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过程;将代谢物分子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

一、名词解释

1、糖酵解:

糖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经细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作用最后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

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该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3、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中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再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后生成草酰乙酸接着再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不可逆的循环反应消耗的是乙酰辅酶A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循环首先生成的是具3个羧基的柠檬酸故称为三羧酸循环。

4、糖异生作用:

人体中丙酮酸、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非糖物质在肝脏中能生成葡萄糖或糖原这种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二、是非判断题

1、常见的低聚糖是麦芽糖、半乳糖和蔗糖。

(×)

2、糖是机体唯一能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

(×)

3、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

(√)

4、糖酵解是不需氧的代谢过程,故缺氧是糖酵解产生乳酸的必要前提。

(×)

5、生物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方式是有机酸脱羧,这时不伴随能量释放。

(√)

6、运动时人体内氧化乳酸的主要部位是心肌。

(×)

7、以最大速度进行短跑至力竭时,运动肌糖原接近耗尽。

(×)

8、亚极量运动时,运动肌不但是乳酸生成部位,也是乳酸的消除部位。

(√)

9、尽管NADH+H+和FADH2要分别经NADH和FAD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但它们释放的能量合成的ATP数是一样的。

(×)

10、糖酵解的底物在短时间激烈运动中主要是肌糖原。

(√)

11、运动时肌糖原是重要的能量物质,当运动时间同为一小时,则肌糖原的消耗量完全由运动强度决定。

(×)

12、乳酸的糖异生过程是通过乳酸循环来完成的。

(√)

13、多糖一般无甜味,而且不易溶于水。

(√)

14、长时间运动时人体内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是乳酸。

(×)

15、1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最终生成2分子丙酮酸。

(√)

16、水和二氧化碳是葡萄糖代谢的最终产物。

(×)

17、葡萄糖分解代谢三条主要途径的分歧点是丙酮酸(×)

18、糖有氧氧化产生ATP,既有氧化磷酸化,也有底物水平磷酸化。

(√)

19、脑组织糖原储量很少,正常大脑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浆游离脂肪酸。

(×)

20、肌糖原可以大量分解成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稳定。

(√)

三、单项选择题

1、一般所说的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C)。

A果糖B糖原C葡萄糖D6-磷酸葡萄糖

2、维持大脑正常生理机能所需的能源物质主要来自(D)。

A大脑的糖储备B肌糖原C肌肉中的葡萄糖D血液中的葡萄糖

3、多糖在动物体内的储存形式有(A)。

A肝糖原B淀粉C血糖D糖脂

4、下列有关糖酵解叙述错误的是(C)。

A活化葡萄糖必须消耗ATP

B磷酸丙酮异构酶能确保己糖分子两部分都能用掉

C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是一种耗能过程

D重新氧化NADH+H+的方法是利用NADH+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5、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物质是(A)。

A草酰乙酸B柠檬酸Ca-酮戊二酸D琥珀酰辅酶A

6、一分子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ATP。

A12B15C24D30

7、大强度运动持续30秒至90秒时,主要由(B)提供能量供运动肌收缩利用。

A糖异生B糖酵解C糖有氧氧化D脂肪有氧氧化

8、(B)不是糖异生的原料。

A甘油B乙酰辅酶AC乳酸D生糖氨基酸

9、长时间运动血糖下降时首先受影响的是(C)。

A肺B肝C脑D心

10、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是在(A)中进行的。

A细胞浆和线粒体B细胞浆C线粒体D中心体

11、肌糖原的储量是(B)运动的主要限力因素。

A.极量强度B.60-85%VO2maxC.60%VO2max以下D.90-120%VO2max

12、糖异生作用主要在(C)之间进行。

A.心肌-骨骼肌B.肾脏-骨骼肌C.肝脏-骨骼肌D.脾脏-骨骼肌

13、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B)。

A.70mg%B.80-120mg%C.130mg%D.45mg%

14、1分子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净生成ATP总数为(A)。

A.15B.30C.12D.24

15、在肌细胞或神经细胞中,1mol葡萄糖经有氧释放的能量可净合成(B)molATP。

A.35B.36C.34D.33

四、填空题

1、糖酵解中合成ATP的反应有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2、糖酵解的终产物有乳酸、ATP。

3、糖有氧氧化的终产物有二氧化碳、水、ATP。

4、植物多糖常见的形式是淀粉、纤维素;动物多糖又称为糖原。

5、运动时,影响肌糖原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类型、训练水平、饮食、环境因素。

6、植物多糖常见的形式是淀粉、纤维素;动物多糖又称为糖原。

7、1分子乳酸、丙酮酸、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分别可以生成18、15、12分子ATP。

8、运动时糖异生的主要原料有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9、在进行1-2分钟的短时间大强度运动时,骨骼肌主要由肌糖原酵解保持不变供能,血糖浓度变化情况保持不变。

10、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有血糖、肝糖原、肌糖原。

五、问答题

1、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答:

(1)糖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

(2)糖对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3)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4)糖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2、列表比较糖的无氧酵解与有氧氧化过程(进行部位、产生ATP方式、数量反应过程,生理意义)。

答:

比较糖的无氧酵解与有氧氧化过程

比较项目

糖酵解

糖有氧氧化

底物

G或Gn

G或Gn

产物

乳酸

CO2+H2O

反应部位

胞浆

胞浆和线粒体

反应主要阶段

G-→→→→→丙酮酸

丙酮酸→←乳酸

G→→丙酮酸

丙酮酸→→三羧酸循环→CO2+H2O

氧化方式

脱氢

脱氢

反应条件

无氧

有氧

ATP生成方式

底物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底物磷酸化

ATP数量

2-3ATP

36(38)ATP

反应部位

胞浆

胞浆和线粒体

生理意义:

 在供氧不足时剧烈运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1)产生能量多,是机体利用糖能源的主要途径

(2)三羧酸循环式糖、脂、蛋白质代谢的中心环节

3、简述血乳酸的来源和去路

答:

安静时机体供氧充足,骨骼肌存在低速率的乳酸生成;同时红细胞、皮肤、视网膜等组织通过糖酵解获能。

因此安静时这些组织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成为血乳酸的主要来源。

运动时骨骼肌局部供氧不足,依靠糖酵解系统供能,产生大量乳酸,成为运动时血乳酸的主要来源。

运动后乳酸的消除主要有如下途径:

1)乳酸的氧化—安静状态、亚极量强度运动时和运动后乳酸主要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主要部位在心肌和骨骼肌。

2)乳酸的糖异生---正常生理条件下乳酸随血循环至肝脏,经糖异生途径合成葡萄糖或肝糖原。

3)在肝中合成其他物质,如酮体、丙氨酸等。

4)少量乳酸经汗、尿排出。

4、试述耐力训练对肝糖原利用的影响

答:

耐力训练适应后,运动肌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比例提高,引起运动肌吸收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防止肝糖原的过多分解。

这种适应性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血糖正常水平的维持能力,有利于保持长时间运动能力和防止低血糖症的发生。

第三章脂代谢与运动

一、名词解释

1、脂肪:

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2、必需脂肪酸:

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以完成营养需要的脂肪酸。

如亚麻酸、亚油酸等。

3、脂肪动员:

脂肪细胞内储存的脂肪经脂肪酶的催化水解释放出脂肪酸,并进入血液循环供给全身各组织摄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4、β-氧化:

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β-碳原子被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辅酶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5、酮体:

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的乙酰辅酶A有一部分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这三种产物统称酮体。

二、是非判断题

1、脂肪在人体中的储备量丰富、产能多,因此被称为是人体的储能库。

(√)

2、人体内的胆固醇可以通过食物摄取获得,也可以自身合成。

(√)

3、运动时,骨骼肌氧化利用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比例随运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

4、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总称为酮体。

(√)

5、肝脏含有生成酮体的酶系,但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

6、1分子甘油完全氧化释放能量可合成22分子ATP,故甘油是运动肌主要能量

供应者(×)

7、脂肪酸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数取决于脂肪酸碳链的碳原子数。

(×)

8、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的过程需要肉碱参与。

(√)

9、运动时,当肝脏酮体生成速度大于肝外组织酮体氧化速度时,血浆酮体的浓度增高。

(√)

10、长时间运动时,甘油作为糖异生原料合成糖对维持血糖恒定起着重要作用。

(√)

11、运动时酮体可作为大脑和肌肉组织的重要补充能源。

(√)

12、脂酰CoA进行β-氧化,需经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等四个过程。

(√)

13、在运动强度低,氧供应充足,并且有糖存在时,肌细胞能大量氧化脂肪酸。

(√)

三、单项选择题

1、脂肪酸β-氧化中第二次脱氢的受体是(A)。

A.NAD+B.FADC.FMND.NADP+

2、甘油进入糖代谢途径时,首先形成化合物是(B)。

A.3-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醛C.1,3-二磷酸甘油酸D.甘油醛

3、脂肪氧化、酮体生成和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

A.乙酰辅酶AB.乙酰乙酸C.乙酰乙酰辅酶AD.丙二酰辅酶A

4、活化脂肪酸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借助内膜上的(A)转运机制。

A.肉碱B.CPC.磷酸甘油D.苹果酸

5、脂肪酰COA在肝进行β-氧化,其酶促反应的顺序是(C)。

A.脱氢、再脱氢、水化、硫解B.硫解、脱氢、水化、再脱氢

C.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D.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6、长时间耐力运动时,血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B)。

A.乳酸B.酮体C.丙酮酸D.胆红素

7、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主要是与血浆(C)结合而运输的。

A.球蛋白B.血红蛋白C.白蛋白D.纤维蛋白

8、通常将血浆(B)浓度作为脂肪分解强度指标的物质。

A.乳酸B.甘油C.丙酮酸D.柠檬酸

9、肉碱含量较多的食物是(A)

A.瘦肉B.肥肉C.蔬菜D.水果

四、填空题

1、长时间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变化规律是:

运动开始后数分钟内出现暂时下降,然后逐渐升高,大约运动3-4小时后达到最高值。

2、肌细胞氧化利用脂肪酸的数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饮食、耐力训练水平、肌肉局部因素、环境温度。

3、酮体是在肝脏中脂肪酸不完全氧化时的中间产物;短时间剧烈运动后血酮体浓度变化不明显,长时间运动时,血酮体水平升高。

2、脂肪在运动中的生物学功能有_脂肪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构成细胞成分、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防震和隔热保温作用、能降低蛋白质和糖消耗。

3、根据脂肪酸碳链中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可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后者包括亚麻酸、亚油酸。

五、问答题

1、运动时酮体生成的生物学意义?

(1)酮体是体内能源物质转运的一种形式:

能溶于水、可透过血脑屏障等;

(2)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

(3)参与脂肪酸动员的调节;

(4)可以评定体内糖储备情况

2、运动时甘油代谢的途径及生物学意义

答:

甘油三酯分解释放甘油随血循环运送至肝、肾等组织进一步代谢。

在肝脏中甘油生成磷酸二羟丙酮进一步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进入三羧酸循环

(1)在氧气充足时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2)缺氧时沿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

(3)经糖酵解生成糖。

意义

(1)氧化供能

(2)维持长时间有氧运动中的血糖平衡

(3)指示脂肪分解程度。

3、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

答: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辅酶A。

(2)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内膜。

(3)脂酰辅酶A的β-氧化:

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最终脂肪酸经过β-氧化过程裂解为乙酰辅酶A,再经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和A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