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041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PLC的冷库控制系统设计Word格式.docx

整个系统控制规律的实现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改变控制规律只需要通过改变相应的程序即可。

图1-2微机过程控制系统

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可采用继电器与其它控制仪表组成全自动控制器、工业可编程控制器,即PLC、单板计算机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等。

事实上,PLC也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系统,只不过具有更强的与工业控制元件相连接的接口,具有更直接地适应控制要求的编程语言。

另外,现代PLC的功能指令越来越大,能够实现许多复杂的控制算法,结合模拟量输入、输出扩展模块,在复杂的过程控制、运动控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将模糊控制技术和PLC现结合,对一些无法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还有,当前许多PLC配备有模糊控制软件程序,使用起来很方便。

因此,PLC控制应用到冷库中具有很大的前景。

1.2国内外冷库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营养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冷藏链近年来有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由非常大的差距。

国内外食品冷藏发展情况对比如表1-1所示。

目前国内冷库较多,但冷库的压缩机控制大多仍采用继电器逻辑电路组成的控制器,这种控制器具有接线复杂、功耗高、工作寿命短、可靠性、通用性及灵活性低的缺点;

而且大多数选用库房温度作为检测信号,反应慢,不经济。

我国冷库的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完全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

总之,PLC的应用在国内冷库行业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重视。

表1-1国内外冷藏链的发展状况

内容

国外

国内

原因分析

预冷保鲜率

美国和欧洲80%~100%

30%左右

没有有效地冷藏技术

冷冻冷藏能力

世界总量为8000万吨

800万吨

冷藏业发展无序

冷藏链管理

高效

复杂

没有真正建立冷藏链管理体系

国外冷库的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而他们采用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恰恰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完善、组合灵活、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以及功耗低等特点。

并采用压缩机的吸入压力作为检测参数,具有反应迅速,经济性能比高的特点。

国外大多数冷库只有1~3名操作人员,许多冷库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

采用PLC替代原来继电器逻辑电路组成的控制器对压缩机进行控制,使冷库的运行态达到最佳效果,并对节能、减轻劳动强度有实际意义,为实现无人值班冷库提供了方便。

因此,PLC在国内仍需要不断更新和开发,以适应像冷库系统这样的工艺要求。

1.3PLC在冷库中的应用简介

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相比较,PLC功耗小,有很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与单片机比较,PLC是针对工业现场的自动化而设计的,编程简单,易于掌握。

大型的冷库控制系统,除了PLC控制之外,还有人机界面辅助。

人机界面主要功能是显示冷库机组的运行参数、运行工况和动态流程图,还可以显示故障记录等。

由PLC与人机界面组成的冷库控制系统,能够做到一键开机、一键关机。

冷库要求冷藏间,低温穿堂,冻结间、预冷间等不同房间的温度控制各有不同,各个单元即要独立运行调节控温又需协调联网及监控管理。

由上位计算机、PLC、现场测控元件组成多级、开放、模块化、可扩展的高性价比冷库全自动控制解决方案,确保制冷控制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稳定、节能运行,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升电控配套设备制造档次。

PLC控制系统如图1-3所示。

图1-3PLC控制系统图

为了使冷库机组安全可靠地运行,PLC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加入了对冷库机组运行故障的预报功能,称之为故障管理系统。

故障管理系统能够通过PLC的操作界面,在机组出现故障时,提示故障部位、故障原因和故障处理方法,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快地处理故障,提高了机组的使用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与常规的控制器相同,PLC可实现冷库机组所需要的各种控制功能,包括实现冷库机组的能量调节,执行安全保护功能,执行正常的开停机程序和故障停机程序等。

PLC用于系统的控制后,不但实现了常规的控制规律,而且可以将最先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机组的控制运行中,使得机组的运行能效比更高。

另外,PLC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测功能,它具有RS-485等通讯接口,可以实现与其他计算机的连接与通讯,实现远程监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常规的控制系统相比,PLC可以实现包括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在内的更复杂的调节控制规律、改善调节品质、提高冷库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根据冷库机组的工作要求,PLC所实现的功能可以划分为检测功能、记忆功能、预报功能和执行功能等四个主要的功能。

1.4本论文做的主要工作

一般的冷库包含冷却间、冻结间、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气调保鲜间和储冰间。

高温冷库的控制温度范围是-5~5oC,适合果品蔬菜类保鲜。

为了简化说明本系统,本论文以控制室温为0~1oC,相对湿度为85%~95%的冷却物冷藏间为研究对象,主要用于储藏经过冷却的果蔬。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学习了解冷库系统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压缩机、变频器、传感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并要学会这些配件的选型。

针对冷库系统是一个包含很多冷藏室且必须对其实施在线监控的大系统,本文讨论了冷库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2)绘制冷库控制系统结构总图,说明该系统主要是由模糊温度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模糊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组成。

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和电路控制系统都是通过PLC来实现。

(3)在模糊温度控制系统中,针对冷库控制系统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的特点,而常规PID控制具有参数整定困难、无法克服超调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

在模糊控制部分,本系统充分利用了MATLAB。

PLC首先根据环境与冷库库温,对实际偏差值及偏差值的变化率进行模糊PID运算,调整PLC的PID参数,并将运算结果传递给压缩机的变频器,改变压缩机的频率,控制送往冷凝器的输气量或制冷能量。

(4)在电路控制系统中,本文用最简单的PLC控制代替了老式的继电器控制,从而让整个控制系统得以稳定的操作和运行,进而实现无人操作的便捷。

主要介绍了冷库冷藏程序的编写,包括输入输出地址表的建立、状态流程图的绘制、程序梯形图的编写,再次说明了PLC在冷库应用中的优势。

2、冷库系统概述

2.1冷库的组成

冷库,按控制温度可分为高温冷库、中温冷库、低温冷库和冻结冷库。

高温冷库的控制温度范围是-5~5oC,适合果品蔬菜类保鲜;

中温冷库的控制温度范围是-10~-5oC,适合冻结后的食品冷藏;

低温冷库的控制温度范围是-20~-10oC,适合冻结后的水产、禽肉类食品的冷藏;

冻结冷库的控制温度范围是-23oC以下,适合在鲜品冷藏前的快速冻结。

同样,冷库按容积可分为小型冷库(<

500m3),中型冷库(500~1000m3)和大型冷库(>

1000m3)。

一般的冷库,特别是大中型冷库是一个建筑群,主要由建筑主体(主库)、制冷压缩机房及设备间、其他设施组成。

主库主要由冷却间、冻结间、再冻间、冷却物冷藏间、冻结物冷藏间、气调保鲜间、制冰间、穿堂等组成。

冷却间:

冷却间是用来对食品进行冷却加工的库房。

水果、蔬菜在进行冷藏前,为防止某些生理病害,应及时逐步降温冷却。

鲜蛋在冷藏前也应进行冷却,以免骤然遇冷时,内容物收缩,蛋内压力降低,空气中微生物随空气从蛋壳气孔进入蛋内而使鲜蛋变坏。

此外,牲畜屠宰后也可加工为冷却肉(中心温度0~4oC)作短期储藏,肉味较冻肉鲜美。

对于采用二次冻结工艺来说,也需将屠宰处理后的家畜胴体送入冷却间冷却,使食品温度由35oC降至4oC,再进行冻结。

冷却间的室温为0~-2oC,达到冷却要求温度的食品称为“冷却物”,可转入冷却物冷藏问。

当果蔬、鲜蛋的一次进货量小于冷藏间容量的5%时,也可不经冷却直接进入冷藏间。

冻结间:

对于需长期储藏的食品,需要将其由常温或冷却状态迅速降至-15~-18oC的冻结状态,达到冻结终温的食品称为“冻结物”。

冻结间是借助冷风机或专用冻结装置用以冻结食品的冷间,它的室温为-23~-30oC(国外有采用-40oC或更低温度的)。

另外,冻结间也可移出主库而单独建造。

再冻间:

再冻间设于分配性冷库中,供外地调入冻结食品中温度超过-8oC的部分在入库前再冻用。

再冻间分配设备的选用与冻结间相同。

冷却物冷藏间:

冷却物冷藏间又称高温冷藏间,室温为4~-2oC,相对湿度为85%~95%,因储藏食品的不同而异。

它主要用于储藏经过冷却的鲜蛋、果蔬;

由于果蔬在储藏中仍有呼吸作用,库内除需保持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外,还要引进适量的新鲜空气。

如储藏冷却肉,储藏时间不宜超过15天。

冻结物冷藏间:

冻结物冷藏间又称低温冷藏间,室温在-18~-25oC,相对湿度95%~98%,用于较长冻结期的储藏冻结食品。

在国外有的冻结物冷藏间温度有降至-28~-30oC的趋势,日本对冻金枪鱼还采用了-45~-50oC所谓超低温的冷藏间。

气调保鲜间:

气调保鲜主要是针对果蔬的储藏而言。

果蔬采收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动能力,呼吸作用就是这种生命活动最明显的表现。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果蔬呼吸作用越强,衰老越快。

所以多年来生产上一直采用降温的办法来延长果蔬的储藏期。

目前国内外正在发展控制气体成分的储藏,简称“CA”储藏,即在果蔬储藏环境中适当降低氧的含量和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成熟,达到延长储藏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气体成分控制如下:

氧气为2%~5%;

二氧化碳为0%~4%。

制冰间:

制冰间的位置宜靠近设备间,水产冷库常把它设于多层冷库的顶层,以便于冰块的输出。

制冰间宜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要考虑到冰块入库或输出的方便,室内高度要考虑到提冰设备运行的方便,并要求排水畅通,以免室内积水和过分潮湿。

穿堂是食品进出的通道,并起到沟通各制冷间、便于装卸周转的作用。

库内穿堂有低温穿堂和中温穿堂两种,分属高、低温库房使用。

目前冷库中较多采用库外常温穿堂,将穿堂布置在常温环境中,通风条件好,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也能延长穿堂使用年限。

常温穿堂的建筑结构一般与库房结构分开。

此外,主库还包括其他部分,如电梯间、挑选间、包装间、分发间、副产品冷藏间、次品冷藏问、楼梯问等。

制冷压缩机房是冷库主要的动力车间,安装有制冷压缩机、中间冷却器、调节站、仪表屏及配用设备等。

目前国内大多将制冷压缩机房装置在主库附近,且单独建造,一般采用单层建筑。

国外的大型冷库常把制冷压缩机房布置在楼层内,以提高底层利用率。

对于单层冷库,也有在每个库房外分设制冷机组,采用分散供液的方法,而不设置集中供冷的制冷压缩机房。

设备间安装有壳管卧式冷凝器、储氨器、气液分离器、循环储液桶、氨泵等制冷设备,其位置紧靠制冷压缩机房。

在小型冷库中,因机器设备不多,制冷压缩机房与设备间可合为一间,水泵房也包括在设备间内。

变、配电间包括变压器间、高压配电间、低压配电间(大型冷库还设有电容器间)。

变、配电间应尽量靠近负荷大的机房间,当机房间为单层建筑时,一般多设在机房间的一端。

变压器间也可单独建筑,高度不得小于5m,要求通风条件良好。

在小型冷库中,也可将变压器放在室外架空搁置。

变、配电间内的具体布置视电气工艺要求而定。

冷库的呼叫系统是为了防止人员被误关在冷间内而设置的,其控制原理包括呼叫、呼叫确认、呼叫回应和呼叫解除几个部分。

新规范中没有要求冷库必需装设呼叫系统。

由于现在的冷藏门有较大改进,在库内可以方便地将门开启,因而设计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但如果有安装呼叫系统,冷库间内门上方要设置常明灯。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房屋建筑部分规定电梯电源应专用,机房照明电源应与电梯电源分开。

因此按负荷的重要性,将货梯主机电源和控制箱的照明、报警、通风电源,归为电梯电源从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屏单独引出电源,货梯机房照明、空调、插座电源和井道插座、照明电源另从照明回路引出。

此外,冷库还配备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可分为库内监控警报、室内消防设备、消防报警三部分。

2.2冷库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本论文以控制室温为0~1oC,相对湿度为85%~95%的冷却物冷藏间为研究对象,主要用于储藏经过冷却的果蔬,为此有必要对该冷却物冷藏间的系统框架图及温度控制流程图做出相关说明。

如图2-1所示,该冷却物冷藏间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即模糊温度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

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简称模糊PID控制器,由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组成。

该冷却物冷藏间的模糊控制主要是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和算出的温度变化,运用模糊推理确定果蔬温度,控制压缩机的运转,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和保鲜效果。

同样,模糊PID控制器的输入也要充分考虑户外温度、库门开关状态和室内湿度检测。

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由PLC实现,在冷却物冷藏间系统中需要考虑PID计算、模糊推理系统以及其它各种数据的处理,为了满足这样大容量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本文选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其具体实现方法见本文第三章。

在电路控制系统中,设计思想是用最简单的PLC控制代替了老式的继电器控制,从而让整个控制系统得以稳定的操作和运行,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恰恰具有连接方便、简单易懂、价格便宜的优点。

因而,该冷却物冷藏间的电路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

其具体实现方法见本文第四章。

如图2-1中虚线框所示,电路硬件系统由输入电路、西门子S7-200系列的PLC和输出电路组成。

输入电路主要用于输入冷却物冷藏间的内部状态、电源状态和用户所设定的温度,所以输入部件包括冷却物冷藏间温度检测电路、电源检测电路和温度给定电路等。

输出部件主要用于控制压缩机和温度显示,所以输出部件包括压缩机运行状态电路和温度显示电路。

图2-1冷库系统结构框架图

该冷却物冷藏间系统以冷却物冷藏间的温度作为控制目标,根据温度与设定指标的偏差来决定压缩机的运行状态。

当经过冷却的果蔬运送到该冷却物冷藏间后,压缩机制冷运行,温度开始慢慢下降,直至温度在0~1oC时,压缩机恒温运行;

当温度不在0~1oC时,压缩机制冷运行,如此往复,直至库温稳定在0~1oC,压缩机循环控制如图2-2所示。

图2-2压缩机循环控制图

如图2-3所示,该冷库控制结构流程图主要由模糊PID控制器、变频器、压缩机、传感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组成。

模糊PID控制器主要由模糊推理系统和PID控制器组成。

模糊PID控制器由PLC来实现。

图2-3冷库控制结构图

2.3冷库系统配件的选取

冷库系统配件主要包括压缩机、变频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和温度传感器,这些配件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冷库系统的性能。

在冷库控制系统中,是最为关键的配件。

压缩机是冷库中能耗最大的装置,约占电机输入功率的30%左右。

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压缩机的性能几乎决定着整个冷库系统的性能。

一般情况下,小型冷库选用全封闭压缩机,中型冷库一般选用半封闭压缩机,大型冷库选用半封闭压缩机。

无论何种品牌的压缩机组的选型,都是根据冷库的蒸发温度及冷库有效工作容积来确定,另外还要参考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等参数。

冷库制冷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来确定。

通常高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冷库容积

90

1.16+正偏差,正偏差量根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冷凝温度、入库量、货物进出库频率确定,范围在100~400W之间。

中温冷库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95

1.16+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200~600W之间。

低温冷库压缩机组制冷量计算公式为:

110

1.2+正偏差,正偏差量范围在300~800W之间。

在生产实际中,为了确定各个库房的压缩机组和配电设备,一般要计算库房耗冷量。

对于储藏果蔬的冷库系统,库房的耗冷量一般包括围护结构耗冷量,果蔬的呼吸热,冷库开门和通气换风的耗冷量,电机运行的耗冷量和运行管理耗冷量。

冷库压缩机组的品牌选用主要根据用户对某种品牌的了解程度、维护方便、项目投资的数额各方面来考虑,目前国内通常选用法国的美优乐、美国的谷轮以及德国的比泽尔,这三种品牌的压缩机组性能都很稳定,而且三者在国内都有合资生产企业。

谷轮的ZB系列涡旋压缩机外形如图2-4所示。

图2-4谷轮ZB系列涡旋压缩机

压缩机一般是按设计工况所需制冷量进行选型,冷库系统使用的环境温度横跨夏冬两季的极限高低温,与传统的空调制冷系统相对稳定的环境温度有着较大的差别,因而其实际使用工况难免会与设计工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为了使冷库系统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使制冷量与负荷尽量品配,因此有必要对压缩机进行能量调节。

目前压缩机的能量调节方式有:

压缩机间歇控制(ON/OFF)运行;

吸气调节;

气缸卸载;

热气旁通能量调节;

分档变进调节输气量;

无级变速调节。

目前,冷库及冷藏箱制冷系统的能量调节方法一般采用压缩机间歇运行。

当库温高于设定温度上限时,压缩机启动运行,当库温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时,压缩机停机,这种调节方法适用于负荷变化不大时的工况。

而实际使用中,冷库的负荷受季节的影响较大,然而冷库的负荷还受流动地域环境等的影响,因此压缩机基本上处于变工况下运行。

此外,压缩机的频繁启停会造成额外的能量损耗,引起电网的波动增大,且对压缩机的寿命影响也较大。

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变频器已广泛用于空调制冷行业。

变频技术就是利用变频器输出相应的频率电源到压缩机,其实质类似于分档变速调节,但其能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进行能量调节,使制冷量与负荷达到最佳匹配。

如表2-1所示,对比各种调节方法,变频调节是以上各种方法中能耗最小的调节手段,而且其控温精度也是最高的。

因此,变频压缩机在冷库制冷系统上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在理想情况下,制冷机组的制冷量与制冷剂的质量流量成正比。

变频能量调节的基本思想就是改变压缩机的转速,使制冷剂的质量流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机组的制冷量。

表2-1调节方法优缺点及能耗

调节方法

优缺点

负荷为60%时的能耗百分数

ON/OFF控制

结构简单,便宜,主要用于小型机组,部分负荷及启动时损失较大,温控精度差

63%

气缸卸载

有级调节,只用于多气缸机组,部分负荷时效率下降较小

0%

吸气节流

无级调节,系统简单但调节范围较小,效率低

70%

热气旁通

无级调节,调节范围较广,但系统复杂,效率低

100%

变频调节

无级调节,系统简单,效率高,但装置成本高

60%

2.3.3A/D、D/A转换器的选取

一般冷库中包含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

A/D转换器将物理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分析计算出调节量;

D/A转换器将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控制执行器的调节工作。

选取A/D、D/A转换器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精度问题。

D/A转换器要满足模糊控制器和变频器的精度要求,A/D转换器要满足传感器的精度要求。

MAXIM公司推出的16位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MAX195和16位D/A转换器MAX5631,具有体积小、功耗低、转换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可以满足冷库系统要求。

考虑到冷库内蔬果监测必须采用全方位多点监测有效地保证果蔬的安全储藏,系统选取一种连线简单、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DSl8B20,其接线图如图2-5所示。

该芯片在冷库监测系统中有其它芯片无法比拟的特点,该芯片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oC,以0.5oC递增。

该温度测量值可以满足低温监测的要求。

温度以9位数字量读出,通过一个单线接口DQ发送或接收信息。

如果在测量点数不多的情况下,PLC与DSl8820之间仅需一根连接线而无需外部电源供电(寄生电源方式)。

每个DSl8820都有一个唯一的长达64位的光刻ROM编码。

最前面的8位是单线系列编码,中间48位是唯一的序列号,最后8位是前面56位的CRC码。

由于每个DSl8820拥有唯一的一个序列号,所以多个DSl8820可以在一条线上工作,通过对DQ时序的操作只有被选中ROM序号的DSl8820才能响应和工作。

冷库中库温采用多点监测,考虑到驱动的因数不采用寄生电源方式而是直接采用外部电源供电。

图2-5DSl8B20接线图

2.4冷库的监控系统

要保证新鲜的果蔬充足,安全保鲜是必不可少的。

库温检测是冷库关注的重点。

对于大型冷库,仓容巨大,如何有效地对每个仓库的库温进行中央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监控系统构架如图2-6所示。

图2-6监控系统构架

2.4.1RS-485总线

在冷库这样的工业环境中,为了使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和维护方便,总希望用最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