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2655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格里菲思通过小鼠体内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艾弗里和同事的实验证明了DNA的水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6.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C.

7.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mRNA可在其细胞核中完成翻译

B.原核生物的tRNA为三叶草结构,且tRNA中不止有三个碱基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才能翻译

8.某病毒的基因组为单链RNA,其碱基序列为CAGUCU,以该链为模板逆转录出相应的单链DNA(cDNA),后者又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成双链DNA。

若以cDNA链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上,相应的局部序列应为()

A.CAGUCUB.UCUGACC.GUCAGAD.AGACUG

9.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

⑤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

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0.有人在不同的温度下培育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棒眼果蝇,统计发育出来的果蝇复眼中的小眼数,结果如下:

温度(℃)

15

20

25

30

雌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

214

122

81

24

雄棒眼果蝇复眼的小眼数(个)

270

160

121

74

以上实验表明,棒眼果蝇在发育过程中

A.温度和性别影响了基因的转录B.温度和性别对复眼中的小眼数目是有影响的

C.影响小眼数目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D.温度和性别都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

11.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该细胞中1与2;

3与4是同源染色体

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

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

12.在其他条件具备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

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

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RNA聚合酶

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

13.因目前市场上羊乳制品价格高于牛乳制品,某研究所进行了培育高产奶率羊的研究。

现将牛催乳素基因用15N标记后导入羊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A.羊乳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该基因翻译时,遗传信息通过mRNA传递给tRNA

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15N标记的细胞占1/2n-1

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一定相等

14.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

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

Aa:

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

3:

1B.4:

4:

1C.1:

2:

0D.1:

1

15.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

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

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

16.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17.已知某DNA分子片段所转录的信使RNA中腺嘌呤占17%,尿嘧啶占21%,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占()

A.17%B.19%C.21%D.38%

18.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在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桦尺蠖的基因型

B.卡诺氏固定液可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C.DNA分子杂交技术使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的物种

D.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男性体细胞内所有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19.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和碱基对的数量

B.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是人类猫叫综合征的病因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故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20.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21.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

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64B.5/64C.12/64D.15/64

22.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I的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23.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3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C.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D.Ⅱ-1必须是杂合子,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24.白菜甲(2n=20)与甘蓝乙(2n=18)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F1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后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幼苗丙直接发育成植株,则它是高度不育的

B.幼苗丁有丝分裂后期,所有细胞均能观察到76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形成戊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仍然形成了新物种戊

25.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其中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

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72

C.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6

D.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3/5

二、综合题

26.现有AABB、aabb两个玉米品种,为培育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图中与其具有相同育种原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用图中数字表示)

(2)由图中①、⑤、⑥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⑤过程实现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

(3)图中过程⑥除了使用秋水仙素之外,常用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但其作用原理均为___________。

(4)培育高产青霉菌的方法和图中的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最相似。

(5)图中④过程中需使用到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7.以下图1、图2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e表示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

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动物体内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产生上述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_。

与图1中___________阶段对应的细胞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3)丁细胞中A基因与a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相当于图1的___________阶段;

(4)若丁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DdA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

28.獭兔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a控制褐色物质合成,B/b控制黑色物质合成。

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关系如下图:

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獭兔(甲-----褐色兔,乙----白色兔,丙----黑色兔)进行杂交,结果如下:

亲本组合

F1

F2

实验一

甲×

全为褐色兔

9褐色兔:

3黑色兔:

4白色兔

实验二

乙×

全为黑色兔

1白色兔

(1)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___________对染色体上,獭兔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的F2代中白色獭兔共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褐色獭兔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图中有色物质1代表___________色物质,实验二的F2代中黑色獭兔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4)若用实验一的F2代中白色獭兔和实验二的F2代中黑色獭兔交配,后代得到褐色獭兔的比例为___________。

(5)若由白色前体物质合成有色物质1需要酶Ⅰ催化,有色物质1合成有色物质2需要酶Ⅱ催化,而基因Ⅰ、Ⅱ表达的产物分别是酶Ⅰ、酶Ⅱ,则上述实例体现出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为___________。

29.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过程③称为___________。

(2)细胞中过程①完成的方式称为___________,其需要的模板是___________,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5%、15%,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胸腺嘧啶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___。

(4)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分析】

1、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1)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3)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

(4)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遗传和变异是内因,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①正确;

②自然选择的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解释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②正确;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③错误;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④正确;

⑤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⑤正确;

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⑥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②④⑤,A正确,故选A。

2.C

1、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材正确,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豌豆的特点: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

B、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

C、沃森和克里克以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因此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C正确;

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

3.C

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

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

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

1.用两个小袋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袋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没有体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①错误;

②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②正确;

③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③正确;

④实验中只有一对基因,没有基因重组,④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②③,故选C。

4.D

亲代DNA双链用白色表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一次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只含有白色和灰色,而第二次复制得到的四个DNA分子以这两个DNA分子的四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四个DNA分子中,都含有黑色的DNA子链,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DNA复制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C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A错误;

B、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证明转化因子是DNA,B错误;

C、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

D、艾弗里和同事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6.C

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个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

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通过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而成。

双链DNA分子中:

A=T、G=C,A+G(C)/T+C(G)=1,一条单链中A+G(C)/T+C(G)与另一条单链中该值是倒数关系。

整个DNA分子中,A+T/G+C=每一条单链中A+T/G+C,只有C正确。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及有关分析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7.D

原核细胞由于没有核膜的阻断,所以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转录:

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A、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

B、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tRNA都呈三叶草结构,说明tRNA呈三叶草与两种翻译机制的不同无关,B错误;

C、真核生物的核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而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核糖体是不能进入细胞核的,只有mRNA合成以后,从细胞核内出来,与核糖体结合才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是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进行,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这使得原核生物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而真核生物的mRNA在细胞核形成以后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所以真核生物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D正确。

8.C

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分子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子链以母链为模板合成的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单链RNA的碱基序列为CAGUCU,则其逆转录的cDNA序列是GTCAGA,复制成cDNA链的互补链为CAGTCT,则以其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d序列为GUCAGA,故选C。

9.B

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①DNA能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

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

④能转录产生RNA的是DNA;

⑤反密码子是tRNA上的结构;

⑥基因中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导致基因突变。

10.B

根据表格数据,横向比较温度可知棒眼果蝇小眼数目与发育时的温度有关,纵向比较可知,棒眼果蝇小眼数目与性别有关。

实验本身并不能说明温度和性别是影响小眼数目的根本因素及是否影响了基因的转录。

故选B。

11.D

A、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故A错;

B、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故B错;

CD、本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相同,故C错D正确。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2.D

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