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1301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砼模板技术交底Word下载.docx

应按浇筑程序分层均匀布料。

柱墙板灌注高度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下料,出料口至浇筑层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1.5m,以防砼的离析分层。

采用插入式振捣,混凝土分层灌注厚度应控制在400mm左右。

2、浇筑竖向结构砼前,柱底部应填以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墙体底部应填以30~5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有效作用都分长度的1.25倍,最厚不超过50cm

4、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到间距为500mm左右。

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层砼5cm,以消除层间接缝。

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要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到振实部分的边缘。

砼振捣时间为30s左右,以砼表面泛浆且不下沉为止。

5、浇筑砼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应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不超过2小时。

抗渗砼严禁私自留设施工缝,砼浇筑必须一次完成。

6、浇筑砼时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铁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等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砼初凝结前处理完毕。

三、施工缝的处理

施工缝处需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才允许继续浇筑。

继续浇筑砼前,施工缝砼表面凿毛,剔除浮浆及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无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振捣密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由于地下砼采用抗渗砼,未经技术部门同意,施工时严禁私自留设施工缝。

需要留设施工缝的,由技术部门在施工前确认部位。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内质检软件软件登记号:

70516034DB15/427-2005

技术交底记录

第2页(共3页)

抗渗部位的施工缝留设要求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留设。

四、柱砼浇筑

1、柱浇筑前底部先铺设5-10cm厚同砼配比的减石子砂浆,柱砼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φ50)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时以表面泛上浆无气泡为准,停止振捣。

振捣时注意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在上面振捣的同时下面设人随时敲打模板。

2、柱顶表面用木抹子拍实压平,落地灰设专人清理,回收再用。

3、当柱砼浇筑高度超过3m时,浇筑不可在墙顶直接下灰,应采用串筒分段浇筑。

4、柱体砼应一次浇筑完毕,施工缝留在板下2cm处,剔凿1cm。

5、柱浇筑完后,钢筋工将伸出的钢筋调整到位。

6、砼浇筑后按照冬施方案要求进行测温,随时掌握砼温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五、梁板砼浇筑

1、梁、板砼同时浇筑,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

随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砼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振捣梁砼应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棒,振捣棒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为500mm。

当浇筑梁、墙节点处时,由于钢筋较密时,用φ30振捣棒振捣。

3、楼板砼的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要求均匀振捣,以表面出现浆液无气泡为止,移动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距互相搭接150mm,防止漏振。

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后楼面不产生收缩裂缝,楼板砼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压二遍。

已浇筑的楼板砼强度未达到1.2mPa之前,严禁上人。

4、施工缝的位置:

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砼,其位置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范围内。

(如是单项板施工缝可留在板的1/3位置.)施工缝的表面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能留斜槎施工缝用竹编条及密眼丝网档牢。

施工缝处需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按照要求处理完毕后才允许继续浇筑。

六、楼梯砼浇筑

1、楼梯段砼需自下而上进行浇筑,先振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砼一起浇筑,不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压光,一次成活,注意保护。

2、施工缝位置:

楼梯砼宜连续浇筑,施工缝易留置在楼梯在楼梯段下1/3的部位。

七、剪力墙的浇筑

1、墙体浇筑前,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铅丝、铁钉等杂物,先在新浇

内质检软件软件登记号:

70516034

DB15/427-2005

第3页(共3页)

筑砼与下层砼接槎处均匀浇筑3—5cm厚与墙体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砼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成50cm左右。

2、浇筑时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c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

浇筑混凝土时,浇筑厚度用标尺杆控制,标尺杆用φ14钢筋或DN15钢管制成,并依分层厚度交替刷上红蓝两色。

标尺杆制作及用法如下图,其高度同每层墙高(扣除楼板厚),并在杆底焊一φ100薄圆盘,防止使用时杆头插入混凝土。

3、洞口处砼浇筑时,应在洞口两侧均匀下灰,使两测砼高度大体相同,以防洞口变形。

4、纵、横墙交接处要加强振捣,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出现浮浆合不再下沉为止。

5、外墙抗渗砼浇筑必须一次浇筑至梁底或板底,施工时严禁私自留设水平施工缝。

垂直施工缝除后浇带外严禁留设。

八、注意事项:

1、砼浇筑前墙板必须洒水润湿

2、砼到场后严禁加水

3、每车砼到场后必须测量塌落度

4、砼泵送润泵砂浆严禁浇在墙上

5、砼浇筑完毕后泵车内剩余砼应及时处理,硬化场地或路面

 

C02-1-02-002

第1页(共5页)

钢筋制作

适用范围、施工准备、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工艺流程、操作工艺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锦星建筑安装公司所承建的新盛园住宅小区地下车库建筑的主体结构、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制作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2.1.1钢筋的品种、规格需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按规定抽样复试报告。

2.1.2当钢筋的品种、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2.1.3当加工过程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2机具准备应配备足够的机具。

如:

钢筋切断机、弯曲机、操作台等。

2.3作业条件

2.3.1操作场地应干燥、通风,操作人员应有上岗证。

2.3.2机具设备齐全。

2.3.3应做好料表、料牌(料牌应标明:

钢号、规格尺寸、形状、数量)。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熟悉图纸

3.2操作工艺

3.2.1钢筋配料

3.2.1.1根据构件配筋图,绘制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标出各种钢筋的数量。

钢筋翻样(做料表)下料制作挂标识牌分类堆放。

3.2.1.2根据简图,计算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式中钢筋增加长度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

见下表钢筋直径一个弯钩长度(mm)≤64d8~106d12~185.5d20~285d32~364.5d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料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弯起角度斜边长度S底边长度L增加长度S-La=302h01.73h00.27h00a=450a=6001.41h0h00.41h01.15h00.57h00.58h0备注:

h0为弯起高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

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量箍筋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第2页(共5页)

材料准备、施工机具、作业条件、质量要求、工艺流程、操作工艺

(4)变截面构件箍筋值变截面构件每根箍筋长短差值Δ=lc-ld/n-1式中lC——箍筋的最大高度ld——箍筋的最小高度n——箍筋个数,等于S/a+1S——最长箍筋与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a——箍筋间距

3.2.1.3填写配料表

(1)对有搭接接头的钢筋下料长度,按下料长度公式计算后,尚应加长钢筋的搭接长度。

(2)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

对外型复杂的构件,应采用放1:

1足尺或放大样的办法。

(3)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例如基础双层钢筋网中保证上层钢筋位置用的钢筋撑脚等。

3.2.1.4钢筋的品种、规格应按设计要求使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进行。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钢筋最小直径、根数等要求。

(4)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

3.2.2钢筋除锈使用钢筋前均应清除钢筋表面的铁锈、油污和锤打能剥落的浮皮。

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过程中完成。

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方法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

3.2.3钢筋调直

3.2.3.1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应加以调直。

3.2.3.2钢筋调直:

Φ10mm以内钢筋一般使用卷扬机拉直和调直机调直,Φ10mm以上应采用弯曲机、平直锤或人工捶击矫正的方法调直。

3.2.4钢筋切断

3.2.4.1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宜用钢筋切断机进行。

3.2.4.2对机械连接钢筋、电渣焊钢筋、梯子筋横棍、顶模棍钢筋不能使用切断机,应使用切割机械,使钢筋的切口平,与竖向方向垂直。

3.2.4.3钢筋切断时,应将同规格钢筋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断头和损耗。

内质检软件软件登记号:

第3页(共5页)

3.2.5钢筋弯曲成型

3.2.5.1钢筋的弯曲成型多采用弯曲机进行,在缺乏设备或少量钢筋加工时,可用手工弯曲成型。

3.2.5.2钢筋弯曲时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力学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钢筋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4.1.3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要求: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钢尺检查。

4.1.4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作业指导书第4.1.3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

不应小于900;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0;

(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4.2一般项目

4.2.1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时HPB235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

第4页(共5页)

不宜大于1%。

观察,钢尺检查。

4.2.2加工后的钢筋表面应平直、无拉伤、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观察检查。

4.2.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1钢筋配料计数,除钢筋形状、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考虑有利于钢筋加工、运输及安装。

5.2钢筋下料时,应统筹考虑与合理调节,做到减少钢筋接头以及材料节约。

5.3钢筋调直若采用冷拉方法应注意控制冷拉率。

5.4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产生累计误差,应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切料尺寸的挡板,在此过程中如发现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必须切除。

5.5钢筋弯曲线应在工作台上进行,如无划线台面直接以尺度量划时,应使用长度适当的尺,不宜用短尺接量,以防止发生差错。

第一根钢筋弯曲成型后应与料表复核,符合要求后再成批加工。

5.6在配料翻样时,当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位置及同一接头区段范围内的接头面积率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6成品保护

6.1钢筋场地应做成硬质地面,且周围设有排水沟,确保钢筋避免泥巴污染和雨水浸蚀。

6.2钢筋制作成型后应分类堆放整齐,并按规定进行标识,标识牌应表明规格、数量、图形、几何尺寸、使用部位等。

6.3堆放在场地上的成型钢筋应杜绝油或腐蚀性液体等污染。

6.4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形状不变。

7安全环保措施

7.1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环境意识教育,严格遵守公司关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

7.2钢筋运输,装卸,加工应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最大限度减少噪音污染。

7.2钢筋吊运应选好吊点,捆绑结实,防止高空坠落。

7.3对钢筋切断机、弯曲机等机械操作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7.4机械用电安全,电源接箱上锁,严禁非操作人员使用机械。

7.5废旧钢筋头应及时收集、清理,保证工完场清。

8质量记录

8.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或试验报告单。

8.2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内质检软件软件登记号:

第5页(共5页)

8.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内质检软件软件登记号:

技术交底记录

C02-1-02-003

第1页(共4页)

模板安装

施工准备、施工机具、工艺流程、操作工艺、成品保护、应注意质量问题

一、施工准备

1、模板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

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

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模板拼装:

(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3)竹胶板模板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脱模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加固用的地锚已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二)材质要求

1、竹胶板模板:

尺寸1220×

2440mm,厚度为12mm(单个工程最好选用不超过两种厚度为合理)。

2、方木:

40×

70mm,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对拉螺栓:

采用Φ12mm以上的I级钢筋(最好用HR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4、模板截面支撑用料:

采用顶丝支撑。

(三)工器具

1、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

2、脚手架按照模板设计要求搭设完毕后,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调整上支托的标高及起拱的高度。

C02-1-02-003

第2页(共4页)

3、按照模板设计的要求支搭板下的大小龙骨,其间距必须符合模板设计的要求。

4、铺设竹胶板模板,用打眼电钻打眼,螺丝与龙骨拧紧。

必须保证模板拼缝的严密。

5、在相邻两块竹胶板的端部挤好密封条,突出的部分用小刀刮净。

6、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四)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

(1)侧模拆除:

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下表的规定。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GB50204中2.4.1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

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

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6)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

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依照拆摸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2、柱子模板拆除:

(1)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拆除部分竖肋——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2)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模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

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3、梁板模板拆除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