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14601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方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5.6无障碍设计和智能化设计面的简要说明;

1.5.7当建筑在声学、防护、电磁波屏蔽及人防地下室有特殊要求时亦要作相应说明;

1.5.8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及地的法规、标准名称及编号;

2)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分区;

3)简述建筑节能设计及围护结构节能措施。

如屋顶、外墙、门窗的K值及保温(隔热)措施,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等。

1.6结构设计说明

1.6.1工程概况:

工程建设地点,主要功能,不同功能分区。

各单体建筑的长、宽、高、建筑层数(地上、地下)各层层高、总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

1.6.2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自然条件:

风荷载、雪荷载、抗震设防烈度等,有条件阐述工程地质概况;

3)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法规、标准的书面要求;

4)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包括规(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版本号)。

1.6.3建筑分类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有条件时说明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

1.6.4结构设计案(地上、地下):

1)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

2)上部及地下室结构选型概述,上部地下室结构布置说明(必要时附简图和结构案比选);

3)简述设计中拟采用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简要说明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法包括分析法(必要时说明拟采用的进行结构分析的软件名称)及构造措施或实验法。

4)特殊结构宜进行案可行性论述。

1.6.5基础案。

有条件阐述基础选型及持力层,必要时说明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等。

1.6.6主要结构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种类、铰线或高强钢丝种类、钢材牌号、砌体材料、其他特殊材料或产品(如成品拉索、铸钢件、成品支座、阻尾器)的说明等。

1.6.7需要特别说明的其他问题。

如是否需进行风洞实验、振动台实验、节点实验等。

对需要进行抗震设防专项论证的项目应明确说明。

1.7建筑电气设计说明(略)

1.8给水排水设计说明(略)

1.9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说明(略)

1.10热能动力设计说明(略)

1.11投资估算(略)

2.设计图纸

2.1总平面设计图纸:

1)场地的区域位置、用地边界各转折点坐标或定位尺寸。

2)场地及四邻环境的反映:

四邻原有及规划的城市道路、建筑物;

用地性质或建筑性质、建筑层数,场地需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地形与标高、水体、不良地址情况等;

3)场地拟建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建筑物的布置,主要建筑物及各类控制线,如用地红线、建筑红线位置、地下建筑围线、道路红线、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总尺寸(长、宽)、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4)拟建建筑物的名称、层数、建筑高度、出入口位置、设计标高、地形复杂的道路、广场的控制标高。

5)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比例。

6)根据需要绘制下列反映案特性的分析图:

功能分区、空间组合及景观分析、交通分析(人流、车流的组织、停车场的布置及停车位数量等)、消防分析、日照分析、地形分析、绿地布置及分期建设情况。

2.2建筑设计图纸

1.平面图。

1)尺寸标注:

注总尺寸、开间、进深尺寸、结构受力体系中的柱网、承重墙位置及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

2)各房间名称;

3)各层地面及楼面标高、屋面标高;

4)室汽车库的停车位及行车路线;

5)一层平面图应标明剖切线位置及编号、指北针;

6)必要时绘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图及室布置;

7)图纸名称及比例。

2.立面图:

1)体现建筑物造型特点,选择绘制一、二个有代表性的立面;

图名可用正立面、背立面、侧立面或沿街立面等寓意造型特征或部位特征的名称;

2)标注各主要部位和最高点的标高或主体建筑的总高度;

3)当与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关系时,应绘制相邻建筑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图;

3)图纸名称及比例或比例尺。

3.剖面图:

根据建筑物层数及空间关系的复杂程度绘制一、二个或更多的剖面图,剖切位置应在高度、层数不同和空间复杂的部位。

1)标注各层标高、室外地面标高、建筑总高度、楼梯平台标高、各层层高;

2)若有高度控制时,还应标出最高点的标高;

3)剖面编号(图名)及比例或比例尺。

初步设计

1.初步设计文件

1.1设计说明书

1.1.1设计总说明

1.1.2各专业设计说明

1.1.3专项设计说明

1)消防设计说明

2)节能设计说明

3)无障碍设计说明

4)环境保护设计说明

5)人防设计说明

1.1.4工程概算书

1.2各专业设计图纸

1.2.1图纸编号:

1)专业代号

建筑J

总图Z

结构G

电气D

给排水S

暖通N·

T

人防R

2)设计阶段代号

案设计F

初步设计C

施工图设计S

3)举例:

案设计FJF-1……

建筑图JC-1.2.3……

结构图GC-1.2.3……

电气图DC-1.2.3……

给排水图SC-1.2.3……

暖通图NC-1.2.3……TC-1.2.3……

总平面图ZC-1.2.3……

人防图RJC-1.2.3……RGC-1……RDC-1.2

施工图设计S

总平面图ZS-1.2.3……

建筑图JS-1.2.3……

结构图GS-1.2.3……

电气图DS-1.2.3……

暖通图:

采暖图NS-1.2.3……

通风图TS-1.2.3……

人防图:

RJS-1.2.3……RGS-1.2.31……RDS-1.2.3……

1.2.2文件编排顺序及容:

1)封面:

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扉页:

编制单位法人代表、技术总负责人(总工程师、总建筑师)、项目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及设计人(签字)。

3)总目录

1.设计总说明

2.总平面设计说明

3.建筑设计说明

4.结构设计说明

5.电气设计说明

6.给排水设计说明

7.采暖通风设计说明

8.消防设计说明

8.1建筑消防设计

8.2给排防设计

8.3电气消防设计

8.4通风空调防排烟设计

9.节能设计说明

10.无障碍设计说明

11.环境保护设计说明

12.人防设计说明

13.概算书(可与设计说明合编一册,亦可单独成册)

14.图纸目录(图名、页码)

4)设计说明书(单独成册)

5)设计图纸(单独成册)

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简述本工程由单位投资兴建的,种性质的建筑,其用地面积及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建筑高度(层数、高度)如。

用地边环境情况,包括道路交通、建筑性质、高度等情况,地形地势情况。

反映建筑功能规模的主要技术指标:

如住宅的总户数、医院的床位数、酒店(宾馆)的床位数、总停车位、总投资等。

1.2设计依据

1.2.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批文(文件名称、编号、日期)

1)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程立项批文

3)案设计批文(规划、消防、环保、人防等部门)

1.2.2工程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1)规(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版本号

2)地法规(标准、规程、条例、规定)名称、编号、日期

1.2.3气象条件

1)气候类型及建筑气候区划、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光气候分区。

2)气温:

年平均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热月平均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天数。

3)空气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湿度。

4)大气压力:

平均气压。

5)降雨(雪)量:

年平均降雨(雪)量、最大降雨(雪)量、最大日降雨(雪)量、小时暴雨量(暴雨强度计算公式)最大积雪厚度、基本雪荷载。

6)风力、风速及风向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基本风压力

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夏季主导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累年最多风向)

7)采暖天数

1.2.4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情况、土埌类别、基本地层揭示、持力层埋深位置地耐力取值、基岩埋深,是否有断裂带或裂隙。

1.2.5地震条件:

是否地震频发区,地震基本设防烈度。

1.2.6水文条件:

地下水常年稳定水位、最高水位、最低水位的位置、地下水对混凝土、金属是否有腐蚀性、腐蚀性级别(强、中、弱)

1.2.7公用设施及交通运输条件:

1)供水、供电、供气(汽)情况、包括各管线位、压力(电压)管径、标高情况、是否有两路进水;

2)边道路情况,包括距离、道路级别(高速、快速、国道、城市干道、次道、小区路);

1.2.8规划、国土、环保、卫生、绿化、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及依据资料

1.2.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资料

1.3设计围:

(根据设计合同约定)

1.3.1工程规模及分区围

1.3.2项目组成,本次设计包括的项目容

1.3.3设计阶段,本次设计包括的设计阶段

1.3.4设计专业,本次设计包括的专业

1.3.5如分期建设,本次设计为期

1.3.6如有合作单位则说明分工情况

1.4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1.4.1执行和地法规的原则

1.4.2以人为本,尊重建设单位意志的原则

1.4.3创新及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使用的原则

1.4.5节约(节水、节电、节热、节能)原则

1.5设计特点

1.5.1简述各专业的设计特点及系统组成

1)建筑设计理念及创新特点,包括建筑造型风格,平面布置原则。

2)结构选型遵循的原则及选用的结构型式。

3)电气系统及特点。

4)给水排水系统及特点。

5)采暖及空调通风系统及设计特点。

1.5.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情况

1.6在设计审批时需要解决和确定的主要问题

1.6.1有关城市规划、用地红线围的拆迁、水、电、汽(气)燃料等能源供应的协作问题

1.6.2总建筑面积,总概算(投资)存在的问题

1.6.3设计选用标准面的问题。

1.6.4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和施工条件落实情况等影响设计进度的因素。

1.6.5明确需要进行专项研究的容

(总说明中已叙述的容,在各专业说明中可不再重复)

2.总平面设计

2.1设计说明书

2.1.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摘述设计依据资料及批示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容;

2)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可技术条件(用地性质、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多层,高层)、用地红线、城市绿线、建筑控制高度、建筑退让各类控制线距离、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日照标准、高压走廊、出入口位置、停车位数等)及对总平面布局、边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面的特殊要求;

3)本工程地形图编制单位、日期、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4)凡设计总说明中已阐述的容可以略。

2.1.2场地概述:

1)场地所在地的名称及在城市中的位置(简述围自然与人文环境、道路、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供应情况,四邻原有和规划的重要建筑物和构筑物;

2)概述场地地形地貌,如山丘围、高度、水域的位置、水深、流向、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一般坡度等地貌特征;

3)描述场地原有建筑物、构建物以及保留(名木、古迹、地形、植被等)、拆除情况;

4)摘述与总平面设计有关的自然因素,如地震、湿陷性或胀缩性土、地裂缝、岩溶、滑坡及其他地质灾害。

2.1.3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构思:

说明如因地制宜结合地域文化特点及气候、自然地形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环境保护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要求以及技术安全,经济合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要求;

2)说明功能分区,远近结合预留发展用地的设想;

3)建筑空间组织及其与四环境的关系;

4)说明环境景观和绿地布置及其功能性、观赏性等;

5)无障碍设施的布置情况。

2.1.4竖向设计

1)竖向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线的标高、地形、排水、最高洪水位、最高潮水位、土平衡等;

2)说明如利用地形,综合考虑功能、安全、景观、排水等要求进行竖向布置;

说明竖向布置式(平坡式、台阶式),地表雨水的收集利用及排除式(明沟或暗管)等;

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说明其排放地点的地形及高程情况等;

3)根据需要注明初平土工程量;

4)防灾措施,如针对洪水、滑坡、潮汐及特殊工程地质(湿陷性或膨胀性土)。

2.1.5交通组织

1)人流、车流的组织情况及路网结构、出入口、停车场(库)的布置及停车数量的确定;

2)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情况;

3)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主干道、次干道、一般道路的路面宽设,路面类型及最大最小纵坡、一般坡度等)。

2.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般民用建筑应包括以下指标

1)总用地面积公顷(h㎡)(也可用㎡)

2)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分列,不同功能性质部分应分列,计容积率、不计容积率分列)

3)建筑基底总面积h㎡(公顷)(也可用㎡)

4)道路广场总面积h㎡(包括停车场面积,也可用㎡)

5)绿地总面积h㎡(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也可用㎡)

6)容积率

7)建筑密度(复盖率)%

8)绿地率%

9)小汽车、大客车停车位数辆(室、室外、地上、地下)

10)自行车停车数量辆

注:

1.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设计规划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容应按其规定执行。

2.计算容积率时,一般不包括±

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3.住宅应列户型指标,各户型户数及总户数。

2.2设计图纸

2.2.1区域位置图(视需要而定)

2.2.2总平面图

1)保留的地形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间距;

4)设计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化粪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与各类控制线的距离,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及建筑物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

建筑物标注转角坐标、园形(弧形)建筑标注圆心坐标及半径。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宽度、转折处及中心线交叉处的坐标、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图;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图,并表示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无障碍设施等。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9)说明栏注明,尺寸及标高单位、比例、地形图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坐标网时,说明与其测量坐标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2.2.3竖向布置图

1)场地围的测量坐标值(或空位尺寸);

2)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关键性标高,特别是各道路出入口;

台阶式布置时各台阶及相连处的标高;

3)保留的地形、地物的标高;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名称(或编号)、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外设计标高、层数(多层建筑可以实心圆点表示,高层建筑以数字表示)、有格限制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

5)道路、广场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的设计标高,以及场地控制性标高。

6)用箭头或等高线表示地面坡向,并表示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

7)指北针

8)注明:

尺寸单位、比例、补充图例

9)本图可视工程的具体情况,(地形复杂程度)与总平面图合併

10)根据需要利用竖向布置图绘制土图及计算初平土工程量。

3.建筑设计

3.1设计依据

3.1.1简述设计任务书和其他依据性文件、资料中与建筑专业有关的主要容;

(如建筑性质、主要功能及指标、高度、层数)

3.1.2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采用的主要标准

3.2概述

3.2.1表述建筑的主要特征,如建筑总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层数和总高度,建筑防火类别、耐火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地震基本烈度、主要结构选型,人防类别及防护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层面防水等级;

3.2.2建筑物使用功能及工艺要求;

3.3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3.3.1平面设计:

简述平面设计原则及功能分区,平面布置情况

3.3.2立面设计:

简述立面造型指导思想及设计风格,与围环境关系,立面造型特点;

3.3.3剖面设计:

简述剖面设计特点,包括利用地形情况,不同功能要求所采用的层高。

3.3.4交通组织:

包括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所采用的交通设施,楼梯数量、宽度、电梯、扶梯的数量及布局,载重量、速度等,附电梯、自动扶梯参数表。

电梯(自动扶梯)主要参数

项目

单位

数量或尺寸

备注

电梯

客梯

货梯

自动扶梯

倾角不大于30°

载重量

kg/人

kg

速度

m/s

提升

高度

m

井道

尺寸

mm

停站

顶层

基坑

深度

机房

位置

控制

形式

 

3.4建筑构造及装修(以表格形式表述)

部位或名称

防水等级

构造特征

屋面

有保温

上人

不上人

无保温

种植屋面

墙体

外墙

墙面

有防水

无防水

楼地面

潮湿房间

客厅、餐厅

卧室

走道

办公

地下室

顶棚

其他

外门

天窗

外窗

3.5无障碍设计

3.5.1设计依据: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JGJ50-2001进行无障碍设计

3.5.2设计围: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特点、功能表示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部位。

如入口、电梯、厕所、走道等。

3.5.3无障碍设计做法原则。

如入口、户台宽度,电梯轿厢进深及电梯厅宽度,坡道坡度等。

3.6设计图纸

3.6.1平面图

1)各层平面均应绘制,图中标明承重结构的轴线、轴线编号、定位尺寸;

(非承重的层层都有的主要隔墙亦应有轴线及定位尺寸);

注明各使用空间(房间)的名称、住宅标注套型卧室、起居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使用面积;

2)绘出主要结构和建筑结构配件,如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幕墙)、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的位置;

当围护结构为幕墙时,应标明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定位关系;

3)表示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如水池、卫生器具、灶台等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备的位置;

4)表示建筑平面或空间的防火分区和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和面积(宜单独成图,可缩小比例);

5)标明室、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层楼(地)面标高;

6)一(底)层平面标注剖面图剖切线位置、编号、剖切向和指北针(风玫瑰图);

7)绘出有特殊要求或标准的厅、室的室布置,如家具布置等;

也可根据需要选择绘制标准层、标准单元或标准间的放大平面图及室布置图;

8)图纸名称、比例。

3.6.2立面图选择绘制主要立面图,立面图上应注明:

1)两端的轴线编号;

2)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部件的可见部分,如门窗(幕墙)、雨篷、檐口(女儿墙)、屋顶、平台、栏杆、坡道、台阶和主要装饰线脚等;

3)平、剖面未能表示的屋顶、屋顶高耸物、檐口(女儿墙)、室外地面等处主要标高或高度;

4)可见主要部位的饰面材料;

5)图纸名称、比例。

3.6.3剖面图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室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如中庭或临近的楼层或错层部位),剖面图应准确、清楚地绘示出剖到及看到的各相关部分容、并应表示:

1)主要、外隔墙、柱的轴线、轴线编号、主要轴线的定位尺寸及总尺寸;

2)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如地面、楼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吊顶、柱、梁、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平台、雨篷、阳台、地沟、地坑、台阶、坡道、散水等;

3)各层楼地面和室外标高以及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