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46563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复习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当动物经过时,身上会钩挂上一些苍耳的果实,被带到远方。

这一过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播种子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维持生态平衡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蚜虫吮吸植物汁液,能有效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

D.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8.下列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是(  )

A.蛙B.猫头鹰C.狼D.牛

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

①维持生态平衡②促进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④为人类提供食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B.食物链结构的组成成分

C.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D.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1.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该事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毛皮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维持生态平衡

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A.维持生态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

C.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动物摄取的有机物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

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限制植物的过度生长

C.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D.维持生态平衡

14.下列属于仿生的是(  )

①抗荷服②人造地球卫星③薄壳建筑④CT机⑤血液透析仪.

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⑤

二.解答题

15.动物在生物圈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1)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维持  的作用。

(2)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更快分解,说明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循环。

(3)如图中的蜜蜂正在采蜜,同时它能帮助植物  。

16.将人类发明的仿生设备与对应的动物连接起来:

(1)电子蛙眼

人的大脑

(2)雷达

青蛙

(3)飞机机翼加厚区

蜻蜓“翅痣”

(4)冷光灯

蝙蝠

(5)“人工智能”计算机

萤火虫

17.一位有经验的果农,每年在果树开花季节,都会在自家果园里放养适量的蜜蜂.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对人类有哪些益处?

(写出两点).

  、  .

18.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

过去那里有许多狼,经常袭击家畜,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层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

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

(1)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杀灭某种动物?

  。

(2)当狼被猎杀,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切断,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因此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

(3)写出上述材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4)牛、羊、兔、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具有促进  的作用。

(5)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  。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复习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解答即可。

【解答】解:

①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钩挂在路过动物的皮毛上,动物为植物传播了种子,能体现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

②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不能体现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错误;

③某个地区的蛇被大量捕杀导致老鼠猖獗,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

④蜜蜂采蜜,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正确。

故选:

B。

【点评】明确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分析】果树的花都是虫媒花,依靠昆虫为其传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据此答题。

果树一般进行异花传粉,所开的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能分泌花蜜,并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和花蜜,从而为其传粉。

如果在开花期间,把果园内的昆虫杀死,就不能完成传粉,结果量就会大幅减少。

故B项符合题意。

【点评】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

被子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3.【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A、松鼠在秋天会收集松子储存在地下或树洞里,食用后经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变成粪便,促进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正确;

B、松鼠在收藏种子的同时也起到帮助松树传播种子的作用,松鼠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正确;

C、松鼠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正确;

D、松鼠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错误。

D。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实现作用的关键途径,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4.【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分析解答。

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参与了物质的循环,错误。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正确;

C、不能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否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正确。

D、蜜蜂采集花粉时,能帮助植物传粉,正确。

A。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5.【分析】此题考查对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理解。

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会破坏生态平衡,错误;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正确;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正确;

6.【分析】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当动物经过时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果实种子传播到远方,扩大了苍耳的分布范围。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把采到的花粉装入足上的花粉筐。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帮助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搬家和迁移。

【点评】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属于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7.【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B正确;

C、蚜虫吮吸农作物的汁液,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现象,对植物不利,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C错误;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D正确;

C。

8.【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食性,有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为食的、还有杂食性的。

A、蛙以空中的飞虫、各种昆虫为食,属于肉食性动物,A错误;

B、猫头鹰是肉食性动物,B错误;

C、狼是肉食性动物,C错误;

D、牛属于植食性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物,D正确。

【点评】了解各种动物的食性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9.【分析】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不能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

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些动物能改善土壤,如蚯蚓可使土壤疏松、土壤肥沃,改良土壤的作用。

【点评】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些动物能改善土壤,如蚯蚓可使土壤疏松、土壤肥沃,改良土壤的作用。

【点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

11.【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据此解答。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题干中某草场为保护牛羊,大量猎杀狼,狼的减少使野兔数量大增,致使牧草被过度啃食,草场退化,牧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威胁,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是在维持生态平衡。

12.【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

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动物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

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

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俗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3.【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动物还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

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综上所述,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可被生产者利用,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14.【分析】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仿生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①科学家根据长颈鹿利用紧绷的皮肤可控制血管压力的原理,制造出可以保持宇航员血压的抗荷宇航服,②模仿乌龟的背甲薄坚硬的结构原理建造了薄壳建筑,③血液透析仪是模仿肾脏的工作原理利用膜技术和渗透压来置换血液中的物质,因此都属于仿生;

②人造地球卫星是模仿了太空卫星的原理来工作的;

④CT机是利用射线照射,利用的是物理学原理,因此都不属于仿生。

所以属于仿生的是①抗荷服、③薄壳建筑、⑤血液透析仪。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熟知仿生的原理以及常见的仿生技术的应用.

15.【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在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羊作为消费者,直接以草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故答案为:

(1)生态平衡;

(2)物质;

(3)传粉。

16.【分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仿生物制造出来的新仪器、设备日益增多,如

(1)电子眼模仿的是青蛙的眼睛;

(2)雷达模仿的是蝙蝠的回声定位;

(3)在机翼末端的前缘上加厚区是仿照蜻蜓的翅痣等;

(4)冷光灯模仿的是萤火虫;

(5)“人工智能”计算机是仿照人的大脑。

【点评】理解仿生的概念,注意掌握关于仿生的例子,即可正确连线。

1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蜜蜂的作用.蜜蜂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可供人类食用、药用,可作为工业的原料.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有助于果树传粉,提高水果产量.蜜蜂酿蜜,提高果农经济效益.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

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

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

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1)有助于果树传粉,提高水果产量;

(2)蜜蜂酿蜜,提高果农经济效益.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蜜蜂的作用.

18.【分析】

(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这种平衡的出现是因为生态系统就要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

(1)通上以上资料的分析可知,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因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灭绝后,会导致相关的食物链切断,或该动物原来所控制的某种生物大量繁殖而失去生态平衡。

(2)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上述材料中包含的一条食物链:

草→兔→狼(或:

草→牛→狼、草→羊→狼)

(4)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

(5)自然界中的动物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1)不能;

(2)生态平衡;

(3)草→兔→狼(或:

草→牛→狼、草→羊→狼);

(4)物质循环;

(5)传播种子。

【点评】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多强,也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