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147904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上阅读课教案文档格式.docx

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钟楼怪人(卡其莫多)是世界文艺长廊中的经典形象,一个无与伦比地美,一个世所罕见地丑。

但人们熟悉了解他们的途径更多是通过电视、电影、音乐剧甚至是动画片。

《巴黎圣母院》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教学过程

(一)走近雨果

维克多·

雨果(1802.2.26-1885.5.22)是举世闻名的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其中《巴黎圣母院》“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

 

“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跨越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建议

1、问题一:

拖沓冗长,难以继续

绕过障碍,先看故事。

课堂讨论:

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方面。

例如:

这是个关于________的故事,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爱情、亲情、人格分裂(神性与人性的争斗)、荒谬的司法、暴力与反暴力(封建与反封建,奇迹宫廷的互相救助)……

概述小说情节主线索1482年

副线索1482-16年16年前的故事

2、问题二:

如何欣赏小说中关于建筑、历史、政治以及新的技术近三分一的内容?

(1)“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愈来愈少,人们似乎看着它们逐渐被侵吞,终于淹没在那些房屋之中,我们的祖先有过一个石头的巴黎,而我们的子孙将会有一个石灰的巴黎了。

(2)这个将毁灭那个 

十八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在当时已现端倪,文中预言印刷术将毁灭宗教、毁灭建筑的见地决非危言耸听,历史沿着雨果的思想和预言一步步地走了过来

(3)雨果在小说中有时候忍不住要说上两句,评论一番,写上一篇小论文。

当我们平心静气地往下阅读的时候,就不得不佩服作者真正的博学以及对世间的洞察能力。

3、问题三情节的荒谬,不可理喻,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故事存在?

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体的封建专制统治

(三)欣赏文章的亮点

1、作为雨果个人文学艺术特色的最明显标志之一的是对照法的广泛应用,最为典型的要算是美与丑的对照

小说如何体现这些写作主张?

(1)人物形象上的美丑对照

爱斯美拉达无与伦比的美

卡西莫多的“美”

(2)情节上的美丑对照

法国法庭的审判:

表面公正庄严实则荒唐残忍

奇迹王朝的审判:

似有悖常理却隐含着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2、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追求离奇,出人意料,生动曲折,

3、大胆的夸张,绮丽的幻想

4、小说语言带有诗韵味

(四)电影片段与文本的比较,以此感受小说语言的魅力

(1)爱斯梅拉达救助受刑法的卡其莫多(眼睛的描绘)(第六卷 

四 

一滴水一滴泪)

(2)拯救爱斯梅拉达于绞刑架下 (动作 心理)(第八卷 

六 

三人心不同)

三、作业

课外从内容和人物设置上对《巴黎圣母院》和《达•芬奇密码》做一次有趣的比较阅读

名著导读《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使他们的课外阅读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2.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培养鉴赏小说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前预习

  1.帮助学生了解《家》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

  2.指导诵读《家》中的片段《鸣风之死》。

  3.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为课堂议读做好准备。

(二)、课堂学习

创设情景

1.导入

  给学生创设情境,带领他们走进巴金的《家》。

2.多媒体朗读片段《鸣风之死》。

质疑解难(点)

3.分析“鸣凤之死”的必然性。

组织讨论:

假如我是鸣凤……

结论:

性格、教养和环境引诱着鸣凤在湖水中找到了归宿。

总结:

鉴赏小说要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分析比较(线)

4、与《家》中其他女性对比分析鸣凤之死的意义。

5.分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6.从《家》或另外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其他封建制度迫害人的例子。

迁移拓展(面)

简要介绍《家》这部名著其他方面的特色,引导学生走进名著。

(三)作业

阅读原著或原著片断,在积累本上完成读书笔记。

附:

教案解读

这次作课我选择的是高中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中名著导读《家》。

作为导读我选择了一个切入点《鸣凤之死》,以此掀开整部小说的一角,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女性群像,探寻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把学生带入这部充满苦难与激情的作品中,引发学生走近名著,读懂名著。

这节课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鸣风之死》这一片段的阅读指导学生如何去读名著,如何在作品的背景之下去理解作品,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行为与结果。

以此纠正学生的阅读观,将学生引入作品的背景与环境中去,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度,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

遵循这个原则,我确立了教学重点,通过比较阅读,认识封建社会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教学难点是总结学生阅读的误区,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名著,如何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为此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主体思维法,合作探究法和浅议联想法进行教学。

名著导读《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仔细阅读《伊索寓言》

2、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说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或教训。

[板书提示:

寓言是一种带有劝喻性的小故事。

]

最近我们读了《伊索寓言》。

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对这本书了解了多少。

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腊寓言作家。

传说是奴隶,后凭借聪明才智获得自由。

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有各种文字译本,对欧洲文学中的寓言创作影响很大。

2.小结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小故事中也蕴涵着一定的道理。

关于《伊索寓言》,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对白值得大家一读:

“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

”确实,《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读者量最多的一本书。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闪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教训和哲理,有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有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挞,有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识别是非好坏,怎样变的聪明智慧。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民留给世界的一笔精神遗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阅读,甚至是一读再读。

今天我们就再来读读《伊索寓言》。

二、一睹为快、自我发现

1、《伊索寓言》一共10卷,翻开目录,读读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动物或与动物打交道,出现频率最多的如:

狼,狮子,狗……牧人、渔夫……)

[板书:

人物形象——动物、与动物打交道的人、神]

2再现情节:

读完这本书,你觉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读给、讲给其他同学听或表演给其他同学看。

(1)1分钟做准备。

(2)生说或表演。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出示几则大多数同学比较感兴趣的故事;

同一则也可引用赛一赛的方法,来激发大家的兴趣。

3、在没有读过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题目最吸引你?

读读题目,猜猜情节,然后请看过的同学说说,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样。

4、讨论:

这些故事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总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

伊索寓言中每则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训”,这些“教训”显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较切题,有的并不切题,甚至牵强附会,阅读时不必受这些“教训”的束缚,这样更可以体会寓言所蕴含的智慧的丰富性。

三、边读边聊,汲取营养

1、说说人物:

在读过或听过的故事中,你最喜欢或讨厌哪些人物,为什么?

2、阅读资料中的《农夫和蛇》,说说你对其中农夫的看法。

3、明白寓意:

寓言最大的写作手法是比喻、拟人,以物喻人,以此喻彼。

以《农夫和蛇》为例,谈谈在读过的故事或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事情?

写作手法——比喻、拟人]

4、小结: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书中很多故事反映的生活经验丰富多彩。

这些经验源自生活,反映生活,指导生活,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之所在。

四、延伸讨论

钱钟书先生曾经就这本寓言的寓意作出过其他的分析,大家先看看课本中的介绍,然后想想,在自己看过的故事中有没有可以找到其他寓意的故事?

你对于钱老的分析有何看法?

(附钱老的文章)

五、后续活动,深化效果

《伊索寓言》是一本十分耐读的好书。

它还有许多值得向大家推荐让大家学习的地方。

1、故事中人物的寓言幽默夸张,形象的再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不同的故事中相同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性格。

所以,请大家继续阅读此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索书中的思想精髓,体会蕴涵的人生智慧,揣摩幽默诙谐的语言。

并且在读后,将你读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朋友、同学听听。

六、意犹未尽,特别推荐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东西。

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作业:

继续阅读《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有很多种版本,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本进行阅读,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如果是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圈圈划划,也可以在书上记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如果是借来的书,就要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采用多种方式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3、指定读书计划,坚持每天必读,根据自己的情况划定时间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把本书读完。

另外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希腊寓言》

七、成果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将读书卡粘在事先准备的白纸上作为一份小报。

2、将小报贴在读书栏上,在全班展示。

名著导读《论语》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

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评点法。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导课:

1、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2、删诗书,定礼乐,创儒学,传经艺,师表万世;

赞周礼,写春秋,立杏坛,育才德,桃李三千

3、“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4、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二、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

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

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

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一)、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定《礼记》《乐记》,赞《易经》,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

孔子世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

他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他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二)、孔子思想

*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着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

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礼”,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仁”。

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物”的道理。

*孔子坚决主张国家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

孔子认为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 

公”、“大同世界”:

之境界。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三)、【颁奖辞】

中华文化的先驱:

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

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

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四)、孔子及儒学的命运孔子门人及其后学均推尊孔子。

亚圣孟子认为,孔子所行的“圣人之道”,是遍及自然界和社会的至高准则。

先秦诸子对孔子毁誉不一道家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蔑视礼法,对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持否定态度。

墨家对于儒家学说非议颇多,批评孔子的“述而不作”,主张“述而且作”,批评孔子和儒家的繁琐礼仪。

法家学说思想上与儒家对立,商鞅认为,孔子学说与法家农战思想对立,致使国家“必贫而削”。

韩非对孔子个人颇为尊重,但他认为孔子学说不合时宜。

当时民间一般看法:

孔子是博学成名的大学者。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通,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董仲舒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于夜。

意思是:

如果没有孔子,中国的历史会比黑夜还长.*汉平帝时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唐代开始加封为“文宣王”元代又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代以后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罗大经《鹤林玉露》载: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

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 

*五四时期的评孔思潮

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经受了一次空前严峻的时代性考验。

新文化运动要破除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义文化信念、价值体系,要对历史的孔子及其学说进行重新认识,将它从封建主义意识形态中拯救出来;

要树立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进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根本改造。

*1974年1月18日毛泽东发动“批林批孔”运动。

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开的批林批孔大会 

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日本当代学者金古冶:

“日本自古以来就收到孔子的巨大影响,获益颇深……近年来孔子思想对于日本的现代化发生过很大作用的说法也颇为流行。

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如今仍在日本受到广泛推崇。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耀:

“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些困难和挫折的。

”这些价值观“为新加坡的繁荣进步做出了贡献。

三、《论语》

1、《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2、《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3、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4、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5、《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有四种体式:

格言体、答问体、对话体、议事体。

练习: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

孔子,名 

字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

开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人。

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 

三千 

七十二)

第3—4课时读、译、背

课本中出现的例句译文: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

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

“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

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6、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说:

“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